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142.不可執理廢事...143.信願持名...世間萬事,甘讓人先,信願持名,決不落後

茅蓬札記第二輯 圓因法師著

142.不可執理廢事
印光大師說:
須知見理縱能與佛齊,修持當尊普通事相,
庶不致執理廢事,落豁達空,撥無因果之無底深坑耳。

143.信願持名

世間萬事,甘讓人先,
信願持名,決不落後。

敬錄 茅蓬札記第二輯 圓因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637.htm#a142

印光大師:每有聰明人,涉獵禪書,覺其有味,遂欲以禪自命,以為通方高人..皆屬不知禪淨所以,妄自尊大之流類

茅蓬札記第二輯 圓因法師著

100.盲禪不可依從
印光大師說:
每有聰明人,涉獵禪書,覺其有味,遂欲以禪自命,以為通方高人,
皆屬不知禪淨所以,妄自尊大之流類。
如是知見,斷斷不可依從,依之則了脫生死,恐經塵點數劫,尚無望也。

101.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敬錄 茅蓬札記第二輯 圓因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637.htm#a100

《印祖法語》92.不見有德..常人總不見自己有過,聖人總不見有德,不見有過,故其過山積,不見有德,故德天高

茅蓬札記第二輯 圓因法師著

92.不見有德

常人總不見自己有過,聖人總不見有德,不見有過,故其過山積,不見有德,故德天高。
《印祖法語》

敬錄 茅蓬札記第二輯 圓因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637.htm#a92

歧路指歸重排流通引言...印光大師 鑑定 李德明 參定 戰德克 編述

歧路指歸 印光大師 鑑定 李德明 參定 戰德克 編述
歧路指歸重排流通引言

時當末法,去聖時遙,人心陷溺,眾生業重,所感天災人禍,相繼頻仍;
人民困苦,不堪言狀。
每有欲謀徑路,求出離者,仍苦魔外縱橫,異說紛紛,莫衷一是;稍不選擇,便入歧途,
又難免遭不堪設想之危險。
有心救濟之明眼人觀之,真不禁浩歎。

奈深經奧論,普通人不能了解,若無淺近通俗投機之文字以導之,殊難為力。
德克居士,洞悉其中癥結,利人心殷,
特編一書,
將世間所有會自悟悟人,一切不當信奉之旁門外道,
及雖是真正佛法,但不易修習之高深法門,
略為各說所以,令人免入邪道,自貽伊戚,
及不致徘徊歧路,蹉跎一生;

然後再將簡直切當,人人可行,最易成功之淨土法門,詳為指點,
俾人驀直行去,出此苦海,登彼樂邦,毫無疑誤。
重重駮問,剖晰分明,令人疑團冰釋,信受奉行;命名歧路指歸,
殊與事實相應;
誠為普通初機人,信奉佛法,離苦得樂之一大明導。
今排印流通,奉 印老人命,而為之引。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元月吉日苦惱比丘德森寫於蘇州報國寺清淨室

敬錄 歧路指歸 印光大師 鑑定 李德明 參定 戰德克 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0337.htm#a01

出苦第一妙法 隨緣消業第一妙法

思歸集 釋如岑敬輯 印光法師鑒定

印光大師

念佛要常作將死將墮地獄想,
則不懇切亦自懇切,
不相應亦自相應。
以怖苦心念佛,
即是出苦第一妙法。
亦是隨緣消業第一妙法。

敬錄 思歸集 釋如岑敬輯 印光法師鑒定
http://book.bfnn.org/books3/2050.htm#a03

印光大師

思歸集 釋如岑敬輯 印光法師鑒定

印光大師

(蓮宗十三祖也,趙姓,郃陽人,博通宗教,專修淨業,歷住終南,紅螺,普陀,民十九,至吳創
建靈巖淨宗道場,教人以倫常因果為基礎,念佛生西為歸宿,印贈佛書五百萬部,佛像百餘萬幀,
民廿九年冬,於靈巖念佛坐化,荼毗,卅二齒全存,五色舍利數千粒,世壽八十,僧臘六十,遺著
百萬言,弟子廿餘萬,類多賢哲,及党國聞人。)

