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要有計劃,不能隨隨便便草率了事,要把常住的東西,做適當圓滿的處理。例如一棵樹,沒有給予適當的種植,誤把它糟蹋了,那我們就有過失。.......
..............................................每天做事,把事情做好,心都在佛道上,如掃地也會悟道,掃地掃塵埃,要會掃我們自己的塵埃。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深信切願 老實念佛※歡迎翻印、轉載流通※ 本站大部分資料,下載于※般若文海繁體站※報佛恩網※http://www.bfnn.org/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index.htm ※免責聲明~望先進大德如有侵犯到著作權,不吝賜知。末學定盡快移除。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急性就會無明,丹田也會無力
急性就會無明,丹田也會無力
做什麼事情才算是修苦行?就是一切都不計較,日常生活不起分別,就是修苦行。 ..........................................................
自己的職事,自己量力而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必請人幫忙,因各有各的職事,自己發心就自己做,如果麻煩別人,說不定會使人起煩惱。如果他自己高興幫忙做,那就可以。做種種事,都是修行,不必計較。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做什麼事情才算是修苦行?就是一切都不計較,日常生活不起分別,就是修苦行。 ..........................................................
自己的職事,自己量力而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必請人幫忙,因各有各的職事,自己發心就自己做,如果麻煩別人,說不定會使人起煩惱。如果他自己高興幫忙做,那就可以。做種種事,都是修行,不必計較。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不要人家一罵,煩惱就來了
做事要有耐心,把環境擦洗乾淨,也同樣要把自己的心洗滌清淨,邊做事邊唸佛,不要放逸,不要讓意識跑走了,才能達到身口意清淨。
執事人關心我們才罵我們,糾正我們的錯誤,這就是我們的善知識、指導者,不要人家一罵,煩惱就來了。
修行談何容易,要想當一個修行人,不是那麼簡單。現在我們只能說做苦工苦修而已,我們貪嗔癡慢疑未斷,現在只是磨鍊我們的心志,等斷了這些,那才入道。
做事不是為別人做,也不是應該做的,而是為消自己的業障。大家在一起做事,若有人不會,我們來教他,若他做不好,我們幫他做。不要分得太清楚,他不做,你就起煩惱,他不做你自己來做,要有慈悲心。
如果執事人教我們做事做錯了,我們也不能去反駁,順著他的意去做,自然就會悟出真理。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執事人關心我們才罵我們,糾正我們的錯誤,這就是我們的善知識、指導者,不要人家一罵,煩惱就來了。
修行談何容易,要想當一個修行人,不是那麼簡單。現在我們只能說做苦工苦修而已,我們貪嗔癡慢疑未斷,現在只是磨鍊我們的心志,等斷了這些,那才入道。
做事不是為別人做,也不是應該做的,而是為消自己的業障。大家在一起做事,若有人不會,我們來教他,若他做不好,我們幫他做。不要分得太清楚,他不做,你就起煩惱,他不做你自己來做,要有慈悲心。
如果執事人教我們做事做錯了,我們也不能去反駁,順著他的意去做,自然就會悟出真理。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修行貴在直心
做事不要計較,看到沒做好的,撿起來做,做事功德是自己的,如果講別人,那就是又造口業了,
做事情不是替誰做的,是為消自己業障而做。出家的好處,你們還看不出來,還不知道,這些業障如果不消,就都會擠在臨終時出現。外表上看,出家人好像也只是吃三餐、做些事,其實出家就是要去除這些貪、嗔、癡,及消我們的業障。
例如:在擦椅子時,師父說再擦乾淨點,你們會想:已經擦得很好了,怎麼還這樣說?這種想法是俗人的見識,修行要直心,要說:好!好!我再擦好。這也是在考驗你們的心,所以修行貴在直心。
修苦行即是在洗頭腦、換種子。
要少用頭腦,但不是說不用頭腦做事。而是說,遇到事情做過了就好,不再去分別你我是非,對人也是一樣。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做事情不是替誰做的,是為消自己業障而做。出家的好處,你們還看不出來,還不知道,這些業障如果不消,就都會擠在臨終時出現。外表上看,出家人好像也只是吃三餐、做些事,其實出家就是要去除這些貪、嗔、癡,及消我們的業障。
