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若今天很如意、有地位、不愁一切吃穿,我們對現在會知足;或許會感謝佛陀賜予的一切。...但若今天我們遇到逆境呢?

死亡的藝術 慧律法師講述


若今天很如意、有地位、不愁一切吃穿,我們對現在會知足;或許會感謝佛陀賜予的一切。

但若今天我們遇到逆境呢?
我們會懷疑為什麼變成這樣呢?
這一點的矛盾一定要推溯到前面的原因,才能得到解脫。當下的矛盾一定要用過去的角度來推演才不會產生痛苦。

為什麼別人以轎車代步?因為別人有福報。

為什麼人家怎麼做怎麼賺錢,而我卻拚死拚活,掙不到一碗飯吃,這要如何解釋?

我們怨天怨地,對人不滿;為什麼不抱怨自己、不滿自己?
為什麼不想想是不是前世沒有布施?
春天不播種子,秋後怎有收穫呢?

敬錄 死亡的藝術 慧律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822.htm#a03

(複)印光大師云:「末世凡夫,欲證聖果,不依淨土,皆屬狂妄也。」 ...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佛陀於《大集經》云:
「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學佛行人,定要仰信佛言,斷斷不可以己凡情而測。
對念佛求生淨土,必深信切願。

印光大師云:
「既生信已,必須發願。願離娑婆,如獄囚之冀出牢獄。
願生極樂,如窮子之思歸故鄉。

若其未生淨土以前,

縱令授以人天王位,亦當 視作 墮 落 因 緣,了 無 一念 冀 慕 之 想。

即來生轉女為男,童真出家,一聞千悟,得大總持,
亦當 視 作 紆 曲 修 途,了 無 一 念 希 望 之 心。

唯欲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既得往生,則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位居不退,忍證無生。
回視人天王等,及出家為僧,不知淨土,
修餘法門,歷劫辛勤,莫由解脫者,
如螢火之與杲日,蟻垤之與泰山矣。
可勝悲哉,可勝悼哉。」
又云:
「當須發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
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不願更受,
即為人天王身,及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
大宏法化,普利眾生之高僧身,亦視之若毒荼罪藪,
決定 不 生 一 念 欲 受 之 心。
如是決定,則己之信願行,方能感佛。
佛之誓願,方能攝受。
感應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輪迴矣。」
印光大師亦云:「末世凡夫,欲證聖果,不依淨土,皆屬狂妄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6

(複)念佛如乘轉輪聖王輪寶 ...念佛如照山水,雖數十重蓊蔚峰巒,一照俱了...念佛如乘轉輪聖王輪寶,一日即可遍達四大部洲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今以喻明較之,印光大師云:
「通途如畫山水,必一筆一畫而漸成
念佛如照山水,雖數十重蓊蔚峰巒,一照俱了。
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強者日不過百十里。
念佛如乘轉輪聖王輪寶,一日即可遍達四大部洲。
吾人既無立地成佛之資格,又無斷見惑任運不造惡業之實證。
若不專修淨業,以期仗佛慈力,帶業往生,
則恐盡未來際仍在三途六道中,受生受死,莫由出離也。」
此以明證在一切修行法門中,欲圓證佛果,能疾捷取證者,
其本因地之因心,實以念佛心,最為獨疾奇妙。是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6

(複)印光大師 :「每日量己之力念佛」,千百句好,數十句也無不好

印光大師永思集 陳海量居士編

跋印光大師自述...葉青眼

本師自述,一一無非悲心流露,雖曰自述,實所以化人。
如其中所言:「無論在家出家,均以各盡各人職分為事」。
如此,何有一個不盡職的人?
且各盡職分,任何都無窒礙,可以普攝一切人入佛學。人道一點無虧,然後進求佛道,然後可望感應道交,超凡入聖,往生西方,掃除一切躐等空泛無實大毛病。
本師教義如是,此本師之所以為大也!

