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誰最用功?...(這樣講幾句,就動心。唉,功夫還早咧!)

毛毛蟲變蝴蝶—考古變今用 道證法師

誰最用功?
(這樣講幾句,就動心。唉,功夫還早咧!)

恩師告訴我說,廣欽老和尚平時大約早上六點,就會在寺裏面經行巡視,他平常都靜靜觀察,看什麼人拜佛念佛最認真,最早起來用功,就找那個最用功的弟子來,不分青紅皂白就罵一頓,甚至說一些讓他冤枉委屈的話,
老和尚演技又很逼真,那位弟子聽了如果動心,甚至生氣起來,老和尚就搖搖頭,笑笑說:「我以為你多用功,這樣講幾句就受不了,唉!功夫還早咧!」

不知這是考題—就是「不覺」!(沒學佛!)

老和尚如果沒有說出末後這一句,可能挨罵的弟子怎麼樣都想不到,這是一個考題,因為沒有發現是考題,
不知道老和尚這樣做原來是要看看我們怎樣交答案。
不知道是老和尚要看我們對佛法的體會實行如何,故意演出的境界,因為統統不知道,所以叫做「不覺」。
沒有隨時覺醒的心,就是無明、糊塗。
佛是覺悟的,我們沒有時時覺醒,就是沒有在學佛,
阿彌陀佛是「無量覺」,我們常不覺,就是沒念佛。
雖然一大早就起來做功課,做了半天還是「不覺」。
這樣就是枉費功夫,等於讀書很用功,考試都不及格!

聽故事,要會拿來用(銷歸自性)

有一位女居士聽到這裏,她就很歡喜地告訴我說:
「這樣我知道了!我那個先生,經常一大早起來就隨便罵我,罵東罵西,罵得很冤枉,我都埋怨,前世不知道欠了他多少罵債?
現在我知道了,我就當他是廣欽老和尚,早上出來巡視,給我出去考題,這樣,我就很快活了。我就把它考過,很歡喜去西方!」

這位女居士真是有覺性,聽了故事公案,能夠拿來自己用,銷歸自性,
我會講的人,不如她會聽的人。能活用考古題的人,必然成績優秀!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考古變今用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601.htm#a01

前言 考古變今用 道證法師

毛毛蟲變蝴蝶—考古變今用 道證法師

前言

在學時,對教授考過學長的題目,通常戲稱為「考古題」學生研究考古題,可以瞭解考試重點,使今考,及未來之考,成績優異。修行亦然。修行道上,天天有考題,時時有考題。
行者研究大德之考古題,可知修行重點,提高警覺,於今,於未來生命考驗中,無往不利!

筆試—記憶清楚‧說一、二、三、
臨床—血肉模糊‧考驗百般

我們在醫學院讀書,講到要怎樣急救病人,就說第一步如何,第二步如何,第三步如何。
考筆試的時候,只要照書本,背得清楚就算及格了,但是臨床上實際看病人,情形就大大不一樣!

比如說,半夜值班,送來一個和卡車相撞受傷的人,一看整條腿都被車壓過去,血肉模糊,整隻腳又鑲著很多玻璃碎片,這個人又是會痛,會流血,會哀叫的人,一方面處理,他還一面慘叫,用「三字經」罵醫生,我們一心要救他,既不能手軟,也不能夠生氣,更不能夠不耐煩,還要清楚明白,照書上所說的,第一步,第二步去處理。考筆試寫答案是比較快,真正要照做是不簡單,要一塊一塊的玻璃碎片處理乾淨,骨頭要接得好,傷口又要一層一層縫好,
有時候站一整個晚上,站到早上還不能處理好,要忍飢、耐累,甚至還不能上廁所,這種忍耐的過程,和在學校考筆試就大大不一樣!

研經—由文解義‧苦功百般
修行—死去活來‧考驗難堪

我們的人生修行過程也像這樣,讀佛經,做早、晚功課已苦功百般,照著經本去實行更困難,時常都考不及格,跌得頭破血流,還是得繼續照做下去。
總是,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此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心中邪知邪見「死」的當下,正知正見「生」。
煩惱妄想寂滅了,法身慧命就活潑起來。

感謝菩提道上師長恩

很幸運,我在修行的過程中,遇到很好的師長,就像臨床上遇到很好的教授一樣,他們平常就會運用機緣出考題,幫我們培養實力,遇到境界的時候,也會用他們自己修行的經驗,以適當的啟示,幫助我們走過難關。

上廣下欽老和尚—突擊考、演技派、教學天才
(心不在道,保證考得哭哭啼啼)

我的兩位剃度恩師,是跟隨上廣下欽老和尚,修行將近二十年的比丘尼,他們時常會提出廣欽老和尚種種的開示和考題,老和尚不但自己修證的功夫很高深,而且我們用現在的形容詞來講,他真的是一位教學的天才,他出考題都不必思議,都是在學生沒有準備當中,出臨時考題,如果不是時常把心放在佛道的人,就一定會考得哭哭啼啼的,他如果先告訴你要考試,你當然會提高警覺,問題是他不會事先通知你,都是臨時用境界來考,看你在沒有準備當中的實力如何,我常聽恩師說他們自己修行的經過,時常都很感動,比起他們的境界和考題,我的考題實在是太簡單了。

實際生活中
是否會發現,這是在考「是非題」呢?

如果我們在學校考是非題,老師出個題目說,過十字路看見紅燈應該走過,看見綠燈應該停止,你就自然會曉得要打個X,知道老師在考你—是否知道交通規則,
但是如果在實際生活中,有人故意把事實歪曲了,或是把事情做錯了,我們是不是會發現,這就是在考是非題呢?
我們能不能像答考卷、寫是非題那麼平靜清楚?
自己好好的作答,交出自己的成績單呢?
我們如果在生活中,沒有發現,這是在考是非題,可能我們就會很懊惱,處處感覺很沒道理,很憤慨,忍耐不下去,這樣就是考不及格。

選佛場中
各人交各人的成績單

在人生的考試中,我們是各人交各人的成績單,同一位老師出的題目,每一個學生答案都不一樣,每一個人成績就不同。
比如同一個婆婆,罵一群媳婦,每一個媳婦聽了,想法都不一樣,各人想法不一樣,就等於各人交出去的答案不一樣,每一個人所得的成績就不一樣。婆婆是婆婆的成績,媳婦是媳婦的成績,考試題目本身沒有好壞可言,但是每個人應考的心情不同,每個人的答案就有程度的不同。
這個世間是一個選佛場,平時生活中大小事情就是大小的考試,就是在選,選得中的人,就往生西方去成佛。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考古變今用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601.htm#a00

願生極樂不必傷心,因為 阿彌陀佛了解你...無論怎麼考—還是願生極樂!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悔—遇逆境,就製造五大類垃圾(枉死!)

我自己反省就覺得很慚愧不如他!
因為有時候做事,開始的願是往生極樂,但是中途遇到挫折,就忽然又枉死娑婆,又製造貪、瞋、痴、慢、疑五大類垃圾,其實要像他那樣才是真正的願,始終如一保持自他都快樂清淨,遇到順逆境界心都不退轉,不會讓彼此都落入生氣痛苦的地獄深淵。

無論怎麼考—還是願生極樂!

