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福以酬德,若是稍微有些求福的心,就是邪徑啊!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解釋】

凡是不正經的地方,例如賭場、妓院、舞廳、鴉片煙館等,都要視為邪徑,決定是退避不去。就是

在陰暗的房間,別人所看不見聽不到的處所,也就是善惡才分的界限;都能夠正心誠意,絲毫都不

願意欺騙人。



【分析】

這兩句是從避過中抽出來最緊要的來勸誡人,也是做善人的開始。

不履邪徑,就是從心源上打點得堂堂正正;

雖然是一絲毫的邪路,所關係的甚是微小;但是到了此處,也是斷然的不走,那麼大的地方,也就

可以知道了。

不欺暗室,就是從心源上打掃得光光明明;雖然是在屋子裏面最隱密,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也是

斷然的不肯茍且行事;

那麼明顯的地方,也就可以知道了。能夠如此,然後積功累德,做種種的善事,

就可以一以貫之了!



要知道福以酬德,若是稍微有些求福的心,就是邪徑啊!



所以應當為子孫造福,而不應當為子孫求福。



而謹守家規,崇尚儉樸,訓耕讀書,廣積陰德,這些就是為子孫造福。



而擴大田宅,締結姻緣,爭什一、賣功名,這就是替子孫求福。



要知道造福表面上看起來,雖然恬淡,但是能夠使子孫長遠;

而求福表面上雖然很熱鬧,卻是使子孫的福報縮短了!



而名以賓實,也就是名實要相副。

若是稍微有些市之之心,也就是沽名釣譽打知名度的心,就是邪徑啊!

所以應當要為此生惜名,不應當為此生市名。而勤習詩書,崇尚氣節,謹慎取與,注重威儀,這就

是惜名啊!

兢相標榜,力邀權貴,騖矯激、習樸稜,這就是市名啊!

所以惜名的人顯得寧靜而吉祥;而市名的人,就顯得躁進而笨拙了!



故事一:



明朝有位楊煮,他是江蘇吳縣人,官做到了尚書;

有一天晚上作夢,夢到自己在一個園林之中遊覽,順手就摘下了樹上的兩顆李子來吃;



醒了之後,自己就痛責自己說:「這是因為我平時對於義和利,認識不夠清楚的緣故,

才會在夢中夢到了偷吃人家園子裡種的李子啊!」

並且楊煮為了此事懲罰自己,幾天都不吃飯。



恭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

http://book.bfnn.org/books2/1447.htm#a20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合道理的,就前進去做;不合道理的,就退避不做。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解釋】

凡是要做一件事,先要想一想,合不合道理;合道理的,就前進去做;不合道理的,就退避不做。



【分析】

這一節,一直到當立三百善,則是太上列舉行善招福的大綱,

先教人眾善奉行,即可以招來福報。道就好像是大路一樣,順天理,合人心,坦平正直,即是道;

而逆天理,拂人心,荊刺險阻,即非道。



本篇中從「不履邪徑」,一直到「與人不追悔」,都是道,也就是行善。

從「非義而動」,到「殺龜打蛇」,都是非道,也就是作惡。

而「是道則進,非道則退」的這兩個「則」字,最是喫緊著力;

因為是非只在當念的分辨,而進退則必須要即時的決定;

在這個緊要的關鍵處,一定要下斬釘截鐵的手段,不能夠有一絲毫猶豫不決的心念啊!

如果念頭一轉,就會再墮入了魔關;所以必須要時時的省察,事事都得要謹慎小心;例如家人不順

自己的意思,會生煩惱嗎?過著安居飽暖的生活,會生淫欲心嗎?家中的收入不多,會想法子去賺

錢嗎?一同修行的伴侶離開了,會生昏沈退惰嗎?諸如此類都是,都足以退失道心,而入於非理,

所以不可以輕忽啊!



而此處所謂的「道」,也就是中庸上面所講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的「道」。

在我們的日用生活中,或是說話、或是沈默、或動、或靜,都無處不是道啊!只要真正的深入的了

解其中的道理,行起來就會十分的勇猛精進了。

古德說:「大道不離目前,要且目前難睹;欲識大道真體,不離聲色言語。」

道德經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內觀經說:「知道易,信道難;信道易,行道難。」

華嚴經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斷除疑網出愛河,開示涅槃無上道。」

因為道的本體,人人本來就具足了;雖然是沈溺在萬種的物欲之中,若是肯一念回光反照,那麼其

中的真是真非,自然就絲毫的也瞞昧不住啊!

這就是所謂的「天理不息的本體」;如果能夠擴大而使它充滿,

那麼縱然經過了一萬劫、一千生,也不會墮落了;

所以人若是能夠知行合一,就是超凡入聖,也是不難啊!這是真話!





恭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

http://book.bfnn.org/books2/1447.htm#a19

算盡則死。這句是太上苦口婆心垂誡世人的話。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

算盡則死。

【解釋】

使惡人的壽算減盡之後,惡人也就死了!



【分析】

這句是太上苦口婆心垂誡世人的話。

眾生作惡的習氣,實在是難以拔除,盡是在做些不善的惡業啊!

而自己茫茫的業識,就像是膏火相煎一樣,生命中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

一直到了自己的壽算被奪除盡了,也就是死期到了;

而且是死有餘辜啊!

還得要隨著生前所造的惡業而受苦報啊!

因而神識就墮入了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中受苦,

此時所受到的痛苦,也就無窮無盡了啊!



誰說一死就百了呢?就沒事了呢?

簡直是死了以後,就不得了了啊!就沒完沒了了啊!

講到這裡,就不禁要大聲疾呼,痛哭流涕啊!

要知道「人身易失,定業難逃」,

惟有希望仁人志士,對這個道理一定要深信不疑啊!

趁著自己一息尚存,仍然可以懺除彌天的罪惡;

如果仍然是因循茍且的度日;則百年光陰,就如同箭一般快速的逝去;

等到自己臨命終,地水火風四大分離的時候,再懊惱悔恨,也就來不及了啊!



恭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

http://book.bfnn.org/books2/1447.htm#a13

刑禍隨之。趨吉避凶,決定在當前的這一念心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

刑禍隨之。

【解釋】

刑罰和災禍,也就跟隨而來。



【分析】

太虛真人說:「別人若是將災禍轉嫁給我,那麼我就以福德來回報他;

如果能夠這樣做,則福德之氣,始終都是從我這裏出來;

而害氣重殃,自然就從惡人那裡生出來。」

這裡說到刑罰災禍跟定了惡人,就是因為害氣重殃常在惡人的身上,所以刑罰災禍才跟定他啊!



華嚴經說:「南閻浮提世界的眾生,是處在五濁的惡世之中啊!

這個世界的眾生,不肯修十善業,

而且專門在造惡業,殺生、偷盜、邪淫、妄言、綺語、惡口、兩舌、

貪、瞋、邪見、不孝順父母、不恭敬三寶,更相的忿怒爭鬥,

互相的毀謗污辱,任情的起見,非法的謀求,

由於這些的因緣,而感召到了刀兵、饑荒、疾病、死喪、天災、人禍種種的報應。」

由此可見,總是自作自受,自食惡果,全部是自己招來的,並不是由於他人造作的啊!

然而趨吉避凶,決定在當前的這一念心,而天堂地獄也就會現在眼前了。

若是果然有人真實的在修十善業,而卻得到了惡報,決定沒有這種的道理啊!





恭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

http://book.bfnn.org/books2/1447.htm#a10

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解釋】

因為人的一生,無論是白天夜晚,時時刻刻,上下四旁,都有主管人間過惡的神明在鑒察著;依照

各人所犯過惡的輕重,來奪除人的壽算。(人活一百天叫一算,犯輕的就少奪,犯重的就多奪。)



【分析】

天有三官五帝,百神諸司;地有五嶽四瀆和城隍里社;

另外又有舉意司,專門記錄人的起心動念的善惡,

凡是這些,都是所謂的司過之神。

而上天的心是慈悲仁愛的,想要世人在自己心中獨知的地方,為善去惡;

因而才有了司過之神,鑒察人們所犯的惡事,並且量度惡事的輕重,而除減人的壽命百日。

所以說:「人間的竊竊私語,在天聽起來,就跟打雷一樣的響啊!

人若是在暗室中做了虧心的事情,是絕對逃不過神明如雷電般銳利的眼睛啊!」

詩經書經中也講到:「上帝日日夜夜都在鑒察著,世間每一個人身體語言心理所造作的行為啊!」

這就是所謂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神之聽之的道理。

明白了這個道理,則我們心中獨知的地方,自然就有鬼神,比自然界天地鬼神的鑒察還要嚴格,

這就是所謂天人合一的道理啊!



華嚴經說:

「每個人出生之後,就有二位天人跟隨著,一位名叫同生,另一位名叫同名;

這兩位天人能夠時常見到被跟隨著的人的言行;

而被天人跟隨的人,卻是見不到天人。」

兩位天人,也就是所謂的善惡二部童子,

他們每天廿四小時都在記錄著人的善惡言行,包括心理行為;

所以我們每個人的起心動念、言談舉止、待人接物,都要常常想到這兩位天人隨時隨地都在鑒察記

錄,不要使自己的惡念持續不斷啊!



若是偶然中起了一個惡念,也要立刻的警覺到,把它調轉過來。

所以克己,必須先要從難克制的地方去克制,一直窮究到念頭的起滅處;

如果能夠這樣的用功,那麼我們無邊的業障,就能夠在一時之間,清淨湛然如同虛空一樣了。

能夠這樣的話,那麼吉凶禍福壽命長短的與奪之權,就可以操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天地鬼神也就無可奈何了啊!更何況是司過之神的奪算呢?



故事一:



明朝沂洲(也就是現在的山西太原),有位叫王用予的人,為人厚道穩重;他平日事奉文昌帝君非

常的謹慎恭敬。並且與幾位好友在里中結了一個社團。每年的元旦,大家就輪流負責建醮壇,在雲

中山頂上的文昌帝君行宮祈福。社中有位叫俞麟的人,為人以孝順謹慎著稱;遠近都有許多人來向

他求學,拜他為老師。又有位叫郁從周的,相貌非凡,氣宇軒昂、才高八斗,口才文筆更是一流,

大家都非常的推崇佩服這兩位才子。



正統辛酉年的元旦這天,王用予提早先到了文帝行宮,並且住在裏面。晚上他作了一個夢,夢到文

昌帝君正在升殿,天下的城隍都齊集在殿上,向帝君彙報鄉試錄取的名單。有位戴著朝冠穿著紅袍

的神,手中抱著一本很大的冊子,呈送到帝君面前,請帝君簽名批准。王用予就偷偷的問抱冊子的

神說:「山西省的錄取榜單中,有沒有王用予、俞麟、郁從周這三個人的名字?」抱冊神說:「沒

有。」過了一會,諸位城隍都退下來在旁等候,那位穿紅袍的神就抱著冊子上殿,跪著將冊子呈送

給帝君看,帝君一一的批閱,在每位錄取者的名字下面畫了一個押。有時候帝君也猶豫了很久都不

畫押。紅袍神就宣佈帝君的指示說:「仍然交付各省的城隍,儘速的查明積陰德的家中仁厚的兒

子,將他們的名字陳報上來,以替換榜冊中未經帝君批准的名額。」這時候王用予隱藏在殿旁的柱

子下面,忽然聽到殿內傳來,王用予入殿晉見帝君的呼喚聲;王用予匍匐在殿階下,被召喚到帝君

的座前,進謁帝君。帝君說:「功名的事情,是天庭秘密的記錄,不可以輕忽的洩密;因為你十餘

年來如一日,事奉我十分的至誠懇切,所以把你召來為你分析;你的祖父非常的樸實嚴謹,自食其

力,從來沒有欺負過人,早就已經註記你為鄉科的前榜,以彰顯你祖父忠厚傳家的果報。又因為你

平生遇到神佛就都稽首,但是都是默求你自己的功名能夠如意,和你妻子楊氏的病能夠痊癒,夫妻

能夠白頭偕老;

而你那年老的母親仍然在堂,你卻從來沒有替她祈求神佛保佑;

因為這個緣故,把你的功名降了二級,

所以你中在下榜的五十三名;

你應該要改變這種自私的心態和行為,不要再觸犯天心了啊!」王用予聽了帝君的分析,一直向帝

君叩頭謝罪。帝君又講:「跟你同社的周吉,是今科本省的解元。」當時社中的成員,惟有周吉為

人最為恂懦,而且學問文章也比別人差,王用予聽了之後,感到相當的驚奇愕然;因此就向帝君叩

問周吉考中今科解元的原因。

帝君說:「周吉的父親和祖父都是讀書人,從來沒有一字入公門涉訟,也從來沒有犯邪淫,

周家祖孫三代以來,

都未曾說過一次別人的短處,

暴露過別人的一件惡事;而且周吉的曾祖父,曾經作過百忍說這篇文章,來勸化世人,也因此而感

化了不少人。所以周家的父子祖孫,以簡單樸實靜默在培植福報,已經有六十多年了,

這是最上的陰德,

別人都不知道;上帝因而特別的嘉許,已經註記昌盛周家的三代,現在周吉中了本省的解元,這只

是周家福澤的開始而已啊!」王用予再向帝君叩頭問道:「跟我同社的俞麟、郁從周,不知道他們

兩位考中了沒有?」帝君就檢視查閱太原讀書人的名冊,臉上現出不高興的樣子說道:「俞麟本來

應該可以考中一科,但是因為他侍奉雙親,犯了腹誹的過失,又經常刻薄的批評他人,不近情理;

更妄言自命為君子,所以才除去他的科名,使他終身窮途潦倒!」

王用予再請問帝君說:「什麼叫做事親腹誹?」

帝君說道:「俞麟對他的父母,雖然在言語舉動上,露出服從孝順的樣子;但是在他的內心,則是

不以為然,只是勉強的不露聲色而已;

外表上好像事事都順從父母,而他的真性卻是一天一天的遠離了,

這種自欺欺人偽裝出來的孝順,簡直就是把雙親視同路人一樣啊!

