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問。若眾生惡業心。感現地獄事。理即可然。且如觀佛心時。云何純現地獄

CBETA T48 No. 2016《宗鏡錄》卷63 永明大師

T48n2016_p0773c22(00)║問。若眾生惡業心。感現地獄事。理即可然。

T48n2016_p0773c23(00)║且如觀佛心時。云何純現地獄。 答。

T48n2016_p0773c24(03)║此略有二義。一若約理而觀。佛之心性。本含法界。

T48n2016_p0773c25(01)║無一塵而不遍。無一法而不通。二若約事而觀。

T48n2016_p0773c26(00)║佛唯用救苦為意。以物心為心。則地獄界。

T48n2016_p0773c27(01)║全是佛心。運無緣慈。不間同體。

T48n2016_p0773c28(06)║所以觀佛心品云。佛告天王。欲知佛心光明所照。

T48n2016_p0773c29(03)║常照如此無間無救諸苦眾生。佛心所緣。

T48n2016_p0774a01(04)║常緣此等極惡眾生。以佛心力自莊嚴故。過算數劫。

T48n2016_p0774a02(01)║令彼罪人發菩提心。乃至爾時世尊說是語時。

T48n2016_p0774a03(00)║佛心力放十種白光。從佛心出。

T48n2016_p0774a04(05)║其光遍照十方世界。一一光中。無量化佛乘寶蓮華。

T48n2016_p0774a05(02)║時會大眾。見佛光明。如玻[王*梨]水。或見如乳。

T48n2016_p0774a06(02)║見諸化佛。從佛胸出。入於佛臍。遊佛心間。

T48n2016_p0774a07(03)║乘大寶船。經往五道受罪人所。一一罪人。見諸化佛。

T48n2016_p0774a08(00)║如己父母。善友所親。漸漸為說出世間法。

T48n2016_p0774a09(01)║是時空中有大音聲。告諸大眾。汝等今者。

T48n2016_p0774a10(02)║應觀佛心。諸佛心者。是大慈也。大慈所緣。

T48n2016_p0774a11(03)║緣苦眾生。乃至次行大喜。見諸眾生安隱受樂。

T48n2016_p0774a12(02)║心生歡喜。如己無異。既生喜已。次行捨法。

T48n2016_p0774a13(02)║是諸眾生無來去相。從心想生。心想生者。

T48n2016_p0774a14(03)║因緣和合。假名為心。如此心想。猶如狂華。從顛倒起。

T48n2016_p0774a15(00)║苦從想起。樂從想生。心如芭蕉。中無堅實。

T48n2016_p0774a16(01)║廣說如經十譬。作是觀時。不見身心。見一切法。

T48n2016_p0774a17(00)║同如實性。是名菩薩身受心法。依因此法。

T48n2016_p0774a18(01)║廣修三十七助菩提分。若取證者。是聲聞法。

T48n2016_p0774a19(01)║不取證者。是菩薩法。又寶生論云。

T48n2016_p0774a20(05)║時處定如夢者。有說。由心惑亂。遂乃便生時處定解。

T48n2016_p0774a21(02)║然於夢中。無其實境決定可得。故世共許。

T48n2016_p0774a22(03)║如何將此。比餘定事。為作過耶。乃至爾時於彼夢中。

T48n2016_p0774a23(00)║實亦無其時處決定相狀在心。由何得知。

T48n2016_p0774a24(01)║如有頌言。若眠於夜裏。見日北方生。

T48n2016_p0774a25(04)║參差夢時處。如何有定心。又云。此之夢心。有何奇異。

T48n2016_p0774a26(01)║營大功業。不假外形。而能巧利。構茲壯麗。

T48n2016_p0774a27(02)║或見崇墉九仞。飛甍十丈。碧條靃蘼紅華璀璨。

T48n2016_p0774a28(01)║匠人極思。亦未能雕。若言於他同斯難者。

T48n2016_p0774a29(02)║彼無此過。不假外色功力起故。但由種熟。

T48n2016_p0774b01(03)║仗識為緣。即於此時。意識便現。

敬錄 CBETA T48 No. 2016《宗鏡錄》卷63 永明大師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48/2016_063.htm