師云,淨土法門,
釋迦彌陀之所建立也。
文殊普賢之所指歸也。
馬鳴龍樹之所弘揚也。
匡廬,天臺,清涼,永明,蓮池,蕅益之所發揮宣導,
以普勸乎若聖若凡,或愚或智也。

念佛一法,乃佛教之總持法門,但有專念自佛,專念他佛,兼念自他佛之不同。
專念自佛者,如諸經中,深窮實相,以期證悟,乃於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等諸法
中,以般若智照,了達此一切法,當體全空,親見本具妙真如性。
念佛一事,最要在了生死。
既為了生死,則生死之苦,自生厭心,西方之樂,自生欣心。
如此則信願二法,當念圓具。再加以至誠懇切,如子憶母而念。
則佛力,法力,自心信願功德力,三法圓彰,猶如杲日當空,縱有濃霜層冰,不久即化。

既欲修持淨業,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戒殺吃素,護惜物命,信願念佛,求生西方。
內為父母,兄弟,姐妹,外而親戚,朋友,鄉党,鄰里,咸皆以此奉勸。
無論彼之能信受與否。
固不可不令彼一得聞知也。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
即宿業所牽,及轉地獄重報,作現生輕報。
偶罹此殃,但於平日,有真切信願,定於此時,蒙佛接引。

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
言念佛正行者,各隨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執一法。
如其身無事累,固當從朝至暮,從暮至朝,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大小便利,一切時,
一切處,令此一句弘名聖號,不離心口。
若盥漱清淨,衣冠整齊,及地方清潔,則或聲或默,皆無不可。
或睡眠及裸露洗浴大小便時,及至污穢不潔之處,只可默念,不宜出聲。
默念功德一樣,出聲便不恭敬。
勿謂此等時處念不得佛,須知此等時處出不得聲爾,
又睡若出聲,非唯不恭敬,且致傷氣,不可不知。

念佛用功最妙之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注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
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不可睜大。眼既攝
矣,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
念,方為淨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
名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

欲心不貪外事,專念佛。
不能專,要他專。
不能念,要他念。
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
亦無奇特奧妙法則,
但將一個死字,貼在額顱上,掛在眉毛上。
心常念曰,我某人,從無始來,直至今生,所作惡業,無量無邊。
假使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聞佛法。
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氣不來,定向地獄鑊湯爐炭劍樹刀山裏受苦,
不知經幾多劫。
(師說,乃至變餓鬼諸苦,及變畜生諸苦等。)雖欲出離,末由也已。

念佛雖貴心念,亦不可廢口誦。以身口意三,互相資助,況欲攝心以證三昧者乎。

念佛要常作將死將墮地獄想,
則不懇切亦自懇切,
不相應亦自相應。
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隨緣消業第一妙法。

念佛時,必須至誠。
或有時心中悲痛起來,此係善根發現之相。但切勿常常如是,否則必著悲魔。凡有適意事,不可過
於歡喜,否則必著歡喜魔。

念佛時,眼皮須垂下,不可提神過甚。以致心火上炎,或有頭頂發癢發痛等病,必須調停適中。

大聲念,不可過於致力,以防受病。

掐(音恰)珠念,能防懈怠,但靜坐念佛,切不可掐,掐則指動而心不能定,久必受病。

念佛心不歸一,由於生死心不切。
若作將被水沖火燒,無可救援之想,及將死將墮地獄之想,則心自歸一,無須另求妙法。
故經中屢云,思地獄苦,發菩提心。
此大覺世尊最切要之開示,惜人不肯真實思想爾。
地獄之苦,必水火之慘深無量無邊倍。
而想水沖火燒則悚然,想地獄則泛然者。
一則心力小,不能詳悉其苦事。
一則親眼見,不覺毛骨悚然爾。

