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法中之王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法中之王

西方合論

佛以大圓覺,充滿十方界。

我以顛倒想,出沒生死中。

云何以一念,得往生淨土

我造無始業,本從一念生。既從一念生,還從一念滅。

生滅滅盡處,則我與佛同,

如投水海中,如風中鼓橐,雖有大聖智,亦不能分別。

淨土訣云。人之念頭所繫最急。如水之必赴海。如火之必炎上。如利刃之必傷。毒藥之必殺。無空過者。

念佛之念,亦復如是。

淫男子,淫念堅故,化為猛燄,延燒神廟。

又如月光童子觀想水故,弟子窺屋,唯見清水。

又如僧清辯與外道論議,外道堅執己見,忽化為石。清辯猶書目于石上。明日往視之,亦有答辭。久之忽自破碎。而吼聲于空中。

是等皆以念力堅猛,無因變化。

云何念佛而佛不現。

當知念力是一切法中之王。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151

◎一切法畢竟空,法尚不應有,何況死後復生餘處....以世間人作此見最多,故首破之。為是求往生者之第一障難故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一切法畢竟空,法尚不應有,何況死後復生餘處

西方合論

諸法畢竟空,而亦不斷滅。

生死雖相續,亦不是常。

無量阿僧祇劫業因緣雖過去,亦能生果報而不滅。是為微妙難知。

若諸法都空,佛不應說往生。何有智者,前後相違。

若生死相實有,云何言諸法畢竟空。

但為除諸法中愛著邪見顛倒故,說畢竟空。不為破後身。

又為遮罪業因緣故,說種種往生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不著,非有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如是人則不容難。

如以刀斫空,則無所傷。是為畢竟空相,畢竟空,不遮生死業因緣,是故說往生。此疑甚淺,少有知者皆能斷之。

以世間人作此見最多,故首破之。為是求往生者之第一障難故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149

◎念佛一聲,能賅諸行...念佛是一心法門,心外無諸行故。然亦不廢諸行。若廢諸行,即是廢心故。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念佛一聲,能賅諸行

西方合論

智度論曰。菩薩觀一切法畢竟空,不生慳貪心,何以故。

畢竟空中,無有慳貪。慳貪根本斷故。

乃至般若波羅蜜畢竟空故,常不生癡心。

所以者何,

佛說一切法無施無受,非戒非犯,乃至不智不愚故。

又云,菩薩雖不見布施,以清淨空心布施。作是念。是布施空無所有,眾生須故施與。

如小兒以土為金銀,長者則不見是金銀。便隨意與,竟無所與。

其餘五法亦復如是。是謂菩薩行于六度。

修淨土者,即無如是差別名相。然亦不越一行,具此六義。

一者捨諸雜念,是行於施。又則繫佛,不住捨念,是性施故。

二者念念中淨,是行于戒。又則繫佛,不求滅念,是性戒故。

三者世念盡寂,是行於忍。又則繫佛,非關摧念,是性忍故。

四者畢念不退,是行精進。又則一念即是,不著苦行,是性精進故。

五者得念三昧,是行于定。又則念念是佛,不貪禪昧,是大定故。

六者了念佛因,即念而佛,是行于智。又則念本非有,佛本非無,不落斷常,是一切種智故。

是故念佛一門,能賅諸行。

何以故,

念佛是一心法門,心外無諸行故。然亦不廢諸行。若廢諸行,即是廢心故。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148

◎信為根本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信為根本

西方合論

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

一切諸行,無不以信為正因。乃至菩提果滿,亦只完此信根。

如穀子墮地,迨于成實,不異初種。

如稚筍參天,暨至叢葉。本是原竿。

初心菩薩,無不依是信力而成就者。

是故蓮宗門下,全仗此信為根本。

阿彌陀佛不動智,根本智,與己無異。

如一太虛空,日映則明,雲來則翳。虛空本無是故。

又則雲與日皆即虛空故。

阿彌陀佛從發願來那由他劫內,一切難行難忍種種修習之事,我亦能行何以故。

自憶無始劫中,漂溺三途,生苦,死苦,披毛戴角苦,鐵床銅柱苦,一切無益之苦,皆能受之。

何況如今菩薩萬行濟眾生事,豈不能為。

阿彌陀佛無量智慧,無量神通,及成就無量願力等事,我亦當得何以故。

如來自性方便,具有如是不思議事。我與如來同一自體清淨性故。

阿彌陀佛不去不來,我亦不去不來。

西方此土不隔毫端,欲見即見。何以故。一切諸佛皆以法性為身土故。

阿彌陀佛修行歷劫,直至證果,不移剎那。

我今亦不移剎那,位齊諸佛。何以故。時分者是業收。法界海中,業不可得故。

如是信解,是謂入道初心,信一切諸佛淨土之行。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146

◎諸大法門,一聲阿彌陀佛悉皆證入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諸大法門,一聲阿彌陀佛悉皆證入