又「每日量己之力念佛」,此一句話,實為大開方便法門,尤望大家特別注意。
蓋吾人日在生活隊裏掙扎,縱使曉得佛理是好,無如實際上做不到,因佛學深廣故也。
大師知之,曰:「每日量己之力念佛」。
謂之「量力」,千百句好,數十句也無不好,
因念一句佛,八識田中即種下一光明種子,
同時也滅卻八萬四千煩惱之一部分,又極方便,無礙做生活。
吾同僑有意進修乎?
對於此一層語,應莫再說困難,請加特別注意。
吾人每以本師生平弘化足跡不及閩粵,何況南洋為憾。
今自得大師法語,苟能體而行之,亦無異得見大師也。

敬錄 印光大師永思集 陳海量居士編
http://book.bfnn.org/books2/1287.htm#a23

(複)2.末法眾生為什麼必須念佛呢?...念佛法門,乃如來一代法門中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大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惡、之大罪人,亦可預入其中

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 慧明居士整理

2.末法眾生為什麼必須念佛呢?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
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者皆備。
即今之世,若捨淨土,則果證全無,良以去聖時遙,人根陋劣。匪仗佛力,決難解脫。
夫所謂淨土法門者。以其普攝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禪宗,實諸佛徹底之悲心,示眾生本具之體性。彙三乘五性,同歸淨域。導上聖下凡,共證真常。
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
自華嚴導歸之後,盡十方世界海諸大菩薩,無一不求生淨土。由祗園演說以來,凡西天東土中一切著述,末後皆結歸蓮邦。(增廣文鈔卷一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如來一代所說法門,無量無邊。求其最直捷者,莫過於參禪。儻係上根,一聞千悟,得大總持,然此尚是悟,不是證。
能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者,末世實不多見。其他多多皆是錯認消息。其所云悟,多是錯誤,少有真悟。即是真悟,去了生死,尚大遠在。以雖得開悟,而歷劫以來之煩惱習氣,須以種種方便對治,令其淨盡無餘,則可了生脫死,超凡入聖。
儻煩惱已斷若干,猶有絲毫未盡,則生死依舊莫出。
若只當做識得自心就是道,此外便無所修持,則 其 誤 非 小。
以識得,而無煩惱可得,則可謂得道,此人已將生死根本斬斷,故能了生脫死。若識得,而煩惱未斷,何能了生脫死耶。此人雖比不識得者高超,然生死不了,再一受生,或反迷昧,則可怕之至,
此謂真開悟者。其以誤為悟者,更不須說矣。

良以參禪一法,乃仗自力法門,故比念佛法門之利益,奚啻天淵懸殊。
念佛法門,乃如來一代法門中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上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大菩薩,不能超出其外。
下下根如五逆、十惡、之大罪人,亦可預入其中。
但具真信、切願,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若或已得三昧,及已斷煩惱者,則一得往生,即入大菩薩位。
一切法門,皆從此法門流出,一切法門,悉皆還歸此法門。(謂往生西方,以期圓滿佛果也。)
似淺而深不可測,似小而大無不包。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無不資此以為成始成終之道。恐居士未遇真知淨土之人,或視為淺近,而專致力於明心見性之禪,謂其能識得自心,即算了手,故不禁絡索一上也。
光言不足為憑,請詳閱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並光之文鈔,當不以光為謬妄也。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優劣,則斷不至猶執著於唯究自心,謂識得即是道,而不須念佛求生西方也。
古人如圓觀,知過去未來,尚不能了。
五祖戒、草堂清、所悟之禪,今人何能彷彿,而且又復受生。
是知凡夫決定要修佛所開示之特別法門,則無論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脫死,以仗佛力故也。
若仗自力,恐夢也夢不署,不知居士肯信此說乎。(文鈔續編卷下致阮和卿居士書)

博地凡夫障深慧淺,善根微薄,壽命短促,欲仗自力豎出三界,譬如沙子一粒,入水即沈。
若以數萬斤大石裝於船中,石雖重大,因有船載,可以不沈。
可見自力佛力之難易。
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橫超三界,接引往生。(文鈔三編卷一復周志誠居士書二)

敬錄 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 慧明居士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0425.htm#a02

(複)7.念佛法門為什麼是總持法門? ...念佛法門,實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

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 慧明居士整理

7.念佛法門為什麼是總持法門?

