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顯示具有 深信因果 斷惡 修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深信因果 斷惡 修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普勸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五、普勸

除了以上數種,其餘如與人爭氣而自殺的,確也不少。自己親受極苦,以快仇人之心,更是愚不可及,太不值得了。此全賴各人勸導,令勿走極端。總之自殺的原因繁多,不能一一盡述。

但是我最後要奉勸一輩有力的人,不論若富若貴,對於貧窮無告的人,應當特別矜恤,格外提攜。要知事業,即是利人。易曰:『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又杜詩云:『男兒事業知公有。』即如叔孫豹所言的:『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皆古人的事業,(非如現在的人,以做官發財為事業。)然何莫非指利人而言。

是以

而不能利人,徒務虛榮,是名尸素,不名事業

而不能利人,一昧貪求,是名婪鄙,不名事業

既富且貴,又能利人,便能博施濟眾,博施濟眾,是堯舜的事業

我更要奉勸一般世人,對於貧苦的人,切不可存勢利之心,他已經苦了,還經得起你們的白眼,經得起你的揶揄麼?

貧苦人,是受不得氣的,一受了氣,他就怨命自殺。那末,你們豈不是間接的犯了殺人大罪麼?

而況自身難保,前人即是後人,怎可不知自懼?

自來前倨後卑,季子所嘆,壁詩紗籠,王播所譏;所以勢利之行,萬不可有。須知民胞物與,原屬同氣連枝,緩急自當相濟,患難自當相救,相濟相救,方為人道主義。

試問做了人,不講人道主義,應該不應該呢

總之多讀書,方明理,明了理,自然洞徹一切,不為物累。孔氏老莊之學,博大精深,邈焉寡儔。尤高者如佛學,若能深研,得益匪淺。有志之士,幸各努力,聊供芻獻,尚希大雅指正。

敬錄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0.htm#a07

勸大家勿輕生,切莫自殺,以致後悔無及...若然自殺了,不特苦上加了自殺的苦,來生尤其是苦,是慘苦、極苦、長久苦、苦中苦,真是說不盡的苦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二、枉死後的苦

既知靈魂不滅,死後尚有來生,以為現世的生命,為時短促,苦多樂少,有甚麼寶貴?不若自殺了,也許來世可得到快樂的生命。卻不知道人生一世,本已甚苦,若然自殺了,不特苦上加了自殺的苦,來生尤其是苦。而且所受的,是慘苦、極苦、長久苦、苦中苦,真是說不盡的苦。所謂一朝失足,成千古恨,大家千萬不要輕生,弄到後悔無窮。

(丁)顯感利冥錄云:(節錄原文)

『戊午夏,旅京諸居士,公延浙江觀宗寺諦閑老法師,蒞京宣講圓覺了義經。北京都城隍白公諱知,降乩西城小沙鍋胡同錢叔陵居士家。

錄如左:乩云:諦閑老法師惜無暇來一談,諸公能相請否?眾問下星期日可否?乩云可。

後諦老法師如期而至,白公再降乩於錢居士家云:今日蒙大師惠然肯臨,感激無似。後白公問難頗多。其一云:世間庸庸之人,其鬼最苦,終日如有所失,惟橫死者尤為慘苦,(注意)又難超生!(注意)其故何歟?問難畢,周倉臨壇,問畢命時痛苦,何以至今尚現。(按三國誌周倉墮城而死。)諦老法師為之說法開示竟,周倉感荷而去。』

周倉死,距今千有餘年,自殺的痛苦,依然發現,受苦之久,可為寒心。推其所由,全在當時一念之誤,欲謀自殺者,當以此為鑑!

更有一層,大家以為周倉已死,何能至今尚在,不免有些奇怪。這就可見靈魂不滅,確然無疑了。

(庚)楊仁山先生云:(節錄平等閣筆記原文)

『先德為旌德教諭的時候,有門生某,僧經遇見縊鬼,且互相談話。

據縊鬼云:枉死之鬼,無計自拔,最為慘苦,(注意)須延高僧超度,為誦經懺始得。生就應許他,為作佛事,但要他變現縊死時的狀態。鬼堅不肯允。謂變相的時候,痛苦非常,非經三五天不能回復原狀,後經生再三請求始允。惟云我變相的時候,非但人心全失,而且不能識人。君住床上,必須將帳門緊握,勿令我撲及,否則兩俱不利。既而變為極可佈的狀態,滿房亂撲,一若惝恍無主的樣子。撲帳門三次,不得入,乃劃然長嘯一聲,出門而去。』(寒世子謹案:能預先告知,並非失卻性靈,即是痛苦至極,以圖代替解脫,故不能再辨何許人也。臨死之苦,可知!)

(四)死後入地獄

地獄之說,自古有之。非但宗教家說有地獄,就像希臘的大哲學家畢才哥拉,亦言不潔的靈魂,重濁而墮於地獄。意大利詩人但丁,也有火石地獄之描寫。即核治在鬼語一書中,也說他親見地獄之數甚多,火石地獄之外,還有個人地獄,一經墮落,受苦無窮,故知地獄實有。

醒世千家詩云:

『吳江蔣某,與人爭氣不勝,服毒自殺。後來憑在他的妻子身上向人道:我不當死而死,罰入枉死城,(地獄之變相)火床銅柱,慘苦萬狀。方知在生一日,勝死千年,勸大家寧可氣死,切莫自殺,以致後悔無及,大哭而去。』

說鈴云:(果報類編下卷)

『鎮江人張大,寓居揚州。康熙七年五月病死,見閻羅王。

閻羅王曰:誤攝矣,汝既到此,可寄一信於陽間。命鬼卒引遊一城,匾曰枉死。見有眾鬼,拖舌尺餘,云自縊死者也。日日到此時辰,必受上吊之苦。見有眾鬼,身腫衣溼,云投水死者也。見有眾鬼,或無頭,或斷喉,或七孔流血,云自刎死、服毒死者也。

每至本日某時,各照生前死法,苦楚萬狀。

諸鬼相謂曰:吾輩在生時,謂一死了事,不意受苦至此,悔恨無及

張大曰:此輩何時重得為人?鬼卒曰:不能矣,大凡閻羅殿前託生為人者,十分難得

(寒世子謹案:人身難得,中土難生,名師難遇,佛法難聞,此之謂歟!)

好個人身,不知自愛,反尋短見;在陰司負冥王一番注生之恩,在陽世負父母三年乳養之德。況一人自盡,往往結訟連年,害人不淺。

故閻羅王最怒此輩,判入畜生道,不容易得人身也。

看畢,來復冥王,

閻羅王曰:汝回陽世,可述此勸人。大聲拍案,忽醒。』


敬錄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0.htm#a06

其他死 的痛苦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四、其他死

(一)槍殺與刀刺 最近與黃姓軍官談,他從軍將及十載,親歷三十餘戰,身中槍彈,已不計其數。據云:正當戰時,槍彈著身,如拳擊然,不覺痛苦。繼而頭漸暈,目漸眩,一霎時就昏過去了。我問他何以忽然昏去?他道:痛極而昏。又道:在昏過去的時候,痛苦雖不全然覺知,可是醒回之後,其痛難當。有的手爬足踢的、滿地翻滾,身下泥土,也為成坑。你想他怎樣的難受呢?總之,不論受創輕重,昏過去了,終要醒回。不過創重的人,往往因流血過多,虛憊已極,動不得了,人看了以為他安然死了,沒有甚麼痛苦;不知他真是極苦難忍,有口難言!我聽了他的話,頗為感動。我又有一位姓馬的朋友,他也從軍多年。因我問了他槍傷之苦,他就告我道:有一次交戰,一個軍官中了槍彈,正從腹部穿過,他即時昏去;醒回來了,滿地翻滾的,向我道痛極了,要我將他槍殺了,以為早了這種痛苦。我與他為至好,既不忍出此,然又沒法救他,他在地上,又翻滾了多時,方才死去。當翻滾的時候,見他非常用力,這就是表示他痛苦的利害!從以上二人所講的話,有兩層意思可以看到:第一層,不致死的槍傷,固然要醒回,就是致死的槍傷,也要醒回來。死不是容易的,須得慢慢的死去。第二層,在那裏翻滾的,確是感到痛苦,即殭臥不動的,未始不感到痛苦,所感的痛苦,也許更加利害。

合起這兩層意思來,就是說:槍殺了,決不就此昏絕死去,不感到痛苦的。所以要用手槍自殺的人,此中風味,可想而知了!