(複)譬如嬰兒,不應離母。譬如病人,不離良醫。..菩薩常不離佛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菩薩常不離佛

西方合論

菩薩未入菩薩位,未得阿鞞跋致受記□故,若遠離諸佛,便壞諸善根,沒在煩惱。自不能度,安能度人。

如人乘船,中流壞敗。欲度他人,反自沒水。

又如少湯投大冰池,雖消少處,反更成冰。

菩薩未入法位,若遠離諸佛,以少功德無方便力,欲化眾生。雖少利益,反更墜落。以是故新學菩薩不應遠離諸佛

復次菩薩作是念,我未得佛眼故,如盲無異。若不為佛所引導,則無所趣,錯入餘道。

設聞佛法異處行者,未知教化時節,行法多少。

復次菩薩見佛,得種種利益。或眼見,心清淨。若聞所說,心則樂法,得大智慧。隨法修行而得解脫。

如是等值佛無量益利,豈不一心常欲見佛。

譬如嬰兒,不應離母。

又如行道,不離糧食。

如大熱時,不離冷風涼水。

如大寒時,不欲離火。

如度深水,不應離船。

譬如病人,不離良醫。

菩薩不離諸佛,過於上事。

何以故,父母親屬知識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益利,佛益利諸菩薩離諸苦處,住世尊之地,以是因緣故,菩薩常不離佛。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133

(複)諸佛既不惜垂手,眾 生 獨 何 苦 戀 戀 也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一大事

西方合論

眾生處五濁世,如囚處獄,但以罪之輕重,受等不等罰。

或干小法,或投極網,罪雖不同,至於縲絏之苦,笞杖之罰,未有一人得免者,

何也,以入獄者皆罪人。

處人天者,皆是業報分段之身故也。

然罪人一入獄,未有時刻不求出離者。

則以知獄之煎苦難忍難堪,棘牆之外更有許大安樂世界故也。

今眾生以煩惱為家,以生死為園觀。

繫心衣冠之囚長,適情金玉之桁楊。

豈知大鐵圍山,是我棘牆,三界法場之外,各各自有家鄉田地也。

諸佛憫此,酸心痛骨。

是故為分別淨穢,指以脫歸路程。

而歲久拋業之人,了無歸處。

諸佛又大建宅舍以安之。

一則往來獄門,為治道途。

一則長伺獄外,修飾旅館。

如是之恩,何身可報。

嗟夫。

燭三界之長夜,揭億生之覆盆。

諸佛既不惜垂手,眾生獨何苦戀戀也。

經曰,如來為一大事出現於世。

大事者,即此事也。

眾生種種,反戀此毛頭許事。

以小易大,甘心瘐死。

何哉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126

(複)稱 佛 一 聲 滅 八十億生死重罪 之 義 何 在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稱佛一聲滅八十億生死重罪之義何在

十大礙行

至哉問也,彼世間未悟之人,因子所問,於此三昧必不退轉,直生淨土矣。

今世行人,皆謂此說是方便勸進之語,豈知是佛真實之說,必不我欺也。

子豈不聞汝於無量劫前,與世尊釋迦牟尼同為凡夫之義

而我世尊成道以來,已經爾所塵點劫數,此塵點劫,妙經委明,

我亦於爾所劫中,在凡夫地,漂零六道,造諸結業,不可限量,同佛至今,久遠無異,如此塵劫,安可稱量,

假使有人,於一生內,不說餘善,但稱佛名,盡壽聲聲不絕隨其所稱之名,一一皆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然盡一生以及他生稱佛,滅罪劫數雖多。

若比如是極大久遠塵點之劫,正如指上土,欲比大地土耳。

豈可謂稱佛名能滅多劫罪故,更無餘劫之業,障我生淨土耶,而不知未滅之罪,劫數長久,無始無際,與佛同壽,實過如是八十億等數量劫外

又如炬火雖熱,欲消大地之雪,豈易融泮。

故雖念佛滅罪,未得生者,其義如是,況人長劫造業心堅,念佛片時心弱,退易進難。

又況與佛同為凡夫之前,劫數轉倍,乃至煩惱無始,發心在近,罪豈易滅,可不思之。

今謂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

及臨命終時,一心不亂,稱佛一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乃至極惡逆人,臨終獄火相現,能稱十念,悉生淨土者,