例如:在擦椅子時,師父說再擦乾淨點,你們會想:已經擦得很好了,怎麼還這樣說?這種想法是俗人的見識,修行要直心,要說:好!好!我再擦好。這也是在考驗你們的心,所以修行貴在直心。
修苦行即是在洗頭腦、換種子。
要少用頭腦,但不是說不用頭腦做事。而是說,遇到事情做過了就好,不再去分別你我是非,對人也是一樣。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飯各人飽
處事要謹慎小心,凡事皆有因果,能吃的東西給扔掉或放壞了,都逃不了因果,因果絲毫不爽,誰也替不了誰。
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飯各人飽。
做事情是在訓練我們的頭腦,有事做才不會打妄想。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飯各人飽。
做事情是在訓練我們的頭腦,有事做才不會打妄想。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修行不爭是與非,不爭有理和無理
如果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氣,所以應福慧雙修。每個人要把以前所帶的業障消除掉,方法是:拜佛、念佛、發心做常住工作、不計較。如計較則生煩惱,即是造新業,如不計較,我們的福慧就會增加出來了。
執事人不好做,所以執事人交待下來的事,不管好的壞的,都要歡喜承受,不起嗔心,這樣頭腦會較清楚。好的撿起來學,壞的放一邊,
自己心裏明白就好,
順此修忍辱波羅蜜,修行不爭是與非,不爭有理和無理,出家與在家不同。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執事人不好做,所以執事人交待下來的事,不管好的壞的,都要歡喜承受,不起嗔心,這樣頭腦會較清楚。好的撿起來學,壞的放一邊,
自己心裏明白就好,
順此修忍辱波羅蜜,修行不爭是與非,不爭有理和無理,出家與在家不同。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發願步向西方
修行
最先就是要攝住這個心猿意馬、隨心所欲的心,不讓它放逸,這很不容易,
但我們要發願,為消這些無始來的習氣罪業,
要提出勇氣,努力修苦行,難做的,要去做,
別人不願做的,我們要去做,
發願自己要成就,像阿彌陀佛一樣,
如此的信願行,業障才會消。業障消,則做任何事情都快樂輕鬆,不覺得苦,
雖住娑婆界,猶如西方境。修行的路,雖然艱辛,不如俗家自由,
但卻載著我們步向西方,去見阿彌陀佛。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最先就是要攝住這個心猿意馬、隨心所欲的心,不讓它放逸,這很不容易,
但我們要發願,為消這些無始來的習氣罪業,
要提出勇氣,努力修苦行,難做的,要去做,
別人不願做的,我們要去做,
發願自己要成就,像阿彌陀佛一樣,
如此的信願行,業障才會消。業障消,則做任何事情都快樂輕鬆,不覺得苦,
雖住娑婆界,猶如西方境。修行的路,雖然艱辛,不如俗家自由,
但卻載著我們步向西方,去見阿彌陀佛。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發願步向西方
修行
最先就是要攝住這個心猿意馬、隨心所欲的心,不讓它放逸,這很不容易,
但我們要發願,為消這些無始來的習氣罪業,
要提出勇氣,努力修苦行,難做的,要去做,
別人不願做的,我們要去做,
發願自己要成就,像阿彌陀佛一樣,
如此的信願行,業障才會消。業障消,則做任何事情都快樂輕鬆,不覺得苦,
雖住娑婆界,猶如西方境。修行的路,雖然艱辛,不如俗家自由,
但卻載著我們步向西方,去見阿彌陀佛。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最先就是要攝住這個心猿意馬、隨心所欲的心,不讓它放逸,這很不容易,
但我們要發願,為消這些無始來的習氣罪業,
要提出勇氣,努力修苦行,難做的,要去做,
別人不願做的,我們要去做,
發願自己要成就,像阿彌陀佛一樣,
如此的信願行,業障才會消。業障消,則做任何事情都快樂輕鬆,不覺得苦,
雖住娑婆界,猶如西方境。修行的路,雖然艱辛,不如俗家自由,
但卻載著我們步向西方,去見阿彌陀佛。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磨練無明的善知識
古時候的大叢林,當家、知客、庫頭有權統領,他們說的話,不論對或錯、是或非,只有聽從,沒有第二句話。
叢林執事人是寺規的代表,是磨練無明的善知識,
這些人,往往都以惡人的姿態示現,以種種不合常情的要求,要你去做,
無非是要消你的分別業識,只有唯命是從,才能免去煩惱脾氣,
消除貢高我慢,生卑下心,照這樣,才能消業障、開智慧,
才是真正的修行境界。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叢林執事人是寺規的代表,是磨練無明的善知識,
這些人,往往都以惡人的姿態示現,以種種不合常情的要求,要你去做,
無非是要消你的分別業識,只有唯命是從,才能免去煩惱脾氣,