病與魔皆由宿業所致。汝但能至誠懇切念佛,則病自痊癒,魔自遠離。
倘汝心不至誠,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則汝之心,全體墮於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擾擾。
汝宜於念佛畢回向時,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

於未得一心前,斷斷不可萌見佛之念。
能得一心,則心與佛合,心與道合。欲見即可頓見,不見亦了無所礙。
倘急欲見佛,心念紛飛。欲見之念,固結胸襟,便成修行大病。
久之則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現作佛身,企圖宿怨,
自己心無正見,全體是魔氣分,
一見便生歡喜。
從茲魔入心腑,著魔發狂。
雖有活佛,亦莫如之何矣。但能一心,何須預計見佛與否。

關中用功,當以專精不二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議感通。
於未一心前,切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後,定有感通,感通則心更精一。
所謂明鏡當台,遇形斯映,紜紜自彼,與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
便是修行第一大障。
況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諸魔事,破壞淨心。

凡念佛人,各須務實克己習氣,與人方便。
凡可說者,雖與我有仇,亦須為說,令其趨吉避凶,離苦得樂。
平時侃侃鑿鑿,與人說因果報應,生死輪迴。
並念佛了生死之道。與教兒女為立太平之基等義。
心如弦直,語無模棱。居心可以質鬼神,作事決不昧天理。
若到臨終,決無此種可憐可憫之現象。
(因有黃某臨終時極慘,似當墮餓鬼道,其友人函懇印老證明,
此上一段開示,即老人開導其友人者。)

汝之念佛氣悶,非體弱之故,乃業障所使,汝但懇切至誠念佛。
如念不來,則心常憶想。能念則仍須用口念,否則但心轉心憶,久久此業即消。
以後凡居心行事,必須向厚道一邊做,厚則載福,薄則無福可得。
若在加之以刻,險,奸,巧,則便如山峰峻峙,任何雨澤皆不受,任何草木皆不生矣。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綿綿密密,常時憶念。
凡有忿怒,淫欲,好勝,賭氣,等念,偶爾萌動,
即作念云,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種心念乎。
念起即息,久則凡一切勞神損身之念,皆無由而起。
終日由佛不可思議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須十日,即見大效。
若只偶爾念一句兩句,便欲見效,則是自欺欺人。
雖亦仍有功德,欲卻由此愈病,則決不可得。
凡事均以誠為本。修持可不用其誠,而欲得愈病滅苦之利益乎。

念佛之樂,唯真念佛者方知。
然必至誠懇切,攝心而念,不可著外境相。
否則心地不通,觀道不熟,魔境現前,亦不了知,
則殆矣。切囑。切囑。

觀想一法雖好,必須了知所見之佛像,乃屬唯心所現。
若認做心外之境,或致著魔發狂,不可不知。
若認做外境,作塊然實有,便成魔境矣。合眼開眼,但取合宜可也。

近來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勝境界。
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勝境,一生貪著歡喜等心,則便受損不受益矣,
況其境未必的確是勝境乎。
倘其人有涵養,無躁妄心,見諸境界,直同未見,既不生貪著,又不生恐怖驚疑,勿道勝境現有
益,即魔境現亦有益。何以故,以不為魔轉,即能上進故。此語不常對人說,因汝有此種事,故不
得不說也。

念佛之人,當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報滿,亦只可任緣。倘克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則固無礙,否則只以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結成莫解之團,則險不可言。

念佛心不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
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
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
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相。)
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
至十句已,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
若十句直記為難,可分為兩氣。
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
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從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爾。

念佛回向,不可偏廢。回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
然只宜於夜課畢,及日中念佛誦經畢行之。
念佛當從朝至暮不間斷。其心中但具願生之念,即是常時回向。