念佛法門,乃律、教、禪、密、諸宗之歸宿,人、天、凡、聖、成佛之捷徑。
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
小知見人,均謂是愚夫愚婦之法門。
豈知華嚴會上,善財以十信後心,受文殊教,遍參知識,隨聞隨證。
末後至普賢菩薩所,蒙其加被開示,所證與普賢等,與諸佛等。
普賢為其稱讚如來勝妙功德,令其發十大願王,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並勸盡華藏世界海諸菩薩,一致進行,求生西方。

夫華藏海眾,無一凡夫、二乘,及未破無明之權位菩薩。
最下者,即為圓教初住。其人已能於無佛世界,現身作佛,及隨類現種種身,以度脫眾生。此後從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迥向、十地、等覺,位位倍勝。
是諸菩薩,皆以十大願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與彼抗。
由是知念佛法門,實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
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讚,千經並闡,萬論均宣。以其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而即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文鈔續編卷上致廣慧和尚書)

敬錄 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 慧明居士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0425.htm#a07

(複)8.淨土法門的宗旨是什麼?...須知念佛根本道理,是要人生信發願,求生西方,了脫生死

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 慧明居士整理


8.淨土法門的宗旨是什麼?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於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
此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
信,則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願,則願速出離此苦世界,願速往生彼樂世界。行,則至誠懇切,常念南無(音納莫)阿彌陀佛,時時刻刻,無令暫忘。
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閑忙,立一課程。
此外,則行、住、坐、臥、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時當默念,不宜出聲。宜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難念。若衣冠不整齊,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潔淨處,均須默念。
默念功德一樣,出聲於儀式不合。無論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有聲,而旁人不聞。)心中默念。
均須心裏念得清清楚楚,口裏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如此,則心不外馳,妄想漸息,佛念漸純,功德最大。(文鈔續編卷上一函遍復)

須知念佛根本道理,是要人生信發願,求生西方,了脫生死。不可只發求世間富樂,不求生西方。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世間災難,亦可消滅。(文鈔三編卷一復甯德晉居士書九)

修持淨土念佛法門,當以信願行為宗。信者,當篤信佛力。
彌陀如來在因地中,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生,中有念我名號,不生我國,誓不成佛。
今者因圓果滿,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
次信佛力慈悲,攝受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定蒙接引。
次信淨土法門,如永明禪師四料簡所言。較諸餘法,其間大小難易得失,迥然不同。
雖有餘師稱讚餘法,不為所動。乃至諸佛現前勸慰,令修餘法,亦不退轉,此乃真所謂信也。
願者,願以此生誓往西方。不取多生修習,於穢土中頭出頭沒,從迷入迷。
復願既生西方,回至娑婆,度脫一切眾生。
行者,真實依教起行。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則知念佛之法,當都攝六根。都攝六根之前,尤當先攝二三根。二三根者,
何也。
即耳口心是也。將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口中念得明明白白。
心中念得明明白白。耳裏聽得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處,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
(祗念不聽、易生妄想、)念佛固要字句分明,不加思索。其他看經亦然。切莫一路看一邊分別,則獲益少而情想多。(文鈔三編卷四淨土法門說要)


敬錄 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 慧明居士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0425.htm#a08

(複)18.往生淨土以什麼為本?...淨土法門,唯信為本。信得及,五逆十惡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斷惑者,皆無其分

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 慧明居士整理


18.往生淨土以什麼為本?

淨土法門,唯信為本。信得及,五逆十惡皆能往生。
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斷惑者,皆無其分。(增廣文鈔卷一書一第八五頁「復周智茂居士書」)

唯淨土一法,專仗佛力,以故不論斷證,唯恃信願。信願若具,雖罪大惡極,將墮阿鼻地獄之流,尚可以仗十念之力,徑蒙佛慈,接引往生。
噫,如來大慈普度,一物不遺,唯此一法,最為周摯。(增廣文鈔卷三序第六一頁「淨土釋疑序」)

然念佛一法,注重在信、願、行、三法。
只知念而不生信、發願,縱得一心,也未必得住生。
果具真信、切願,雖未到一心不亂,亦可仗佛慈力往生。外行人,多多以求悟,求得種種境界,而不以決定求生為事,即所謂捨本逐末也。何以故。以悟到極處,若未斷盡煩惑,仍然是六道輪迴中人。倘得往生,比悟到極處,而未斷盡煩惑者,其高下有若天淵懸殊。(文鈔續編卷上復習懷辛居士書)

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往生。
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是失其扼要。而復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此種想念,似乎是好想念。
實則,由此而益加信願,以致一心,則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則成壞想念矣。不可不知。(文鈔續編卷上第一百七四頁「復朱德大居士書」)