要知道以欺騙虛偽的言行來欺世盜名,最是觸怒神明了,

所以才懲罰他。

至於郁從周,本是天縱的英才,二十六歲就該中進士,三十歲出頭,應該做到中丞的官位,四十五

歲晉升為大司空,而且還兼領司農司寇的職務;五十四歲在少保的職位上退休,活到六十九歲,並

且得到善終;但是因為他從十七歲入學以後,就恃才傲物,言語間經常的諷刺譏彈,語帶雙關的戲

謔調侃他人;

陰間記錄他輕薄的口過,已經滿了二千四百七十餘條了。上帝因而震怒,已經將他記註在陰惡的黑

籍中,除去他命中所有的功名;

倘若他仍然不知道悔改,到滿了三千條過失,就要奪掉他的壽命了。

並且還要處罰他的子孫淪落為乞丐啊!

因為這些輕薄的口過,會傷了天地間的和氣,也觸犯了神明的忌諱,

所以這種口業的罪過,與殺生和邪淫的罪過相等,

你們可要特別的謹慎小心啊!」過了很久,

帝君又再指示說道:「邪淫、殺生、口過的惡業,就是犯了絲毫一些,也會有果報的,這就不需要

再說了!

但是邪淫、殺生這兩種的惡業,自愛的人,就會知道禁戒不犯,

至於口頭上的訕笑,隨意的譏彈諷刺,

這種笑裏藏刀隱匿賊害他人之心,養成習慣之後,就會很難自己覺察了;

最後竟然連言語容貌和心胸,全部變成輕薄了。

而這些口惡,也全都被鬼神記錄下來,所以凶煞惡事,也就跟隨而來了。

本來命中該享有極大福報,一下子就轉變成貧窮下賤的命了,

實在是太可惜,也太可怕了啊!

你應當廣勸世人,要以此為戒,不要再煩我在簽榜的時候,大費周章,猶豫不決啊!」王用予就向

帝君再拜而退。這時候文帝行宮的大鐘已經響起,王用予因而驚醒,外面的雞,也已經叫過三次

了。王用予於是就到行宮叩謝了文昌帝君,就拿起筆來,記下了這個夢境。等到秋天開榜時,周吉

果然考中了山西省的第一名。王用予因而就將這個夢境的記錄公諸於世,用來警惕世人。



故事二:

宋朝的光孝安禪師,在入定的當中,看見了兩位僧人在講話;

最初的時候,有天神在旁擁護,並且還傾聽他們的談話;

久而久之,天人就散去了。

過了沒多久,就有惡鬼在旁邊吐口水罵他們,而且還用掃帚去掃他們兩人走過的足跡;

這是因為兩位僧人開始的時候,在談論佛法;

接著就閒話家常,

最後則是談論名聞利養。

須知出家人談論世間的事情,尚且被鬼神討厭、責怪;

況且現在,世人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更有不止如此的啊!

那麼他們被鬼神的責備,又是當如何呢?

想起來真是令人畏懼啊!



恭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

http://book.bfnn.org/books2/1447.htm#a07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解釋】

善惡的報應,就如同影子跟著身體一樣;人到那裏,影子也就跟隨到那裏,永遠都不分離啊!

【分析】

善惡是就人心來說的,而報應則是就天理來講的。

要知道身體端正,影子也就端正;身體斜了,影子也就斜了,絕對是絲毫不爽的。

而造了善因,就必定會得到樂的果報;造了惡因,就必定會得到苦的果報,

這些道理,聖人說得很詳細,可惜一般沒有智慧的人,不相信這種道理,於是就背善向惡了;

因為他看到現在做善事的人,

有的命運卻非常的坎坷;

而做惡事的人,有的不但長壽,而且還富貴的很;

而今生所遭受到的種種果報,也都不一樣啊!

於是就說:「善惡不見得會有報應啊!因果也似乎不足以採信啊!」



這是因為沒有智慧的愚人,他們不知道:這個世間沒有活到幾百歲的人,而上天也有沒有立刻就結

的案子,這個世間純善純惡的人既然是很少,那麼可以為善可以為惡的機會也就最多了。因為念頭

會有轉移,果報就應該要加以斟酌了。

或是報在自己的身上,或是報在子孫的身上,

或是報在現世,或是報在後世,

或大或小、或快或慢,

其中雖然會有變化遷移,但是絲毫都不會有錯誤的啊!

俗話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所以不要只看眼前,應該要看究竟!

因為善惡的果報,必定是如影隨形!



【再析】

按照佛經的說法,因果報應是要論三世的:

第一種是現報,就是這一生就受到果報。

第二種是生報,就是第二生才受到果報。

第三種是後報,就是第三生,

以及十生百生千生萬生才受到果報。

所以今生做善事而卻得到災禍的人,這是因為他前生所造的惡業,現在成熟了啊!

今生做惡事而卻得到福報的人,這是因為他前生所造的善業,現在成熟了啊!

所以福中有禍、禍中有福,就是因為不是純善或是純惡的關係。



開始的時候有福報,而最後卻有災禍,這是因為他的善心退步了啊!

開始的時候有災禍,而最後卻有福報,這是因為他的惡心懺悔了啊!

若是所造善惡苦樂的果報沒有變化,這是在顯示說明了直接的報應;

若是災禍和吉祥互相的出現,這是顯示了果報的隱約和巧妙啊!

更有人所看不到的陰德和陰惡,那就不是人們的耳朵和眼睛,所能聽的到看的見的善惡果報了。



要知道我們這個世間的法律,尚有遺漏不週延的地方,

然而天道對於善惡的報應,則是絕對沒有疏失之虞的啊!

所以說:

「造作善善惡惡,報應如影隨形;

莫道造惡不報,直待惡貫滿盈。

莫道修善無應,直待善果圓成。」



佛經也講:「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由此可知,我們在三界中所受到的苦樂,在六道輪迴裡,上升三善道,或是沉入三惡道,都是我們

自心召感而來的。要知道天網難逃,就是要想逃避,就如同行路的途中,遇到了大雨,四下望去,

全都是濕淋淋的,根本就沒有可以躲雨的地方;

但是世人多不覺悟,無法洞察因緣果報的真相;果報若是在遠的,當然也就看不到了;

就是看的見的果報,也多將它當作平常的順境逆境,而不加以重視。

平時就是如此的輕忽,不能夠覺察,至於碰到了大吉大凶的事實可以相信的,

卻又拿出一些不都靈驗的事情,來加以否定;

如此的自己迷惑自己、懷疑自己;

縱然是人生閱歷很久的人,忽然覺悟了些道理;但是人卻已經老了,而且習性也已經養成,難以改

變了。

而年輕人的豪氣正是旺盛,就更加的難以相信了。

這就是世間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迷失了自己,而走入歧途的原因,真是悲哀啊!



恭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

http://book.bfnn.org/books2/1447.htm#a06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解釋】

太上老君說:「人的禍福,本來就沒有一定的門路,全都是自己招來的啊!」

【分析】

太上、是太上老君,姓李名耳,號伯陽,也就是周朝的聖人老子;

得道成仙以後,稱天立教,為道教的始祖,

是上天至尊之聖。

感應篇、是太上教化世人改惡行善的書;

感是感召,應是報應,告訴人們如果以善惡感召之因,必定會得到天降禍福報應的果;

所謂有感必有應,隨感而隨應,用以彰顯天道好還的道理,而啟發世人的敬畏之心;

知道作惡必定會得到災禍病夭的惡報,因此心有所畏懼而不敢去做;

知道行善必定會得到福壽天仙的善報,因此心有所求而勇敢的去做,

所以才以感應作為本篇的篇名。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報應,如影隨形;

這四句話是此一篇的總綱領,也是太上垂示訓誨的宗旨所在。

講到聖賢之心,不是為了要祈求福報,避免災禍而後才去斷惡行善;

說到造化的道理,只要是積善,必定會福蔭子孫;而若是積惡,則必定會禍延子孫;

也就是易經所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道理,

而且絕對不會有絲毫的差錯啊!



自召,就是自己招來的意思,所謂自作還是自受啊!

要知道天地是沒有私心的,而吉凶禍福也全都是人心自己招來的啊!

然而人在沒起念頭的時候,這顆心是湛然清淨,就如同虛空一樣,那裡有什麼善惡呢!

只是因為這個念頭才動,所向著的是好事,就是善,所向著的是壞事,就是惡;

其最初不過是起了一個念頭,做了一件事情而已;

但是到了後來,經過了日積月累,於是就有了善人和惡人的區別了;

所以一個人得禍或是得福,全都決定在當初起了善惡念頭的時候啊!

所以太上開口便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就是在提醒警惕世人,注意小心自己的起心動念啊!

其中若是有了絲毫的差錯,那麼禍福的果報就會天差地別了。





恭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

http://book.bfnn.org/books2/1447.htm#a05

高僧大德、真正成就者為何不以神通來接引眾生?

學佛?學魔? 諾那華藏精舍編輯室著

高僧大德、真正成就者為何不以神通來接引眾生?


有人會認為佛教之高僧大德不以神通度人是錯誤的,

甚而大言不慚的說,其人不以神通度人並不是其不想以神通度人,而是其根本就沒有神通。另有人

認為佛陀以神通度人之例子於經典上比比皆是,

而一口肯定神通度眾是合乎戒律的,也因此鑄成有心學佛者以神通大小為其皈依學佛的擇師準則。



事實上呢!

(一)神通對修行而言,僅是學佛的「副產品」而不是主要目標。

高僧大德無不瞭解末法眾生貪、瞋、癡、慢、?五毒旺盛,以神通示現來度眾,不僅無法幫助大眾

修行有成,反而會因神通的新奇詭異而種下捨佛道就神通的不良後果。

雖追求神通者仍會為自己辯解:學佛就是修心……殊不知神通意識一旦種入識田,久而久之便會養

成似是而非的邪見而不自知呢!