如果平常生活中,您孩子幫忙做事打破了碗,弄壞家俱,
您也能夠願生極樂,只好好的教他,不生氣、不罵人。

下班的時候發現遭小偷,你也能願生極樂就歡喜布施,不必恐怖憂愁。

假如先生有外遇,你也能願生極樂不和他嘔氣對他更好;煮菜燒焦了你也願生極樂,快樂地把鍋子刷乾淨。

朋友誤會你,你也能夠願生極樂不必傷心,因為阿彌陀佛了解你。

今天吃了一道好菜,你也能夠願生極樂,不會因為貪吃就枉死娑婆。

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對你很好,你也能夠願生極樂,了解阿彌陀佛對你更好而且永不變心。
這樣才能當下快樂,否則苦也是白苦,氣也是白氣,除了枉死也不會得到什麼,不如把枉死變往生!

願力堅強,無障礙

我們若能練習在日常生活中提起往生極樂的願來念佛,臨命終的時候自然也願力堅強沒有障礙。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一首「發願偈」,是寺廟課誦常唱念的:

願我臨終無障礙
彌陀聖眾遠相迎
迅離五濁生淨土
迴入娑婆度有情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602.htm

不把心思浪費在著急,才能夠真的做到盡心又盡力,反而能夠最快最圓滿!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沒有一個憂愁的事,沒有一個著急的事
(不浪費心思在「著急」,才能盡心又盡力!)

在燕巢有一位悟光和尚尼,她曾經閉關十多年修持很好,
她有兩句開示描述她的心境,非常好,簡單而且貼切,真正是信心願力具足的寫照,她用很輕鬆自在、很溫和柔軟的聲音說:
「沒有一個憂愁的事,沒有一個著急的事」
這是多麼美好的生活境界,聽了覺得身心很清涼。
一個人真的相信佛力、相信自性,信心具足了就沒有一個可憂愁的事,反正都是往生極樂,憂愁做什麼?
對娑婆世界的一切,不再罣礙執著,就沒有緊張壓力,就沒有一件值得著急的事,反正一切都盡心盡力,該辦好的,自然都會辦好,著急也不會比較快,不著急也慢不了。
不把心思浪費在著急,才能夠真的做到盡心又盡力,反而能夠最快最圓滿!

無為心內起悲心—不在乎個人利害得失,才能全心全力為眾生

有人誤會願往生極樂,對娑婆世界不在乎,那就什麼都不必做了。
事實上恰好相反,
不在乎是不在乎個人名利,
不在乎自己的利害得失,
反而心情愉快,心境開闊,做什麼都能夠全心全力地付出,
不會浪費心思在計較或是緊張擔憂,做什麼都快快樂樂盡心盡力,
又覺得心中悠閒沒有事,不會累。
就像觀世音菩薩,他是由「無為心內起悲心」才能夠全心全力幫助眾生拔苦予樂。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602.htm

生活考題—要面子?要極樂?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自己尚且教不來,怎能教別人聽你的話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氣地去向老和尚告狀,說自己的媳婦是多壞,多不聽她的話。
老和尚只問她說:「你如果肚子痛有沒有辦法叫自己不痛啊?你如果拉肚子能不能教自己不拉呢?」

那一位婆婆回答說:「不能」。
老和尚說:「你教自己都教不來,自身尚且不聽話,怎能叫別人聽你的話?」

生活考題—要面子?要極樂?

我們如果希望把境界轉變成如意,只有自己願力忠懇堅強。
我們平常是在佛堂念佛拜佛的時候唱念「願往生極樂」,但是一出了佛堂碰到生活考題,馬上就會浪費生命去在乎,去計較。
浪費生命就枉死娑婆!
比如說:您的兒子大專聯考名落孫山,您心中如果很在乎,覺得沒面子,不敢出去見蓮友,怕人家問起「您兒子考得如何呢?」,有這一種心就要好好檢討自己願生極樂的願。
當然,希望兒子考上大學,這一種希求是正常的,可是這一種願一旦有了面子問題,患得患失,就變成了追求娑婆名利的願,和自己往生極樂的願是相違背的。
一個願生極樂的人,不會在乎娑婆的名、利,不會去希求孩子,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他會幫助孩子同生極樂國,讓孩子真心快樂,會培養孩子的信心願力和慈悲心,讓他樂意助人,而幫助他永遠究竟快樂,
他會認為孩子是不是考上大學不是很重要,
因為在這世界上能夠普利眾生的人,未必要去讀大學啊!
說實在自己能不能通過極樂大學的信願考試才重要,
自己要是枉死娑婆輪迴六道比考不上大學嚴重多了!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602.htm

白眼相向—我也是往生極樂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不動不搖、一心志
無來無去、無歹志(台語:無歹志,(沒事),一語雙關
(白眼相向—我也是往生極樂
萬眾恭敬—我也是往生極樂——一心一志)

廣欽老和尚當年在大陸的寺廟中修行,寺廟中的師父為了考驗他的功夫,曾經故意把功德箱的錢藏起來,然後又當眾故意說是他偷的,結果全寺裡的人都對他白眼相向認為他是小偷。
這一種情境,換了我們一定苦死了,冤枉死了!
但是因為他的心是願往生極樂,所以根本不在乎這個世界的誣賴和評語,所以人家「白眼相向」他也「如沐春風」,完全不會影響他的自在快樂。
結果後來寺廟宣佈了真相,大家不但懺悔而且更肯定他的功夫,對他更加尊敬,然而他還是願往生極樂也沒有貪戀。
老和尚的願力堅定—大家說我是小偷看不起我,我也是往生極樂!
大家忽然又說我功夫好是有修有証的高僧,我也願往生極樂!
他的願是不動不搖的,不會隨著外面人事境界搖搖擺擺,不會受人左右,所以臨終的時候才能「無來無去」,因為平常願力就不動不搖。
大家可以發現,像這樣願力堅定不動搖的人,都反而能夠轉變境界改變人事,讓大家都服氣,比自己動搖去在乎去解釋好多了,因為我們去解釋辯論可能會越描越黑,人家也未必要聽。
說實在,自己的心會動搖的人,就是心力不堅強,講話一定沒力量影響別人。
老和尚往生前,說:「無來無去,無歹志」,台語的「無歹志」意思是「沒事」,發音正好一語雙關,因為平常就只有往生西方一個大願(一心志),沒有其他不良志願(無歹志),所以沒有輪迴之事(沒事),而能無來無去,不像我們三心二意,搖搖擺擺,來來去去,全是些輪迴六道的「歹志」,沒有往生的「真願」。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602.htm

「厭離」的意思不是叫我們很憎惡、很討厭,厭離是真的沒有興趣自然放下,內心不和它相應,不希求。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往生極樂世界,享受一切快樂,就是我們最大的福報和智慧!