又念佛一法,要緊在有真信切願。
有真信切願,縱未到一心不亂,亦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
若無信願,縱能心無妄念,亦只是人天福報。以與佛不相應故。固當注重於信願求生西方也。(文鈔續編卷上第一百零一頁「復又真師覺三居士書」)

須知往生淨土,全仗信、願。有信願,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亂,亦可往生。
且莫只以一心不亂及得念佛三昧為志事,不復以信願、淨念為事(都攝六根而念為淨念。念佛時,常聽自己念佛音聲,即是都攝六根之下手處。切須注意)。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實益,由不注重信願,不能與佛感應道交,仍在此五濁惡世中,做苦眾生耳。(文鈔續編卷上第一百五六頁「復郁智朗居士書」)

念佛一法重在佛慈加被,雖屬具足惑業之凡夫,亦可承佛慈力,帶業往生。餘一切法,則決無此義。(文鈔三編卷三第六O五頁「復溫光熹居士書六」)

信願門中尤宜致力,庶可決定深得念佛之實益。
若效他宗,專以功夫為事,棄信願而不講,則便成仗自力之法門,其失大矣。(文鈔三編卷四第九九五頁「復李覲丹居士書六」)


敬錄 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 慧明居士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0425.htm#a18

佛陀說:「如果你的快樂需要別人的施捨,你會活得很痛苦。」

死亡的藝術 慧律法師講述


(三)

我們也不必拿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用我們的看法去衡量別人,我們會活得很痛苦。

在我大學時期,有兩位同學,時常互相爭鬥。其中一位是學佛的,但他卻對另一位的言語、行為感到非常地掛礙,許多行為舉止都令他不耐煩。

我就告訴他,若你對別人的言語、行為感到痛苦,你就遠離他;
若離不開,就不能用你的秤去量他,或者你就原諒對方的修養不足。
如是想,你才不會痛苦。否則你老是受他影響,那是痛苦不堪的。

佛陀說:「如果你的快樂需要別人的施捨,你會活得很痛苦。」
人要得到快樂,必須自我解脫。佛的偉大是能自我解脫,而我們則不能;
只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或幾句好話,當然就會過得非常痛苦了。

若想解脫,我告訴你們:「只要我們做事能對得起良心,沒有做錯事,也沒有愧對別人,別人對我們的批評或毀謗,都要置之度外,都要放下,否則你會痛苦的。

敬錄 死亡的藝術 慧律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822.htm#a03

死亡的藝術 慧律法師講述

死亡的藝術 慧律法師講述

前言

好生惡死乃人之常情。多數的人忌諱談死,殊不知「人生自古誰無死」,死亡豈是逃避或所謂的「看開」就能解決的。
對於遲早都將面臨的事實,早一點認識並作充分的準備,只會有好處;如此一來,將不至於對死亡的愚痴無知而產生不必要的焦慮與害怕,更不會因為自己錯誤的看法,將死亡的情況,弄得更糟,這就是我們要關心「死亡」的目的。

一般的人,活著的時候,迷迷糊糊地造業,
死的時候,又被業力牽引,倉惶無奈地離去,這種生死都作不了主的人生,真是一點美感都沒有,更遑論什麼「藝術」了。
今生縱使你是達官貴族、億萬富翁,縱使你是沈魚落雁、貌賽西施,死亡一到來,你就得捨棄所擁有的一切。
那麼,要降低這種「大布施」的逼迫感,就該在活著的時候,將身心的妄執,布施給空性;將安祥喜悅,布施給眾生——畢竟唯有覺醒的人生,才能真正懂得死亡的藝術。

有情眾生是一群迷惑的演員,重覆著演出痛苦的悲劇。

看過歌劇或話劇的人,對於戲劇結束後,演員出場謝幕時,洋溢在臉上的表情,印象一定十分地深刻。那種充滿喜悅、篤定、感念眾緣的神情,事實上,正是這齣戲的最高潮處。
善知識,當你在人生的舞台上謝幕時,內心是否也滿懷著安祥與踏實的覺受呢?
如果是的話,可以肯定的,你已盡心盡力地演一齣『深信因果、植眾德本、淨業成就』的人生大戲。那麼,接受掌聲與讚美是相得益彰的,又何以會憂苦怖惱而眷戀著不肯下台呢!