因此佛陀在世的時候,經常告誡弟子不可在俗人面前顯現神通,以免混淆世人修學佛法的目的。

「賓頭盧頗羅墮」尊者有一次為讓外道知道佛法的無邊,特別耍了神通——跳上高空,取下金碗。

結果佛陀並不加稱讚,反而要他充當十六羅漢,長留人間,將功補過。



(二)神通抵不過業力。也就是說,儘管有了神通,還是跳不出輪迴的羅網。



過去佛陀在世時,有外道仙人知道自己的壽命將盡,就運用神通躲在太空中,結果時辰一到,依然

墜地而死。



(三)神通不是萬能的,

神通對於眾生和自己的苦難,也不一定能幫得上忙。

像「盂蘭盆經」所記載,目犍連雖有神通,也只能眼睜睜地望著母親即將放進嘴巴的食物,化成火

炭;而自己也難逃被亂石壓死。



由以上所述,我們應可瞭解為何真正成就者不以神通接引眾生,其原因之所在;唯我們或許仍會對

於佛陀於經典運用神通度人之事跡感到納悶,甚而有自相矛盾之疑惑。

其實我們只要仔細探討即可知道:佛陀於經典所載神通示現之物件無一不是根器深厚、因緣具足,

能在佛陀的引導、啟發、教誨、督促甚而神通示現下速而成就自在者。

反觀末法眾生之神通追求者,有哪一位因其師父神通示現而獲得清淨、解脫?

相反的會因神通的誤導而於修行中執著求感應求見佛、見光、聞香或靈動等錯誤行為而不自知呢?

此一分野

有心學佛者不可不知!



總之,動不動就大談神通感應者絕非佛道正法,

正信佛子應速遠離,

否則;「請神容易,送神難」落入魔道悔之晚矣!



※附註:大部份的人們也許還會有這樣的一個疑惑;

傳法者以「神通」、「異能」表演一下不是可讓信眾更具信心嗎?

答案是:當沒有受過教育的信眾看到這種表演時,也許他們的信心增加了,

但卻只是表面上使他們信心增加。由於這些人所生起之信心,不是因為充份瞭解真理,

所以便易盲從而盲修瞎煉,更易執著於外相的感應、幻覺,因此是危險的。

所以佛陀要人信仰只求諸於理性的力量,而不是神通、奇跡,

因此佛陀忠告弟子們,不要運用這種力量去化導那些資質較差的人們,

以免以盲引盲、相推入火坑。



恭錄 學佛?學魔? 諾那華藏精舍編輯室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416.htm#a04

學佛的目的

學佛?學魔? 諾那華藏精舍編輯室著

學佛的目的

學佛的目的,還不光是為自己解決痛苦,更要為一切眾生排除苦難、得到快樂而努力。

學佛行者於修習戒定慧得證涅?之後,更須進一步地拿出積極的精神,來為社會服務,教導社會、化度

社會,使廣大的人群、眾生、

一切有情都能走上「離苦得樂」的境地。



如觀世音菩薩說的:「我不度眾生、誰度眾生」,

以及地藏菩薩所說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學佛的人能夠這樣做,那麼不僅學佛的目的達成,亦是學佛的任務完成。

所以,學佛不光是為自己求安樂,更須為眾生離諸苦:

而自度度他,自覺覺他,

覺行圓滿的大聖人——佛陀;就是我們學佛的最終目的。



恭錄 學佛?學魔? 諾那華藏精舍編輯室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416.htm#a02

學佛的目的

學佛?學魔? 諾那華藏精舍編輯室著

學佛的目的

學佛的目的,還不光是為自己解決痛苦,更要為一切眾生排除苦難、得到快樂而努力。

學佛行者於修習戒定慧得證涅?之後,更須進一步地拿出積極的精神,來為社會服務,教導社會、化度

社會,使廣大的人群、眾生、

一切有情都能走上「離苦得樂」的境地。



如觀世音菩薩說的:「我不度眾生、誰度眾生」,

以及地藏菩薩所說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學佛的人能夠這樣做,那麼不僅學佛的目的達成,亦是學佛的任務完成。

所以,學佛不光是為自己求安樂,更須為眾生離諸苦:

而自度度他,自覺覺他,

覺行圓滿的大聖人——佛陀;就是我們學佛的最終目的。



恭錄 學佛?學魔? 諾那華藏精舍編輯室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416.htm#a02

自利決定建立在利他的基礎上

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二) 淨空法師講述



【自私自利】



我們修學的念佛法門是易行道,易行道而不能成就,原因在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念念還是落

在自私自利。用這種心態修學,就是古人所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只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

放下,念佛一定得力,身心輕安。



我們看到有些人走得那麼瀟灑自在,沒有病苦,非常羨慕。我常提醒大家,我們一定要做到。若做

不到,在病重時,身體受人擺布,自己做不了主,往生就沒把握,所以現在必須防患於未然。最佳

的方法,就是不需要人照顧,能預知時至,想何時走,就何時走。一定要下決心將這樁事辦好,這

一生就沒有白來。其餘的事全是假的,只有這一樣是真事。我們講自利,這才是自利。



但自利決定建立在利他的基礎上。

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為眾生想,不為自己想。為自己想就錯了,要為眾生想,把我忘掉。自私

自利的念頭,一定要為眾生想,才能斷除;只要斷除,修學功夫就有把握。



我們念念為一切眾生想,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包括動物、植物、礦物。譬如桌子不乾淨,把它擦

乾淨;椅子沒擺好,把它擺正,這都是為它想。這種作法,就是普賢十願的「禮敬諸佛」,敬人、

敬事、敬物。



沒有私心、欲望,沒有佔有的念頭。

佔有的念頭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是造作一切罪業的淵源,我們要將罪根拔除。為何不能佔有?

佛說:「一切法空」,

諺語也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何能佔有?

這是從粗淺現象上來觀察。

更入微的講法,佛說:「一切諸法,因緣所生,無有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但身外之物

了不可得,連身體也了不可得。對身外之物沒有佔有心,對身體也沒有據為己有的念頭,問題就解

決了。

此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決定得生淨土,這是從六道輪迴解脫,從十法界解

脫,這多幸運!



恭錄 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二) 淨空法師講述

http://www.book.bfnn.org/books/0483.htm#a07

【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常常看別人的不是,自以為是,這是最大的過失

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二) 淨空法師講述



【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



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不可以有我是你非、我正你邪。若還有自私自利、自以為是的

念頭,就是煩惱習氣,心就不清淨、不平等,這就是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的障礙。好事最後變成魔

境,就在這一念之差。佛菩薩的心是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看一切眾生是平等的,對一切眾生

真誠恭敬。我們要在這個地方學習,才能獲得感應,獲得助緣。有了助緣,自行化他就方便了。



常常看別人的不是,自以為是,這是最大的過失。別人縱然造作五逆十惡的罪業,我們也要學佛菩

薩,用慈眼觀之,他是一時迷惑鑄成大錯,他不是真心,真心裡沒有過失,他用的是妄心,所以被

煩惱習氣所支配。諸佛菩薩看到這些人,是以憐憫心、清淨心、平等心待之,因為他的真心佛性絲

毫無損,佛菩薩對他還是圓滿的恭敬。普賢菩薩教我們「禮敬諸佛」,所以對於作惡多端之人,

「禮敬」並沒有減少一分。



這件事,我們能做到嗎?

有分別、執著,就做不到。

做不到就是眾生,就不是菩薩。

要學菩薩,就要從此地學起,

要真正做到對極惡之人,也歡喜讚歎他善的一面,絕口不提他惡的一面。

不但不提,心裡痕跡都不落,心才真清淨,清淨心得大自在。我們看他也是一尊佛,因為「一切眾

生本來成佛」,佛是這樣看待人的,我們學佛也要這樣看待人。他現在造惡只不過是一時糊塗,糊

塗也有明白的一天;我們有義務幫助他,使他早點明白;他明白了,也會普度一切眾生,眾生就有

福了。



心裡不要常想是非人我、恩恩怨怨,要常想佛的教誨,常思經義。

以《無量壽經》為主,就要常想《無量壽經》的義理,將之變成自己的正思惟,應用在生活中,以

佛眼觀世間,我們才真正成為彌陀弟子,真正是作菩薩,轉凡成聖。從心理轉,從行為轉,這是真

實功德,希望大家共同勉勵。





恭錄 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二) 淨空法師講述

http://www.book.bfnn.org/books/0483.htm#a07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四明妙協禪師撰

CBETA X62 No. 1197《蓮宗必讀》卷1 X62n1197_p0594b23(00)║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四明妙協禪師撰


夫淨薉同心。生佛一理。諸法本等。奚假勸修。

其奈迷心作境。淨薉斯分。對待相成。縛脫迥異。纏縛多劫。



不易覺知故須勤勸苦海眾生求生極樂世界行人既深知淨薉苦樂。

真實不謬。便當如農趨利。止之不得。

然農為一歲饑寒。日夜不休。經年不倦。


行者超歷劫之苦。何止一歲饑寒。登九品之安。何止一年溫飽。


折攝二門。如金玉砂石。雖三尺孺子。必棄石求金。

不勸自取。

此土苦彼土樂。此生死沉溺。

彼自在解脫。

亦皆孺子所能辨者。亦必捨薉求淨。如救頭然。

聞教便行奚待更勸。苦樂二土。

是佛所說。諦信不疑。

修則自得。


今人見屎[尸@(二/水)]。則搐鼻攢眉嫌其臭薉欲速去。

見錦綺則舒顏展笑貪其瑩潔欲速得。

暫時美惡幻境。尚不能一忍。

而憎愛熾然。長劫極樂極苦。而不速生忻厭。

愚之甚。

惑之深矣。



又此界釋迦已滅。彌勒未生。

賢聖隱伏。眾生奔波苦海。猶失父之兒。

若不以極樂願王為歸。誰為救護。神仙未離空地。尚不易至。

三品十善之因。生三界天。自劣至優。各歷多劫。尤難如願。

成小敗廣。如海如滴。中間或遇邪惡魔黨。永退永失。

敢言得出三界。望四果四向。況歷信住行向諸地。

而超此耶。



若修念佛法門。凡地不出一生。橫截三界五道。

蒙佛接引。得生安養。華開見佛。聞法悟道。不離當念。

闊步大方。供養一切三寶。教化一切眾生。



彌勒生時。

再來此地。所有歷劫父母妻子。兄弟姊妹。冤親等境。

諭以道品。告以昔因。皆令證果。則其行願。豈不廣大耶。



如是功德。一念失修。便屬後世。豈宜自緩。

況世事千端。連環不斷。心則念念不住。身則在在無休。

役我升沉。障我本性。歷劫至今。曾未休息。

無常遷變。不可久留。縱壽百年。不逾彈指。

今日明日。難保其存。



忽然眼光落地不覺剎那異生隨其業因受形別類披毛戴角。著地飛空。今日見解都忘。

恍惚三途六趣。

飄零多劫。不自知歸。

縱彌勒出生。而我生處何定。

尚不聞父母三寶名字。況經教圓談。

雖受異身。保惜深重。


因業致業。從冥入冥。懼死貪生。不異今日。

若非即於當念之間。效彼先覺丈夫。猛發大心。立決定志。

奮揚舉鼎拔山之力。一截截斷。安能行業昭著。光動人天。

群有蒙恩。諸佛護念。閉三惡趣。

開總持門。不待娑婆報滿。便得往生者也。



若待處所穩便。衣食豐饒。充足香華。

事事稱意。思前算後。卜彼良時。報盡恩冤。圓成善事。

然後發行。虛空界窮。無此日矣。


精進者。不為世間八風所退。不為身心異見。

大小病緣而怠其行也。行人欲入三昧。

於中或被一切強[車*耎]二魔。內外惑亂。

當堅強其志。重加精進。如金剛幢。不可摧毀。

如須彌盧。不可搖動。如大海。眾毒莫壞。




假使佛云。汝不得生。

即當答言。我先受釋迦佛記。一切眾生。皆當發願。

願生彼國。尚不間於十惡五逆。我不造五逆。數過十念必當得生。

佛豈自誑。肯違本願。況十方諸佛。示廣長舌。證明斯事。故必求生。不退轉也。




是為行人金剛延幢勇健之力。佛記尚不退其初志。

況天魔惡黨水火盜賊強邪境界及妻妾情愛而能動我行願哉。



或曰世人修而不得生何耶答見異而行不莊也。然則虛喪其功耶。

答。亦必承彌陀願力。

今世不生。二世必生。二世不生。三世必生。一念歸向。

當來定得往生。是名皆不退轉。但枉受多劫輪迴之苦。

故須一生取決。豈可自二其志。墮在他世往生者乎。




又有

慈雲十念法門每晨盥漱靜處面西修行此 往生初因 必不可失

或曰如何用心得不散亂答能運身口之念。

毋論其散但不間斷。自能一心。

亦可即名一心。惟行之不休為度。固不必憂散亂矣。

如母喪愛子。龍失命珠。不期心一而自一。豈制之令一也。

心不可制實在行人勤怠耳。





念佛三昧名一行者。世出世間諸助道行。

悉為淨土而修。無別岐路。

如眾流入海。同得海名。萬善同歸。得名一行。

是故一切念處正勤根力覺道。

四弘六度。皆淨土行。乃至彈指之善。及散心念佛。一稱名。一舉手。

禮誦瞻仰。一香一水。一華一燈。一供養具。

或一念至十念。或一施一戒一忍。禪定智慧。一切善相。

回向極樂。願力持故。雖有遲疾。皆得往生。如滴水寄海。



雖經多劫不壞不失不異不竭以小善根回向極樂雖經異生善根不失亦不壞竭惟除外道種性及因心未起。

善行未立。身心未屈。先期感應者。不可同語也。


是故三昧解脫。行願總持。

無量法門。惟念佛一門。



恭錄 CBETA X62 No. 1197《蓮宗必讀》卷1 X62n1197_p0594b23(00)║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2/1197_001.htm

居士家庭生活的樂趣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居士家庭生活的樂趣



有一次,佛陀向一位最忠誠的在家弟子,就是興建祗園精舍的大富者,

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孤獨長者,給孤獨長者,

佛陀告訴孤獨長者說:過著普通家庭生活的在家居士,他必須具足四種樂趣,

也就是說有四種快樂的地方,什麼四種快樂的地方呢?