願生極樂的人就一定肯放開烏雲,不肯放的就是沒有真願。

娑婆—自心穢所召感—理應厭離
極樂—自心淨所召感—理應欣求

蕅益大師對「願」這個字的定義、解釋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厭離」的意思不是叫我們很憎惡、很討厭,厭離是真的沒有興趣自然放下,內心不和它相應,不希求。

蕅益大師說,娑婆世界就是我們內心的污穢招感來的世界,既然是自心的垃圾有什麼好寶貴的?
當然是沒有興趣,不相應、也不希求。
而欣求極樂就是很歡欣地奔向極樂世界,
很歡欣和清淨快樂相應。
因為所謂極樂世界,就是我們的內心清淨快樂所招感來的世界,既然是自心的清淨快樂,當然是應該相應去欣求。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602.htm

「願」是心中真正的希求..「願」—貫徹在整個日常生活,作為前導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願—是心中真正的希求
把「願」—貫徹在整個日常生活,作為前導

蕅益大師說:信願是決定往生的條件。
而有信心的人未必已經發了願,然而已經發願的人必定是具有信心的。
所以往生的總關鍵是決定在「願」。
有人會說:「有啊!我每天都有念願生西方的發願文」。
要知道,照字念發願文,未必真有那一份心。
「願」是心中真正的希求,真正想要的。
真心發願的人不只是在佛前念發願文,而是會把這一個願貫徹在整個日常生活中,作為前導,就像老和尚被勒索時,還是以這一個願作為主題,他只有這一個大願,完全沒有希望世人恭敬供養他的心,甚至也沒有刻意要辦什麼佛教事業的願。

「我沒有要做什麼」—做了無量無邊度眾生事

有一次有一位居士,帶了一位瑞士華僑去拜見他,這位居士向老和尚介紹說:「這位華僑是瑞士的富豪,您如果把他度來學佛,以後您要辦什麼佛教事業他都會支持的。」
老和尚只閉著眼睛平淡地回答說:「我沒有要作什麼」,老和尚是在沒有要作什麼的心境中,做了無量無邊度眾生的事,他度眾生是自然而然的,是因為佛性的德行流露,自然偉大自然感人。

度人山人海—每天吃飽閒著沒事
心中沒事—空靈智慧—才能辦好一切事

曾經有人看他每天被人山人海包圍著問問題,就很感慨向他說:「老和尚您實在度了好多眾生!」
老和尚只有平靜地回答說:「我每天吃飽閒著沒事。」
如果以我們常人有為的眼光來看,他應該是很忙又很累的,但是因為他的心沒有罣礙執著,所以只覺得「吃飽閒著沒事」。
因為內心沒事,什麼都放下,自然輕鬆愉快!因為心中沒事,才能空靈智慧,才能觀照,反而能夠辦好一切的事,又不會累,只覺得悠閒。
如果是一般人光是看人山人海心就煩,光是緊張擔憂就累得不得了,心中一有罣礙,就會觀察不清楚,事情反而都辦不好。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602.htm

(會怕就是沒信)(會憂就是沒願)有願就不憂!有信就不怕!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往生極樂—容易?困難?

到底往生極樂是容易還是困難呢?

常常有學佛已經二、三十年的老菩薩問我這個問題,
他們有疑問—
為什麼有人平常外表看來也沒有很用功念佛的樣子,而臨終的時候是很有瑞相笑嘻嘻的走了,看這一種人就覺得往生極樂很容易;
而另外有一些人看起來整天都很用功,總是拿著念珠或是念佛記數器拼命地按,早晚也都做功課拜佛,也時常去參加法會聽經,但是他平常憂愁煩惱還是很多,到臨終又顛倒又不愛念佛,甚至出現種種不好的現象,
還有人聽到念佛反而生氣,看到這樣的人就會覺得往生極樂很困難。

「往生」比「枉死」,簡單又輕鬆
關鍵—願意快樂,願丟垃圾之決心

到底往生極樂是容易還是困難呢?

說實在,心中具足信心,真的願意往生的人,往生極樂是很容易的,只是一念之間而已,實在比枉死娑婆簡單而且快樂。
但是如果條件沒有弄清楚,或是心中沒有真信、真願的人,往生極樂就很難了,這樣的人很可能只是常常在佛教圈中活動,跟著別人買念珠、買法器、買居士服,就好像前面的比方所說的,嘴裡說要去美國,天天都在整理行李,買旅行箱,但是都沒有辦好簽証等等必要的條件,他是外表看起來很像要出國,但是沒有辦好必要的條件,實在是去不成的。
他是有拿念珠、按記數器念佛的外表形式。
但是沒有真正以信心念佛,也缺乏願意丟掉心中的垃圾,缺乏真正「願意快樂」的決心、願力。
缺乏這一份真信、真願,當然是免不了枉死娑婆的。這一生辛苦弄來的行李,就只好留著在娑婆世界輪迴用了。

日常生活,皆是往生的信願考題—每一考都重要
有信就不怕!(會怕就是沒信)
有願就不憂!(會憂就是沒願)

我們既然決定要往生,那麼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事,每一件都是考題,都在考驗我們的信心和願力是不是具足了。
每一個考試都是重要的關鍵,都在決定我們是往生極樂還是枉死娑婆。
舉個例來說:我們曾經講過,有一天有一位新聞記者去向上廣下欽老和尚勒索,他伸手向老和尚說:「把錢拿出來,如果不給錢,我的筆是很厲害的,明天把你寫一篇登報,保證你全山沒人要來!」
而廣欽老和尚是決心願意往生極樂的人,是個具足信願的人,
有信心就沒有恐怖擔憂,有信心就不怕了!(會怕就是沒有信心!)老和尚一心願意往生極樂,根本不在乎明天報紙上是說我好,還是說我壞。他也根本不在乎寺廟有沒有人要來,
所以他只向來勒索的人說:「拜託你登報寫得越壞越好,因為大家恭敬我,求我加持,我得天天念大悲咒、持大悲水,如果大家都說我壞不恭敬我,沒人來找我,我才好靜靜的念『阿彌陀佛』。」

信願具足—當下消災免難,彼此極樂

老和尚這幾句話,就是信願具足一心念佛的話,那位新聞記者聽了楞住,說跑遍大江南北沒有見過這樣的老和尚,再也不敢勒索他了。老和尚就憑著信心和願意往生極樂的願力,當下就把勒索的災難解脫了,也同時降伏了對方的惡心念,彼此都當下往生極樂了,這就是通過了日常生活中信和願的考題。

越怕,越在乎,麻煩越多

如果老和尚沒有真想往生極樂的願,他就會放不下這一個世界,就會很在乎報紙上對他的批評,就會很在乎寺廟有沒有人要來,他就會怕這一個來勒索的新聞記者,會怕給了錢就要常被勒索,而不給錢,就要被登報名聲破裂。
心中如果越怕他,越放不下,越在乎,一定就有越多麻煩,那就得天天擔憂受苦,不可能「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那就註定要枉死娑婆,不可能往生極樂。

敢放下夢境,醒過來!敢當下往生,自由自在!
寶貝名利,作垃圾去

而老和尚雖然外表又瘦又小,但是對佛的信心,對自己佛性的信心可是強大無比的!
他知道世間的種種相,有如夢境般的虛幻,所以他敢放下夢境,覺醒過來!
他敢放下整個娑婆世界!
他敢當下往生極樂自由自在!
這樣的願力就真實而強大無比!

那位勒索的人,當成寶貝來威脅用的「名利」,老和尚是當作垃圾丟掉了。
這一種對名利、對榮辱都沒有罣礙的心胸,來自於他願往生極樂的真實願力。

解大便—放下,會失去什麼?