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嚮往生。
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淨土助行。猶如聚眾塵而成地,聚眾流而成海,廣大淵深,其誰能窮。
然須發菩提心,誓願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回向,
則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自己大乘勝行。
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知見,雖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每日功課回向,
一一當與法界眾生。若此功課為此,彼功課為彼,亦非不可。
然必又有普回向之願,方為與三種回向相合。
三種回向者,一回向真如實際,心心契合。
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圓滿。
三回向法界眾生,同生淨土。

曰誠,曰恭敬,此語舉世咸知,此道舉世咸昧。
某某由罪業深重,企消罪業,以報佛恩。
每尋求古德之修持懿範,由是而知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
了生脫死之極妙秘訣,故常與有緣者諄諄言之。

律不獨指粗跡而已,若不主敬存誠,即為犯律,而因果又為律中綱骨。
若人不知因果,及瞞因昧果,皆為違律。念佛之人,舉心動念,常與佛合。
則律教禪淨,一道齊行矣。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
以菩提心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之實義。
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下手最切要之工夫。
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弘誓願,常不離心。
則心與佛合,心與道合,現生即入聖流,臨終直登上品,庶不負此生矣。

有一秘訣,剴切相告,竭誠盡敬,妙妙妙妙。

敬錄 思歸集 釋如岑敬輯 印光法師鑒定
http://book.bfnn.org/books3/2050.htm#a03

切不可癡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
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

若氣促,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
除此一念之外,
心中不可再起一絲毫別種的想念,
亦不可望病速好,
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
有此想念,便與阿彌陀佛之心隔開了,因此便不能得佛慈加被之力。

你要曉得,天地父母,均不能令你出生死輪迴;
唯有阿彌陀佛,能令你出生死輪迴。
你若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
若世壽未盡,就會速好。
若世壽已盡,即往生西方。
然不可求病速愈,只可求速往生。
求病癒,若壽盡,便不得往生;
求往生,若壽未盡,則速得痊愈。
切不可癡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

我們在世間,猶如蛆在糞坑裏,囚在監牢裏,苦得受不了。
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牢,到清淨安樂逍遙自在之家鄉,
何可怕死。
若有一怕死的心,便永遠在生死輪迴中受苦,永無出苦的時期了。

你若能出聲念,則小聲念;
不能出聲,則心裏默念。
耳朵聽別人念,心中亦如此念。
又眼睛望著阿彌陀佛,心中想著阿彌陀佛。

有別種念起,當自責曰:我要仗佛力生西方,何可起此種念頭,壞我大事。
你若能依我所說的念,決定會往生西方,了生脫死,超凡入聖。(示華權師病中法語)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10

此心若誠,必能滿願。如乘大火輪,又遇順風,不離當念,即生西方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汝病既重,但當一心念佛,求佛接引往生西方。
此心若誠,必能滿願。

至於所有罪業,不必以此為慮。
以果能極力至心求生西方,即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
譬如大石裝於船中,即可由海此岸,以至彼岸。

須知佛力不可思議,
法力不可思議,
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議。
此三不可思議,
若無信願念佛之至誠心,則無由發現。

有至誠求生西方之心,
此三種不可思議大威神力,即得顯現。
如乘大火輪,又遇順風,不離當念,即生西方。(示馮右書居士臨終法語)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10

念阿彌陀佛,極功尚能成佛,豈不能延壽,而令速死乎!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人有大病,即當作往生想,
一心念佛。

若壽未盡,由念佛故,即可速愈。
至於為人助念,何可為念觀音,又為祈壽乎!

念佛,壽未盡,亦能延生。
念觀音,則無求生之心念。
若壽已盡,則誤事。

非念佛定死,念觀音定不能往生。
然癡人以無求往生之心念之,故亦成誤事之一種業感也。
無量光即消災,無量壽即延壽。
念阿彌陀佛,極功尚能成佛,豈不能延壽,而令速死乎!(復卓智立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10

切不可求人天福報。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古人云,不為良相,必為良醫,以醫能救人故也。
須知佛為大醫王,能治人身心及生死等病。汝年七十一歲,惜昔年未知佛法之所以然,今幸知之,
亦不必以遲聞為歉。
但當認真生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
切不可求人天福報。

須知佛開念佛法門,唯期一切眾生現生即生淨土。
若人順從佛言以修,必能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校比生入大富大貴處尚容易。
何也?