很多人認為學佛就是悲觀,絕對不是這樣,這是誤解,

佛陀跟孤獨長老說在家居士的修行,能夠具足四種的樂趣。



第一、能享受以正當方法獲得足夠財富與經濟上的安全感。

用正當的手段去賺錢,我們有錢,經濟穩住,我們就有安全感,

不會被錢所困擾,也不用怕孩子註冊,不用怕房租,都不用怕,所以覺得經濟是一個安全感。



第二、能以此財富慷慨的用於自己及家人親友身上以外,

並且能夠做種種的善行,服務、回饋社會,種種的善行,這都是一種快樂感。



第三、無負債之苦。當然有負債就有苦,無負債當然就無痛苦。



第四、可度清淨無過而不造身、口、意三惡業的生活。

因為自己本身經濟豐富,

你不用打妄語,

不用身體做不正見的生活,簡單說在八正道裏的正命,因為你自已經濟豐富,

那麼你就能夠享受正命的生活。

千萬不要認為說,我經濟豐富後,再去造身、口、意的生活,

雖然四項當中,有三項是屬於經濟,



但是最後佛陀還是慎重的提醒那位孤獨長者說:

物質與經濟方面的興趣,

與由善良無過失的生活所生起的精神樂趣來比,

兩項比起來,還不及後者的十六分之一的。

佛陀的意思就是雖然前頭所說的三項都是物質,

但是這種物質的享受,與精神的享受比起來,物質的享受不及精神享受的十六分之一,

也就是重視精神的享受。

我們若無法從精神上得到享受,雖然擁有很多的財富,但不一定好命,

真正的好命,就是內心無憂,內心知足輕安。



佛陀對在家弟子也談到如何用錢,如何儲蓄存錢的細節。

佛陀關心在家居士的開示,都有列很清楚的次第,他對善生童子的開示中,就有一項用錢及存錢的

方法。他向善生童子說,應當以收入的四分之一作為日常生活的費用,有怎樣收入,才能有怎樣支

出,佛陀都講得很清楚。要怎麼分作四分之一為日常生活的費用,怎樣叫做四分法呢?

將一半投資在事業上,四分之一存起來,預備以後需要時才能夠用,

也就是說以四分來說,我們的收入四分來說,他講的很清楚。

一分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的費用,二分投資在事業上,最後一分存起來,

所以他的歲入歲出,佛陀的歲入歲出做得很適當,不是說賺一元花二元,不是這樣。

我們從以上所舉的幾點個案來看,就可看出佛陀他認為經濟福利,對人生的樂趣是有其必要的,也

就是說經濟是人生生活必要的重點。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8

人身難得有如盲龜進洞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自然苦不用怕 緣起苦可避免
肉體的痛苦,雖然是苦,但它是自然苦,誰也不能避免,

但內心那種煎逼的苦才是最為苦的。

假如在那當中,你要瞭解:自然苦不可怕,緣起苦最可怕。

緣起苦也就等於是心的苦,由你的眼耳鼻舌身看到外面不合你的意,

而在這當中,產生了你內心的不安,內心的恐怖,

內心的煩惱,而引起的這種心苦,

是比你身體的苦更加倍的苦,坐立不安。吃不下,睡不著,每一天都沒有精神,事事興趣缺乏,

因為這樣,才會有很多人走上自殺這條傻路。我說要自殺倒不如為社會服務,服務到自然死亡,

這才有意思。父母生給我們身體,用來自殺實在很可惜的,他的那種行動是愚癡的、是盲目的、

是無明的、是顛倒的,那些年紀輕輕,正當要為社會服務的時候,

稍微遇到一點刺激或打擊,那麼就以自殺來做消極的逃避,

實在太不值得啦!因為人身難得啊!



人身難得有如盲龜進洞



佛陀說要得到人身就要像是什麼呢?

像海面上有一根浮木正在漂流著,浮木的中段有個洞,

那時海底有一只瞎了眼的烏龜,

它每一百年才浮上海面一次,

浮上來的時候正好能鑽進那根浮木的洞裏。



啊!這真的太難了,海那麼大,浮木漂來漂去,位置不固定,

浮木只有一個洞,

烏龜又瞎了眼。

一百年才浮上來一次;

這跟大海撈針一樣的難呀!



人身沒那麼容易得,如同以上的比喻可想而知。

既然得到人身,就要愛惜這個生命,安住這個生命,

所以遇到事情,你一定要去面對它,

事情一件一件該來的就來,你就一件一件的如實處理它,

對你來說會增加許多做事的經驗。

我們以前有說過,人最大的本錢就是經驗,老人的經驗豐富,而年紀輕的人,經驗就比較不足,

就像我也有經驗過,年紀愈大,經驗愈豐富,

如果經歷不豐富,只是略有所聞,聽聽而已,就不切實際。

只有自已經驗過的事情才能印證過去人家所講的原來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真正要修行的在家居士們,你們夫妻關係一定要和樂,

否則,你如何面對群眾呢?

不論你在工廠上班,或者在那裏服務,

同事之間或因工作性質,每天都得面對許多所服務的群眾,

你要怎麼去應付他們?

唯一應付得體的,只有實行佛陀所說的中道法,

即現有的生活,必須要如實。

佛教重視中道,但中道並非疏忽現有的生活。

夫妻生活一定要如如實實,不作假、不虛浮、不瞻前顧後才可以。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4

無 常 ---- 反 常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學佛的第一步就是悟緣起。
確實了解緣起,瞭解五蘊就是緣起的,你才會慢慢減少自己的執著,

減少自己的執著之後,你會發現周遭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

包含自己的身心都是無常。



你瞭解了無常之後要更加積極為社會服務,無當時間過了,就不會回來了嘛!

所以你要更加積極為社會服務,

不是說你悟到無常後,卻消極下去,遇到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

反正世間無常嘛!

這種做法是反常,不是真的認識無常。



「無常」是說:時間過去,不能回來,



我們就把握當下寶貴的時間,做好份內的工作。不要讓時間溜掉了,這樣就太可惜了。

所以體會無常的人,他對世間一切事情,包含對自己的修行及服務人群會更加積極,

對自己本分該負的責任,他會積極去完成,

因為他瞭解無常,瞭解時間的寶貴。

所以我們若瞭解無常後,對任何事情會樂意參與,修道也會很精進的,

但是要悟證佛法,必須要以人天道做基礎,

即是以做人的五戒及十善來作為我們悟道的本錢,以人天道作為悟證佛法的資糧就對了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4

「放下」的真諦--- 誤 以 為「放棄」 就是放下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放下」的真諦

很多人嘴裏說放下,但卻不知要放下什麼?

也不知道要如何放下?

假若沒有真正瞭解人生宇宙的真相之前,

要說放下談何容易!



除了徹底體證真理的人夠格說放下以外,其他的大多誤以為「放棄」就是放下。



例如:出了家即斷絕親情,不跟親人往來,這種即是放棄而非放下。

因此出家以後,是不能斷親情的,同時,還更加要認識親情才是正確的。

或許有人不是這種說法,他說:「唉呀!你已經學佛了,怎麼又落在社會的世俗事上去了。」

我認為這種說法是忘恩負義的,也不合乎慈悲的原則。

現在有的每一樣東西,都要在現有的生活空間裏發展而來,離開這個現有的生活空間另外去找一個

不屬於此空間的東西,這樣我覺得比較不如實。

聰明的人會活在現有的當中,這樣比較如實。

在如實的生活當中建立了身心的安和,那麼這是我們修行的方式與目標,

若不是的話,就變成跟社會跟人群脫離,那就錯了,

所以別認為出家以後就必須要斷情,

包括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不論什麼情都斷離了,才算是出了家,

這是無情無義的作為,而且完全錯了。

你不妨想想看:要不是有父母生你,怎麼會有你呢?

何況父母又養育你!若你不感念父母的親情,那麼你就像朽木、頑石了。



我曾經講過,佛陀當時雖然離開王宮去修行,但是當他證悟了佛法之後,

他還是回國度化所有的百姓,度化他的父王,

他不只度化他父王而已,包括他父王生病時,

他還親自照顧,死後還親自抬棺……等等的孝行,

以及說法度眾當中,均以孝道為基礎,逐漸導入涅槃。



由此可知佛教不是像一般人所想像的:出家以後,每項事物都不能管。

真正並不是這樣的,而是叫你每項事物別沾粘罷了。



出家是叫你離開煩惱、執著的家,並不是離開所有世間一切的事情,

如果這樣,那麼一些智慧上有障礙的或是植物人,豈不是變成大修行人了?

其實他們只是「無記」罷了!

修學要學智慧學解脫,並不是學無記,

無記不能解脫。

所以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人必須修持的德目。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4

四大皆空人人有分--佛說的覺有情,不是愚癡的無情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四大皆空人人有分



四大皆空,

很多人誤解這個四大皆空是出家人的專利,

不是出家人就不必四大皆空。

不管是有修行或者沒有修行者畢竟都是四大皆空的。

有的人錯認了佛教,他把佛教當成是一種悲觀,

學佛一定要每天裝出一副很悲觀的樣子,正襟危坐,愁眉苦臉,正經八百……什麼的。

好像對世界任何一切輕安快樂的事情,統統不能擁有,

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



學佛若不是為了得到輕安,得到快樂,得到和平,得到自在,那我們學佛要幹什麼呢?

不學佛便罷,如果愈學煩惱愈多,那麼我們就不需要學佛修行了。



修行人假如常聽到下面這句話是很正常的:「唉喲!你是看不開的,已經四大皆空了,

怎麼還在說感情和快樂的事情呢?」

當你聽到這句話,你要同情他的無知,

因為他不瞭解佛所說的覺有情的意思,

或壓根兒沒聽過。



佛說的覺有情,不是愚癡的無情,

他所說的快樂,也不是從物質上去追求快樂,

而是使內心輕安快樂。

佛陀所說的:經濟的穩定,這就是物質的快樂。物質的快樂之外,必須要充實內心的快樂,

這樣才能得到身心的安樂。

讀過這本書的人相信不會再誤解修行人了,

也不會一開口就說:「一個修行者還要什麼情與無情?還要什麼快樂與不快樂?」

應該不會再這樣誤解了,先前有這種見解是不瞭解佛法的,

要不然就是對佛法瞭解不徹底。基本上佛教是重視親情,重視友情的。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4

四大皆空五蘊亦空---樹葉枯黃自然掉落,生老病死自然法則,即是如此無常,當積極自利利他。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四大皆空五蘊亦空


什麼叫做空呢?不是叫你連幸福快樂都空掉,

真正的空,

不是每項都空掉、都沒有,不是這樣,

若是什麼都無,就無法發展人間淨土了,

若想達到涅槃,也是不可能夠。



四大皆空,是指我們身心的五蘊體,

這種身心的五蘊體是不論人有修沒修或修行到何種境界?

無論在家或出家?

無論是佛教徒或不是佛教徒?

無論你有何較好的地位或在較次級的地位?