我們來看看,老和尚真願往生的「願力」,和沒有罣礙的「放下」,會不會糟糕倒楣呢?
大家看到顯然不會的!
相反的,老和尚的福報智慧是世間稀有的。
一般人放不下、不敢放,就是怕放了會失去什麼,怕放了會一無所有,這就是對佛法沒有了解,沒有信心,就好像怕解大便會失去什麼一樣。

自性具足一切福報、智慧
執著、妄想是烏雲

我們的釋迦牟尼佛在成道的第一句話就是感歎而且是非常地感慨,他連續用了兩個「奇哉!」「奇哉!」的感歎詞,感歎奇怪啊!
神奇啊!什麼事是神奇呢?原來一切眾生都和佛有完全一樣的智慧德相,這是多麼神奇啊!
然而很可惜,只因為妄想和執著的障礙,就把這本來有的佛性智慧和福報完全都埋沒掉了,不能證得,也就是自己的寶藏沒有辦法開發顯現來用。
這一句話—「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相信佛教徒大多聽過,然而真正信得過,能得到受用的人很少很少。

六祖在開悟的時候也感歎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我們的佛性本來一切都圓滿具足,什麼都有的。
我們佛教徒的信心,是要信佛,而且要信自己也有佛性、和佛一樣。相信我們本來的福報和智慧是和佛平等的,只因為我們妄想執著太多障住了,才不能顯現出來,就彷彿烏雲太多了才使得陽光不能透發顯現一樣。

別擔心
放捨烏雲,不會失去陽光!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小看「願意往生極樂」這個願意的念頭,
千萬不要小看一念的「放下」,
這一念對娑婆世界的放下,就像烏雲的消散,使得本有的佛光能顯現出來。
要知道放下烏雲,突破烏雲並不會失去太陽的光明,不必擔心!
放下妄想和執著,本有的福報、智慧才會顯現出來。
願生極樂念佛,就是用一念佛號突破一切妄想執著的烏雲,使得佛光顯現出來,也使得佛力的妙用顯現出來。
要明白我們心中的罣礙,「在乎這一個,擔憂那一個」就是烏雲。
我們由老和尚這一件事可以多少體會到「信」「願」的力量和日常生活的信願考題。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602.htm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往生條件—「信」和「願」—只在一念之間,不必外求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誰敢「往生極樂,自由自在」?

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一句話相當無奈,但可以說是一般人生活的寫照。
顯示大多數人都很無奈,糊里糊塗跟著世俗潮流過日子,活得很冤枉,這樣下去顯然會枉死娑婆!
說真的,很少人有智慧有勇氣敢往生極樂自由自在,
大多甘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寧願「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枉死?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如果好好反省,相信大部份人都會覺得:追求更多的名利並沒有真正使自己或是使別人更快樂,但是即使如此他也身不由己,很冤柱地把青春都用來為名利奔波,直到有一天病倒,一旦病倒了就會發現,名利根本不可能減輕痛苦,到死亡的時候,名利也派不上用場。

一般人冷靜想想也知道搞感情並不會更快樂,但是常常身不由己地追求名利感情而死,死得很冤枉!

明明大家都知道太忙又沒有規律的生活對健康不好,但是也身不由己地忙得累出一身的疾病,到頭來沒辦法醫治,又沒有人可以代替,只好冤枉地死。

冤枉啊!
一念迷糊—糊里糊塗,跟著別人亂生亂死

為什麼說這叫冤枉死呢?
因為本來是可以看清人生的真相意義好好過生活,但是卻沒有看清楚,就糊里糊塗跟著別人亂生亂死,這就是冤枉!本來可以活得清淨自在,又死得快樂莊嚴,但是一念迷糊就會活得很苦,活得身不由己,又死得不明不白,恐怖驚慌,這就是冤枉!
本來可以開發佛性邁向成佛快樂無憂,卻忙了一輩子,苦了一輩子,又創造出下輩子輪迴的痛苦,這就是冤枉!
苦得毫無價值,白白錯過了本來該有的清淨快樂。

別製造枉死條件

到底您願意往生極樂,還是枉死娑婆呢?

這樣問,我想理智的人是不會選擇要枉死娑婆的。問題是雖然不想枉死娑婆,但是如果每天都身不由己一直在製造枉死的條件,當然因緣具足之下,雖然不想枉死也會身不由己。
那怎麼辦呢?
那非痛下決心,有勇氣、智慧往生極樂不可!

弄清條件—別盡搞些不必要的行李

要往生極樂一定要弄清楚真正必要的條件是什麼?
而且要時常檢查自己是不是符合條件,才不會嘴裡說要往生極樂,但是辛苦忙了一輩子,結果還是枉死娑婆。
打個比方說:比如有一個人,天天都說他要去美國,天天看他都準備行李,裝了大包小包,大家看他是一副要出國旅行的樣子。結果時間一到竟然不能上飛機。

另外有個人,看起來並沒有天天整理行李,也沒有到處說他要去美國,但是結果時間一到,他就搭上了飛機到了美國。

這樣的事您是否覺得奇怪呢?其實一點兒也不奇怪,因為本來就沒有人規定,去美國要準備很多行李啊!
天天準備行李並不是能去美國的條件。
要去美國的條件是要辦好護照、簽證、買好機票。
一個外表看起來並沒有準備行李,而能夠去美國的人,是因為該辦的他都辦好了,當然就能去。而另一個人天天嘴裡說要去美國,但沒搞清楚去美國的條件—沒有真正辦好護照、簽証、也沒買機票,只是天天整理行李,把牙膏、牙刷、衣服、毛巾打包裝箱,使人覺得他好像要出國,結果呢?
不能去是理所當然的,這一點兒也不奇怪,因為該辦的他沒有辦嘛!

往生條件—「信」和「願」—只在一念之間,不必外求

往生極樂世界也一樣必須弄清楚條件。
蕅益大師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極樂決定的條件在信和願,
要有信心和願力,這該辦的條件不辦好的話,搞再多的外表形式和數目都是不相干的。
如果該有的條件有,就必定能往生極樂。
信和願都不是外在的條件,不必去求別人,只是自己內心的問題而已,只是觀念問題,一念之間而已。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602.htm

「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往生—一「往」不退,「生」活在清淨快樂的佛世界

我們常常說要往生極樂,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往生」的意義,
所以嘴上雖然常說要往生極樂,實際上常常會枉死娑婆,注意枉死的「枉」,是冤枉的「枉」。
本來往生極樂並不是死掉的意思,也不是肉身死了,才去極樂世界。
我們從字面上簡單來了解往生極樂的意思,就是一往不退地生活在清淨快樂的佛世界,或者說勇往直前過最快樂的生活,不被煩惱痛苦所害,不被緊張壓力束縛,
所以往生是現在就快樂地生活,
現在就和佛手牽手過歡喜慈悲的生活直到永遠。
如果一定要說「死掉」,應該是煩惱痛苦都死掉,不一定是肉體死掉,煩惱痛苦死掉了,心就快樂!

枉死—冤枉死在娑婆世界

所以往生並不是現在煩煩惱惱緊張痛苦過日子,
還一面念佛一面擔心—我死後不知道能不能去極樂世界,
像這樣的往生觀念和生活方式很可能會很冤枉地死在娑婆世界,
叫做枉死娑婆,並不是往生極樂。

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這種說法並不是我自己發明的,大家看
阿彌陀經,經上明明說「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也就是沒有種種煩惱痛苦,只有感受身心清淨快樂的生活世界,叫作極樂世界,並沒有說肉體死掉叫作極樂,大家千萬別誤會了!

