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身體尚保不住,何況身外之物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一切皆以心為自性,心境一如,
真如本性是體,現的五欲六塵是相,體離不了相,相也離不了體,
相是影相,知其為相而不執著即不起作用,而且還可以利用他,
到了心為自性的程度已經是明心見性了。
成佛不過是恢復本來面目,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必須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如有所得,必有所失,
患得患失,心理負擔太重。
身體剎那變老,不能永遠過十八歲,生下來就往墳墓中走,無片刻停,
身體尚保不住,何況身外之物。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4

願力大過業力是菩薩,業力大過願力是凡夫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說到定力,凡夫也有,
定的境界不相同而已,凡夫將五欲六塵境界當作真的,
心定在五欲六塵之中,故見不到佛的境界。
從前佛在祇園精舍見蟻而笑,謂弟子曰,
蟻身已閱七佛世仍為蟻身。
因蟻是定在蟻的境界,始終無法脫蟻身。
人亦如是,人想生天的不多,想生淨土的更少,
一生混混沌沌,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無大善惡,
一生又一生,白骨堆成山,仍在人道中混,這還是好的;
三毒加重,失掉人身,更不堪設想了。

△佛是無所住而住,住在一個地方,心量境界就限於一個地方,
有界限、有範圍,等於一個圈套就跳不出去了。
如不將心量拓開死守一處,無法開悟。
佛菩薩常遊十方是願力,我們常遊六道是業力,
假如我們的願力超過業力,我們就是乘願再來的人,
願力大過業力是菩薩,業力大過願力是凡夫,
愈往下去業愈大願愈小。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3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修行即是要在境上磨練,在舉心動念時修,境界現前時修,面對一切法而心不動即是修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我們學佛功夫不得力是沒有安住,住最要緊,有住處即是安住,等於有了家。
我們如果能把心安住在極樂世界,再安穩不過了,六道中有生住異滅是無常的,捨了極樂世界沒有第二處能安住的地方。

△佛在一切處所教化眾生無有疲厭,因其無功用道,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欲有所收穫,常不能滿意必致灰心,佛盡心盡力教化眾生什麼都不要,為眾生工作而不求代價,不厭煩不疲倦。學佛人在家在社會,盡心供獻自己的能力,不計報酬,立志作大事不作大官,能如此則自無疲厭。

△心常寂定未曾散亂,住一切智。煩惱如水起波浪,心動即起煩惱,照明的功用即失去了。
佛法重視空,世間法亦如是,小小境界現前即沉不住者不能做大事。
住一切智即是照見五蘊皆空,斷煩惱障比較容易,二乘人可以斷煩惱障,
但所知障不容易斷,要深入經藏,博學多聞,在聞思上下功夫入三摩地。
修行即是要在境上磨練,在舉心動念時修,
境界現前時修,面對一切法而心不動即是修,
佛法是求自在、求解脫、求智慧,否則必走錯路。

△凡是心外求法均謂之外道,佛法講明心見性,
如不在此下功夫即是外道,
學佛而仍隨六塵轉,心不清淨即是外道。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3

今生今世難得的幸運兒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知諸世間諸有生起如熱時燄,世間果報是前世業因所修,
不論善惡皆如夢幻,均非真實,
好醜是空,苦樂是空,
逆境現前不生怨恨心,一切境界唯心所變。
佛學稱為內學,學佛求心淨,求見性,求開智慧,
均是向裏面求與外面不相干,
學佛不能在事相上求,著相取相,
找別人麻煩,妄念紛飛,均與佛法背道而馳。
會學佛的人把一切境界作為自己的增上緣,
善惡境界均是我的老師,均可以警惕自己。

△安隱之道是成佛之道(隱字在華嚴經中均如此寫法,不敢擅予改正,可能古時隱穩二字通用),三界決不安隱,小乘人得小安隱,凡聖同居士亦是安隱之道,
是一生成就之法,亦為難信之法,
眾生對此法門多數均發生疑惑,
凡夫聞到淨土法門,一聞即信,信而能行,
是多生多劫以來的深厚福德善根所致,
真是今生今世難得的幸運兒。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3