都同樣是四大皆空。

並不是學佛的人才是四大皆空,

其他人的四大永遠都不空,都能永遠存在。



四大皆空是地水風火的結合,地水風火一結合可以形成人的身體,牛、羊、豬、魚…的身體,

甚至蔬菜果樹的植物體。佛教稱之為因緣和合體,既然是由因緣和合的東西,

有一天就會分散,這是免不了的,

肉體分散我們稱它為死亡。

四大假合體中的四種元素(地、水、火、風)不受任何人或神管轄。

所以並沒有一個「我」的存在,因此稱為空。

也就是水就是水,不是我。火就是火,不是我。

四大皆如此,稱四大皆空。



不論任何人,有生必有死,不論地位高低,不論財富多寡,

也不論他處在任何的角度,終歸有一天都會死的,

這是自然的法則,這也是如實的。



生就是四大地水火風的結合,稱為身體,

死就是四大地水火風的分散,稱為屍體。

若是使四大元素缺一項者,如風不來(停止呼吸),或水分流失了(失血過多)……,那麼生命也

就分散死亡了。

所以說四大皆空是人人具足,有生就有死,

這生死的因緣都屬自然法則,不分貴賤,不分等級,人人如是。



大願語錄:



樹葉枯黃自然掉落,生老病死自然法則,即是如此無常,當積極自利利他。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2

社會的亂源乃因缺乏因果道德觀念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社會的亂源乃因缺乏因果道德觀念
佛教所說的空,並不是一味的否認,什麼都沒有,

也不是否認現有的清淨安樂生活,

更不否認夫妻幸福生活,

也沒有否認家中夫妻、子女、父子等親情的快樂生活。



佛陀說這些都是如實的,不能否認的。

若不這樣修行要做什麼?

每天修行卻生出憂悲苦惱,這不是自討苦吃是什麼?

不能否認的,如果認為空就是無(什麼都沒有),那就成為斷滅,

這種斷滅法,就是無了。

有斷滅思想的人將造成沒有因果觀念,不重視道德,

也不管做人好壞與否。

大家要知道,自己內心當中若無因果道德觀念的話,那做起事來就太可怕、太可怕了。

社會所以會亂,大家沒有因果道德觀念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有些人認為出家人,或是在家的修行者,都應該要放棄一切親情,

有這種觀念的人多得是。

然而他們對佛教的認識可說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瞭解。

果真如此,那豈不是變成沒有人性的修行,

對自己、對社會,又有何利益呢?

因為所修已成枯木(沒有情感),

對自己、對社會無一用處。

佛教重視智慧解脫,雖然沒有叫你修苦行,也沒叫你偏向在享受裏沾粘舒服、快意,

只叫你走在中道,佛教是中道的代名詞,加油添醋違背中道的,已經不是佛教的本意,

你看到它,可不能還把它當成佛教看待才好。走在中道才不會修成怪人。

佛教是人間的佛教

,既然是人間佛教,應該要對人間有所利益,

若對人間無所利益時,我們還修這個做什麼。

怎麼說是人間佛教呢?

佛教不是修死後到哪兒?

佛教是修活著的時候就能得到涅槃,所謂涅槃就是得到幸福快樂。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2

和婉規勸免摩擦---無緣認識佛教的人,無法自己理解,大多產生誤解。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和婉規勸免摩擦
夫妻之間並非不能糾正對方的缺點,

假如說對方做法偏差,而我卻什麼都不說,容易造成姑息養奸,這樣也不可以。

若對方有稍微的錯誤我們要糾正時,切記!不要太過直率,

先找個適當的地方,用柔和、婉轉的語氣向對方建議、好好地商量,

在他精神好、情緒好時才商量,

當他情緒不好時,我們最好不要開口,

我們也要選對時節和因緣,



絕不可以一看到人做錯了就一句話罵過去,哦!

這樣他會耐不住,會一句、兩句馬上回應出來,事端就產生了,

一場戰爭就無法避免了。



所以要觀看因緣有成熟否?

時間適當否?

講話角度要婉轉柔軟才可以提供意見,

不能直話直說,說出他的錯誤和弱點,

專找他的瘡疤,而且一下子全搬出來,

這樣他會發脾氣,他會惱羞成怒,不高興,一句兩句回應個沒完。

若我忍辱不夠,換我一句兩句又回應出去,這樣相罵就產生了。



有的更粗魯,當你直接向他問話時,他不會回答你,直接和你相罵,

他內心早有個記恨心,說你就是看他不好,

或是當時要娶親時,嫌他家太窮,不是嫁妝太少,不然就是聘金太少,

或是過去如何如何的不是等等,從壞的一直想,說你就是只會欺負他,

講他的壞處,對他講話都不客氣,由此他的內心就開始記恨,

記著一天、二天、三天、五天,七天……。

當有一天,機會、因緣成熟時,就暴露出來了。

暴露出來,產生問題,常記恨在心中,

永遠無法抹滅,這都是有可能的。



其實夫妻之間,任何一方都有相當可取之處,你要誠心欣賞他及讚歎他,

先生有先生的好處,妻子要欣賞和讚歎他;

妻子有的好處,先生要欣賞和讚歎她,

如此才可以。

不可以說他有好處不去欣賞,也不讚歎,而只看他壞處,

這未免太可惜了,

就如欣賞一朵花似的,你要讚歎它開得好美,縱使有一點瑕疵,

你也知道那是一種缺陷美。

還有,不要忘了,一有機會,要將對方的好處提出來稱讚一番。



語言是是非的來源,也是傳佈的工具,

嘴巴能夠來讚歎別人,我們也靠嘴巴傳佈我們的意思,

只是語言很容易造業,也很容易引起糾紛。

所以一位修行人,若要改善行為,必先懂得語言相和的道理,

若是語言溝通能夠達到「語言相和」,夫妻間的共同生活,就不會產生惡劣的結果,

而常常都能保持恩愛幸福。

有人認為佛教家庭不該有幸福快樂的夫妻生活,我卻不這樣想,你也不否認吧?

或許有人懷疑夫妻修行真的能夠幸福快樂嗎?

持否定答案的人,其實他是不瞭解佛教,他認為說學了佛,夫妻不能在一起,不能合好,

這是不對的。

我們應該瞭解,我們是個在家居士,夫妻之間一定要求幸福、求快樂,

要不然你就不是在家居士的修行人了。

像佛陀制定五戒的目的,就是要讓家庭道德方面做到圓滿。



而佛陀所講的「四大皆空」,被不明究理的人誤用得慘兮兮!

很多人說,哎喲!你們學佛的人,都四大皆空了,還要什麼夫妻和樂?

修行人都在四大皆空還要錢幹什麼?

唉呀!

這是放棄,不是四大皆空的意義。



四大皆空無關夫妻和樂



「四大皆空」就是說地、水、風、火,四大本來都是空的,

不能控制的,不屬於誰的,

它們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和合存在,

縱使和合存在而成為人或動物,仍然還是四大,不屬於誰的。



人的肉體是由地、水、風、火四大結合的,

地就是人的骨肉,水就是人的血、尿、汗、唾液……,火就是人的溫度,風就是人呼吸的氣,人就

由這四大因素來結合。才會變成有肉體的軀殼,

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藉由身外的四大(食物、空氣、水……),不停的補充,

作出新陳代謝作用以維持身命,四大欠一項,我們的生命就一命嗚呼哀哉了!

但是很多人誤解四大皆空,

以為修行人什麼都不可以做,才能四大皆空。



其實不管你有沒有修行,四大本來都是空無自性的,

終歸有一天人會死亡(四大分散),

那時候,四大還是四大,並沒有因死亡消失,

它們又是由和合的狀態分散開來而已!

所以四大皆空與夫妻幸福圓滿是毫無關係的。



本來不管人有修行,或沒修行,不管是好人,不管是壞人,四大皆是空。



人的軀殼壞了(死了),

有人用火燒了它,水大化成蒸氣,風大回歸空氣中,火大融入氣溫中,

地大化成灰燼,結果四大還是四大,並沒有消失,

只是狀態改變而已!

有人將死屍埋在地下,屍體就被蟲蛀爛了,四大有的養肥了這些蟲,有的變了血水,

等於都一樣,四大還是四大,只是暫時分散,

但都不會消失的,任何人奈何不了它,也無法讓它滅盡,

所以叫做四大皆空。



夫妻百世恩,一定要求幸福、求快樂,

但是也要體會四大皆空,總有一天會分離,分開之後,任何一方不可以煩惱、痛苦,

不能說分開之後,我們就吃不下、睡不著。

雖然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但是我們要這樣想:世事無常,人總是會分開的。

一個在家居士佛教徒,夫妻之間建立圓滿,你才有辦法繼續修上去。

否則,你要檢討自己修行的方法是否正確?

要不然我們怎麼會愈修行,家中愈不和!

愈修行,夫妻距離愈遠。

應該愈修行,家中愈和樂,夫妻距離愈近,

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



佛陀只叫你不要執著,

不是叫你放棄夫妻、父子、親族等等的感情,

是要瞭解四大皆空,因緣聚合分散,誰也做不了主。

因此沒有必要憂悲苦惱。

佛陀要我們有這個正見而已。

佛教所說的教義是如此的圓滿,

可惜的是,無緣認識佛教的人,無法自己理解,大多產生誤解。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2

夫妻並非相欠債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夫妻並非相欠債
佛陀對在家弟子的開示,從充實經濟起步,建立家中個人的義務,

包括孝養父母為首務,

然後夫妻之間和樂為次。

所以,我們現在再來說夫妻的關係。現在社會離婚的人太多,過去的人若稍微做的不對,內心就很

不安,可是現在不同,現在離婚聽說有最速件,一星期前結婚,一星期後就離婚了,怎麼會有這種

像小孩辦家家酒的事呢?其原理就是夫妻當中,互相不瞭解。我們先來聽聽看佛陀對夫妻間相處應

如何的說法。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大家都知道,家庭的組織是雙方分工合作的,家庭一定要有分

工合作才能合樂,

一對夫妻的結合一定有它的因緣,有的是由戀愛而結婚的,

有的是經過媒人的介紹,有的是由父母作主而結婚的,

這大家都知道。現在大多數都是戀愛結婚的,若過去應該是父母主婚的較多。

我曾經聽過一個老人說了一個故事,故事說:過去結婚,都由父母作主,她嫁給對方七天了,她還

不知道丈夫的臉是長什麼樣子。你看過去的人多保守,那時候社會經濟比較差,還沒有電燈,晚上

都要靠點蠟燭,所以她在一星期之內真還不知道他丈夫的臉到底是長成什麼樣子?也不敢正面看她

丈夫長成什麼模樣。過去人的保守,和現在人的開放,聽起來像天地之別,差太多了。既然結婚,

不管是自己親人作媒人的,還是別人作媒人的,或是自己戀愛的,都沒有關係,那都是有相當具足

的因緣,

若無因緣,怎能結婚呢?

但是在這結婚的當中,不管是如何,現在很多人都說一句話,「夫妻是相欠債!」

這句「夫妻相欠債」不能這樣說,因為這聽起來好像兩人在一起是牽強的,有成見的。

一下子就說是夫妻相欠債,那麼你就無法使家庭和樂了。



你為何不會想說夫妻是百世因緣,這輩子才作夫妻呢?

夫妻互相建立一個家庭,教育子女,這因緣是很深,

甚至講起來比父母還深啊!

想想看,怎能說是相欠債呢?

相欠債如何結合當夫妻呢?

還未到,就想說夫妻是相欠債,我敢說,這對夫妻一定不會和樂的。



互助互愛互諒 夫妻相處歡



夫妻本是百世的因緣和合的,夫妻一定要惜緣、

惜這個福、感這個恩,若無惜緣、惜福、感恩,我們要如何?

所以常住若辦佛化婚禮,

我都送新郎新娘三句話,

送他三句六字:「互助、互愛、互諒!」

夫妻若無互助、互愛、互諒,那麼這對夫妻每天都要爭執,

說不定一星期天天戰,五天小戰、二天就大戰,這成何體統。

子女看到也會學起來,包括子女也不能得到安樂。所以不管你是用什麼角度,

一定要瞭解既然你們已經給為夫妻,就應該共同合力來組織一個和樂的家庭,

不要為一些小事就要離婚,或離家出走等等……,

遇事一定要如實面對,用智慧解決,不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逃避,既然這樣,當初何必結婚呢?