今發願,今就快樂
今就領受「極樂國民社會福利」

阿彌陀經上還有一段經文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蕅益大師為我們解釋經文說到已發願已生極樂,
今發願今生極樂,
當發願當生極樂,分明告訴我們「今發願今生極樂」。
「今」這個字可以解釋作「這一期的生命」,也可以解釋成「現在當下」,意思就是現在願意往生極樂的人,現在就可以快樂地生活。
也就是說一個真的有願往生極樂的人,
現在就會願意放下一切煩惱、壓力,就可以立刻得清淨快樂。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說,生極樂國,得種種國民社會福利;
阿彌陀經說:今願今生。合起來講,就是現在真願生極樂,現在就生在極樂,當然阿彌陀佛大願,現在就可以兌現!
可以領到極樂國民的生活福利。
而放不下娑婆憂惱的人,當然就得領受娑婆的苦味。這是自心選擇的。

親蜜、密切的臨終接引—每一剎那佛都接我、引導我

所謂「臨終」並不專指這一期生命要結束的時候,如果我們了解我們的心念是剎那剎那都在生、滅,就能夠體會每一剎那時時都是臨終,都是前一段的結束,同時也是下一段的生起。
阿彌陀佛的「臨終接引」,
嚴格來講是每一剎那都接引,
每一剎那佛和我們的心都相連接,從來不會斷絕溝通,
每一剎那佛都引導我們過著合理歡喜的生活,這一種不間斷的連接引導,就是每一剎那的臨終接引,這是最親蜜最密切的接引!
現在,就願意面向佛、接受接引的人,是現在就往生極樂,過快樂的佛生活,不必冤枉地死在娑婆世界!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602.htm

(王學長的奮鬥史)多了一條腿 布施!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阿彌陀佛的聖號雖然只有四個字,應該是不難念,人人會念,
而困難的是無論遇到人生中哪一種考驗,都還能夠堅持念下去,體驗阿彌陀佛的大悲心繼續地念下去。
向來只有我們辜負阿彌陀佛長垂的手,佛絕對不會辜負我們的!

我願意把那條腿布施!

他們的家境並不富裕,在她鋸掉腿之後,她的先生就想設法去籌一筆款子來為她裝義肢,她卻說:「假如您能夠籌到那十萬塊,那麼請把這一筆錢給我自己運用。」
她告訴我說:「假如有那十萬塊,我願意布施掉,因為一條腿也很好用,我願意把那一條腿布施。」
她指著兩支拐杖說:「我並沒有少一條腿,相反地,我多了一條腿,我多了一條佛法的腿!」,
她說這一些話,是在癌已經蔓延到肺部,又開刀做化學治療之後,她那紅撲撲又笑咪咪的臉,令健康的人都相形見絀。

一位美國華僑(也是癌病患者),聽到王學長這句話,很感動,馬上含著淚說:「我願意送她一條腿(義肢)!」,
然而王學長依然很滿足能擁有一條健腿,她還是願把裝義肢的錢布施出去!

布施錢財已不容易,布施一條腿更是難能可貴。
世人多半會為了自己貪吃營養,去砍眾生的腿來吃—要眾生布施腿給自己,何嘗願意布施自己的腿呢?

我們的家,比鋸腿之前更溫暖

她說:「雖然沒有什麼錢,但是我們的家比鋸腿之前更溫暖。」
念佛的人當生就可以活在淨土、極樂世界歡悅的氣氛中。

為了鼓勵她背阿彌陀經,我就約她說:「當您背好阿彌陀經,我們就一起去拜山,為一切癌病的患者迴向」。
於是他們全家人都一起陪她背阿彌陀經,她才讀小學的女兒也鼓勵她說:「媽媽,您把阿彌陀經背得一字不差,我就給您五百元的獎金。」她就手上一邊做加工,一邊背經,或者是念佛,到晚上全家人回來時,她就背經給家人聽,當背到一字不差的那一天,她說:「我們全家高興得像什麼似的!」在背經當中做手工,連同獎金總共賺了四仟塊,正好供養三寶。

他們全家在她得這麼嚴重的癌症當中,大家還能夠一起面向光明、歡歡喜喜過生活,真是不簡單。
她說:「假如我天天躺在床上,哀聲叫苦,照顧的人也會很有壓力和痛苦,無論上班上學都不能安心,久了以後就會煩,所以我要堅強歡喜地照顧自己,給大家安心和信心!」
真的,自己堅強歡喜就是對人慈悲。

「我們是念佛人,怎能為利去害別人的孩子。」
雖不富裕,行徑芬芳高潔

癌病的患者,幾乎誰也免不了經濟的壓力,有人知道她的狀況就邀請她一起開電動玩具店(據說收入很高)。她告訴我說:她想試探她先生的想法,就故意問他的意見,
結果非常令人安慰的,她先生很嚴肅地告訴她說:「我們是念佛人,自己尚且怕孩子會被電動玩具所引誘,怎麼能夠去害別人的孩子呢?!」
我聽了真忍不住想向他們合掌頂禮,因為他們在受苦受難中,心地還是這麼清淨,仍然有這麼高潔芬芳的行徑!
許多家庭因為癌病而陷入黑暗,而他們這一家是因為癌病得以向佛、學佛,把火燄化成了香潔的紅蓮花,足以做一切受苦人的榜樣。

醫師歎為—國寶級

有一位醫師了解她十年的病情,就很感慨地說:「這真是『國寶級』的!」
還有一位醫師向她說:「妳本來早就該死了,為何還能活到現在呢?」而且她的體重由34公斤又回升到50公斤,而且活得很好。醫生問她說:「妳到底吃什麼藥?」
她說:「我沒吃什麼藥,我只是念阿彌陀佛。」

我是多了一條腿

有人在菜市場看到她用兩隻腳架撐著,就對她說:「妳少了一條腿,還能來買菜?」
她就說:「我是多了一條腿,不是少了一條腿。」
還有人問她:「妳為什麼能夠走出這一扇門?」
她就說:「大概是阿彌陀佛和師父給我的力量吧。」

在信心念佛中,我們永遠在一起

望著他們這一對夫婦,經常克服種種不便和重重難關,又悲愍地要一起去幫助病人,他們的背影,都會讓我想到—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菩薩精神。

我們很想和一切受難者共享兩首小詩~

「當您哭泣時 應知我也在流淚,
當您高興時 應知我也在歡喜,
不論何時何地, 在信心念佛中,
我們永遠在一起 和佛菩薩在一起。」

「當您獨處時,不應想是自己一人,
應想有兩個人;
當您們二人共處時,應想是三個人;
還有一位就是阿彌陀佛,
您走到哪裡 佛就跟到哪裡......」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0.htm#a13

(王學長的奮鬥史)生死大海,無依無靠時,只有阿彌陀佛是我們的依靠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忍過被譏笑的坎坷之路
用「一條腿」走出關懷別人的好路

王學長有兩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才讀小學。
有一天,她到孩子的學校參加母姐會,孩子的同學就笑她,也笑她的兒子說:「哈哈哈,你媽媽是跛腳!」孩子被笑得很難過,回家以後傷心就轉為生氣,叫她以後不可以去學校讓他丟臉。
這一種的苦,她也可以念佛安心轉過。我知道了以後就鼓勵她的孩子說:「你的媽媽是菩薩,雖然她少了一條腿,但是她用一條腿走出勇敢又關懷別人的好路,她比任何兩條腿健全但是沒有好好運用的人更偉大,你要珍惜這個偉大的媽媽,她撐了拐杖還可以照顧你,到學校關懷你,她比世間很多不負責任的媽媽更值得尊敬,以後媽媽到學校,
你可以很光榮向同學介紹:『這就是我勇敢、偉大、慈愛的媽媽。』,你不必為了媽媽跛腳而感到不好意思!」