至於刀傷的痛苦,黃軍官與姓馬的朋友,都謂較諸槍傷,尤其利害云。

(二)碾死 近來還有一種新奇的死法,就是將身臥在鐵道上面,等火車開來,一截數段,請大家想想,像這樣的死法,究竟痛苦不痛苦呢?實在是慘酷極了!目前暫且不談,隨後把這個問題,再來討論。

(三)墮高巖死 從高巖墮下,最初的時間,往往因震動過烈,失其知覺。迨醒回之後,痛苦仍在。

據哈伊姆博士從山崖墮下的報告云:(見死的研究)

『我身如疾風似的,落於左側巖石之上,又顛墜於後方石上。自覺從十丈空中墜下,頭觸巖石,繼撞雪壁,都聽到沈悶而又絕大的響聲,頓時知覺全失,隔了若干時間,始感到非常的痛苦。』

(四)餓死 據西人將動物來試驗的結果,當餓死期,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時間,尚現穩靜之態。但隔不好久,體溫升騰,驟然間興奮暴躁,不可遏止了。繼而體溫驟降,命即告終,人也是如此。實則照以上情形,可分為絕食時期、及餓死時期,二種過程。在初期中,無甚大變化,到了餓死期間,體量減縮,身心衰弱,終至興奮暴躁,內部發生奇異的感覺,就會吞食人肉,道義心也失了。絕食後,生存的時期,六十日為常有之事,至因情事關係,可生存二三個月之久云。長期受苦,慘何可言!(寒世子謹案:可知濟荒即是救命,救命乃是莫大功德。)

敬錄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0.htm#a05

中毒而死的痛苦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三、中毒而死

中毒的意義,就是一器官或多器官,受毒藥的作用,而起變化或損壞,實則麻醉劑也。具有此種性質,應與此類併為一談,因近年服麻醉劑而自殺的人較多,所以特別提出來詳加討論。

(一)硝酸硫酸鹽酸等 這一類藥品,腐蝕的作用最烈。入口的時候,發激劇的燃燒,以致痛極而暈。口唇依乎藥品的種類,發現或黃、或黑、或白,又發嘔吐、眩暈、泄瀉及劇烈的胃腸炎。五臟壞爛,極痛難忍,兼之虛勞冷汗,脈伯膊弱微,呼吸急促,顏色蒼白等,同時並起,患者以非常之苦悶而死。

(二)砒石與燐 此二種同為刺戟性的毒劑,徵候頗相近似。服後發劇烈的胃腸炎,痛至不可忍耐,兼之眩暈嘔吐,及泄瀉等,既而稍稍平復。數日後,胃腸炎再發,起第二次的血管變化,至竅中流血。末後,因脂肪質變性而死。

又大量的砒入血中,起急性中毒。症狀為劇甚的嘔吐,重篤的神經症狀。神經症狀,即昏睡、譫妄、搐搦、肢節麻痺、呼吸及心臟麻痺、速致死。砒中毒之後,體內灼熱如火燒一般。其痛如刀劍切斷肉體,輾轉反側,皮膚現出血斑。解剖了以後,見諸多臟器,有出血性。

燐中毒(如服洋火頭)與砒中毒的情形,大同小異,都死得可怕。

【增補】歙人蔣紫垣,流寓獻縣程家莊,以醫為業。有解砒毒方,用之十全,然必邀取重資,不滿所欲,則坐視其死。

一日,暴卒。見夢於居停主人曰:吾以耽利之故,誤人九命矣。死者訴於冥司,冥司判我九世服砒死,今將赴轉輪,賂鬼卒得來見君,以此方奉授,君能持以活一人,則我少受一世業報也。言訖,涕泣而去,曰:吾悔晚矣。其方以防風一兩研末,水調服之而已,無他秘藥也。又聞諸沈文豐功曰:冷水調石青,解砒毒如神。沈文平生不妄語,其方當亦驗。(見紀文達公閱微草堂筆記)

敬錄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0.htm#a05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麻醉而死的痛苦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二、麻醉而死

安神藥片、鴉片、嗎啡等,都是麻醉毒劑,能起麻醉神經的作用,而陷人於死的狀態。

自殺的人,就誤解這麻醉性,以為一經麻醉,就此糊裏糊塗的死去,甚麼痛苦都不曉得了。所以尋死的人,不約而同的、都走到這一條路上去。

但是據我所見,與他們的理想,完全相反。服了麻醉劑,並不就此糊裡糊塗的死去,依舊要醒回來的。並且醒回之後,非常痛苦。

去年我一個朋友的女兒,服了安神劑,就昏昏的睡去,她家裡的人,沒有察覺,足足睡了一日一夜,方才醒回。頓覺頭脹欲裂,五臟翻攪,欲嘔不嘔,所感痛苦,十分利害。

還有友人的妻,因夫婦口角,吞服了鴉片。我去他家探望的時候,彼婦已經醒回,她卻不發一語,惟雙目圓睜,呻吟不絕,表示一種極慘苦的狀態。那種可慘的現象,至今猶深印我的腦海。(以上所舉自殺的人,都是實有,並非虛構,不過將他們的姓名隱去就是了。)

又報載:某醫院看護婦,日間二時許,潛服了嗎啡,一直到夜半醒來。呻吟慘苦的聲音,把同室人從夢中驚醒。

從以上三件事情看來,的確可以證實、服了麻醉劑,終歸要醒回來,而又非常難過的。

有人道:不然,他們這些人,所服太少了,倘然吞服多量,決定一眠不醒,更何來痛苦呢?殊不知服了少量麻醉劑,已經難過,何況服了多量的呢?

大凡服了多量麻醉劑的人,四肢必完全無力,在旁人,祇見他瞑目不動,以為並無痛苦。其實這人,正在備受種種苦楚,如頭眩氣促、心臟悶痛等,不過因其四肢五官,疲乏得無從將其所受的痛苦,表示出來。所以旁人初時,亦不覺其苦,以為服了麻醉劑,便安然而死了。迨至後來,因受藥力傷害太甚,以致不能抵受,乃於竭力掙扎之中,祇能發出微細而悽慘的呻吟此種呻吟的聲,實不知含了多少身體上痛苦,及心靈上痛苦在內。

也許其中,亦含有不少悔恨及求救之意。不過那時,已弱至不能明白表示了,故祇好認其為呻吟罷了。

此說並非無據,試閱報章所載,服毒及麻醉劑的人,發覺時,大都呻吟不已。可見此種自殺的人,他死時亦非好好的死去。(我有一個朋友,曾經吞服鴉片,他道毒發時,痛苦異常,惟求速死。)且此種自殺的人,於經過若干痛苦,及發過若干呻吟之時,尚未為人察覺,以致痛極苦極而暈去,變成陷於極深的失神狀態。但是服了多量麻醉劑,並無苦痛這一句話,也許有人會贊成他,說他所見不錯。

唉!倘然人們相信了他,就上了大當,喫大苦頭的日子到了!我對於這一樁事,本來就想同大眾特別的討論討論,現在趁這個機會,可盡量的一說了。

要曉得,那些麻醉劑喫多了,就陷於極深的失神狀態。彼時呼吸停止,心臟跳動完全不行,與死一般無二,可是經過若干時期,依然會醒。不過經過的日期,沒有一定,從數分、數時、數日、數星期,乃至數月,都會有的。(經西國專家考驗,並非過甚之談。)經醫生勘驗,往往斷為已死,就胡亂為早計的埋葬。(此為西國習語,猶言未死而葬也。)及至醒來,早被入殮,欲出無路,極呼誰應。終至輾轉棺中,悶絕而死。此種慘苦,試想可怕不可怕