在人與人的生活當中,偶爾有意見不合的地方,這是難免的,各人的思想觀念,

當然都不盡相同,你的思想和我的思想、你的觀念和我的觀念當然都不會完全相同。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這是事實,沒人的地方才沒有是非。

但在是非當中,不一定是不好的,怎麼說呢?

因為從是非中可以檢討自己,是非可以拿來做為改善自己行為的方針。

意思就是不論在什麼環境當中,

你若是轉識成智,那麼你就能夠開發智慧,

你若無法轉識成智,就讓環境牽著鼻子走。

當然,是非會害人,

是非也能夠使一個人失去理智起瞋恨,做出極端的手段;

是非也會使人失去他的人格,造成意志的懈怠和消極。

有人的地方難免都有是非,有嘴的地方就有是非,

是非非常難以止息。

除非我們有辦法持守五戒中的妄語戒,包含有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語、不綺語,

能夠做到這樣,那麼有口戒就能守住不說是非,

若無,要我們的口不說是非,真難!

身體的病都是從嘴巴吃進去的,

但是我們的禍端,都是從嘴巴講出來的,

這是我的經驗。

飲食直接影響了我們的身體,

嘴巴惹的是非,卻引起了大家的不和樂,大家意見不合就爭鬥,

所以在這夫妻的生活當中的齟齬,

大多數是由於口的是非和互相瞭解不夠,意志不投機、互相體諒關心不夠所引起。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2

家庭經濟人人有責 道德人人有分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家庭經濟人人有責道德人人有分
現在我們來說,家庭中個人之義務:佛陀說每個人都要建立經濟穩定的觀念,

這是每個人的義務。佛陀也很重視家庭道德,家庭道德要建立在家庭中的每個人身上,

換句話說,在家庭中,這個道德一定要建立,

家庭中每一份子都得互相理解,夫妻、子女、父子,都是一樣,都要互相理解,

甚至社會、隔壁鄰居等等都要相互理解,互相關愛、互相照顧,

從家庭中和樂至善,漸漸進入信仰,從信仰中培養宗教的情操,

培養宗教情操建立社會道德觀念。

佛陀說對家庭的首要義務,就是經濟健全,除了經濟之外,不管如何你一定要孝養父母,

意思說你把家庭經濟做好,一定要孝養父母。

若是這樣說,家庭經濟不好,父母也要孝養呀!不能說經濟好才孝養父母,不是這樣,佛陀說我們

一定要孝養父母。

百善以孝養父母為首。

過去說「孝順」,為何現在講「孝養呢」?

孝順兩字就是說,不但要孝,也要順他的意思。現在的社會,道德和過去不一樣了,

我曾經聽過別人這樣說:「父母做壞,下令他的小孩去做壞,那麼他的小孩不和他去做壞就是不

順。」其實這樣變成違背道德了,

佛陀所說的孝養裏就包含道德在內。就是說父親叫我去賣安非他命,我絕對不可以唯命是從,

因為這種不可順他,這種違背道德的事做不得的,

所以叫做孝養父母。

也就是為人子女對父母的養育要有感恩之念,要有實踐孝養的義務。

我們想想看,雖然我是男眾沒有生過小孩,那麼你看到一個女眾要生小孩,肚子先要懷胎十個月,

你看這種壓力,和種種的不自由,

然後還拼老命才生下小孩。生出之後不是就算了,為了小孩子,

世俗人所說的抓屎抓尿,甚至上刀山,下油鍋,父母都肯做,

任何苦都肯受,好不容易才把孩子養育成人。

哇!說實在的,若不會孝養父母的人,他如何能修行拜佛呢?

自己家中有一對現成的活佛,他都不會去力行供養他。

所以孝養父母一定要如實做到,不能馬虎。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2

具足四法得安樂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具足四法得安樂

佛陀時代有一名婆羅門教的青年叫做跋迦,這婆羅門教的青年有一天問佛陀說:「佛陀呀!如何

而得現法安樂呢?」

佛陀就跟他開示說:「要得到現法安樂,必須要具足四項方法,

第一、方便具足。

第二、守護具足。

第三、善知識具足。

第四、正命具足。」



佛陀所說的

第一、「方便具足」,意思就是學習職業,學習功夫,學習職業修養完備,

也就是說我們學習一個職業,有一個功夫,這功夫學會了。



第二、就是「守護具足」,意思就是說財產的保存,

因為你有功夫,你有辦法在社會上賺錢,賺了錢你要懂得如何保存財物,

不要剛賺來馬上就花完了,

或賺五塊錢花十塊錢,他叫你會賺,但是要會理財,

懂得經濟支出計劃,懂得保存。



第三、「善知識具足」,善知識就是說結交一些好朋友。

好朋友不會拉你去吃安非他命,不會拉你去賭博、遊玩、浪費、做壞事等等,

所以你要結交一些善友,來增長道德的修養。

我們道德修養越好,福報就越好,道德修養越差,福報就越差。

那麼我們福報從哪里來呢?

和道德修養有相當大的關係。



第四、「正命具足」,是說不浪費,不濫用財物,

同時亦不可過於節省吝嗇。要知道正命具足是避免濫用、浪費或吝嗇(就是說過於節儉)。

佛陀的家庭生活教法是提倡中道的生活,是叫你過中道生活,不是濫用、浪費,

也不可乙太過於節省自薄,太過於節省自薄,也是不可以的。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2

浪子不回頭 血本無歸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浪子不回頭 血本無歸

我曾聽到一個個案:某某人,生個兒子很不孝,原本家境貧窮,經由他辛辛苦苦努力經營,

終於積蓄一筆錢買了一些財產,這些財產慢慢因為政府政策影響帶動,一下子變得很值錢,因為他

只有一個兒子而已,從小時候就寵慣了,兒子開始染上喝酒、賭博等等的壞習慣,他心想父親剩很

多財產,不用去賺,一輩子都吃不完。

兒子的媽不久前死了,她勞碌一生,死了之後,他的小舅子邀請我去跟他開示,

他的小舅子就在說啦!某某人實在太沒有福報啦!在世的時候,只顧打拼事業賺錢,也不會修行

啦!現在一命嗚呼哀哉了,還生一個兒子一天到晚放蕩、浪費,

雖然留這麼多財產,不到三年就被這不孝子花完了。

舅舅在說話沒注意到他外甥昨天晚上回來,在床上睡覺,被他聽到了,

外甥就走出來說:「舅舅,我哪有那麼差勁,我不用三年,我二年花完給你看啦!」

後來聽說他父親死了之後,經過二年財產真的都花完了。

不但如此,花光財產之後還去跟他舅舅說,「啊!舅舅,不用三年,我父親遺留下的財產,我二年

就花完讓你看了!」



教育可防不孝子



現在生了不孝子,就是很可憐的。不孝子什麼原理呢?

並不是生出就是不孝子,

佛教是說多因多果的,也就是我們將他生出,

生、養和教育很重要,不是生下來把他養育成人而已,

最重要的是教育他。那麼教育好壞跟父母親有直接的關係,

千萬不要誤解我這個兒子生出來就是仇人啦!這是欠他的,不能有這種說法,

佛教是說多因多果,佛教說緣,是適當的因緣,你有把這小孩適當的教育,適當的對他指導,

他絕對會惜緣、惜福、感恩,

但是你沒有適當指導他,那麼小孩子會產生問題。

像現在社會有個問題,就是我們從以前農業社會慢慢轉變成工業社會,

大家都太過追求物質的享受,但心靈欠缺。

為了物質的需要,父母親都必須去工作賺錢,留下的小孩讓別人替我們教育。

自己的小孩讓別人教育。這是個相當大的問題,

當然父子母子間的感情慢慢會疏遠,變成一生出來,有錢請別人幫我們撫養,

問題於是產生了,子女跟父母親的距離會越離越遠。

過去我們家庭溫暖,社會和諧,像我小時候,白天父母去做工,我們去學校讀書,放學回來,到了

晚上,功課寫完了,就在我們家附近的樹下。聽人彈琴、說故事、唱歌,

所講的故事都是勸我們做到忠孝節義,都不離開勸善,

都是些對實際生活上有幫助的道德及因果事跡,

大家在耳濡目染之下,和隔壁鄰居的感情,和父母的感情,和兄弟姊妹的感情,都相當的融洽。

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住的地方越來越窄,不是關在一個像鳥籠的小房間,要不然開口就是說一些社

會是非,不應該的事,沒有幫助人,也沒有幫助社會,東家長,西家短的說一大堆,

演變社會越來越不平穩,社會越來越緊張。

這個原理也出自家長教育子女的良莠關係,

家長與子女間缺乏建立溝通橋梁,

有一條橋梁,有事情他會溝通,

如果沒有橋梁就斷了。

另一方面小孩子受傳播媒體影響,叛逆性越來越重,青少年的問題很多,

包括吸毒的問題更恐怖,他不知道吸毒像判死刑。

乍聽之下,很好奇呀!一吸毒,掉進去就一失足成千古恨,

所以子女的教育實在太重要了。

子女的教育若是不好,不論你有多少財產都將化為烏有。就像我以上所說的故事一樣。

所以對子女的教育要用心下一點功夫,除了義務的九年國民教育之外,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也是相當

重要的。



千萬不要以為早上我送小孩去上學直到小孩下課我去接他回來就沒事啦!

反正學校就幫我們教得好好的,這是不夠的。

環境很重要,有的人想要培養他的小孩把書讀好,得到好成績,

但是父母親卻在那裏看電視,那麼小孩沒有那個環境也無法讀書。

最好培養我們家中的人下班回來,吃飽後,充分利用時間大家都在那裏寫字,

父母也在那裏寫字讀書,培養我們的小孩讓我們小孩有讀書的風氣,

這樣我們的小孩素質就會變。

素質要變,環境很重要,

沒有一個好環境要說他會自愛而自動讀書的畢竟是少數。

年紀輕輕大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闊,

這時期最需要教育和輔導,

否則生一個壞小孩,枉費你拼了一輩子,三代的累積,一代就把它花完了。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2

窮的六因--修行人能作世間事,但心莫存世間意,修行雖曰放下,是要放下一切妄想執著。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窮的六因



浪費、濫用經費,那麼你以後會窮。濫用經費有六種原因,佛陀說得很清楚。



第一、就是說沈迷於飲酒,工作不好好做,拿到錢就去喝酒,喝得每天都爛醉,

認為喝酒可以解憂愁,他越喝越憂愁呀!因為你喝酒,只暫時將你的神經意志迷惑而已,

可是你的經濟越來越不好,喝酒亂了性,往往還發生事情,事情越多,叫做雪上加霜,愁上加愁。

所以喝酒只讓你暫時麻醉,不可能解決事情。真正有智慧的人遇到事情,如實面對去把它解決,

不是逃避也不是消極的,逃避不能解決,一定要用智慧,如實面對現實去解決。

所以每天都在喝酒的人,既浪費時間,精神又無法集中,對事業更無法專心,

有時也因為喝酒而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憾事來。

這樣不是煩惱更多嗎?而且又浪費你的金錢呀!



第二、有人像無業遊民每天都沒有事情做,不利用時間去努力賺錢,

不管什麼時候,都可看到他徘徊在街上,閒逛百貨公司,無緣無故的把時間浪費掉。



第三、又有人沈迷伎樂、娼伎,伎樂就是說花一些錢換取快樂,

像打電動玩具、看表演、看職棒、磨腳底、看賽馬,以及時下最流行的KTV、MTV等等!

你要調劑你的身心一下,還無可厚非,但千萬要選擇有防火安全,有政府立案正當的地方才可以

去。人與人相處難免有壓力,或工作疲勞的壓力,那麼為了紓緩你內心的壓力,去正當的KTV唱

歌,這沒有關係啦!

這沒有什麼的,但是有的人,工作放棄啦!拿了錢,就去KTV唱歌,時間浪費,耽誤自己,

往往之間引起喝酒還造業,因而浪費了很多的歲月,甚至在那產生很多是非出來,實在很可惜。



第四、沈醉賭博,這賭博可以迷人,也最容易增長人的貪心,還包括會放棄他正當的職業,

因為賭博我有感觸,我今天若贏了,就會貪心,我若輸了,就認為還要贏回來,因為我還沒有學佛

之前會賭博,也會打麻將,所以我才有體會到賭博的滋味。

若今天贏了!喔!比做生意還好賺,若輸了就不甘願,若做生意的錢輸了,還會再去賭,

很想把輸掉的討回來,於是就越陷越深了,

這佛陀說得很對。所以賭博會迷人,還會耽誤人的時間呀!