智慧之信

曾經有人嘲笑她說:「你們佛祖根本沒保佑妳啊,不然妳怎麼會跛腳呢?她就回答說:「佛祖最慈悲,即使我因為自己造業而跛腳,佛還是接受我、歡迎我、護佑我。」

可敬的眷屬—二十二刀的煎熬,依然誠懇耐心

她還告訴我,她很感謝她的婆婆和先生,沒有排斥斷腿的媳婦,反而更加照顧她。我看過很多家屬,因照顧病人久了,就生起厭煩心,所以我非常尊敬他的家屬,能夠有這一種—照顧二十二次的手術,誠懇、愛心、耐心依然的美德。假如您曾經在開刀房外面等待您親人動手術,就能夠明白那種熱鍋螞蟻的感受,等待醫師宣判的焦慮、和面臨生離死別的徬徨恐懼,是何等啃嚙一個人的心靈!

平靜、甘心接受,就是有智慧

尤其可敬的是她的先生,經歷二十次的折騰,也沒有怨天尤人,只對她說:「前世可能我們一起去做壞事,你是主謀,我是幫兇,所以今生妳受開刀的痛苦,我也受擔憂奔波的痛苦。」,
雖然這是短短的一句話,但卻是深信因果的話,也含蘊了懺悔業障和承認自己「從前世到今天必然有許多過失」的想法。
不像很多人一遇到困難的境界,總覺得「自己很善良啊,怎麼會這麼倒楣呢?真是老天無眼,佛祖沒保佑」,
處處怨天尤人,整天懊惱不已。
其實如果想要知道前世,今生所受的就是了;
如果想要知道我們的未來,現在所做的就是了。
她的先生能夠這樣想,就能夠歡喜接受,能夠平靜、甘心接受,這就是「有智慧」。

生死大海,無依無靠時,
只有阿彌陀佛是我們的依靠

尤其在他們信佛之後,每逢手術的時候,就更加懇切念佛,
或許是在生死大海浪濤洶湧、四面茫茫的時候,才體驗到—無依無靠中,只有阿彌陀佛是我們的依靠,誠懇猛切的心光才會點燃起來。
她的先生滿臉誠懇地告訴我說:「這一切都是佛菩薩的加被」,
他有兩次在手術房外面念佛都覺得有不可思議的感應。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0.htm#a13

(王學長的奮鬥史) 撐著拐杖,去聽經,只剩一腳也要邁向佛道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撐著枴杖,忍痛鼓勵病患

她這一番歷經了千百種折磨、油然而生的悲愍心,常常促使她撐著拐杖,忍受著開肺手術以後的胸痛和喘促、急劇的心跳,仍然精神奕奕,去探望同樣罹患癌病的患者,以自己親身的體驗鼓勵他們。
甚至她還自己蒸好紅棗、點心,到醫院給同病的人,
勸大家鼓起信心勇氣來念佛,突破困難。
有時候醫院的醫護人員,遇到太沮喪、恐懼而不能合作的患者,也請她去幫忙—
有一次請她去勸一位手術以後怕痛、而不願意下床活動的病患,她就撐著拐杖去,
那一位病患看見她走進來就說:「可憐,跛腳還會走路!」
她聽了就很幽默善巧地回答他說:「可憐,有腳還不走路!」,
然後她就很耐心地鼓勵病患活動,病患看到比自己更苦的人尚且能夠如此,又慈悲地來鼓勵自己,慚愧之餘大都能振奮起來。
比起她,這個世界上真有不少「雖然有腳卻不走好路」的人,
也有很多「雖然有腳,卻不好好走路」的可憐人!

撐著拐杖,去聽經,只剩一腳也要邁向佛道
勉力單腳拜佛

她不但撐著拐杖去幫助別人。也撐著拐杖勉力去聽經聞法,以單腳在家裡做加工賺得的錢,拷貝佛法的錄音帶送給別人。
更難能可貴的是她想:「難道我一隻腳就不能拜佛了嗎?我不信!我一定要練習!」
起先她就趁夜深人靜,自己爬起來用一隻腳支持著拜佛,最初因為手術和化學治療以後的虛弱,拜三拜就很喘、頭暈得幾乎站不住,但是她還是一天天努力。
後來她的先生很慈悲,每天就陪她練習,天天延長拜佛的次數和時間,
當我看到她放下拐杖用一隻腳穩穩的站立、合掌又跪下、頭面接足來禮佛時,
真的忍不住湧出歡喜、敬佩、讚歎、百感交集的眼淚......。

只剩一腳,也要拜山感謝佛恩,迴向癌病患者

為了感謝阿彌陀佛的慈悲,感謝從小到大所受的一切恩惠,我們就約好要去拜山,於是她就更勉力地練習。
不用枴杖要如何拜山呢?
就是—頂禮拜下去,站起來以後,用單腳往前跳一步,再拜下去。
我們笑著說:
「咱們兩個人雖然會搖搖晃晃,也是可以享受搖晃在彌陀懷中的樂趣,
即使拜得跌倒了,也是倒在彌陀的懷中,
可以跌在極樂世界柔軟的七寶地上面,這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拜山跌倒了,也是跌在阿彌陀佛的淨土,
就好像孩子趴在媽媽的胸前,伏在媽媽的懷中,
只要充滿信心和感恩,再坎坷的路,也會變成甘甜美妙。」
說好之後,我們就一起拜山,她沒有拿拐杖,是用一隻腳支持來拜—至誠頂禮一拜,用一隻腳站起來,向前跳一步,再拜下去,
她拜得很歡喜但是因為山路是漸漸高上去的,有一段路比較陡峭,路又不平,她要用一條腿向上面跳真是困難,就跳得跌倒了!
後面一起拜的菩薩,看她那麼努力、虔誠,早就感動得哭出來了!
道祥法師一看見她跌倒,忍不住就趕快跑過來,把她扶起來,
她還是很堅強、很歡喜地再拜上去,一直拜到山頂上,
把拜山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可以離苦得樂,
也迴向給所有癌症的患者,都可以得到勇敢、堅強、快樂的力量!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0.htm#a13

火焰變紅蓮(王學長的奮鬥史)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火焰變紅蓮(王學長的奮鬥史)

我們的心地和想法可以改變生活、改變命運,
也可以使我們從一個痛苦埋怨的凡夫,變成快樂歡喜的菩薩。

「我很慶幸,因為失去一條腿,才有機會聽聞佛法......」

在這裡要向大家介紹一位王雪琴學長,她三十多歲就因為骨癌鋸掉了一條腿,而且她的骨癌是醫學上認為相當惡性的一種,
醫生認為她很困難活過一年,但是十年當中,她還可以念佛,還可以鼓勵大家。
她前前後後一共開過二十二次刀,不只是切去一條腿,甚至把一邊的肺都切掉了,
但是使我非常感動的是,她竟然在鋸掉一條腿之後,告訴我:「我很慶幸,我因為失去一條腿,才有機會聽聞到佛法,假如沒有聽到佛法,我不知道會再造多少業,以後會再受多少苦!」

求法慚無斷臂誠

古時候襌宗有一位祖師慧可大師,他為了要向達摩祖師求佛法,不惜斬斷一隻手臂;
今天我竟然聽到—
有人會為了鋸掉一條腿才能聽聞到佛法,覺得很感恩,
甚至還感覺到自己很幸運,

使我很慚愧,我學佛、聽聞佛法得來太過容易了,
所以才不能發出像她這樣的心。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0.htm#a13

要去淨土,何必帶死老鼠?...假如你真的相信佛是一切都知道的,那麼世間那裡可能有任何的冤枉存在呢?...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您興趣和誰相應?