故欲講明麻醉劑為害之烈,必得了解失神狀態之如何可危。請先舉幾個外國例子來證明證明。

台伏氏所著的早計埋葬中云:

『在物產展覽會附近的一個婦人,有一天昏厥氣絕,入於極深的失神狀態,醫生判為已死。此時正當夏季,僅隔六小時,即舉行埋葬典禮。過了若干日子,這婦人的母親,預備將女兒屍身,遷葬至碼爾率由,因將墓窖發掘了。這母親頓時喫了一驚,因為見她女兒屍身,已非葬時的情形了,髮亂如麻,裹身的布,已片片碎裂。其實這婦人,並沒有死,經醫生誤證,就將她生埋了。後來她醒回來的時侯,煩悶痛苦已極,所以將布囓成片片而死。她母親見了這種慘景,從此發狂云。』

又斐戛洛雜誌載法國某醫生,自述剖驗的經過情形如下:

『五年前,一發狂婦人,死去已經兩日,就預備將她剖驗內臟。因此把她的屍身橫陳在大理桌上,燭火一柄,安置在婦人胸前。緣此時正當夜分,一切安排既竟,於是奏刀□然,直刺彼腹。不料這婦人狂叫一聲,頓時躍起,燭即墮地而滅。她一手緊握我髮,一手亂抓我面,我因此駭極,就將手中解剖刀亂刺,彼婦著痛,長嘯一聲而倒。我也從此昏絕,不省人事。直至日中醒來,見彼婦屍身,橫臥在血泊中,一把尖刀直貫她的心臟。至今思之,悵然若失,彼婦爪痕,猶依稀在面云。』

吾讀了以上兩樁悲劇,不覺掉下淚來,為這兩婦之呼冤不止。然而像這一類的事情,更僕難數。總之致人於失神狀態的,雖不必盡是麻醉劑,然麻醉劑定可致人於失神狀態。一入了失神狀態,就有以上極險惡、極可慘的事情發生。

可是人家聽了這一番敘述,難免又起疑問道:近來西國醫術昌明,難道連死與活都辨不出來麼?

若論到這一個問題,倒確是大難。數年前,巴黎醫科大學的特爾塞候,鑒於死的徵候,難於確定,就拿出幾萬法郎,徵求關於這一項的論文。後來收到百餘件的投稿,竟無一人堪膺上賞。死的徵候之不易判,於此可見。

現在經醫學家考驗,除了屍體壞爛之外,如呼吸斷絕,心跳停止,鞏膜起斑,乃至骨強體冷等等,都不足為死的決定徵候。然而屍身壞爛的時候,沒有一定,若說非到屍身壞爛不可言死,那末,在屍身未壞爛之前,終不能埋葬了,這那裡可以呢?

然照現在一般醫生對於病者,驗其氣息已絕,心跳已止,就說是死了,又有何等的危險呢?

所以西人對於早計埋葬,加以縝密防護,並有各處人道協會專司其事。據倫敦人道協會報告,二十二年中,竟有二千一百七十五人得慶更生。又哈姆布爾格協會,不到五年,拯救一百零七人。

雖各處多少不同,然皆有良好成績。即就以上所說的二千數百人論,早經醫生判為已死,苟非人道協會的特別鄭重,施救有方,早已埋諸黃土。枉死城中,驟添了無數新鬼,豈非絕大憾事呢?

我於早計埋葬一層,所以不憚煩勞,反覆引證,就是要請國人關於這一個問題,也須得特別注意。恐自洋藥輸入中國以來,像這一類枉死的人,正不知多少,不禁為之浩嘆。

近年申報所載『自殺方法之研究』一篇,此中所引的事實,可為佐證。略述如下:

『洗冤錄集證載:嘗聞老仵作言,檢服鴉片人的屍體,伏者居多,側者亦常有,惟平仰者甚少。其故由於死者埋葬之後,鴉片毒退,仍復醒回,輾轉棺中而死的緣故。又記道光七八年間,粵東有吳姓其人,旅中窮極無聊,吞服鴉片而死。旅店主人,不敢將他收殮,知三水地方,有死者的親屬在彼,隨即遣人往告。及親屬至,死者已於前一日醒回,計死去三日四夜。』

我的朋友孫君云:

『有一天,我的妻子胃氣痛復發,她就將人家所傳的丹方,名叫九籠佛手服了。九籠佛手是在鴉片水中煎過九次的佛手。豈知她服了之後,漸漸的神志不清,昏絕過去了。於是舉家驚惶,莫知所以然的緣故。因為她服九籠佛手的時候,卻沒有人看見,就立時請了醫生來勘驗。據云她必定服了麼毒,隨施種種手術,終歸無效,繼而脈斷氣絕,醫生說是死了,就忙亂的趕備衣衾棺具,預備將她入殮。詎科過了九個鐘頭,氣息復續,漸漸的醒回來了,至今無恙,此為今歲九月間事也。可知九籠佛手,藥力尚微,所以僅隔九時醒回。服了鴉片,當然不同了,可不慎諸。』

(寒世子謹按:胃氣痛俗稱胸痛,患者甚多,服此種藥亦甚多。茲附治九種胃氣痛方如下:延胡索三錢,五靈脂六錢,姜黃五錢,蒲黃、乳香、沒藥、各二錢,砂仁一錢,共研細末,預先紙包固藏,不可洩氣,臨痛時,煎服錢半或二錢,去渣服汁,立癒。)

不特鴉片為然,就是安眠藥片等,都是一樣性質,多服了,都可以致人於死的狀態。

上海著名的蕭醫生,也說:服了多量的安眠劑,雖一時死去,終要醒回。(即上面所說的友人之女,因吞服了安神藥片,請蕭醫生救治,他對我們說如此。)你們要多服麻醉劑,難道不怕生埋活葬麼?

吾想外國,防護如此周密,生埋活葬的,尚且不免。中國既無人道協會,又狃於習俗,限於警章,死後一二日,即須入殮。當此自殺風潮,鼓盪最烈的時候,因此枉送性命的人,恐不在少數。

友人任君告立塵道:『往年我有一個女親戚,服鴉片自盡。死的那一天,為六月初一,天氣酷熱,到了入殮的一日,屍身非但沒一點腐臭,而且柔軟異常,神態不類已死。我一向疑之,今始恍然,其為未死,決然無疑了。』可見生埋的人,在在不免。

故照鄙人意見,凡遇服麻醉劑圖盡的人,即使脈斷氣絕,與死一般,視為暈絕則可,萬不可宣布已死。守候數日,以觀動靜,最為穩當。(頂好就地開下坑,頭置坑上,身置坑中。)(寒世子謹按:不必一定掘坑,祇須將麻醉的人,臥於泥地上,遍蓋泥土,祗露頭部,體如不爛,不可入棺,較為簡便。因土為萬物之母,萬物仍歸於土,能和能制也。)就是因其他病症而死的,收殮亦不宜過速,因為如生產、血暈、(寒世子謹按:此症必先覺血腥往上,或者面現微紅色,可急用煮熱醋氣,聞鼻即癒。)瘋癱、顛狂等,都可致人於失神狀態,若旁人不加審慎,豈不是自殺的人,於枉死之中而又枉死嗎

總之,人不自殺,何來枉死,以致慘遭極苦?