西方合論

一切修行法門,言空即斷,言有即常,未為究竟。

唯此念佛三昧,即念而淨,淨非是無,即淨而念,念非是有,達淨無依,即是念體。了念本離,即是淨用。

是故非淨外有念能念于淨。

若淨外有念,念即有所。所非淨故。

非念外有淨能入諸念。

若念外有淨,淨即有二。二非淨故。

當知諸佛順寂滅心而嚴淨土,是故念淨土者當入一切寂滅門。

諸佛順常樂我淨心而嚴淨土,是故念淨土者當入一切常樂我淨門。

諸佛順平等眾生心而嚴淨土,是故念淨土者當入一切平等眾生門。

諸佛順大悲智業而嚴淨土,是故念淨土者當入一切大悲智業門。

諸佛順無作無為不可思議業而嚴淨土,是故念淨土者當入一切無作無為不可思議門。

諸佛順塵勞煩惱性而嚴淨土,是故念淨土者當入一切塵勞煩惱門。

諸佛順微塵芥子相而嚴淨土,是故念淨土者當入一切微塵芥子門。

以上諸大法門,但一聲阿彌陀佛皆悉證入,亦無能證所證之相。

若不爾者,則是有餘之淨,念佛三昧,即不如是。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135

◎菩薩常不離佛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菩薩常不離佛

西方合論

菩薩未入菩薩位,未得阿鞞跋致受記□故,若遠離諸佛,便壞諸善根,沒在煩惱。自不能度,安能度人。

如人乘船,中流壞敗。欲度他人,反自沒水。

又如少湯投大冰池,雖消少處,反更成冰。

菩薩未入法位,若遠離諸佛,以少功德無方便力,欲化眾生。雖少利益,反更墜落。以是故新學菩薩不應遠離諸佛

復次菩薩作是念,我未得佛眼故,如盲無異。若不為佛所引導,則無所趣,錯入餘道。

設聞佛法異處行者,未知教化時節,行法多少。

復次菩薩見佛,得種種利益。或眼見,心清淨。若聞所說,心則樂法,得大智慧。隨法修行而得解脫。

如是等值佛無量益利,豈不一心常欲見佛。

譬如嬰兒,不應離母。

又如行道,不離糧食。

如大熱時,不離冷風涼水。

如大寒時,不欲離火。

如度深水,不應離船。

譬如病人,不離良醫。

菩薩不離諸佛,過於上事。

何以故,父母親屬知識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益利,佛益利諸菩薩離諸苦處,住世尊之地,以是因緣故,菩薩常不離佛。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133

捷中之捷,徑中之徑,舍此不修,是真愚癡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徑中之徑—勝方便

西方合論

勝方便者,為此方便非是自力,亦非他力。

緣自性海中,具有如是自在功德,一切現成,是故一句聖號,無復煩詞,十念功成,頓超多劫

如萬竅怒號,力在扶搖,因竅顯故。

如幽谷洞明,功在晨曦,因谷現故。

如一線之蟻孔,能穿連山之堤。是水之力,非蟻力故。

又如一葉之葦席,能運萬斛之舟。是風之力,非葦力故。

總之皆是法界性海無作無為不思議力所現,非自非他,一切具足,故有如是殊勝方便。是謂捷中之捷,徑中之徑,舍此不修,是真愚癡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132