氣味相投

有一種鳥,在這天地間什麼甜蜜的水果、芬芳的泉水,它全都沒興趣,它只愛吃爛臭的死老鼠,那種臭味才是它愛追求的口味。
有一種蟲叫做「飛蛾」,一片廣闊的天空,悠美的樹林,它都不要,
它只愛衝到火裡面,把自己燒死。
你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多麼髒的大便、爛掉的飯菜、臭掉的魚肉、垃圾裡面都有好多蟲在生長,在那裡貪戀、享受,不肯離開,那就是它們大家欣賞的氣味。

「相應」決定行動、去處和未來

假如你用一把糖放在牆壁角,一定會吸引來很多的螞蟻,假如你是用一把鹽就不會吸引它們,因為螞蟻是和甜蜜的糖相應,所以糖會引起螞蟻的注意而把全身都黏在上面不肯離開。
我們剛才說的那種鳥,它會受死老鼠的吸引,去和死老鼠相應,那種相應就決定了它的行動、去處和它的未來。而那種飛蛾就是會受火的吸引,它和火相應,所以會飛到火裡被火燒死。

檢討自己,受什麼吸引?

我們是否曾經檢討過自己的興趣和口味,想想我們平常都受到什麼吸引呢?
到底我們平常都和什麼相應呢?
佛教中時常有一句話說:「一念相應一念佛」;
到底我們整天有幾個念頭真的和佛相應,
真的受到佛的吸引,奔向阿彌陀佛呢?

反問自己,甘心做吃死鼠的鳥嗎?
為什麼肯花「命錢」,去看低級電影?

有一次,有一位朋友來告訴我一件很冤枉的事情,跟事實完全不符合,我一聽覺得很意外,
內心第一個反應就是—想要說明事實給來告訴我的人了解,但是我又想到人家既然故意這樣講,就是他的內心已經打結了,
我如果講出事實證明我對,一定更會引起對方不高興,又讓他多打了一個結,所以我很勉強,叫自己默默不要講話。
後來那位朋友回去,我就繼續拜佛、念佛,做功課,但是很奇怪,眼淚一直掉下來,因為心中感覺很委屈啊!
甚至還想放聲大哭,嘴裡雖然念佛,但還有哭的聲音,
心中根本沒有真正在念佛,
而且好像一直去找人理論,想要把事情解釋清楚,
忽然間想到就反問自己說:「為什麼這種這麼無聊的劇情(假相)會吸引我呢?
竟然能夠把我從佛的旁邊吸引過去呢?
難道我甘心做一隻吃死老鼠的鳥嗎?
這種冤情如果拍成電影,根本就是很低級很難看的電影,難道這種電影我也肯花錢買票去看嗎?
我哪有必要花費我的生命去想那些假相幻影!
為什麼我念佛不去和佛相應?
不去和極樂世界相應?
不去西方享受美妙的風光,偏偏內心偷偷地跑去和凡夫「相應」呢?(國語說「相應」,台語有二種不同發音和意義;一種是互相感應,相通相合;一種是相諍對答,俗語說「抬槓」)。
你到底是興趣去和佛相應,還是興趣去和凡夫「相應」—抬槓,
你如果覺得不去和凡夫相答腔,這口氣就平不下來,那麼你的興趣還是想要爭取娑婆世界這一口氣啊!
還是被幻相所迷!
你也沒有真正嚮往西方清涼的世界啊!
既然這樣,你還是留在這個娑婆世界繼續爭這口氣好了,
這就是你無始以來不能去西方的理由,
因為你愛吃死老鼠勝過愛吃甜蜜的水果啊!」

要去淨土,何必帶死老鼠?

你的興趣當然決定你的去處,如果你很愛好水蜜桃,自然會專心吃甜蜜的水果,那麼一隻死老鼠哪有可能引起你的注意,讓你東張西望呢?
死老鼠哪有可能讓你傷心?
自己這樣一問就覺得很好笑,剛才傷心的事變得一點價值也沒有。

一切事實,佛都知道

一樣東西,你如果真的不要了,那麼給別人有什麼要緊呢?
一定不會心疼的;如果心裡還有點捨不得,也就是還有「愛」和「貪執」。所謂「清白的名聲」,假如你不要,那麼給別人有什麼關係呢?
如果你還有點愛惜,就會擔憂人家冤枉你,會覺得委屈,怕人家不知道事實。
事實,凡夫是可能不知道,難道佛菩薩會不知道嗎?
假如你真的相信佛是一切都知道的,那麼世間那裡可能有任何的冤枉存在呢?

枝低只為掛金臺

古德說:「枝低只為掛金臺」,在娑婆世界,樹枝垂得很低,只是為了要掛西方上品的金臺而已。
在娑婆世界樹枝長得那麼高有什麼用呢?
一個人若是要去美國留學,尚且都得放下台灣的親戚朋友,又何必帶一隻死老鼠去坐飛機呢?
去美國留學,都不必帶死老鼠了,當然往生西方,更不必帶了!
(人我是非,就相當於「死老鼠」,臭而無用)
在這個世界,每一句話如果都要去解釋清楚,都要「相應(相諍)」,

那麼怎能夠和佛相應?
我們要自己考慮好,到底我們的興趣是和誰相應,假如是愛和凡夫相應的人,愛帶死老鼠的人,那麼西方極樂世界是不適合你的,
因為到那邊去也沒有人和你「相應(抬槓)」,也沒有死老鼠啊!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0.htm#a12

求佛化解彼此之怨恨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求佛化解彼此之怨恨

曾經墮胎過的人,希望您虔誠地念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超度您的孩子去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虔誠懺悔,一定可以感動人心、感動佛心。
佛的光明會化解彼此之間的怨恨。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救度眾生的願力無盡,
甚至連犯了五逆十惡重罪的眾生,若肯一念回心懺悔念佛,佛都會慈悲不捨,回應他的呼喚。
阿彌陀佛會了解墮胎當時不得已的苦衷,也會了解犯過後自責的愧疚傷痛,他會傾聽接受我們的懺悔,也會以大智慧神通救拔可憐的孩子。
只要您相信佛的慈悲,誠懇念阿彌陀佛,洗心滌慮,您一定會感受到佛手柔軟的撫慰,由內心湧出被諒解的平安寧靜。
其實每一對父母,可以說是孩子的觀世音菩薩,從懷胎起就護念孩子一直到最後一口氣,
但願天下每一對父母都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圓滿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功德,
使每一個孩子都永遠感恩,歡喜學習爸媽的精神。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0.htm#a11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玩笑中的深思..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玩笑中的深思

我們有時開玩笑說:「如果風水有決定性影響,又風水先生真的會找「好風水」的話,那麼風水先生應可隨心所欲作皇帝、總統、乃至代代出狀元、大富大貴大德大能才對。
但,事實不然,值得深思。

有時,我也調皮請問很強調風水的人,說:「您們埋葬遺體,一般都很講究風水、下葬時間、方向等等,還要看有否沖、煞,
請問:您吃肉時有沒有看風水呢?
因為肉即是死屍,死屍下葬既然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那麼肉埋葬到肚子裡也要看一下風水比較妥當囉?
不然萬一時辰、生肖不對,豈不是會沖煞嗎?」

超市冷凍庫、菜市場中那麼多「死屍」,人來人往穿梭其間,為什麼不怕沖煞呢?
也沒人去關心那些「風水」對自己有何影響。
真是,食欲之所重,則忘卻風水了。

如何成為全街、全市首富?