深望存有自殺思想的人們,及早覺悟。(寒世子謹案:服生鴉片者,可用真南硼砂【黃色如膏者為真】冷水調服,立解。)


敬錄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0.htm#a05

窒息而死的痛苦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一、窒息而死

(一)投河 投河的情形,我有一個朋友,曾經親歷過的。他平時極鎮定,喜怒不形於色的。因營業失敗,潦倒滬上,竟投浦圖盡。幸被旁人救起,送往醫院。

我得了信,立刻去看他。他一見我,兩淚交流,悲楚不勝。我就問他水中的痛苦,他連連道:利害利害。說時長嘆變色,顯出那時的痛苦,有非可以言語形容的樣子。

我接著問道:究竟痛苦怎樣利害呢?他道:江水急進,肺氣外逼,內外交攻的時間,所感痛苦,最為難堪。(報載因內外交衝過激,耳鼻等處往往流血。)但一霎時,就悶絕過去了。

我道:既已悶絕,痛苦應該可不覺得了。他連連搖首道:不然,不然,胸部悶塞的痛苦,依然覺知。試想他是一個不動聲色的人,在醫院中,和我談話的時候,變色欷歔,泣下霑襟。水中苦痛的利害,就可想而知了。

(二)自縊 自縊與投水,雖同為窒息而死,然此則喉管被切,血流頓阻,自然更加一層痛苦。

從前某僧,述其自縊的經過情形云:『一經投繯,氣管閉塞,血流逆行,身如刀割,既而渾身麻痺,痛苦萬狀。』然而以上所述的一僧一俗,都是頃刻遇救,還沒有經過全部的真相。請再看外國人,關於窒息而死的情形,如何說法。

據西國醫學家考驗,窒息的時候,意識稍不完全,因血液不十分酸化的緣故。然血液常甚流動,以致血色黯黑,肺臟起小斑點,發現充血的狀態。

又當人被絞,或自縊的時候,咽喉驟被壓迫,氣路不通,血流阻滯,自然是非常痛苦。從二十秒到三十秒的時間,外觀似頗穩靜,稍後呼吸運動,頻頻繁促,發生呼息及吸息的痙攣運動。(恐係肺部反動作用,並非真有空氣出入。)那時的痛苦,就不可說了。末後,體已虛憊,呼吸運動,不依常規,徐徐以至於絕息。死後顏色蒼白,兩眼突出,舌吐於外,兩手緊握,可怖異常。

又言窒息而死的人,始於肺臟受病,繼起筋肉麻痺,終至虛憊而死。自始至終,雖意識昏亂,可是肉體所起變化,和種種痛苦,無不了了在心。(證諸吾友,確然知胸部悶塞,足見非無意識。然被救情形完全不知,是意識雖有,而不活動的緣故。)到了將死的一剎那間,意識忽然轉清,而在水中尤甚。所有過去和現在的一切景象,分明底並現於心眼之上。

死者此時,往往悲從中來,深悔孟浪;然而到這個地步,雖悔恨亦來不及了。那末自殺的人,在未死將死之際,不獨身體上感受無窮痛苦,就是心靈上,也受盡了不少的痛苦,才可達到死的地步呢。

【增補】何勵菴先生又云:有友聶姓,往西山深處上墓返,天寒日短,翳然已暮,畏有虎患,竭蹶力行。望見破廟在山腹,急奔入,時已曛黑,聞牆隅人語曰:此非人境,擅越可速去。

心知是僧,問師何在此闇坐?曰:佛家無誑語,身實縊鬼,在此待替。

聶毛骨悚慄。既而曰:與死於虎,無寧死於鬼,吾與師共宿矣。鬼曰:不去亦可,但幽明異路,君不勝陰氣之侵,我不勝陽氣之爍,均刺促不安耳,各占一隅,毋相近可也。

聶遙問待替之故。鬼曰:上帝好生,不欲人自戕其命,如忠臣盡節,烈婦完貞,是雖橫夭,與正命無異,不必待替。其情迫勢窮,更無求生之路者,愍其事非得已,亦付轉輪;仍核計生平,依善惡受報,亦不必待替。

倘有一線可生,或小忿不忍,或借以累人,逞其戾氣,率爾投繯,則大拂天地生物之心,故必使待替以示罰;所以幽囚沈滯,動至百年也。

問不有誘人相替者乎?鬼曰:吾不忍也,凡人就縊,為節義死者,魂自頂上升,其死速;為忿嫉死者,魂自心下降,其死遲。未絕之頃,百脈倒涌,肌膚皆寸寸欲裂,痛如臠割,胸膈腸胃中,如烈焰燔燒,不可忍受,如是十許刻,形神乃離,思是楚毒,見縊者方阻之速返,肯相誘乎?

聶曰:師存是念,自必生天。鬼曰:是不敢望,惟一意 念佛,冀懺悔耳

俄天欲曙,問之不言,諦視亦無所見。後聶每上墓,必攜飲食紙錢祭之,輒有旋風繞左右。一歲,旋風不至,意其一念之善,已解脫鬼趣矣。(見紀文達公閱微草堂筆記)

【增補】戈荔田言:有婦為姑所虐,自縊死,其室因廢不居,用以貯雜物。後其翁納一妾,更悍於姑,翁又愛而陰助之;家人喜其遇敵也,又陰助之。姑窘迫無計,亦恚而自縊。家無隙所,乃潛詣是室,甫啟鑰,見婦披髮吐舌當戶立。姑故剛悍,了不畏,但語曰:爾勿為厲,吾今還爾命。婦不答,徑前撲之,陰風颯然,倏已昏仆,俄家人尋視,扶救得蘇。自道所見,眾相勸慰,得不死。

夜夢其婦曰:姑死我當得代,然子婦無讎姑理,尤無以姑為代理,是以拒姑返,幽室沈淪,悽苦萬狀,姑慎勿蹈此轍也。姑哭而醒,愧悔不自容,乃大集僧徒,為作道場七日。戈傅齋曰:此婦此念,自足生天,可無煩追薦也。此言良允。然傅齋荔田,俱不肯道其姓氏,余有嗛焉。(見紀文達公閱微草堂筆記)


敬錄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0.htm#a05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緒言

諸君呀!今天我所要論的,是人們自殺的問題。人到了要自殺,何等的慘呀!

照道理講,應該沒有這種事件發生。然而我們在報紙上,總可看見一兩件自殺的事,詳細的載著。自殺人數,在報紙上計算,已經一天多似一天。(近來報紙上卻不多見,據聞因當道禁載的緣故。)難道報紙上,能全數載上麼?恐怕未載的,正要比已載的多吧!

據聞自殺而被人察覺,送往上海某醫院醫治者,平均每天三人。那末一個醫院,已有了三人。上海醫院林立,自殺人數之多,可想而知。倘然把全中國,各省各市各縣各鄉的醫院中,所救治自殺的人,一共計算起來,更可驚人了。(旁的醫院雖沒有每天三人之多,然據聞上海醫院每個月亦有近二十人。)一天的數,既已不可勝計,若積年累月的總加起來,諸君想想要有多少?

唉!世間最不幸、最可慘痛的事,還有過於這自殺一途麼?

許多可憐的眾生,白白地將自己性命斷送,死了以後,永遠受苦,我心中很覺悲痛,所以寫了這一篇自殺論,奉勸想要自殺的人。各人自殺的原因,雖是很複雜而不一致,但人到自殺的時候,都以為我是一死百了,一死果然百了麼?

我實在不敢相信。再仔細推想,這一句一死百了的話,是誰說的?縱然確有人說過這一句話,他憑何種理由可以保證他的話是實在的?

一死百了,即使是正確,但當將死未死的時候,所受的痛苦怎樣?恐怕被這麼一問,都瞠目結舌的,莫知所對了。那吾就覺得非常奇怪,既經甚麼都沒有弄得清楚,何以胡亂把自己最難得最可寶貴的性命,在一剎那間,就甘心斷送呢?

