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瓊樓吟稿節鈔

瓊樓吟稿節鈔


X62n1213_p0838a07(00)║瓊樓吟稿序

X62n1213_p0838a08(00)║庚子仲春月幾望。二林主人從役南還。見諸兄子。

X62n1213_p0838a09(01)║問瓊樓陶氏之疾。則已先二旬而逝矣。爰以白水一盂。

X62n1213_p0838a10(00)║梅花一瓣。為文而祭之。既而檢其遺帙。

X62n1213_p0838a11(05)║得往歲和予閉關詩十首。予讀而歎曰。異哉。此迦陵音也。

X62n1213_p0838a12(03)║西方佛土。七寶林中。和鳴哀雅。演出念佛念法念僧之聲。

X62n1213_p0838a13(01)║其在斯乎。其在斯乎。乃盡發其生平所為詩。凡數帙。

X62n1213_p0838a14(01)║刪而存之。得九十餘首。仍其舊題曰瓊樓吟稿。

X62n1213_p0838a15(03)║瓊樓始為詩。寓意風花。陶情山水。吐屬清遠。不染塵垢。稍長。

X62n1213_p0838a16(00)║讀聖賢佛祖書。漸知刊落詞華。鞭迫近裏。

X62n1213_p0838a17(04)║其有意於古之為己之學者與。至十首之作。通達法源。

X62n1213_p0838a18(03)║淨諸疑惑。多生根力。迸露毫端。非猶夫淺智小根。

X62n1213_p0838a19(04)║所能測識者矣。讀瓊樓詩。一以為才子。一以為高士。

X62n1213_p0838a20(04)║一以為道人。而瓊樓者。如空中花。如水中月。不一不異。

X62n1213_p0838a21(03)║非我非渠。作如是觀。謂瓊樓即今長住可也。 彭紹升序



敬錄 瓊樓吟稿節鈔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2/1213_001.htm

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饒你講得十二分教。不得千七百轉語。皆是生死岸邊事。臨命終時。決用不著。珍重!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陳義孝居士著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
天台云。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雲棲云。一句阿彌陀佛。該羅八教。圓攝五宗。可惜今人。將念佛看做淺近勾當。
謂愚夫愚婦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終日悠悠。淨功莫剋。設有巧設方便。
欲深明此三昧者。動以參究誰字為向上。殊不知現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離過絕非。
不消作意離絕。即現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離計。
何勞說妙談玄。

秖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
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
一得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咸得現前。
切忌今日張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尋章摘句。
遇宗門人。又思參究問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缽。此則頭頭不了。帳帳不清。
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裏許。
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裏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裏許。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
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
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
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
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試自簡點。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瞋癡念。猶自現起。
是非人我。猶自挂懷。間斷夾雜。猶未除盡。
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歧。猶能惑志。
便不為真念佛也。

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
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亦得。
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
總是信不深。行不力。饒你講得十二分教。不得千七百轉語。
皆是生死岸邊事。臨命終時。決用不著。珍重!


敬錄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陳義孝居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0.htm#a14

淨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隨忙隨閑,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求生西方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陳義孝居士著


淨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既有真心切願,必須至心執持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聖號,無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喫飯,及大小便利等,總不離此六字或四字,必須令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無二,心佛一如。若能念茲在茲,念極情忘,心空佛現,則於現生之中,便能親證三昧,待至臨終,生上上品,可謂極修持之能事矣。

隨忙隨閑,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求生西方。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不學他法,又有何憾?

心跳惡夢,乃宿世惡業所現之兆;然現境雖有善惡,轉變在乎自己;
惡業現而專心念佛,則惡因緣變為善因緣矣。

當恪守淨宗列祖成規,持齋念佛,改惡修善,知因識果,植福培德,
以企現生消除業障,臨終正念往生,庶不虛此一生,及親為如來弟子耳。
——民國‧印光大師


凡聞惡聲,則念阿彌陀佛以消禳之,願一切人不為惡行;
凡見善事,則念阿彌陀佛以贊助之,願一切人皆為善行;
無事則默念阿彌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
能如此者,其於淨土決定往生。
——王龍舒居士