死亡不是滅絕,而是另一個生命的起點。
由於死亡的心是接續來生的近因,因此臨終的心志,更是無可言喻的重要。
當然,明白死亡的過程,並預為準備,就成了人生大學必修的一個學分了。

「死亡的藝術」乃拙於民國七十四年七月在高雄國軍英雄館弘法的講演內容,希望見聞者,都能為自己的「終身大事」早作打點,才不枉這輩子難得的人身與學佛聞法的因緣。

善知識,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無常迅速是絕不相待的,輪迴路滑,望各自珍重!


敬錄 死亡的藝術 慧律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822.htm#a002

願大家歡歡喜喜,手牽手到西方~謹獻給~生命道上一切受苦的心靈。世路坎坷崎嶇,願你常回首,仰望覺悟光明,天涯回首~莫忘~西方有慈眸經年護念著你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日出之歌

感謝佛恩,
今天又是個法喜充滿的日子,
因為阿彌陀佛放智慧光引導我—
讓我選擇過極樂的生活,
身雖在娑婆,雖有磨難,
心能享受淨土的風光,仰望佛光—
疾病和煩惱,對我就都沒威力!
因為在我心中
阿彌陀佛才是唯一的威力!
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
他的強大悲願,最有威力!
雖然我心仍有許多小鬼—生氣鬼
貪心鬼、愚癡鬼、疑心鬼、傲慢鬼……
常會出來張牙舞爪,
但無論小鬼如何青面獠牙
終究敵不過阿彌陀佛的慈眉善眼,
一個個高高低低的小鬼
終於都變成阿彌陀佛合唱團的團員,唱出歌詠阿彌陀佛的音聲。
不必等到臨終,
現在此刻我就要牽著阿彌陀佛的手
常和佛著極樂的土風舞
(極樂的土風,是泛冒著香光的德風
是會奏樂說法,安和調適的妙風)
牽著佛柔軟的手
就會感受到~
阿彌陀佛放解脫光,宛如早晨的陽光,照耀我身心
讓我由昨夜黑暗憂苦中解脫,步步邁向自在的萬里晴空
阿彌陀佛放清淨光,宛如清澈的泉流,流入我身心
蕩滌罪垢,讓我身心清淨,世界清淨
阿彌陀佛放歡喜光,宛如四湧的花香, 充滿我身心
讓我赫奕歡喜,我也願歡喜光向十方放射,
願—
每一顆心靈,都感染阿彌陀佛的歡喜光
阿彌陀佛放無量光,宛如無盡的能源,籠罩我身心
讓我也開發無量慈悲智慧的湧泉
一切善惡眾生,都是我佛慈懷所包容的存在
一切善惡眾生,都是我佛熱切救度的孩子
佛力加被我,讓我也學習包融和慈悲無瞋
讓我也學習伸出溫暖的手
願大家歡歡喜喜,手牽手到西方
決定我往生,就在當下,現在我就要面向佛光!

日落之歌(郭醫師每日臨睡自勵)

最後的一口氣
讓我竭誠歌詠阿彌陀佛
最後的一卡力
讓我奮臂畫接引金手
最後的一滴彩
願凝聚成彌陀慈眸
最後的一串淚
願彙入他因久侍傾注的淚洋
最後的一心跳
願與他大慈大悲共振
最後的血脈
願盡奔流入彌陀願海
朝夕澎湃四十八願壯麗偉大的浪潮
吞盡融化一切苦痛………
吞盡融化一切無奈………
最後的一抹微笑
願化入彌陀的微笑
化入那永恒召喚,無盡奧妙的微笑
最後的呼吸
願納入彌陀的鼻息
成極樂國土湧自光明,奏百千種樂的陳陣清風
—願與一切念佛人共勉—

謹獻給~
生命道上一切受苦的心靈。
世路坎坷崎嶇,
願你常回首,仰望覺悟光明
天涯回首,
莫忘
西方有慈眸經年護念著你
……

一筆一畫、一資一力,咸作淨土資糧
一見一聞、一禮一拜,同登蓮池海會
信者、疑者,皆植道種
或讚、或謗,等歸解脫

迴向一切眾生

同沐慈暉 身心光明
解脫憂惱 快樂熙怡,
信願堅定 精進篤行
自度化他 至誠無息,
慈悲智慧 福至心靈
晝夜吉祥 清淨歡喜,
盡此報身 聖眾來迎
生極樂國 圓證菩提。