蓋仗我稱佛名號,滅罪威神一隙之功,承佛速疾救護。

大願之力譬如壯士正戰墮圍,臨危倉卒之際,得一勇夫,與之強弓銳刃,良馬善策,即便猛發其志,踊身馬上,奮揚威武,努力揮挽,突圍而出,戰勝獲功,偃寇施恩。歸奉其主,永享豐樂,此亦如是。

彼佛接引生極樂國,其義若此,

故云稱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非謂如今念佛人,今日三,明朝四,且猶且豫

或見目前些兒聲色境界,便被牽拽將去,全無把捉,與不曾念者一般

欲因一稱之中,真實滅多劫罪,使便不為障,即生淨土,其可得乎。

然如此念者,聲聲非不滅如是劫數罪,但因初心緩故,報生亦緩,止可作他世生緣耳。

或能稱念不息,雖成聚露成流之功,豈得與前說較優劣速疾哉。

若人精進,能如前說,生猶反掌,如箭取的,決無不中。

故知散心念者,及雖志誠未離妄想者,或被如是劫外之罪所障,但報在他生,不能即應其功,

若勵聲竭志勇猛念者,既滅爾所劫罪,由勇疾力,餘劫之罪,不為障礙便得十念成就,往生淨土。

此義瞭然可見,決定無疑,豈可因悠悠念佛之人,依舊業識茫茫,死時如落湯螃蟹,而疑佛為妄語,但是勸進之說哉。

故知佛力廣大,遍覆一切時處,能攝我小善,入佛大願,使同一味。

拔諸眾生置安樂地,使一切劫罪皆得消滅,何止滅八十億劫之罪耶。

如是稱佛功德,實難可測,大乘圓頓橫超直截之旨,於斯可見。

又稱佛屬口,惟論其功。

念佛在心,乃彰其德

論功則在我不倦。彰德乃見佛現前。二義不同,優劣可見。

口稱尚爾,況心念乎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099

(複)若謂極樂在心,即便妄認此心住在我今身中,既在身中,但 名 求心,何 名 求生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西方即我真心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若謂極樂在心,即便妄認此心住在我今身中,

既在身中,但  求心,何  求生

豈我世尊不知極樂在心,而說在西方十萬億國土之外耶。

又豈不能指說內心,而但能說外境耶。

今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現在說法,實境宛然。此是聖人誠言,焉敢不信,而不知此緣影心外之極樂,正即是我真心,我此真心,如彼大海不增不減,而汝謂為境。

汝謂極樂在緣影心,此緣影心,如海一漚,生滅全妄,而汝謂為心。

汝若固執妄見,不信外有極樂,信在汝緣影心內者,汝緣影心無體,不可以心求生於心。而不知彼極樂雖在西方,西方即我真心,真心無性,即彼名體,以顯我心。名體本空,亦即我心而示其相心境一體,生佛同源,求彼佛,即求自心,非外求也。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090

(複)(蕅祖開示)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念佛法門(蕅祖開示)

淨土或問

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

佛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

天台云,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雲棲云,一句阿彌陀佛,賅羅八教,圓攝五宗。

可惜今人,將念佛看做淺近勾當,謂愚夫愚婦工夫。

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終日悠悠,淨功莫剋。

設有巧設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動以參究誰字為向上。殊不知現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離過絕非,不消作意離絕。

即現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離計,何勞說妙譚玄。

祇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

一得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咸得現前。

切忌今日張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尋章摘句。遇宗門人,又思參究問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缽。此則頭頭不了,帳帳不清。

豈知念得 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裡許。

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裡許。

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裡許。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