在賭博方面往往最會引起什麼?

你知道嗎?就是惹出事端,引起是非呀!這些恐怖的事情,我深深體會過。



第五、結交惡友,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惡友會引導你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不歸路。

起先你做壞事情,你不知道,等到你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



第六、怠惰,怠惰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

每天都迷迷糊糊啦,每天都不曉得做什麼,都沒有計劃,

就是說一天過一天,事業沒有計劃,經濟沒有計劃,不專心也不盡責去做事情。

世間任何事情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若不付出相當代價,你就無法成就。

不要說社會事業,就依我修行的經驗好了,

你若沒有真心下功夫,內觀用功的話,不會有佛陀自動賜給你智慧,

更不會有什麼人賜努力給你的,

智慧是由自己努力內觀開顯的,並不是別人從外表給你的。

我如果認為別人會賜給我什麼,我就會懈怠,我就會想依靠別人。

依靠之後會失望,我敢說絕對會失望。

如果不想失望,一定得靠自己努力,腳踏實地,精進用功。



大願語錄:

修行人能作世間事,但心莫存世間意,修行雖曰放下,是要放下一切妄想執著。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1

真正的看開,真正的放下,絕不是旁人所說的消極----千萬不要將「放下」當作消極,將「積極有責任」當作是執著

佛教所謂的看開,是叫我們不要「執著」,

對世間一切物質及一切親情不可以把它否認掉,但是叫你不可以「執著」,

因為這是因緣生,因緣總歸也會消滅。



法是自然的。什麼叫做法?法就是自然。「緣起」就是「自然的」,東西有生就有滅,這生滅的自

然法則,我們無法去左右,也無法去控制,假使我有個很好的徒弟,你叫他不要死,或是我徒弟希

望師父不要死,都是不可能的。

妻兒,夫妻等等都是一樣,有因緣生起就有因緣消滅,但是不能消極,認為這是假的,

不需要親情,不需要現在物質的生活。如果有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不瞭解佛陀「中道」義的人

犯這種錯誤是難免的。

因緣和合相總有一天會消失,這是事實的真相。

但是現有的情形,我們就必須要惜緣、惜福,感恩,積極的努力。

不管是物質,也不管是經濟或感情,都要盡職,

並盡力去爭取培養互相關愛,它不是消極的一面。

這樣的做法是真正的看開,真正的放下,絕不是旁人所說的消極。



下面所說的這一類就不同了,那就是自認為學佛的人,有能力去賺的錢,卻不去賺,

自己家中子女眷屬無法建立和樂關愛,而認為自己就是在修行,

這種就是對於看開已經沒有盡責了,也已經產生一種錯誤觀念,對佛陀中道義不瞭解,

也等於產生一種消極。

看開是認清緣起緣滅的真相,終有一天必會分開,必會分離,

不能永遠不變的存在,

對這真理,對這自然,自己要清楚,一定要瞭解。

到了那一天,心愛的人分開了,而我的心還是很自在,

我的命失去,我還是很自在,

確實瞭解這是無常。



現實的東西目前在一起,說不定下一秒鐘就分離了。

現實的人、事、物就是這樣,

有聚合的一天,就有分散的一天,

這叫做真正看開了。

身心自在,瞭解一切都是無常,

一切都是因緣的生滅,所以不會再去沾粘,對現實自然生滅,你已經徹底瞭解「放下」,



簡單說就是放下貪、放下瞋。

能放下貪、放下瞋(瞋恨的瞋),

那麼你就沒有愚癡了,

對一切愚癡,對一切執「我」的執著捨掉。

那麼這叫做放下。

不要應該做的事情放下不做,那麼這種並不是放下,它叫做愚癡。

家中經濟我們要負責,子女眷屬的情愛我們要建立,夫妻感情要建立,對社會關愛要建立,

你都放棄叫做斷滅,

這種不是真正的放下。



放下就是放下我們的貪瞋癡,

放下我的執著。

並不是放下當下的因緣,這一點要明察,並請記詳細!

不是放下我們當下因緣及親情和事業,棄家庭不顧,這種是消極的態度,

是誤解佛教所說的放下。

真正放下的人,他對一切諸惡以及消極行為都放下,

反過來積極去盡自己本份利己、利人的事。

所以真正看開的人他的生活是有規律的,他的生活是有責任的。

責任和執著我們要認清楚,

在「慈蓮月刊」中,我曾說過一個法語:責任和執著兩項,看起來雖然是一樣,

但是它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不要誤解了,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將「放下」當作消極,

將「積極有責任」當作是執著,這不一樣,各位要分清楚的。



對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理透視它認識的相當清楚,

做事不違背道德,

以及違反大自然的法則,

處處積極把握當下,

但對一切,內心沒有生起沾粘執著,

積極面對一切,負起責任,

而沒有將寶貴時間以及空間,浪費在消極的行為上。



也可以說做事不對,我們可以重來,事情做錯了我們可以重來一次,

但是呼吸、生命是不能重來的。

因為我做不對的事,可以改過重新做;

但你的生命死後,時間過去之後,你就不能重來了。

要不我死去,明日再重來,這怎麼可能呢?

瞭解無常必須更加積極,而不是消極放下。

看開一切都是假的,這是一種沒有責任的斷滅說。

我們要瞭解緣起甚深法,要不你就誤解什麼都是假的,你就變成消極了,

你會抹殺掉現有的事實,

佛教沒有否認現有的事實,假若它否認現有的事實。

那麼這佛教對自己沒有幫助,對別人沒有幫助,對社會也沒有幫助,等於變成是一種消極。

真有如此的消極做法,如何成就緣起甚深的佛道呢?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1

真正的看開,真正的放下,絕不是旁人所說的消極----千萬不要將「放下」當作消極,將「積極有責任」當作是執著

佛教所謂的看開,是叫我們不要「執著」,

對世間一切物質及一切親情不可以把它否認掉,但是叫你不可以「執著」,

因為這是因緣生,因緣總歸也會消滅。



法是自然的。什麼叫做法?法就是自然。「緣起」就是「自然的」,東西有生就有滅,這生滅的自

然法則,我們無法去左右,也無法去控制,假使我有個很好的徒弟,你叫他不要死,或是我徒弟希

望師父不要死,都是不可能的。

妻兒,夫妻等等都是一樣,有因緣生起就有因緣消滅,但是不能消極,認為這是假的,

不需要親情,不需要現在物質的生活。如果有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不瞭解佛陀「中道」義的人

犯這種錯誤是難免的。

因緣和合相總有一天會消失,這是事實的真相。

但是現有的情形,我們就必須要惜緣、惜福,感恩,積極的努力。

不管是物質,也不管是經濟或感情,都要盡職,

並盡力去爭取培養互相關愛,它不是消極的一面。

這樣的做法是真正的看開,真正的放下,絕不是旁人所說的消極。



下面所說的這一類就不同了,那就是自認為學佛的人,有能力去賺的錢,卻不去賺,

自己家中子女眷屬無法建立和樂關愛,而認為自己就是在修行,

這種就是對於看開已經沒有盡責了,也已經產生一種錯誤觀念,對佛陀中道義不瞭解,

也等於產生一種消極。

看開是認清緣起緣滅的真相,終有一天必會分開,必會分離,

不能永遠不變的存在,

對這真理,對這自然,自己要清楚,一定要瞭解。

到了那一天,心愛的人分開了,而我的心還是很自在,

我的命失去,我還是很自在,

確實瞭解這是無常。



現實的東西目前在一起,說不定下一秒鐘就分離了。

現實的人、事、物就是這樣,

有聚合的一天,就有分散的一天,

這叫做真正看開了。

身心自在,瞭解一切都是無常,

一切都是因緣的生滅,所以不會再去沾粘,對現實自然生滅,你已經徹底瞭解「放下」,



簡單說就是放下貪、放下瞋。

能放下貪、放下瞋(瞋恨的瞋),

那麼你就沒有愚癡了,

對一切愚癡,對一切執「我」的執著捨掉。

那麼這叫做放下。

不要應該做的事情放下不做,那麼這種並不是放下,它叫做愚癡。

家中經濟我們要負責,子女眷屬的情愛我們要建立,夫妻感情要建立,對社會關愛要建立,

你都放棄叫做斷滅,

這種不是真正的放下。



放下就是放下我們的貪瞋癡,

放下我的執著。

並不是放下當下的因緣,這一點要明察,並請記詳細!

不是放下我們當下因緣及親情和事業,棄家庭不顧,這種是消極的態度,

是誤解佛教所說的放下。

真正放下的人,他對一切諸惡以及消極行為都放下,

反過來積極去盡自己本份利己、利人的事。

所以真正看開的人他的生活是有規律的,他的生活是有責任的。

責任和執著我們要認清楚,

在「慈蓮月刊」中,我曾說過一個法語:責任和執著兩項,看起來雖然是一樣,

但是它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不要誤解了,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將「放下」當作消極,

將「積極有責任」當作是執著,這不一樣,各位要分清楚的。



對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理透視它認識的相當清楚,

做事不違背道德,

以及違反大自然的法則,

處處積極把握當下,

但對一切,內心沒有生起沾粘執著,

積極面對一切,負起責任,

而沒有將寶貴時間以及空間,浪費在消極的行為上。



也可以說做事不對,我們可以重來,事情做錯了我們可以重來一次,

但是呼吸、生命是不能重來的。

因為我做不對的事,可以改過重新做;

但你的生命死後,時間過去之後,你就不能重來了。

要不我死去,明日再重來,這怎麼可能呢?

瞭解無常必須更加積極,而不是消極放下。

看開一切都是假的,這是一種沒有責任的斷滅說。

我們要瞭解緣起甚深法,要不你就誤解什麼都是假的,你就變成消極了,

你會抹殺掉現有的事實,

佛教沒有否認現有的事實,假若它否認現有的事實。

那麼這佛教對自己沒有幫助,對別人沒有幫助,對社會也沒有幫助,等於變成是一種消極。

真有如此的消極做法,如何成就緣起甚深的佛道呢?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1

內外如一的大慈大悲--須從對自己的家庭付出關愛開始,然後推展至其他人。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內外如一的大慈大悲



很多人他嘴裏說慈悲,但不關愛家庭,棄家庭不顧,出了家門,對待別人實在好的不得了,

人家稱讚他:「哦!這個大菩薩」。

可是,一回到家中,卻變成一個很沒有理性的人,像這種對家中的關愛和外面的關愛有厚此薄彼的

不同待遇,顯然不是佛陀所說的法,

因為佛陀向來並不這樣說。只要我們聽了佛陀的教義之後,我們即知道佛陀他大慈大悲,做事是圓

滿的。

這個大慈大悲心,必須要由內心建立,

也須從對自己的家庭付出關愛開始,然後推展至其他人。

也像我時常所呼籲的,我們佛教徒要修行,應以身作則,循序漸進引導我們家族一起修行。

假若你要修行,而你旁邊的人卻不會跟你修行,反而阻止你修行,譭謗你修行,

這時候,我們就要檢討自己的行為,

是不是符合佛陀的教義?

我敢說一句話,我們以佛陀說的教義修行,我們周圍子女眷屬都會跟著修行。

我不敢說自己修行得很好,但是在我剛走進佛教之前,曾受到我的親族及朋友們很大的阻攔,

我開始檢討自己,修改自己的行為,慢慢的影響就近的人。

現在我的眷屬,不知道有多少人主動要來學佛了。

我們不可以用貪瞋癡勉強別人一定要跟我們學佛,

因為牽強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



何況俗語說得好:「有心度眾非度眾,無心度眾才是真度眾」。

只要我們對自己的貪瞋癡下功夫除掉它,其次再對我們應該做的職務及義務盡本分做好,

那就行了。

佛教重視因緣但決不是硬拉人家來參與,是以我們本身所做的行為,來感召他人,

使他人心悅誠服而自願參與。

所以我們必須從關愛自己,關愛自己家庭開始。



不可以口說慈悲,只對別人慈悲,而對自己不慈悲。

如果說慈悲,對我們家庭、親族子女眷屬卻不慈悲,只對別人慈悲,這是不圓滿的慈悲。

簡單小家庭無法下手做到,我們要向外怎麼有可能呢?