諸位同胞呀!我今鄭重地說:死的一字,是最可怕的。尤其是自殺一途,萬不可輕於嘗試。不特在彌留之際,要受無量苦痛。就是死後,所遭慘苦,比臨死時,還要增加千萬倍。

所以對於死的問題,稍稍研究的人,聽到有人自殺,就心驚肉跳,想設法救他。但是這種痛苦的理論和事實,不講終不得明白。我現在就把個中奧妙,細細地剖述一下。望讀者諸位,費些時候,往下看去,切莫中止。因為緊要的話,都在後面。更望看完以後,大發慈悲,到處宣講,務使盡人皆知。因為現在最可憐的,就是一輩婦人,相那知識欠缺的人。看既不甚了了,聽又無處去聽,心量不廣,易萌短見。而況大災之後,民生益困,逆料自殺的人,必定更多。全靠諸位苦口婆心的勸導他們,提醒他們,使他們不走到極端的一條路上去,那末確是你們的真真功德哩。

敬錄 自殺以後的真相 紅葉居士編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260.htm#a01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問:佛經所謂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

古農佛學答問

問:佛經所謂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今設有某甲無故為某乙所殺。在甲論之,則為前生之業,今生應受。在乙論之,又為新作之業,來生當報。然甲既為前生之業,則乙何有後生之報。乙既後生應報,則甲何來前生之業。理實不解,敢請明示。

答:業報往來,如擊懸球,往復不停。如不減其動勢,終無得住。所以業報循環,惟有不報可以中斷。故佛教人持戒及忍辱也。




問:定業不可轉移,何以又云業由心造,亦由心轉。

答:不定業可轉。故云亦由心轉。然定業之說,乃事後評判之詞,非事前可以斷定也。故剋實而言,業無有不可轉耳。但緣不具足,致不及轉,遂成定來矣。




問:楞嚴經說人羊互食。難道推至微細含靈,亦復如是乎。譬如拍殺一蚊蟲,未來世中亦欲報怨,此種理由,實難啟信,何以故,未來世中,此蚊何能認識此人而報怨耶。倘係人與人或人與牛犬之類,互殺食或偶有之。難道佛家歷史上,亦有蟲蟻類殺人報怨之證據乎。

答:因果之理,無間鉅細。如何信彼不信此。業怨報復,乃業力使然,不必彼此認識也。蚊蟲螫人,傳植毒菌,可致人命。世固常有,奚必佛史乎。




問:祖宗善惡,子孫得受其禍福否。若曰得受,則祖宗不受自果報,而因果之理不通三世矣。或曰祖宗仍受果報,則一因何有二果。倘子孫不受則何以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等說。

答:佛說三世因果,均論一已之受報,並無祖宗子孫之言。所舉原不盡合理。若曰余殃余慶,是就造業者言之。猶為善之能自利利他,為惡之能自害害他也。




問:設今有二人為惡,一貧一富,富者可請僧超度,貧者無力超度,則依理其受果報有異矣。但因果豈可有貧富之分哉。

答:所云受報有異,是超度與不超度之分,與貧富何涉進而言之,貧富之分,亦自有其不同之因耳。




問:自古以來,每看奸貪之徒,富貴極樂,而得善終。賢聖之輩,寂寞清貧,無好結果。神道將何所在乎。

答:此說全不儘然。惟為富不仁,為仁不當,亦分所當然。至云神道何在,則大誤矣。儒家談命,佛家言業報,於神道何涉耶。




問:顏回仁而夭,盜跖暴而壽,於因果何說。

答:因果之法,通乎三世。仁暴但植來世之因,果尚未至。夭壽乃食前世之果,因在曩時。若局於一世,鳥能窮因果之理,而徵相應之實乎。




問:夷齊餓死,盜跖壽終,儒家懸為疑案。司馬遷尤為不平。佛說統三世論因果,究竟夷齊盜跖之後身在何道,善惡報應如何。佛書必有記載。請開示。

答:夷齊清高,論理宜生欲天。盜跖暴厲,當墮地獄。佛經雖不載此我國人事,依因果之律,謹答如此。



問:悟達受沉香之座,尚損福而招報。余不識此事之所以然。請將悟達歷史及事實,一一示之。

答:唐懿宗十二年,師住持安國寺,上親臨法筵賜沉香莊嚴寶座。後僖宗駕幸成都,召師赴行,及歸,道經九龍山,忽於左膝上生瘡,狀若人面。入山遇寺,因留宿焉。明旦至泉所掬水洗瘡。瘡忽人語曰,西漢時公為袁盎吾為晁錯,錯被害,累世求報於公,公為高僧,戒律精嚴,不得便,今汝受主寵,名利心起,於德有損,故能害汝,今蒙迦諾迦尊者洗我以三昧法水,此後不復與汝為冤矣。師掬水洗之,痛極而暈,及醒而瘡已消,回顧寺宇,不可復見,因建庵焉。




問:作惡如處暗室之中,一聞大道而遷善,則如光明大答,暗氣全無,是以悔過遷善者,前罪已消盡於冥冥之中,是固然也。然余觀悟達國師事,則不覺有感焉。盡國師者世之高僧也。修行已數世矣。其悔過遷善,亦可為甚矣,而不免人面瘡之業。此余所不解也。

答:罪之輕者易消,罪之重者難滅。袁盎枉殺晁錯,罪之重者也。然仗迦諾迦尊者之解冤而罪即消,亦非終於不易也。須知情不盡業不空,業不空報不滅,達師榮情感報賴法力空之而消。概可知矣。




敬錄 古農佛學答問
http://book.bfnn.org/books2/1462.htm#a01

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19..同情壞人,你比壞人更壞,你就是壞人幫兇。20..防非止惡謂之戒

茅蓬札記 圓因法師著


19.日增日損

同情壞人,你比壞人更壞,你就是壞人幫兇。

一日行善,福雖未至,禍自遠矣。

一日行惡,禍雖未至,福自遠矣。



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

行惡之賽,如磨刀之石,不見其虧,日有所損。



20.戒定慧



防非止惡謂之戒



六根涉境,心不隨緣,名定

六境俱空,照見無惑,名慧



敬錄 茅蓬札記 圓因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272.htm#a16

立命...世人都願享福,為什麼享福的人少,受苦的人多呢?因為人一不知足二不認命。人要能明道,有福會享,沒福也會找

王鳳儀嘉言錄

第二十三節 立命



○世人都願享福,為什麼享福的人少,受苦的人多呢?

因為人一不知足二不認命。人要能明道,有福會享,沒福也會找。



○命就是人的本分,守住本分就立住了天命。

天命長、名也准大起來。會當幾個人就得著幾條道,若是不盡職、不盡力、喜虛榮、做假事、有名

無實,就立不住命。

女子若是羡慕人家好,怨自己不如人,又恨不如男人自由,不是抱屈就是後悔,那也是不守本分。



○看自己不如人,那叫自欺也叫不知足,這種人准苦。

知足的人天命一定長,情理足道理長,道理足天理長,足了就不費力。

若是做這個想那個,叫做漏氣,象氣球似的,一漏氣就癟了!

又象蒸包子,一漏氣就生了。

所以君子做事不嫌事小,有十分力量使七分,又輕鬆又愉快,就是活神仙。

一起貪心便落苦海,不論怎樣大富大貴,也是毫無樂趣。



○人的名是天給的,

煮飯的叫大司釜,寫字的稱為先生。

人做事要是名不符實,就是丟天命,也就是不知命。



○行道不可出本位,若是離開本位,不但勞而無功,反而有過。

什麼是本位呢?就是人的本分,「素位而行」就可以成道。



○人要「素位而行」,做事不出本位,說話不出本位,思想不出本位,才能當體成真。

若是身為女身,羡慕男人,貧窮人想望富貴,做這個想那個,全是出位的人,怎能成道呢?

就象梨要成在梨樹上,不能在杏樹上成。

若是看哪個果木好,可以把它的碼子(要接的枝)接在我的樹上,自然長好果木。

就象讀書人學古人行事,就是和古人接碴(接枝)也就是古人了。



○茄子在茄秧上成,黃瓜在黃瓜架上成。茄子移到黃瓜架上成不了,黃瓜移到茄秧上也成不了。

人也要不離本位,才能當體成真。



○當省長的一省的民就是他的命,當縣長的一縣的百姓就是他的命,

當教師的,學生就是他的命,放豬的豬官,豬就是他的命。

要是因為事多生怨,或是仗勢欺人,都是不要命啦!

若是沒有豬,誰雇豬官?沒有學生,誰請先生?

沒有百姓,不會設官,可見本分內的事就是人的天命。



○人有性歸命的,有命歸性的。

「命者名也」,不任性,照自己的名位安分做事、始終如一的,叫做「性歸命」。

不顧自己的名位,任性而為、做輟無常、喜怒不定的,叫做「命歸性」。

象大舜的父母,想陷害他,他不動性,始終盡孝,正是「性歸命」了。



○心存道理,才能知命,知命的人才知道本分。

性存天理才能知性,知性的人才知道大道。

人有性歸命的,有命歸性的。性來歸命,看他歸的是哪一個命?