消除貢高我慢,生卑下心,照這樣,才能消業障、開智慧,
才是真正的修行境界。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磨我們的傲氣、消我們的業障。有苦才有行好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
修苦行就是對一切粗賤的工作,都要無分別的去做,
主要在磨我們的傲氣、消我們的業障。有苦才有行好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
我們修行,吃的苦難有多少,福報便有多少,福的深淺,視所吃的苦多寡而定。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主要在磨我們的傲氣、消我們的業障。有苦才有行好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
我們修行,吃的苦難有多少,福報便有多少,福的深淺,視所吃的苦多寡而定。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打破對一切順逆境的分別,就是在修苦行
我們修苦行是在藉各種事境,磨鍊我們不起無明煩惱,洗除習氣,鍛鍊做人做事的各種能耐,並不是要做什麼勞力事,才叫做苦行,
打破對一切順逆境的分別,就是在修苦行。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開發智慧。
妄想多的人,須要做一些雜務事,將念頭有個寄託,否則妄念紛飛,要他念佛也念不下去,只有善根利的人,可以靜靜地念佛念下去,一面工作、一面念佛,會漸漸地不覺得在工作,而且自然會生起平等心。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打破對一切順逆境的分別,就是在修苦行。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開發智慧。
妄想多的人,須要做一些雜務事,將念頭有個寄託,否則妄念紛飛,要他念佛也念不下去,只有善根利的人,可以靜靜地念佛念下去,一面工作、一面念佛,會漸漸地不覺得在工作,而且自然會生起平等心。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修苦行是除妄念最好的方法
曉得自己是凡夫才好修行。
我們要在一切的煩惱中好好調理自己,這是別人無法代替的事,
等調理得當,自然智慧明朗,無明散去,這就是參自己。
在一個常住中修苦行,修久了,自然也了解別的叢林修苦行的意思。
修苦行是除妄念最好的方法,而且當我們修到將苦化為樂時,
自然一切事情就會明明朗朗,無不通曉而智慧大開。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我們要在一切的煩惱中好好調理自己,這是別人無法代替的事,
等調理得當,自然智慧明朗,無明散去,這就是參自己。
在一個常住中修苦行,修久了,自然也了解別的叢林修苦行的意思。
修苦行是除妄念最好的方法,而且當我們修到將苦化為樂時,
自然一切事情就會明明朗朗,無不通曉而智慧大開。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5.html
無上醫王
老和尚在往生前約一個星期開始,每天晝夜都自己猛力地出聲念佛,雖然用力念得身體都震動了,但九十五高齡的他,本來就丹田無力,所以即使再用力,聲音仍然很小,所以晚上也不會吵到別人。
一般人臨命終時,大都呼吸無力,一切不能自己做主,而他卻如健將英勇地突出五濁的重圍。老和尚已將近一個月,沒有吃東西了,弟子唯恐他體力難以支持下去,就建議說:師父,我們念,您聽就好了!老和尚瞪大了眼,斬釘截鐵地說:各人念各人的!各人生死各人了!說完又用力專注地自己念佛,暮冬的寒夜,氣溫大約幾有十幾度左右,老和尚卻用力念佛念得身體發熱,把蓋在身上的毯子都掀掉了。
身體有病,吃什麼藥也沒有用,念佛沒事就好了,阿彌陀佛是無上醫王。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4.html
一般人臨命終時,大都呼吸無力,一切不能自己做主,而他卻如健將英勇地突出五濁的重圍。老和尚已將近一個月,沒有吃東西了,弟子唯恐他體力難以支持下去,就建議說:師父,我們念,您聽就好了!老和尚瞪大了眼,斬釘截鐵地說:各人念各人的!各人生死各人了!說完又用力專注地自己念佛,暮冬的寒夜,氣溫大約幾有十幾度左右,老和尚卻用力念佛念得身體發熱,把蓋在身上的毯子都掀掉了。
身體有病,吃什麼藥也沒有用,念佛沒事就好了,阿彌陀佛是無上醫王。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4.html
衣食不缺,更應該加倍地知足,勇猛精進來修行
釋迦佛在世時,還要出去托缽,托得到東西就有得吃,托不到就要餓肚子,要吃一餐都很困難,很苦,
就是有苦,才能捨身,所以修行悟道就很快。
以前大陸承天寺,吃的是醃的菜梗子,長蟲發臭了,就用竹網子把蟲撈去放生,才拿來煮,臭味飄到山門外,信徒聞了說會吐,
我說:你如果去吃了,還會開脾胃哦!