即使是一個孩子,供養手裡玩耍的一把沙子,
即使是一個一貧如洗的老公公,由破蔽的褲腳撕下僅有的布供佛,
佛陀都會微笑的接受,
一如王侯的珍寶。
因為慈悲的佛心,清淨無比。
這就是為什麼,「具諸不善」的我,竟敢呈出了微弱搖曳的小蠟燭
雖然是殘弱的一支小燭。
若蒙不棄,
或許也可以陪您度過一個停電黑暗的夜晚,
伴您走一段孤獨陰冷的小徑。
願僅剩滴滴燭蠟
盡化成彌陀光明。
敬獻給生命道上,一切受苦的心靈。


敬錄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7.htm

疾病不苦,頹喪才苦。金剛非堅,願力為堅!...把生氣、哭泣的力氣,用來念佛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腫瘤不大,心王才大!業力不大,佛力才大!
疾病不苦,頹喪才苦。金剛非堅,願力為堅!
把生氣、哭泣的力氣,用來念佛

變心中荊棘沙礫,
成極樂黃金為地,一望無際

心有佛慈光熱,
凍手礙腳的業障冰
就化成清淨甘美的功德水……

把苦痛開放成甜美的佛聲。
讓佛聲由此土,飛到西方。
讓歡喜光由這山越過那山。

本以為—
是我在念佛
沒想到
是佛在呼喚
南無阿彌陀佛
佛在呼喚
南無阿彌陀佛
佛在呼喚:
『歸來吧,我的共命之鳥。』

(佛與我竟是其一身而二個頭的共命之鳥!)

我雖障深,卻是阿彌陀佛的掌上明珠
我雖可惡,卻有阿彌陀佛的慈悲感化
我雖糊塗,卻有阿彌陀佛的光明提醒
又遊佛剎歸來也贏得天葩滿袖香……
—楚石大師


敬錄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7.htm

怨恨和不滿轉成柔軟的慈悲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在阿彌陀佛光明的世界裡,
黑暗與恐怖消失了蹤影,
熱惱化為清涼甘美的八功德水,
苦痛綻放出微妙香潔的蓮,
怨恨和不滿轉成柔軟的慈悲,
天空中就落下了~
繽紛適意的曼陀羅華。
阿彌陀佛太了解凡夫的我們,
茫茫造業、受苦、受難,
其中不得已的苦衷,
他寬廣溫暖的心中,
充滿了無盡的原諒與包容,
他柔軟的兜羅棉手,
經常的伸長著,撫摸我們的頭,
鼓勵我們要面向光明。
阿彌陀佛~
就像一首甜蜜、甘美的曲子,
撫慰著每一個疼痛的傷口,
撫慰著每一顆受難的心靈,
真正是佛恩浩瀚,
難以言喻,
阿彌陀佛......


敬錄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7.htm

日日向東走,回頭即是西 極樂世界實在極容易去,難的是 多行惡路後 而遇逢 善緣;難的是 積惡如山 中 一念回心;難的是 痛苦逼迫中 的 至誠心!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末學以前曾誤以為自己是個好人,假如有人數落我的不對,一定忍不住要辯白,一直到後來靜下來,才明瞭自己正是經典中所描述「具諸不善」的眾生,
無論您罵我如何不好,我實在都比您說的更壞!
而觀無量壽佛經講到第十六觀時,卻鍥而不捨,大慈大悲地仍然給這樣五逆十惡的人最後一念回心面向光明,皈向佛性的機會,
佛的本懷,願度盡一切眾生,無一漏網,
願用極樂清淨莊嚴,更換我們地獄黑暗的深淵,
只要願捨離心中一切惡惱,至心念佛,願生淨土,於念念中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這種偉大的救度正是為了我而設的,彌陀並不是鼓勵縱容造惡,而是太了解我們忍力未成就,又無智慧化解困難的眾生,在造業受苦中有太多不得已的苦衷,
當末學由念佛而察覺到內心許多原不自覺的惡念時,曾經痛苦到放聲大哭—
不知道為什麼那麼湊巧,許多佛曾慈心教誨我們不要起的惡心念,
勸我們不要犯的惡言、行為,幾乎末學都曾經違犯,
假如有人要以嫉惡如仇的眼光來看,那麼末學該被打入十八層地獄,