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

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

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

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試自簡點,

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瞋癡念猶自現起,

是非人我猶自挂懷,間斷夾雜猶未除盡,

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歧猶能惑志,便不為真念佛也。

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亦得。

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

饒汝講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轉語,皆是生死岸邊事。

臨命終時,決用不著,珍重。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088

(複)念佛之門,多承開導,群疑盡釋,正信現前矣,但上文所謂抖擻身心,撥棄世事,今世網中人,間有境緣順便,身意安閒者,則可依此而行,其有世事不容撥棄者,又當何以教之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念佛之門,多承開導,群疑盡釋,正信現前矣,但上文所謂抖擻身心,撥棄世事,今世網中人,間有境緣順便,身意安閒者,則可依此而行,其有世事不容撥棄者,又當何以教之

淨土或問

世網中人,若是痛念無常,用心真切者。不論苦樂逆順,靜鬧閒忙,一任公私幹辦,迎賓待客,萬緣交擾,八面應酬,與他念佛,兩不相妨。

不見古人道,朝也阿彌陀,暮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

又云,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其有世緣稍重,力量稍輕者,亦須忙裡偷閒,鬧中取靜。每日或念三萬聲,一萬聲,三千聲,一千聲,定為日課,不容一日放過。

又有冗忙之極,頃刻無閒者,每日晨朝,必須十念積久功成,亦不虛棄

念佛之外,或念經禮佛,懺悔發願。種種結緣,種種作福,隨力布施,修諸善功以助之。

凡一毫之善,皆須回向西方如此用功,非惟決定往生,亦且增高品位矣。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083

(複)一生造惡,臨終念佛,帶業得生,又無退轉,此彌陀願力,誠乎不可思議矣,然則我於生前且做世間事業,直待臨終,然後念佛,可乎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憐兒不覺醜

淨土或問


一生造惡,臨終念佛,帶業得生,又無退轉,此彌陀願力,誠乎不可思議矣,然則我於生前且做世間事業,直待臨終,然後念佛,可乎。

苦哉苦哉,何等愚謬之言也

砒霜酖酒,毒中之毒,今汝此言,毒於砒霜酖酒者也。非特誤賺自己,又且誤賺天下若僧若俗善男信女,皆此言也

向所謂逆惡凡夫臨終念佛者乃是宿有善根福德因緣,方遇知識,方得念佛,此等僥倖,萬萬人中,無一箇半箇

汝將謂人人臨終,有此僥倖哉,豈不見群疑論云,世間有十種人臨終不得念佛

一者,善友未必相遇,故無勸念之理。

二者,業苦纏身,不遑念佛。

三者,或偏風失語,不能稱佛。

四者,狂亂失心,注想難成。

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誠。

六者,遭遇豺狼,無復善友。

七者,臨終惡友壞彼信心。

八者,飽食過度,昏迷致死。

九者,軍陣鬥戰,奄忽而亡。

十者,忽墜高巖,傷壞性命。

如此等十種之事,皆是尋常耳聞眼見,不論僧俗男女,人皆有之。

或宿業所招,現業所感。忽爾現前,不容迴避。你又不是神通聖人,有宿命通,能知臨終有業無業,又不是有他心天眼,能知臨終好死惡死。

如上十種惡緣,忽然遭著一種,便休了也。便做手腳不得了也。便有知識活佛圍繞,救你不得了也。便須隨業受報,向三途八難中受苦受罪。到那時要聞佛名,不聞了也。

直饒你無此惡緣,只是好病而死。亦未免風刀解體,四大分離,如生龜脫筒,螃蟹落湯。痛苦逼迫,怕怖慞惶,念佛不得了也。

便饒你無病而死,又或世緣未了,世念未休,貪生怖死,擾亂胸懷。若是俗人,又兼家私未明,後事未辦。妻啼子哭,百種憂煎,念佛不得了也。

便饒你未死以前,只有些少病痛在身。忍疼忍苦,叫喚呻吟。問藥求醫,祈禱懺悔。雜念紛飛,念佛不得了也。

便饒你未病以前,只是年紀老大,衰相現前。困頓龍鍾,悉歎憂惱。只向箇衰老身上左安右排,念佛不得了也。

便饒你未老以前,正是少壯之日,正好念佛之時。稍或狂心未歇,俗務相關。東攀西緣,雜思亂想,業識茫茫,念佛不得了也。

更饒你清閒自在,有志修行,稍於世相之中,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坐不斷。忽遭些子境界現前,一箇主人,隨他顛倒,念佛不得了也。