諸佛既不惜垂手,眾生獨何苦戀戀也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一大事

西方合論

眾生處五濁世,如囚處獄,但以罪之輕重,受等不等罰。

或干小法,或投極網,罪雖不同,至於縲絏之苦,笞杖之罰,未有一人得免者,何也,以入獄者皆罪人。

處人天者,皆是業報分段之身故也。

然罪人一入獄,未有時刻不求出離者。

則以知獄之煎苦難忍難堪,棘牆之外更有許大安樂世界故也。

今眾生以煩惱為家,以生死為園觀。繫心衣冠之囚長,適情金玉之桁楊。

豈知大鐵圍山,是我棘牆,三界法場之外,各各自有家鄉田地也。

諸佛憫此,酸心痛骨。是故為分別淨穢,指以脫歸路程。

而歲久拋業之人,了無歸處。諸佛又大建宅舍以安之。

一則往來獄門,為治道途。

一則長伺獄外,修飾旅館。如是之恩,何身可報。

嗟夫。

燭三界之長夜,揭億生之覆盆。諸佛既不惜垂手,眾生獨何苦戀戀也。

經曰,如來為一大事出現於世。大事者,即此事也。眾生種種,反戀此毛頭許事。以小易大,甘心瘐死。何哉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126

◎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淨土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淨土

西方合論

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淨土者,即阿彌陀佛西方淨土

其中所有大功德海,大悲智海,大願力海,若具說者,假使盡十方世界諸佛菩薩聲聞辟支天人鬼畜,下至蜎飛蝡動,及一切無情草木瓦礫鄰虛微塵之類,一一具無量口,口中一一具無量舌,舌中一一出無量音聲。常說,倍說,熾然說,無間說,經百億萬塵沙阿僧祇劫,亦不能盡

今且略釋,一身土不思議義,二性相不思議義,三因果不思議義,四去來不思議義,五畢竟不可思議不思議義,

身土不思議義者。阿彌身中有無量眾生,眾生身中有無量阿彌。國土亦然。是故一眾生念阿彌,一阿彌現。眾眾生念阿彌。眾阿彌現。眾生念念阿彌,即念念阿彌現。

若眾生身中無阿彌者,阿彌不現。如陽燧身中,不能得水。非本有故。

阿彌身中無眾生者,阿彌亦不現。如石女求生兒,必不可得。以非應得故。

是故身中含身,身中含身身。土中含土,土中含土土。身土交含,重重無盡。是身土不思議義。

性相不思議義者。若離性言土,土即心外,是幻化故。幻化者即斷滅相,眾生不生。若即性言土,性是有形,是一定故。一定者即無變易,無變易眾生亦不生。即性即相,非性非相。存非非亡,存即即壞。是性相不思議義。

因果不思議義者,有二義,

一因先果後義。

如念佛是因,見佛是果。見佛是因,成佛是果。成佛是因,度眾生是果。

二因果無前後義。即念即見即成即度,一時具足,如人三十至四十歲,三十是因,四十是果,然三十四十無間斷相,若無四十,三十不立。無三十者,四十不成。

是故當知非離三十至四十故。若離三十至四十者,中間即有分限相。而我此身,無分限故。

若由三十至四十者,中間即有相續相。而我此身,乃至相續不可得故。

念佛因果,亦復如是。是因果不思議義。

去來不思議義者若阿彌陀佛因念而來此,眾生因憶佛而生彼,即有去來。有去來,即有程途。有程途,即有險易

如人近京師則覲君易,遠則難,果爾,念佛求生應有難易。而阿彌僕僕道途,亦無說法日矣。

般舟三昧經曰,不於是間終,生彼間佛剎。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

先德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如天鼓鳴,遠近齊聞,非去來故。如水中月,東行則東,西行則西,非去來故。是去來不思議義。

畢竟不可思議不思議義者,如澄潭山影。如春暘百草,如眾生業力。如日月光相。如胎中根。如身中我。如齒堅舌柔。如眉橫髮長。是畢竟不可思議不思議義。

所以十方諸佛吐心吐膽,亦只道得 箇 希有 難信 而已

雖有遍覆三千大千舌相,詎能分疏其萬一哉。無量法門,一以貫之矣。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125

◎恒真淨土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恒真淨土

西方合論

恆真淨土者,即靈山會上所指淨土。

引三乘中權教菩薩,令知此土即穢恆淨。諸眾信而未見。

夫穢性本寂,俗相恆空。

本寂故,菩薩居穢常寂。

恆空故,菩薩入俗常空。

正顯淨義,

但以眾生海難清繩易縛。言業本空,則恣情作業。言行無體,即肆意冥行。犯永嘉之所呵,墮善星之所墜。以至生遭王難,死為魔眷者,往往而是。

嗟夫,使盡大地皆菩薩,則斯言誠為利益。

天下之菩薩少而凡夫多,則斯言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多矣。


敬錄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選錄

印光大師鑑定 李圓淨居士編排 般若念佛會整理

http://book.bfnn.org/books2/1342.htm#a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