歸天命是真的,歸宿命是假的,歸陰命是壞的。

性命合一,放出去是外王,收回來是內聖。



○成人不在地位高低,能力大小,只要守本分,能盡職的就是成人。



敬錄 王鳳儀嘉言錄

http://book.bfnn.org/books3/2028.htm#a25

三命...天命大的令人悅服,宿命大的受人恭維,陰命大的使人畏懼。天命大的和人,宿命大的壓人,陰命大的嚇人

王鳳儀嘉言錄
第二十一節 三命



○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陰命。

性與天命合,道義就是天命。

心與宿命合,知識、能力、錢財都是宿命。

身與陰命合,稟性(怒、恨、怨、惱、煩)就是陰命,

把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好命,你的命難好。

命好命不好,在乎自己,哪用算命呢?



○孟子說:「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可是人一得了人爵,就不再修天爵啦!

修德性是長天命,

學習技藝、多積錢財,都是長宿命,

爭貪是長陰命。

善用宿命的長知足,能消陰命,不會用的長陰命。

只有長天命,是一定可以消陰命。

現今的人只知用陰命,重宿命,不知道長天命。又怎能明白天道呢?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人不能「達彼岸」。

知人的好處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勞是知宿命,知人的稟性是知陰命。

知命的人才是君子。

好動稟性消天命,好生怨氣消宿命,好佔便宜長陰命。

天命小,要會長;

宿命小,要會增;

陰命大,要會消。

命小要會長,命大要會守,就是「天權在手」。



○有人來見我,我先問他是做什麼的?

就知道他的天命有多大。

再問他的家業和境況,就知道他的宿命有多大。

看看他的稟性大小,就知道他的陰命大小。

三命是三界,三界貫通,還有不知道的嗎?



○當老師的必須詳細考察學生的天命、宿命、陰命,按他命的大小來教育他,才算盡了師道。

當父母的,只能養育兒女身體,當老師的卻能教學生的性、心、身三界。比較起來,

老師比父母還重要呢。



○我拿天命用事,把宿命和陰命都開除了,所以才好的。

現今的人,不是用陰命,就是重宿命,妄想命好,真是不會算命!



○人都沒有為人的心,只知為己,所以才糟的。

我所以能成為善人,是因為我把為己的心開除了,也就是把宿命掐死了。

宿命是無盡無休的,為它還有頭嗎?



○以天命用事的必好,以宿命用事的必壞,以陰命用事的必滅。



○我兒在瀋陽念書,考第三名,我便往東三省去講道。

他因學問得名是宿命,我講道是天命,這正是用天命來包宿命,千萬不可使宿命大過天命。



○以宿命為公益的長天命,以宿命為自己享受的長陰命。



○天命大的宿命也不小,宿命大的陰命了不了。所以要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



○天命大的令人悅服,宿命大的受人恭維,陰命大的使人畏懼。天命大的和人,宿命大的壓人,陰命大的嚇人。



敬錄 王鳳儀嘉言錄
http://book.bfnn.org/books3/2028.htm#a23

因果...逆事來若能樂哈哈地受過去,認為是應該的,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裏含有怨氣,這件事雖然過去,將來必有逆事重來,正因為受而未了的原故

王鳳儀嘉言錄


○某人問我:「我來生投生什麼?」

我說:「你來生投生個二老爺,無權無位,因為你心空。」他問怎能不空?

我說:「性存天理,天命就不空;心存道理,宿命就不空;身盡情理,陰命就不空。

若是說假話,行假事,做假德,光好虛名,

就是成神,也是個二神,若是當太太,也是個姨太太。」



○人是萬物之靈,所以萬物都希望轉人,若再修便可以成神成佛。

可惜人都迷了又要轉物,才迴圈不已。



○人有妄想或有牽挂,就是迴圈沒了。不會當人、不明道理,心就贖不出來。

不滿意、不知足,意就贖不出來。

物不空、事不淨,志就贖不出來。

必須做一件事,了一件事,行一條道,了一條道,

鑽進去還能鑽出來,不被世網迷住,才能贖出身來。



○心是造因果的根,要有一點點私心,絲毫的牽挂,心裏就有黑影,就不能「了塵」。

不能「了塵」就難逃輪回。

所以必須死了後天心,才能永斷輪回報。



○一切事沒有不是從因果中來的,

逆事來若能樂哈哈地受過去,認為是應該的,自然就了啦!

若是受不了,心裏含有怨氣,這件事雖然過去,將來必有逆事重來,正因為受而未了的原故。



○陰魂得自地府,只知爭貪,所以是昏昧的。

靈魂得自上天,知倫常、知禮讓,所以是清明的。



敬錄 王鳳儀嘉言錄

http://book.bfnn.org/books3/2028.htm#a20

因果...貴人侮辱賤人,將來必定愚賤;富人刻薄窮人,將來必定貧窮

王鳳儀嘉言錄
第十八節 因果



○我的祖母性子愚,可還厚道,管家疏忽,我老嬸不佩服。

老嬸的兒媳婦對她,比她對我祖母還利害,和她十年沒說話。

老嬸的孫媳婦,自從結婚,一天也沒侍候婆婆,等她婆婆死了,她也變好啦。

從這我才知道,道要是走錯了,越錯越遠!



○前生在倫常上,虧哪條道,今生就少哪一倫,

前生沒有盡孝的今生就缺兒子,

若是倫常道全虧,今生就是孤獨的人。



○朝陽縣團山子村王家,是我媽的娘家親戚,在先開煤窯,後來子弟都不務正業。

我講善書走到他村,他問我說:「我有什麼罪呢?怎麼我家子弟都抽大煙、耍大錢、不務正業

呢?」

我對他說:「就因為你在窮人身上刻薄,所以窮鬼都投生到你家來啦!在你沒當窯東以前,工人每

夜有頓面飯,你嫌費,改為每人兩塊豆腐。買豆腐你又嫌不合算,自己磨豆腐,雖人家半鬥豆子打

一百塊,你用二升半還要打一百二十塊,這不是刮窮嗎?

每逢年節,你家大小股都殺豬賣給工人,正價二角,你家二角半,十二兩算一斤,不買還不行。

賣旱煙、乾粉也是如此。

因為你怕窮,在窮人身上刻薄,所以窮鬼都投生到你家裏來了!

你自己做的,還問誰呢?」他聽我說完,哭著走了。



○貴人侮辱賤人,將來必定愚賤;富人刻薄窮人,將來必定貧窮,

這也是自然迴圈的理,因為你離開富貴道啦!



○你嫌人,人必嫌你,若是你嫌愚人,愚人也必定嫌你討厭。



○凡事都有迴圈,絲毫不爽。

不用說對人不可虧心,就是對畜牲,也不可虐待,畜牲雖不會說話,天老爺也不答應。

那年官兵在六家子沒抓著胡匪,抓了個好人打得胡說,硬說胡匪跑到我家來了!

把我抓去好打,我沒怨人、也沒生氣。

等到我守墳時才知道是因為我趕車打牲口打得得太狠啦!