有對林居士伉儷告訴我們,曾有一位相命先生教他們「要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去買12支掃帚,回家掃地,掃後置於某方位,爾後丟入大海,賺錢就會如海水,變成『全街首富』」;
他們聽了就笑著回答說:「我們已經是全街最富有的人,甚至是全市最富有的人了,因為我們有了佛法。」
我們說:「還好,您們沒照他的話去綁掃帚,不然佛法就白聽了!」

試想,那種方法如果有效,他本人豈不是早就成為世界首富了嗎?
那種方法唯一的效力,大概就是促進掃帚的銷路吧!

您信戒指?或信佛?

那位相命先生又教他要於某時,向某方位在左手第四指,戴上一枚戒指,是特定金、鑲特定黑色寶石,這樣才能避免車禍。
還好這位林居士有正信:「我念阿彌陀佛一定比戴戒指有效。」因為車禍和當時之「覺性」最有關係,心若念佛清楚明白,光明清淨,自然能遠離禍害。
如果戴著戒指打瞌睡,也不可能多安全!
如果不守規則,就更危險!

然而,我們問過很多位居士,大多數都沒有這位林居士的信心,他們被相命先生這麼一說,
就會擔心出車禍,於是就「寧可信其有效」,去戴上那種戒指,
他們這種「姑且相信」的舉動,卻充分表現了自己對佛法缺乏正信,也不明白萬法唯心造的道理,
更顯示了在他們心中實認為—念佛的力量不如一枚戒指,
阿彌陀佛的威力不如那位相命先生。(真把佛看扁了!)

小事中的大事

表面上,這似乎是一些小事—戴個戒指、丟盆花草、看個風水、選個吉日而已,
但是若論及內在的心理「缺乏對佛的信心」,
卻是一件影響往生的大事,
值得好好檢討反省「信」「願」。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0.htm#a10

(四)念佛需兼信相命、風水嗎?..檢討世俗幾個傳說、觀念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四)念佛需兼信相命、風水嗎?

命 由心造,相隨心轉
改變心念、言語、態度,命運就改變了!

很多念佛人,常「兼信」相命、風水、地理,乃至「兼信」馬路謠言,跟著傳播。
此種「兼信」,其實是「無正信」。
我們不否認,命可以算,然何以命可以算?
是因為有「因果法則」,故由過去之「因」可預算未來之「果」,
猶如老農夫可由播種、天氣、預算收成。
但,也正因為有因果法則,所以命也可以改變:改變因、緣,就能改變果。
我們念佛就是在改變「因」命運最主要的因,就是「心念」,改變心念,就改變言語、態度。
大家別小看,改變一句答話和一個表情,命運就變了,
不信的話,大家可以試驗;
當上司糾正您時,您用誠懇的態度說:「對不起,這是我的錯,謝謝您指導,我會努力改進。」;
或仰著頭,翹嘴沒好氣地說:「我已經很努力做了,不然,你自己做做看,你做也不會多好。」。
以上二種不同的心念、言行,一剎那中就可決定截然不同的命運。
所以說命由心造,相隨心轉,也因為可造、可轉,修行、念佛才有意義,否則一切都是定數,沒有改變的餘地,那麼修行就無用了。

風水由心造
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

一個環境優美、好風好水的地方,如果住了無公德心的人,亂丟垃圾,污染空氣、水源,濫用農藥......不多久,美好的風水就破壞光了。

反之,一個風水平凡之處,如果住了有公德心的人,懂得環保,愛護大地,處處行善積德,感化四鄰,久之,磁場必然改變,風水就轉好。

所以說:「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

一間空屋,用來作酒吧、舞廳,和用來作道場,由於參加者心境、念頭不同,發射的電波不同,當然磁場就不同,這就是所謂「風水」有異。
而追究風水之因,就在人心的念頭(電波、磁場),所以看風水不必求人,心念好,所感的磁場風水就好。心念不好,再好的風水也很快破壞。

人潮多湧至風水最差處

說實在,很多寺廟都建在風水最好的地方,但是許多人都住不下去,他們寧可跑到「風水最不好」的賭場,陰暗的色情場所,或在空氣(風)最污染之處逛街,他們不習慣好風水。

修心創造好風水(免費!)

世間人,多半信風水先生之言,尤其「埋葬」一定要選風水,子孫常很自私地希望尊長埋在風水最有利於自己的地方,
卻不去關心,亡魂到底是否究竟安樂解脫。
大家都信「祖先之風水影響了自己」,
很少人去反省檢討自己的心行,會不會影響祖先?
會不會使祖先蒙羞?
會不會使風水變壞?
大家寧可花大筆錢財請人看風水,
卻不肯「修心」改變風水(免費!)。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0.htm#a10

(三)有關風水的怪問答..檢討世俗幾個傳說、觀念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三)有關風水的怪問答

近來,有位道場主辦人,去請問一位「號稱」會看風水的人,
說:「這幾天,有人埋葬在道場附近,不知這樣對道場風水有無影響?」;
問語之意,頗懷不安、憂慮。
那人回答說:「葬在道場旁邊,那會受不了,擋不住。」
問:「為什麼呢?」
那人答:「因為道場護法神太多了。」(答話口氣很權威)

這樣的答話,竟然會使很多人信以為真,不知大家以為如何呢?

檢討為什麼發問?

首先,我們檢討一下,為什麼會產生這問題?
竟然耽心死人埋在附近會影響自己道場風水?
是耽心佛菩薩或活人之力,不如死人嗎?
如果一個眾生去逝了,就對佛的道場發生不良影響,
那麼信這樣無力的佛怎能度無邊眾生呢?
(不是佛無力,是自己「信心」無力)
對佛如此不了解,又沒信心,
實在該作全盤的檢討,
檢討自己何以會信如此無能的佛。
(其實不是佛無能,是自己「信心」和「知見」有問題!)

檢討答案

道場旁邊護法神很多,吉祥之光必然照及附近亡魂以及居民,怎麼反而會令人受不了、擋不住呢?

一般而言,道場是最光明吉祥的,佛菩薩是最慈悲又有智慧的,越是親近學習,越是向善吉祥才對,怎麼親近道場,反而會受不了呢?
若不是犯規的學生,何必怕親近慈祥的教授和優秀的學校呢?
若是正當的百姓,怎麼會怕護民的警官呢?
大家聽話要理智,別因口氣權威就胡亂信「顛倒之言」。

敬錄 毛毛蟲變蝴蝶—黑社會變蓮池海會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0.htm#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