病在信心不足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學佛多年,遇善知識教導,攸攸泛泛毫無進步,病在信心不足,不肯精進。
常說的淨土法門,認真念佛,念一二年往生的,真有其人,確有其事,
不見得他們學問好,佛法比我們懂得多,就是認真去作而已,
把世緣放下,認為念佛是一件大事,短期間內即有成就。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3

腳踏兩條船,不動則可,一動就掉在海裏去了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法門無量誓願學,學是助學,不妨多學,
但主修的仍要一門深入,方為契合,
把一生精力用在一門功課上定有成就。
有念佛人修禪,美其名曰禪淨雙修,
其實如同腳踏兩條船,不動則可,一動就掉在海裏去了。

△禮敬諸佛為十大願王之一,至誠懇切拜佛也能悟道。
印光大師開示誠與敬為佛門的鑰匙,一心頂禮是學佛的態度。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3

念佛用口念更要心念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念佛用口念更要心念,有幾種念的方法至為得力:
(一)寂靜念、寂滅清淨已經與三昧相應,禪宗譯為靜慮,如此念佛即大禪定,
行住坐臥均在念中,六字洪名,字字分明,心中一念不生。
(二)清淨念、有漏的煩惱沒有了,無漏的煩惱也沒有了,二邊俱轉,這種念法即真心現前。
(三)不濁念、濁是念雖念而仍有疑惑,因而並不太認真,
故學佛人在理論與方法應徹底明達毫無疑惑,以盡信心去念。
如此念佛利根人一年即可成就,
煩惱重的三年定可往生,只看我們願意不願意去而已。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3

所謂善巧方便是求學的態度與修學的方法,其實態度重於方法,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所謂善巧方便是求學的態度與修學的方法,
其實態度重於方法,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
無恭敬心得不到利益,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是禮敬諸佛,
世出世間無論大事小事均不能離開恭敬二字,
敬是學習的態度,尊師重道,實際上是成就自己,
學佛最要緊的是態度,至於修學方法只不過是幫助而已。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2

經云:「彼菩薩心自念言,我無始世來與諸眾生皆悉互作父母兄弟姐妹男女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經云:
「彼菩薩心自念言,我無始世來與諸眾生皆悉互作父母兄弟姐妹男女,具貪瞋癡憍慢諂誑,及餘一切諸煩惱故,更相惱害,遞相陵奪,姦淫傷殺,無惡不造,一切眾生悉亦如是,以諸煩惱備造眾惡,是故各各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不相承順,不相謙下,不相啟導,不相護惜,更相殺害,互為怨讎。自惟我身及諸眾生,去來現在行無慚法,三世諸佛無不知見,今若不斷此無慚行,三世諸佛亦當見我,我當云何猶行不止,甚為不可,是故我應專心斷除,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慚藏。」

這一段經文非常重要,應常常讀誦。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
凡夫一番生死即有隔陰之迷,只知眼前眷屬而不知過去眷屬,
今生凡與我有來往者,在過去世中均有關係,
有恩的,有怨的,有還帳的,有討債的,
過去生中與你最親密的,恩怨厚的,債務重的都要到你家裏來作最親密的直屬親屬,
還債的人可與你興家立業,討債的人可使你家敗人亡,
所以懂得佛法的人一切看淡,處處學吃虧,
有債務早早還清,債務了掉,可以減少自己修道的障礙。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2

戒律是清涼自在的,如法持戒必得法喜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戒律是清涼自在的,如法持戒必得法喜。
持戒目的在遠離塵勞,然後才可得一心,
對於佛法無深入者認為佛法理論雖然高超而戒律對於人的生活拘束太甚了,這是邪見。
持戒不清淨而見解能清淨者,無有是處。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2

佛法是清涼法、離煩惱法,學佛之後如仍有煩惱即是尚未生信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
信是道源功德母,
清淨信心能生一切功德,受了三壇大戒未必信,
佛法是清涼法、離煩惱法,
學佛之後如仍有煩惱即是尚未生信。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1