身界造的罪還得身界還。



○今生屈,前生不屈,

今生冤,前世不冤。

凡是遇事抱屈的,是不明白三世因果。



○看人是什麼性,就知道他的因果如何。

凡是人今生所受的都是前生積來的。





敬錄 王鳳儀嘉言錄
http://book.bfnn.org/books3/2028.htm#a20

群疑論云。世間有十種人。臨終不得念佛

CBETA X61 No. 1154《淨土指歸集》卷2 吳郡北禪寺沙門 大佑 集
X61n1154_p0396c14(00)║   十種障難


X61n1154_p0396c15(00)║群疑論云。世間有十種人。臨終不得念佛。


X61n1154_p0396c16(04)║一者善友未必相遇故。無勸念之理。二者業苦纏身。不遑念佛。


X61n1154_p0396c17(00)║三者偏風失語。不能稱佛。四者狂亂失心。注想難成。


X61n1154_p0396c18(00)║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誠。六者遭遇豺狼。無復善友。


X61n1154_p0396c19(00)║七者臨終惡念。壞彼信心。八者飽食過度。昏迷致死。


X61n1154_p0396c20(00)║九者軍陣鬥戰。奄忽而亡。十者忽墜高[山/品]。傷懷性命。


X61n1154_p0396c21(00)║此十種人臨終斷然。不得念佛。應須 預修 令淨業成。


X61n1154_p0396c22(00)║就。縱有難緣。必蒙佛救護也。




敬錄 CBETA X61 No. 1154《淨土指歸集》卷2 吳郡北禪寺沙門 大佑 集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1/1154_002.htm

婬殺相因

CBETA X61 No. 1154《淨土指歸集》卷2 吳郡北禪寺沙門 大佑 集
X61n1154_p0396a12(00)║   婬殺相因


X61n1154_p0396a13(00)║龍舒淨土文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制之若無。


X61n1154_p0396a14(02)║斯為聖人。節而不縱。可為賢人。縱而不節。是為下愚。


X61n1154_p0396a15(02)║蓋此二者造業之所。更相助發。蓋飲食充則血氣盛。


X61n1154_p0396a16(02)║使婬欲多。婬欲多則反損血氣。又賴飲食以滋補。


X61n1154_p0396a17(03)║若俱能省減。此乃安身延年之道也。慈覺師云。


X61n1154_p0396a18(05)║飲食於人日月長。精麤隨分塞飢瘡。纔過三寸成何物。


X61n1154_p0396a19(04)║不用將心細較量。務實野夫云。皮包骨肉并膿血。


X61n1154_p0396a20(05)║強作嬌嬈誑惑人。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塵。果戒得此。


X61n1154_p0396a21(00)║二事在世。何由有疾病夭折。身後何由有地獄鬼畜。


X61n1154_p0396a22(00)║若決欲求生淨土。當謹護於此。




敬錄 CBETA X61 No. 1154《淨土指歸集》卷2 吳郡北禪寺沙門 大佑 集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1/1154_002.htm

正信因果

CBETA X61 No. 1154《淨土指歸集》卷2 吳郡北禪寺沙門 大佑 集

X61n1154_p0395c02

(00)║   正信因果

X61n1154_p0395c03(00)║龍舒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


X61n1154_p0395c04(02)║今生作者是。試以目前觀之。人生貧富貴賤。壽夭苦樂。


X61n1154_p0395c05(01)║榮辱禍福。種種不同。雖曰天命。天豈私于人哉。


X61n1154_p0395c06(03)║以前生所為不同故。今生受報亦不同。而天特主之耳。


X61n1154_p0395c07(02)║亦如世之官府。豈以賞罰無故而加於人。特以有功當賞。


X61n1154_p0395c08(00)║有罪當罰。而主之耳。以其不能純乎善故。


X61n1154_p0395c09(04)║不得純受其福報。乃有富貴而夭折者。有貧賤而壽考者。


X61n1154_p0395c10(02)║其為果報。各隨所為。如影隨形。如響應聲。絲毫不謬。


X61n1154_p0395c11(02)║未有種麻而得豆。種黍而得稷者。但種時少。收穫時多。


X61n1154_p0395c12(01)║作善惡時甚小。受禍福之報甚大。故云春種一粒粟。


X61n1154_p0395c13(01)║秋收萬顆子。人生為善惡。果報亦如此。


X61n1154_p0395c14(06)║蓋造化自然之理也。世間因果若此。修出世者。因果亦然。


X61n1154_p0395c15(04)║安可不信淨土而修之哉。




敬錄 CBETA X61 No. 1154《淨土指歸集》卷2 吳郡北禪寺沙門 大佑 集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1/1154_002.htm

故事--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四)



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胡不勉而行之!



故事一:



棲雲真人王志,盤山語錄說:善惡:

有人問道,如何才能夠出得罪福的因果呢?

師父回答說:「罪福的因果,屬於陰陽之殼;若是你能夠出得陰陽之殼的話,則就沒有罪福的報應

了!」



那麼如何是陰陽善惡之殼呢?

只要是心上有一絲毫的私欲自私的念頭,便是屬於陰殼;

有一絲毫喜歡行善的念頭,便是屬於陽殼。

在陰則會有惡報,在陽則會有善報;若是能夠鍊到了心體虛空,無善無惡,沒有絲毫的掛礙,自己

作得了主;則禍福就縛他不得,因果也纏他不得,這樣便是一個出離陰陽之殼的真人啊!



故事二:



宋朝的朱子晦菴,非常嚴謹的力行遵守規矩,而造成了後來學習的人感到很不方便;

那裡知道當理學尚未透澈明白的時候,如果輕易放棄了規矩的話,就很難進入理學的堂奧了;若不

是朱子堅持的力挽狂瀾努力的撐持,則理學早就潰裂失傳很久了!

因為在當時的社會風潮正在禁止道學,將理學歸屬於偽學,並且指責理學為邪道;

在那時群起而鬧的人,有韓侂胄的優人,有林栗之的伐異,有王淮陳賈的修怨;六經孔孟為當世的

大禁,正心誠意,為在上位的人所討厭聽聞;因此正人君子,都屏氣伏息不敢有所作為;而那些趨

炎附勢的小人,則都改變原本所學,而冒充作旁門左道的老師;

惟有朱熹卻能夠獨自的擔負道統的使命,不憂不懼;在進退之間,則一步都不敢苟且;遭受到讒

謗,則百折不撓依然的自如;努力的教導後學,則許多的賢人競相而出;嚴於律己,則顏子的四勿

一點都不敢違背;因此儒學與理學,當時能夠如日中天的興起,就是因為朱子力行的效果啊!



故事三:



宋朝的范儼是仁和地方的人,在壯年的時候就考取了進士,擔任郡縣的地方官,後來升到了卿佐的

官位;

他每天都必定會想到,要如何才能夠忠於君王?怎樣才能夠福澤百姓?自己的言行舉止一點都不敢

苟且;雖然是在闇室屋漏沒人見到獨處的時候,也都保持著戰戰兢兢自我惕勵的景象。

等到兒子長大之後,他便辭官歸隱,布衣蔬食,不再涉入世緣,靜心入道;

每天都念誦法華經金剛經等大乘經典,並且依教奉行;

有空的時候,則禪定觀想,一切世俗的雜事,絲毫都不沾染,本身修行的道業,也都是順乎自然。

到了大觀年間,已經九十多歲;忽然就開悟了,

於是便囑咐身旁的侍者說道:「人生在這個世界上,就像是一場戲劇一樣;當鑼鼓響起的時候,劇

中的生旦丑末各種角色,各自表現各人的演技;可是等到了蠟燭燒盡燈火熄滅的時候,又有什麼樂

趣呢?就像我來到這世間,一幌眼就已經九十年了;實在就像作夢一樣的幻化,有如朝露和閃電一

樣的迅速啊!」



幸而我悟得了這箇佛性,這箇佛性沒有邊際,也沒有方圓大小,也不是赤白青黃,也沒有長短上

下,沒有瞋、沒有喜、沒有是、沒有非、沒有善、沒有惡;

所謂一物都沒有,但卻萬象都包羅啊!

這就是最真最上無往無來奧妙的真理啊!

而它的關鍵,只在人能不能夠至誠精進、心心相續、念念不間斷罷了。

三世諸佛都是從這裡而出現的,這種的道理,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真實而不虛妄的道理,你們每個

人都應該要勉而行之啊!」

說完之後,他就靜坐合掌而化了。一時之間,異香充滿室內,祥雲滿空中,種種的光明,照耀著

世界,這些的瑞相好幾天都不散去;附近的百姓聽到之後,都前來瞻仰他往生的瑞相。



上面所列舉「勉勵而行之」的各條公案,

乃是分別的力行儒釋道三教的道理,由下學而至於上達,同是歸於窮理盡性,而達到了本性的最高

境界!

把這些公案錄在這裡,以為三教行者最好學習的範例;

有志學習的人,應當要認真的效法啊!