你看他老病之時,少壯清閒之日。稍有一事挂心,早是念佛不得。況待臨終時哉,何況你更道且做世間事業,你真癡人,說此癡話。敢保你錯用身心了也。

且世間事業,如夢如幻,如影如響,那一件有實效。那一件替得生死。

縱饒廣造伽藍,多增常住,攀求名位,交結官豪,你將謂多做好事,殊不知犯了如來不體道本,廣造伽藍等戒。

豈不見道,有為之功,多諸過咎。天堂未就,地獄先成,生死未明,皆成苦本。眼光落地,受苦之時,方知平生所作,盡是枷上添枷,鎖上添鎖,鑊湯下增柴炭。劍樹上助刀鎗。袈裟下失卻人身,萬劫難復。鐵漢聞之,也須淚落。

祖師如此苦口勸人,曾許你且做事業,待臨終方念佛乎。

又不見死心禪師道,世間之人,財寶如山,妻妾滿前,日夜歡樂。他豈不要長生在世,爭奈前程有限,暗裡相催,符到奉行,不容住滯,閻羅老子,不順人情,無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據諸人眼裡親見,耳裡親聞。

前街後巷,親情眷屬,朋友兄弟,強壯後生,死卻多少。

世人多云,待老來方念佛,好教你知,黃泉路上無老少,能有幾人待得老到,少年夭死者多矣。

古人云,莫待老來方念佛,孤墳多是少年人。

又云,自從早年,索妻萇兒,經營家計,受盡萬千辛苦,忽然三寸氣斷,未免一旦皆休。

若是孝順兒孫,齋得幾僧,看得部經,燒得陌紙,春三秋九,做得碗羹飯,哭得幾聲,猶是記憶爺娘,

若是不肖之子,父母方死,骨頭未冷,作打財產,出賣田園,恣意作樂,以此較之,著甚麼急。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

復引古德云,冷笑富家翁,營生忙似箭,囤內米生蟲,庫中錢爛貫,日裡把稱稱,夜間點燈算,形骸如傀儡,莫教繩索斷,死心如此苦口勸人,曾許你且做事業,待臨終方念佛乎。

當思人生在世,能有幾時。石火電光,眨眼便過。

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擻身心,撥棄世事。

得一日光陰,念一日佛名。

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

由他臨命終時好死惡死,我之盤纏預辦了也。我之前程穩穩當當了也。

若不如此後悔難追。

思之思之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081

(複)五濁惡世,人皆有罪,縱未造五逆重罪,其餘罪業,孰能無之,苟不懺悔消滅,但只臨終念佛,能往生乎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五濁惡世,人皆有罪,縱未造五逆重罪,其餘罪業,孰能無之,苟不懺悔消滅,但只臨終念佛,能往生乎

淨土或問

亦得生也

此乃全藉 彌陀不思議之大願力也

那先經云,如持百枚大石置於船上,藉船力故,石不沒水若無其船,小石亦沒,

喻彼世人,一生造惡,臨終念佛,不入泥犁。若非念佛,雖作小惡,亦入泥犁,況大惡乎

船喻佛力,石喻惡業,故昔人有帶業往生之說。

四土文中,亦云具惑染者,亦得生同居淨也。

又如僧雄俊,臨入鑊湯,并汾州人,屠牛為業,臨終見群牛逼觸其身,苦痛切己,及張鍾馗,殺雞為業,臨終見神人驅群雞,啄破兩目,流血盈床。稱佛名號,俱生淨土此非佛力而何

請復以喻明之,如人現犯官法,應入官囚,以投託國王,承王宣召,則官不能拘,而復達帝京也,

所以西資鈔云。得生淨土,是假他力。彌陀願攝,釋迦勸贊,諸佛護念。如渡大海,既得巨舟,仍有良導,加以便風,必能速到彼岸也,

若其不肯登舟,遲留惡國者,誰之過歟。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