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常常看別人的不是,自以為是,這是最大的過失

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二) 淨空法師講述



【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



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不可以有我是你非、我正你邪。若還有自私自利、自以為是的

念頭,就是煩惱習氣,心就不清淨、不平等,這就是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的障礙。好事最後變成魔

境,就在這一念之差。佛菩薩的心是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看一切眾生是平等的,對一切眾生

真誠恭敬。我們要在這個地方學習,才能獲得感應,獲得助緣。有了助緣,自行化他就方便了。



常常看別人的不是,自以為是,這是最大的過失。別人縱然造作五逆十惡的罪業,我們也要學佛菩

薩,用慈眼觀之,他是一時迷惑鑄成大錯,他不是真心,真心裡沒有過失,他用的是妄心,所以被

煩惱習氣所支配。諸佛菩薩看到這些人,是以憐憫心、清淨心、平等心待之,因為他的真心佛性絲

毫無損,佛菩薩對他還是圓滿的恭敬。普賢菩薩教我們「禮敬諸佛」,所以對於作惡多端之人,

「禮敬」並沒有減少一分。



這件事,我們能做到嗎?

有分別、執著,就做不到。

做不到就是眾生,就不是菩薩。

要學菩薩,就要從此地學起,

要真正做到對極惡之人,也歡喜讚歎他善的一面,絕口不提他惡的一面。

不但不提,心裡痕跡都不落,心才真清淨,清淨心得大自在。我們看他也是一尊佛,因為「一切眾

生本來成佛」,佛是這樣看待人的,我們學佛也要這樣看待人。他現在造惡只不過是一時糊塗,糊

塗也有明白的一天;我們有義務幫助他,使他早點明白;他明白了,也會普度一切眾生,眾生就有

福了。



心裡不要常想是非人我、恩恩怨怨,要常想佛的教誨,常思經義。

以《無量壽經》為主,就要常想《無量壽經》的義理,將之變成自己的正思惟,應用在生活中,以

佛眼觀世間,我們才真正成為彌陀弟子,真正是作菩薩,轉凡成聖。從心理轉,從行為轉,這是真

實功德,希望大家共同勉勵。





恭錄 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二) 淨空法師講述

http://www.book.bfnn.org/books/0483.htm#a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