須知起念即妄,念佛之念,亦妄非真,何以故?
真如之性,本無念故。但因凡夫染念不停,不得已,
故借念佛之淨念,治其住塵之染念。
蓋念佛之念,雖非真如之本體,卻有趨向真如之妙用。
何以故?
真如是清淨心,佛念是清淨念,同是清淨,得以相應故。
所以念佛之念,念念不已,能至無念,故曰殊勝方便。
——江味農居士


敬錄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陳義孝居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0.htm#a12

八、往生極樂的三要三不....三要:深信。切願。力行。....三不: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陳義孝居士著


八、往生極樂的三要三不

由於悚於生死之劇苦、輪迴之路險、三界之無安,
所以,我們無論如何,於此生中,一定要了卻生死、脫離輪迴、跳出三界、往生極樂,
決不能再俟來生。

然而,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雖說易往易生,卻也不是完全沒有條件的,
起碼你要發心修行,做到「三要三不」,才有資格往生。

何謂「三要」?

一要:深信

十方諸佛,雖有無量的智慧、德能、神通、道力,能度一切的眾生,然而你若不信他,他就沒有辦法度你。這猶如電視台全天候廣播,可是你不願扭開電視機,便看不到其節目一樣。

因此,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裡強調說:「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淨宗的歷代祖師,亦無不叮嚀勸信,例如:
八祖蓮池大師說:「往生淨土,要須真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
九祖蕅益大師更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二要:切願

佛在《阿彌陀經》的正宗分裡,說了西方世界的依正莊嚴之後,即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這是佛在此經裡第一次勸人發願。

又在正宗分末後一段說:「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是佛第二次勸人發願。

第三次是在勸願流通時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勸信、勸行,只各有一次,勸願竟有三次之多,可見「發願」一事,至關重要。
易言之,此經的扼要處,不在七日持名,而在三請「發願」也。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勸人發願呢?
這是因為 彌陀佛有願,凡發願欲生其國者,必親來接引,所以釋迦佛便再三的殷殷叮囑世人發願。倘若我們發願之後,臨命終時,不生極樂國,便是釋迦和彌陀說妄語,以兩人都是已證至果的聖中之聖,所說肯定不是妄語,而是如實語,所以「淨土雖遙,有願必生」,那是不容置疑的事。

蕅益大師便很肯定的說:「欲決定得生極樂世界,莫如以信為前導,願為後鞭。
信得決,願得切,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
信不真,願不猛,雖一心不亂,亦不得生。」
依此而論,若信不深和願不切,念佛就是喊破喉嚨也是枉然的。

既知念佛法門,信貴深,願貴切,那麼我們便應矢志不移地堅固求生西方之願。

三要:力行

有了「深信」和「切願」之後,自自然然的你就會「因信啟願,因願導行」,
而「力行」不懈地持名了。

蕅益大師曾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由此可知,我們將來往生品位之高下,乃胥視我們現在念佛的功夫深淺而定的。
功夫愈深,生品就愈高,古往今來,那些坐化立亡,撒手便行,
瀟洒自在地往生者,均是平時念佛的功夫到家,有以致之。

何謂「三不」?

1、不懷疑

「不懷疑」就是不可有絲毫的懷疑。
2、不夾雜

「不夾雜」就是修行念佛,不可夾雜其他的法門,要一門深入。

3、不間斷

「不間斷」就是念佛不可間斷,要綿綿密密,心不離佛,佛不離心,毋令暫忘。
這也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所說的「淨念相繼」。

要做到不間斷,和淨念相繼,除了定時的早晚課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還要不停的想著佛和念著佛。

今人做不到「不間斷」的理由很多,諸如工作忙、學習忙、應酬忙、娛樂忙等等,不一而足。其實,念佛是一切法門中最最方便的了,無論行、住、坐、臥、路上、車上、船上、做事、娛樂,乃至大、小便時,只要有心,都可以念佛。
誰說沒有時間念佛,那是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自欺欺人,捫心自問,必然有愧也。


敬錄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陳義孝居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0.htm#a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