但是 彌陀的悲願,卻以如日輪般的金蓮,回應至誠的回首呼喚!
極樂世界實在極容易去,
難的是 多行惡路後 而遇逢 善緣;
難的是 積惡如山 中 一念回心;
難的是 痛苦逼迫中 的 至誠心!
突破了這些難,就如日出消群闇,暖陽融積雪。
這些困難的突破並不須拿刀矛弓箭,只是內心一念之間的回轉覺悟而已—
如佛眼般垂下眼臉,反觀自心而已,
日日向東走,回頭即是西!
起一念念佛,就是我們「和阿彌陀佛一樣的清淨本性」,
在噩夢中已有一念的覺醒,也就是這一念已經突破了歷來煩惱的重圍,
猶如滔滔濁浪中忽然綻放一朵金色的蓮華,
這不就是— 阿彌陀佛用極樂的微妙莊嚴來更換我心地獄的深淵嗎?


敬錄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7.htm

溫暖的「兜羅棉」手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由於幾年來住在山上,自己念佛,正如陽光射入屋內而見灰塵,
佛光照射下也了解到自己內心許多錯誤的線條,
以及很多醜陋的心念,
才深深的明白,自己和所有的罪犯都一樣,具有同樣的惡種子,
而所以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結局,只不過是因為大家待末學太慈悲了。

末學也和深夜裡在外面打架滋事的少年一樣,
只不過是當末學的惡種子起現行的時候,
總有一雙溫暖的「兜羅棉」手,摸摸末學發昏的頭,
鼓勵末學再面向光明而已。

曾經試著把自己從小到大所做的一切壞事,
所有的一切惡心念寫下來,才發現寫一輩子也寫不完;
假如有人發心要來罵我,那麼罵一輩子也罵不盡;
假如所有的罪過都應該砍頭,那麼幾萬個頭也不夠砍。


敬錄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7.htm

阿彌陀佛 用極樂世界的莊嚴 更換我心地獄的深淵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足安平相:
以希有心正受戒律,並守護清淨,一心安住律儀,得足底平整如龜腹相,站立,足底平貼地面,無空隙。

■足趺高好相:
足背高起而圓滿。

■足跟滿足相:
以無所得心,正受布施等一切善法,得足踝、膝骨皆不突現。
以大勇猛心,饒益有情活命順緣,得足跟廣寬,踵圓滿無凹處。

阿彌陀佛
用極樂世界的莊嚴
更換我心地獄的深淵

(斯義弘深,非凡夫能畫。境細心粗。只能祈請原諒幼稚冒昧)

敬錄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7.htm

信受彌陀的慈悲...假如有一天生到蓮池,那全是佛與諸菩薩久遠劫來的呼喚和迴向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當末學畫到項光,正不曉得如何畫時,
走出房門,看到門外的桌子上,竟放著三張「蓮因寺裡,大殿所供奉佛像的照片」,是黃學長託郭老師送上山來的。
末學非常的相信,阿彌陀佛及所有極樂世界菩薩們,都深深的了解我們的心境,了解我們的需要。許許多多的給予,都是沒有經過要求便得到的,
在種種的困難中,愈發的感覺到,這一些沒有經過請求的給予,其中的無盡可貴。
真的不是我畫佛,而是慈悲的浪潮,一浪又一浪捲去一切痛苦,
又把我沖向西方!
功夫好的人可能是自己飛去西方,而末學是信受彌陀的慈悲才浮起來的。
佛光攝取加慈浪沖推,假如有一天生到蓮池,那全是佛與諸菩薩久遠劫來的呼喚和迴向。


敬錄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7.htm

萬德洪名 來超出 長劫的輪迴...只有寬廣包容慈悲教化的心,能夠令一個冥頑不靈的人,真正的回頭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回想自己的心胸,實在是非常的狹窄,連別人一些小小的過失,也要給予責備,
一點也不能夠容忍。
常想到即使五逆十惡的人,只要臨終能有一念的回心,
具足十念稱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也會用極樂世界無量的莊嚴,來更換他地獄的深淵的這種悲願時,
不禁深深的慚愧落淚。
只有寬廣包容慈悲教化的心,能夠令一個冥頑不靈的人,真正的回頭。
阿彌陀佛柔軟的心裡,充滿著寬大的原諒,
假如不是這種寬大的原諒,又怎麼能夠用極樂世界來更換地獄的深淵?
又怎麼能夠用萬德洪名來超出長劫的輪迴?


敬錄 畫佛因緣 道證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