所以我們從家庭下手,就是要對父母、對子女、對夫妻、對兄弟等之間建立互相關愛。

假使我們無法從家庭建立關愛,

那我們如何培養大慈大悲呢?

單向外面慈悲會形成一種暫時性的應付而已,

它不是出自我們內心真正的慈悲。

如果出自內心的慈悲,那麼連我們周圍的眷屬都應該是我們慈悲的物件。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1

淨宗問辨

弘一大師文集—修持

淨宗問辨

問:有謂淨土宗人,率多拋棄世緣,其信然歟?

答:若修禪定或止觀或密咒等,須謝絕世緣,入山靜習。

淨土法門則異於是。無人不可學,無處不可學,士農工商各安其業,皆可隨分修其淨土。

又於人事善利群眾公益一切功德,悉應盡力集積,以為生西資糧,何可云拋棄耶!





問:前云修淨業者不應排斥教理拋棄世緣,未審出何經論?

答:經論廣明,未能具陳,今略舉之。

觀無量壽佛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無量壽經云: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殖諸德本,至心回向,歡喜信樂,修菩薩行。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云:佛告彌勒菩薩言:菩薩發十種心。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

心。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四者、於一

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

時,無忘失心。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

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若人於此十種心

中,隨成一心,樂欲往生極樂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





問:菩薩應常處娑婆,代諸眾生受苦。何故求生西方?

答:靈芝疏主初出家時,亦嘗堅持此見,輕謗淨業。後遭重病,色力痿羸,神識迷茫,莫知趣向。

既而病瘥,頓覺前非,悲泣感傷,深自克責,以初心菩薩未得無生法忍。志雖洪大,力不堪任也。

大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無有是處。

譬如嬰兒不得離母。又如弱羽只可傳枝。未證無生法忍者,要須常不離佛也。





恭錄 弘一大師文集—修持

http://book.bfnn.org/books2/1205.htm#a03

佛法非厭世---乃是積極中之積極者。

弘一大師文集—法義

五、佛法非厭世



常人見學佛法者,多居住山林之中,與世人罕有往來,遂疑佛法為消極的、厭世的。此說不然。



學佛法者,固不應迷戀塵世以貪求榮華富貴,但亦決非是冷淡之厭世者。

因學佛法之人皆須發「大菩提心」,

以一般人之苦樂為苦樂,抱熱心救世之弘願,

不唯非消極,乃是積極中之積極者。

雖居住山林中,亦非貪享山林之清福,

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學以預備將來出山救世之資具耳。

與世俗青年學子在學校讀書為將來任事之準備者,甚相似。



由是可知謂佛法為消極厭世者,實屬誤會。





恭錄 弘一大師文集—法義

http://book.bfnn.org/books2/1206.htm#a02

佛法非厭世---乃是積極中之積極者。

弘一大師文集—法義

五、佛法非厭世



常人見學佛法者,多居住山林之中,與世人罕有往來,遂疑佛法為消極的、厭世的。此說不然。



學佛法者,固不應迷戀塵世以貪求榮華富貴,但亦決非是冷淡之厭世者。

因學佛法之人皆須發「大菩提心」,

以一般人之苦樂為苦樂,抱熱心救世之弘願,

不唯非消極,乃是積極中之積極者。

雖居住山林中,亦非貪享山林之清福,

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學以預備將來出山救世之資具耳。

與世俗青年學子在學校讀書為將來任事之準備者,甚相似。



由是可知謂佛法為消極厭世者,實屬誤會。





恭錄 弘一大師文集—法義

http://book.bfnn.org/books2/1206.htm#a02

不飲酒與智慧的解脫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不飲酒與智慧的解脫

我們受持不飲酒的目的就是要避免產生飲酒亂性,

頭腦必須要時時刻刻保持清醒,這是戒。

在律方面,我們應該還要為社會服務,並精進修道。

佛教所重視的,跟其他的宗教不同,佛教重視智慧的解脫。有智慧才能究竟離苦,

若是用祈求別人賜予的迷信信仰,一味的跟著別人拜和賄賂,祈求賜東西給你,

如果別人真能賜給我們東西,這也只是暫時性的,無法久遠,

何況求別人是難,處處求人,想依靠別人也是不自由,更痛苦,

所以最好是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智慧。

我們不要奢求別人能給我們什麼,別人唯一能給的,只能教導我們方法而已。

佛陀說:「我只能教你方法而已。」

為什麼別人只能教你方法,卻無法給你實際的東西呢?

我打個比方:現在有人肚子餓,他說:「師父!我肚子餓死了!」我可沒法子替你止餓,

但我會教你方法:「現在你去大寮。那裏有東西可以吃。」方法給了,

實際的饑餓卻並未消除,他必須走到大寮,取到食物,還得把食物吃進肚子裏面,才可以止餓,

原理就是如此。

所以,你真的要相信:沒有什麼人可以賜給你什麼,他只能教你方法,告訴你要如何去止餓,

告訴你要如何止掉你的煩惱、痛苦等方法而已。

我也不能送什麼給各位,

你餓了,我也沒辦法立刻幫你止餓;

你病了,我也沒辦法立刻讓你痊愈,

我只能將我瞭解的布施給各位,各位聽完以後,認為值得學,認為對自己有幫助,那麼你就使用,

使用後得到個中滋味,「嘿!真的!」到那時候你再教給別人,教給別人我們叫做回向,

也叫做如實的回向。這不同於誦經的回向,誦經回向是很好,可以引導我們起慈悲心,

但這種慈悲心,還沒達到如實的慈悲。



真正如實慈悲的回向布施是要將你親身聽來的佛法了解體證之後,

將方法再教導別人,這才叫真真正正的回向,

真正的慈悲,這樣對自己有幫助,對別人也才有幫助。



佛教是重視智慧的,要啟發智慧是不可以喝酒和吸毒的,

因為你喝酒、吸毒,你會亂性,精神不能集中,精神無法集中要如何悟道呢?

我在回歸自然有說過,所以一定要瞭解,除了自己不喝酒之外,還應該集中你的精神,

以清楚的頭腦,來服務社會人群,來精進修行佛道,這才是真真正正持不飲酒戒。不只是佛教弟

子,應該包括非佛教弟子,只要你有這種慈悲心念,只要你想對這個社會有所幫助,就應該去力

行,去實踐這種的規律。

你可知道社會越文明,大家的煩惱就越多。因為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已不欠缺什麼物質享受,但最欠

缺的卻是內心的安寧。

物質在我們已經太過於享受,是不欠缺的,最欠缺的是內心的安寧,

因為內心缺少一份寄託,所以才有很多人亂找信仰,

怪力亂神等很多騙人的社會問題因而演變出來。

有的人身不由己,自己不想騙人,環境逼他去騙人,這種實在對社會、對本身、對整個團體都沒有

幫助,反而危害了社會。

所以才有人說:「我們這個社會病了。」但社會生病應該歸咎於我們不肯開發自己的智慧所致。真

正要幫助社會,要運用我們的智慧,才能使這個社會重新得到安樂,

這是社會上每一份子都要做到的。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1

不妄語與正語的行持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不妄語與正語的行持


持守不妄語:
除了不說謊之外,還須講些真實的正語。

什麼才算真實的正語?

就是說你對佛法深入聞、思、修之後,所瞭解的真相,

用它來教導別人,這才算正語。

我們不能再用一些邪知邪見來教導別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前面我們已經解釋過了,

這地方重點在介紹律,所以在戒方面我就不再重覆了,

唯一要提醒的是持戒之外,不要忘了還有律要去行持。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1

不邪淫與有禮貌的行持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不邪淫與有禮貌的行持


如何受持不邪淫:
不要說我們在家居士只受持性行為不邪淫就好了,

當我們對別人說話時,每開口都講一些會使人想到邪念的話,這樣我們就不對了。

我們對別人,行為必須要清淨,

對男女之間說話要有相當的禮貌。

所以戒邪淫的真正意義是廣泛的,

在律方面,要做到自己身心清淨,還要使人身心清淨,

對別人彬彬有禮,恪守男女有別的禮貌。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1

盜戒與布施齊頭並進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盜戒與布施齊頭並進

那麼對不偷盜的盜戒之外,還須積極做到什麼呢?

還要負奉行規律的責任,

就是說不偷盜之外,還要去行布施。

不只禁止偷盜而已,

還要去行兩種布施,



一種布施是假若你智慧比較好,就用你的智慧去教導別人,讓別人也跟你一樣有智慧。



不過,智慧有兩種,

一種是世間的智慧,它是求生的能力;

另一種是出世間法,也就是出世間的智慧。

假如對方傻,而你比較聰明,你就將聰明的世間法去教傻的人,

假如別人不懂得佛法,你就將你懂的佛法教導別人,

施予世間法或出世間法這兩種,

都是不只持守自己不偷盜而已,還持守布施。



還有一種就是我們經濟很好,生活過得去,看別人沒得吃,看別人可憐,

我們可以施捨財物幫忙別人。

不管是施予智慧,或是施予財物,

只要心中不求償還,這種行為就叫做布施。

所以我們持守自己不偷盜之外,

還要奉行布施,這是佛陀的戒律並行。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1

戒殺與護生的行持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戒殺與護生的行持

譬如說:五戒之一的戒殺就是禁止我們不殺眾生的生命,這就是規範。

但是在佛陀的戒律方面,只持戒不故殺之外,必須還要去做利他的規律,也就是說除了不去殺眾生

的生命之外,還必須去行持放生、護生和救生。對一切眾生應該秉持慈悲平等關愛的心,更要積極

的去做利益眾生的事情。



譬如說放生,

我們不明究理看到放生物就買回來,賣主就會想:「這種東西,有人買去放生,我就再去捕捉。」

我們在後頭買放生物,生意人在前頭捉來賣給你,這樣到底是放生還是殺生呢?

你可以仔細想想看:首先,他捉很多來,在捉的過程中難免會死去損失一些,

然後從你買來放生前的這一段過程中,又將死去損失一些,

這到底是放生還是殺生呢。

肯定的說:這是間接的殺生,根本談不上放生。

其理由很簡單,它們沒被捕捉之前原本都沒死,何必等你捉來再放生呢?

真正的放生一定要做好護生,就是保護眾生的生命,像保護野生動物,

應該保護的要盡力保護,這才是真正的放生。

所以說戒不是指不去做的規範而已,還必須將消極的一面擴展到積極的一面,

這是一定要做到的,所以才區分戒就是不要去做,律就是應該要去持的,

否則就永遠被人家認為佛教是消極的片面而已。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1

戒律乃為道德之本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大願法師講述

戒律乃為道德之本

「戒」、「律」兩字的意義,應該是各有所指,

簡單說,也就是各有各的說法,

戒有戒的範圍,律有律的範圍。

「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惡,若作惡便是犯戒(諸惡莫作)。除禁止不得作惡之外,佛弟子也禁

止當作善不可不作,

所以在三十七道品佛陀就說:

「已生惡令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

不論在家、或是出家,首先必須由此下手,

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應該的行為,不可妄造惡業。

除此之外,

佛陀又規定:

應該去做的善、應該去做的事,必須去做,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眾善奉行)。



所以「戒律」用二句話來說,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一般人對於佛法及戒律認識不夠,不完全瞭解,因而錯認佛教只是消極的防非止惡,

卻不瞭解積極一面的眾善奉行。

也就是說,該持的就持、該去做的就去做、

該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

所以在戒律中有二句話:「止」和「持」,

止就是「諸惡莫作」,

持就是「眾善奉行」。

若是不瞭解,就會認為佛教是消極面,就無法瞭解佛教積極面的眾善奉行。

簡單說,「戒」是不能如此!「律」是應當要如此!

戒與律以文字來說應該是這樣,

所以「戒」是比較屬於個人的持守,

「律」是較屬於團體的活動,

不過有時也可以將「戒」、「律」合起來通用,則是「止」「持」——停止和應該要持守的,也就

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其實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責任的規則,做人的根本立場,

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門。

無論是出家或在家的佛教徒,對於戒律都同樣需要去實踐,

因為佛法都是建築在戒律之上的,

所以我們要學佛,必先要瞭解二項:一是戒律,一是法。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0.htm#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