「看破」是真學問,「放下」是真功夫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讀書同吃藥一樣,吃藥是為了治病,以藥力把病化解,使病人恢復元氣,
讀書是要變化氣質,如不能變化,讀書何用。
佛經讀的滾瓜爛熟而仍然貪瞋痴慢,與不讀何異,
讀經聽經之後即要作菩薩作佛,
居士們在家則家庭即是道場,對父母孝順,
對一切事理明達不迷即是佛寶,
事相上作的一切圓滿即是法寶,
化導全家人一團和氣即是僧寶。
公務員事事本著佛法作,忠於國、忠於事,認真負責,
則機關就是道場,
學佛人所在之處即是道場。並不限定寺院內之大雄寶殿及經堂是道場。

△世間事均是假的,人到老年患得患失之心更重,
其實人生一切遭遇都是前世善惡業因所結的果,
現在遇到了只有忍受,如自己想如何便能如何,
佛就不把求不得列為八苦之一,人生一切境遇皆受因果律之支配,
今生之財富是由前生財布施得來的,
今生的智慧是由前生法布施得來的,
有許多人發了意外之財,不但病魔纏綿,損失殆盡,且把老本花掉,
此種事例世上所在多有,
所以人不必貪求,要放下一切,
把一句 阿彌陀佛名號守住了,心地才清淨,心地清淨,決定往生,
「看破」是真學問,「放下」是真功夫。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1

三十晚上到來,手忙腳亂.......打一分鐘妄想不如念一分鐘佛號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我們看看現在世間,六根接觸六塵,
只要能令人引發悟道的靈感,樣樣事情都能覺悟,
如能善自體會均是佛法,均是經典。
例如每天看見報紙上登載的訃聞,有的年歲不大,已經作古,
想想將來總會輪到自己,為何不趕快精進修持,在有生之年,能夠儲備往生資糧,
免得三十晚上到來,手忙腳亂。

△學佛幾十年,無進步,無成就,看淨土聖賢錄上所載往生實例,
其中有的苦修數年即能往生,而我們不成,道理在不明其體。
佛經中所舉的用砂煮飯之例最為恰當,
說用砂煮飯,煮一萬年也不會變成飯,
飯之體是米而不是砂。
佛之體是菩提心,發菩提心念佛是把握著根本,
修行能得力,日用平常之中少用分別心,
二六時中佛號不斷,打一分鐘妄想不如念一分鐘佛號。
菩提心包括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就是無分別心。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1

富貴學道難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富貴學道難,生活環境困苦者學佛比較踏實,
老太婆念佛多有成就,因其無依無靠,處境艱困,
乃死心踏地的求出離,三五年間能有成就。
佛教出家人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生活降至最低限度,
旨在教人放下,一切不著,金剛經全經要旨即無著二字。

△受苦沒有苦的觀念,受樂沒有樂的感覺,把自己忘了,
四宏誓願是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所發的總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是四願中之主願,度眾生必須先斷煩惱,
故又有煩惱無盡誓願斷,歡喜心也是煩惱,動念頭即是煩惱,
不起念不動心即無煩惱,本來是為度眾生,
如此不知不覺之間自己也得度了,
願為先導,以行踐願,此是大乘佛法之善巧處。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1

一聞到佛法即全誠懇信、依教奉行,境界現前不為境界所轉,是多生多劫來所種之深厚善根有以致之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念佛人常稱道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二者均非易行,
一心不亂是三昧成就,心不顛倒等於童真住菩薩,
菩薩到此地位不會再起邪念,念念均在菩薩道上。

△現在世界上善人少、惡人多,依照佛法即可鑑別。佛法中善惡有一定的標準。以十善業道為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就是十善,能作到的就是善人。世界上能做到的人究竟是少數,可見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猶如火宅。

△初學佛之人,外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內有無始以來的煩惱,
若求功夫精進,談何容易,故佛教我們返還自性,依靠三寶。