台灣出家眾衣食充足,如要吃好,穿好,貪念在就無法捨身,俗心不斷,修行較難,
隔夜的菜就不吃,只差沒擦粉上妝而已,全是世俗的念頭,怎麼會有願力?
事情稍不順心,就會起煩惱,
所以要常觀照,信施是怎麼來的?
以前的人是怎樣地苦修?
我們現在衣食不缺,更應該加倍地知足,勇猛精進來修行。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2.html
就是有苦,才能捨身,所以修行悟道就很快。
以前大陸承天寺,吃的是醃的菜梗子,長蟲發臭了,就用竹網子把蟲撈去放生,才拿來煮,臭味飄到山門外,信徒聞了說會吐,
我說:你如果去吃了,還會開脾胃哦!
台灣出家眾衣食充足,如要吃好,穿好,貪念在就無法捨身,俗心不斷,修行較難,
隔夜的菜就不吃,只差沒擦粉上妝而已,全是世俗的念頭,怎麼會有願力?
事情稍不順心,就會起煩惱,
所以要常觀照,信施是怎麼來的?
以前的人是怎樣地苦修?
我們現在衣食不缺,更應該加倍地知足,勇猛精進來修行。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2.html
嘴巴做奴才
修行當從粗衣淡飯下手,而現在整天都在講究吃的、穿的,修行本是要消業障,現在倒把福慧吃下去,業障也隨之而來。
吃東西吃飽就好,若要求色香味,就是給嘴巴做奴才,胃腸多忙碌,吃太好,腦子又會亂想,易散亂著迷。一切簡單就好,只要吃得飽,肚子不餓,穿衣能遮身、能禦寒就好。
若著於色、聲、香、味、觸、法,則智慧不能開,要想辦法去掉它。
多吃多忙碌,人在做事情時不會想吃,閒下來時就會想吃東西。
吃習慣了,時間一到自然而然就想吃,少吃少忙碌。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2.html
吃東西吃飽就好,若要求色香味,就是給嘴巴做奴才,胃腸多忙碌,吃太好,腦子又會亂想,易散亂著迷。一切簡單就好,只要吃得飽,肚子不餓,穿衣能遮身、能禦寒就好。
若著於色、聲、香、味、觸、法,則智慧不能開,要想辦法去掉它。
多吃多忙碌,人在做事情時不會想吃,閒下來時就會想吃東西。
吃習慣了,時間一到自然而然就想吃,少吃少忙碌。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2.html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即使生前家財萬貫,死後也帶不去,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不要再為這些身外之物,浪費美好人生,趁早修行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1.html
即使生前家財萬貫,死後也帶不去,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不要再為這些身外之物,浪費美好人生,趁早修行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1.html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學佛要具足信、願、行,
僅有信還不夠,還需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
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
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1.html
僅有信還不夠,還需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
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
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1.html
念佛定來即是禪
念佛定來即是禪,故說要有禪有淨土。
念佛隨緣,什麼事情都在念佛中隨緣,
沒有說我要念多少佛,我在念佛,我在作什麼……,
心心不離佛,行住坐臥,一舉一動,都在念佛,
哭也在念佛,腳踏一步也在念佛,
念佛的力量集中可達三昧,念佛三昧不簡單。
每個人帶種種業障來,不要再帶新業而去。
恭錄 廣欽大師
網路專輯—開示語錄
http://www.bfnn.org/kuangchin/speech/speech33.htm
念佛隨緣,什麼事情都在念佛中隨緣,
沒有說我要念多少佛,我在念佛,我在作什麼……,
心心不離佛,行住坐臥,一舉一動,都在念佛,
哭也在念佛,腳踏一步也在念佛,
念佛的力量集中可達三昧,念佛三昧不簡單。
每個人帶種種業障來,不要再帶新業而去。
恭錄 廣欽大師
網路專輯—開示語錄
http://www.bfnn.org/kuangchin/speech/speech33.ht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