恭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四)

http://book.bfnn.org/books2/1450.htm#a75

善惡的報應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四)



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胡不勉而行之!



勵力行眾善



【再析】

要知道沒有行善就不會有福,

沒有造惡就不會有禍,

這是天道永恆不變的真理。

然而善惡的報應,有的是報在本人的身上;有的則報在子孫的身上;有的現世是惡人,而他過去生

中所修的福因緣成熟了,這一生應該受禍而卻轉而受福;

有的現世是善人,因為他過去生中所造的罪業成熟了,這一生應該受福而卻轉而受禍;等到前世的

禍福受過之後,則今生所造善惡的報應,方才會一一的現前受報;

這也只是遲早先後的問題而已,並不是說善惡的報應有了誤失啊!

所以說:「陽憲速而可逃,陰憲遲而不漏;陽網疏而易漏,陰網密而難逃。」



現在的人,偶而做了一件的善事,就想要獲得善報;

稍稍有些不如意,就說:「天道難知。」怎麼會知道:



人只要不飢不寒,無災無害,讀書人有書可念,農人有田可耕,工人有工作可做,商人有生意可

做,

時時開口而笑,日日少皺眉頭,

難道這些不是平安的福報嗎?

不然的話,世人的願求沒有窮盡,世界也充滿了缺陷,怎麼可能人人都是富貴發達呢?



世人惟有尊敬相信感應篇的道理,認真的隨事奉行,自然就會福祿無量,子孫榮顯昌盛;

遵行了一年,萬罪就能消滅;

遵行了四年,百福就能到來;

遵行了七年,子孫就能考取功名;

遵行了十年,壽命就能夠延長;

遵行了十五年,萬事就會如意;

遵行了二十三十年,就能夠名列仙籍;

遵行了五十年,天神就會恭敬,而且能夠位列上界。

這些都是太上真實不欺的話,只怕世人不能夠認真的去實踐啊!



大抵立志心向大道的人,

在開始發願的時候,就一定要自度度人,而自度度人,要在能夠福慧雙修;

而修慧必定要在於明瞭修行的宗旨而見到了本性,

修福必定要在於遵守做人的五倫,而在日常生活中歷事練心;

而且二者要互相的協調,才能夠相輔相成;

如此,則上帝必定以天詔等待他,諸佛一定以淨土來攝受他;不只是超生上界而已,實際上則是頓

然證得了無生法忍,達到了不生不滅的境界;

然後可以入世度化眾生,了卻這一個大事的因緣;若只是區區的冀望得到長生、僅修性命而已;

如果未能了脫生死,福報享盡了,還是要墮落下來的啊!

即使是生到了天界最高的非非想天,壽命能夠活到了八萬四千大劫(一大劫相當於十三億四千四百

萬年),究竟還是會墮下來,而淪落在六道當中,依舊不能夠超出三界啊!

而在六道輪迴當中的眾生,都是因為不能了悟自己妙明的真心;

因為積聚了妄念而虛妄的感招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在這中間虛妄的隨著七趣而沈溺(六道加上仙界叫做七趣);因為業力的招感引導,而各自的隨著

所造的業力受生於不同的道中。



只要是徹底的覺悟了本具的覺性,那麼就會明瞭這些虛妄的因緣,本來就是一無所有;而他普遍利

益眾生善行的力量,又能夠圓滿的持之以恆;

所以才能夠了卻這個大事因緣,必然要歸諸於福慧雙修,到達了圓滿的境界啊!





恭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四)

http://book.bfnn.org/books2/1450.htm#a75

勉行---奮勵去力行,捨死都不退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四)



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胡不勉而行之!



這一節總結了全篇,是切切實實教人行善去惡的路啊!



『故』字在這裡是承上啟下。『吉人』就是善人,因為他行善就能得福,所以是吉人。

凶人就是惡人,因為他行惡即將就要得禍,所以是凶人。

而諸惡與眾善,都是不勝枚舉;大約來說,是指語善、視善、行善這三種,

正是我們切實下手用功的地方啊!



語善,例如非禮不言,樂道別人的善行,勸人做好事等等。

視善,例如非禮勿視,樂於見到善人,喜歡看善書,常常見到自己的惡行,而不去見別人的惡事。

行善,例如非禮勿動,非法的事情絕不去做,勇猛的行善,時時行方便,種種作陰功,提倡引導於

一方,乃至於推廣到四方,感化世人共同的來行善;惡則恰好與此相反。

三年就是千日,也就是圓滿之期,因為這個時候已經是善積而惡盈了啊!



人心至為靈活,而且變化不常;若是一個人在三年那麼久的時間,而心卻沒有改變的話,則他所造

的善或惡,也就到了純熟的地步啊!

在這裡指出了「天」字,就是因為上天為賞善罰惡賜福降禍的大主宰,也是整篇文章的精華關鍵所

在啊!

而這裡所謂的天,也就是我們的心。

孟子說:「保持了自己靈明的本心,順養自己天賦的本性,這就是事奉順從上天的方法。」



這裡提到的兩個「必」字,並不是必之於蒼蒼冥冥無聲無臭的天,乃是必之於我心所發的三年語視

行的善惡啊!

所謂無論什麼都是自己求來的,就是這個道理。

高明的人樂心向道,原本不是為了求福;若是為了求福才為善,那麼心就已經是涉於私了啊!所以

惟有應當盡其在己,順受於天,而不可以有一絲毫的覬望希求將迎的心啊!



然而禍福的果報是由自心的善惡所感招,而上天的法則,必然會酬償因果的;所以禍福報應的道

理,本來就是存在洋溢於天地之間,而且是絲毫不爽的;

有人以為善去惡,為自己本分之內的事情,這種人固然是屬於上上根器的人;

然而世上的常人多,怎麼可能都是上根利器的人呢?

所以因為恐懼災禍想要求福才肯去惡為善的人,這也是太上所希望度化的,

正是惟恐世人不肯求福啊!

而孟子所謂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是益於得也」的道理,非常的正確;若是照著孟子所說

的方法這樣的去求,自然就不會產生害處了啊!



所謂的降福,例如是親身享有福祿,子孫都很善良,家道興隆,壽命延長,萬事和順;甚至為聖為

賢,成仙成佛,徹悟了自性,直接的證得了無生法忍,度人度物,立極萬世,這些都是降福啊!



所謂的降禍,例如親身遭受大禍,子孫都很險惡,凌替衰敗而亡;

或是壽命短促,家道淪喪,凡事多遇挫折;

甚至死了之後,墮入了無間地獄,或輪迴投生為異類,永劫遭受罪苦,惡業殃及到後代的子孫,萬

年都遭受到世人的唾罵啊!



嗚呼!由此而論的話,禍福之道就太大了啊!實在不可思議啊!

最後一句揭出了「勉行」,這只是就眾善奉行上來說的,為全篇的總關鍵。

勉字為遷善改過最重要的方法,而行就是身體力行的意思。

所以勉行就是奮勵去力行,捨死都不退的意思。



書經上說:「非知之艱,惟行之艱。」

俗話也講:「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若是知而不行,就決定沒有受用;既然沒有受用,不免就要向生死的大海中自作自受去了啊!

所以世人若欲求生路,必須要下死功夫!

朱子說:「陽氣發時,金石亦透;精神到處,何事不成!」

人若是能夠如此,就一定會達到行滿功圓成真,或是證得聖人果位的境界。



恭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四)

http://book.bfnn.org/books2/1450.htm#a75

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四



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胡不勉而行之!



【解釋】



所以勉勵力行眾善的吉人,因為他的語言善,視善,行為善,在一天之中,就有了三件的善行;

等到三年滿了,他的善行也就圓滿了;

上天必定會賜福給他,增長他的壽命;



而常做諸惡的凶人,因為他的語言惡、視惡,行為惡;在一天之中,就做了三件的惡行;

等到三年滿了,他所造的惡也到了惡貫滿盈的時候,

上天必定會降禍於他,減除他的壽命啊!

所以人為什麼不肯勉勵力行眾善,以轉禍為福呢?





恭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四)

http://book.bfnn.org/books2/1450.htm#a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