△無畏施是給眾生精神上的安慰,例如晚上有人走黑路怕鬼,送他回家,即是無畏施,其果報是健康長壽。不殺生亦屬於無畏施。

△一聞到佛法即全誠懇信、依教奉行,境界現前不為境界所轉,
是多生多劫來所種之深厚善根有以致之。
凡夫學佛以泛泛心情聽經、亦念誦、亦禮拜、亦隨喜,
不過種種善根而已,其實得不到什麼受用。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0

瞋恨為修行人之大忌....強壓忍辱的辦法並不是忍辱的真實義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瞋恨為修行人之大忌,
無論在何時、遇何境、修何法皆斷斷不可生瞋,
忍辱極易生瞋,瞋心一生,忍辱的修行即被破壞。

例如有人罵我,我忍耐一時不還嘴,但心中氣得不得了,
這種強壓制忍辱的辦法並不是忍辱的真實義。
佛在金剛經中所說被歌利王割截身體一段經文時有
「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瞋恨正與菩提相反,菩提、覺也、平等也、慈悲也,
而瞋恨之生,由於事之不如己意,便有我相,尚何平等之有,
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違反慈悲更不待言。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0

不論凡聖只要生到極樂世界決定不退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生到極樂世界即不退轉,未免使人發生疑問,
因極樂世界多為諸上善人,久修大士,自不退轉,
而新生到極樂世界之人,煩惱未斷,帶業往生,
未必不退,此種疑慮,在所難免。

須知不論凡聖只要生到極樂世界決定不退,因其環境使然,
沒有退道心的因緣,八萬四千法門那一門均無此便宜事,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修淨業行人可以放心。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0

將經中要旨融會體驗到實際生活方面,測驗自己是否能切實依教奉行,此是修行最要一著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毀謗出家人罪很重,出家人不管其持戒或破戒,
只要對他恭敬,就如同恭敬三世諸佛,若毀謗他則罪孽深重,
至於破戒僧因行為不檢向招致眾生毀謗三寶之因緣,
他自己將來作墮落之因,是他自己的事,與眾生不發生關係,

故古詩有云:
「其人戒定雖羸弱,善能說法度眾生;
若能供養此人者,勝於供養十方佛。」


△凡夫為夙業所牽,奔走衣食,誰都不免,
為了生活而忘卻自己的真如本性固不可,
若為擺脫塵勞不能隨意而生厭世之心亦不可,
在善於利用環境,隨處都是道場,於對境隨緣時,歷事練心,
將經中要旨融會體驗到實際生活方面,
測驗自己是否能切實依教奉行,此是修行最要一著。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0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凡人造業,無論善惡,皆是熟者先牽,
何種業果先熟,即先被其牽引受報。

前生造惡,今生未墮,或少年時代造惡,晚年環境仍然甚好、
因某前生造有善業,其果先熟,
或多生善果之餘福未盡,而惡業受報之時猶未到,
所以今生或者晚年尚未墮落,其原因在此,
並非他有什麼特殊本領,造了惡業而仍然逍遙自在。

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有因必有果,若非別造殊勝之因,速證殊勝之果,定業之報,決不可免。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0

天天念經而心性絲毫不改,只不過念給人家聽聽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讀誦任何一部經典,在我們日常思想行動中要能表達出來才有功德,
讀世間書尚須變化氣質,若不能變化氣質,讀書有何用?
天天念經而心性絲毫不改,只不過念給人家聽聽,毫無用處。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0

凡夫未到佛菩薩的境界,當然不能瞭解佛菩薩境界的真相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佛經中有一部份係屬於哲理方面的,細細研究,尚可明曉其義,
有一部份係屬不可了解與人生實現生活脫節難以相信者,
似為神話,係屬不可思議部份,
我們是凡夫未到佛菩薩的境界,當然不能瞭解佛菩薩境界的真相,
若冒然予以否定,誠屬大誤。

在凡夫中有地位有道德的正派人士尚不肯說騙人的話,
何況佛豈肯打妄語,佛經中如果有一項所說與事實不符,
則全部佛經均可認定是虛妄不實之謊言,妄語為起碼五戒之一,
凡夫持五戒只能保持人身,如佛打妄語,豈不是連凡夫都不如。



敬錄 聽經札記 圓因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640.htm#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