以依佛言教,佛必垂慈加被故也。
閣下既知仙劫有數,佛壽無量。
當此高年,正宜於念佛法門,專精致力。
其餘禪教諸法,且從簡略。
以彼諸法,廣大深遠。不易研窮。
即窮到極處,尚須歸宗淨土法門,方能究竟了辦。


凡淨土經論,當急急研窮,依教奉行。
不可以已見不到,稍生一念疑心。
仰信佛祖誠言,生信發願,持佛名號。
自能蒙佛慈力,接引往生。
一得往生,則便超凡入聖,了生脫死。
長侍彌陀,參隨海眾。
當即徹證無生,速登補處矣。(復酈隱叟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10

淨業若熟,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長。

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淨業若熟,今日即生更好,
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長。
誠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
且令無知咸退信心,謂念佛有損無益,
某人即是殷鑒,則其害實非淺鮮。
祈將決定刻期之心,改作唯願速生之心,即不生亦無所憾
但致敬致誠,以期盡報往生,則可無躁妄團結,致招魔事之禍。(復念佛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10

一切任彼前業,不去妄生計校,倘信願真切,報終命盡,便即神超淨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歲死也好。

一切任彼前業,不去妄生計校,倘信願真切,報終命盡,便即神超淨域,
業謝塵勞,蓮開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計矣。

當須發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
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不願更受,
即為人天王身,及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大宏法化,
普利眾生之高僧身,亦視之若毒荼罪藪,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決定,
則己之信願行,方能感佛,
佛之誓願,方能攝受,
感應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輪迴矣。(復高邵麟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10

(上海法藏寺念佛開示)極樂世界,方是俺故鄉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修行人須知娑婆苦,極樂樂;
要願離娑婆苦,願得極樂樂。
不可求人天福報,譬如處牢獄之求歸家鄉;然娑婆世界,乃一大牢獄也。
極樂世界,方是好家鄉。

古人詩云,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
諸君果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西方有誰爭哉?
要歸家鄉,不可猶豫,謂再過幾年,則不能與佛相應,
至誠懇到、真信切願即是西方種子。

蓋淨土一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
或專崇行持,而不尚信願,則執理廢事,乃屬自力法門。
與專以自性唯心,而不仗佛力之執理廢事,同一過失。

所以蕅益大師云,
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篤哉斯論,不可不知。(上海法藏寺念佛開示)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10

古云:縱然生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古云:縱然生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

果能老實念佛,乘彌陀之願船,歸極樂淨土家鄉,是可預蔔。
此乃千經萬論,處處指歸。

若不此是歸,定如貧子,不識故土,
不憶慈父,而甘漂泊他鄉,
以轉於溝壑也。
若不擬不議,一心歸去,始知自性本來清淨,又何處求歸相、淨相耶?
古又云;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
歸淨歸淨,念茲在茲!(復於歸淨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10

(淨業社開示法語)不獨家人父子,應當勸導。即一切有緣之人,亦當如是勸導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一句阿彌陀佛,即佛所證之無上菩提覺道。

吾人若能以此名號自熏。久而久之,即能與佛氣分相同。
況此一句,無一人不能念。
即或懶惰懈怠不肯念,聞大家念佛音聲,亦有利益。
兩兩比較,故勝於念經多多矣。

以念佛最極簡便。
即不念佛者,聞佛音聲,一歷耳根,即種善根。

由此一句佛號,灌入八識田中,將來遇緣即發。
設使怨鬼惡病逼迫,念佛便能卻之。
所以凡具信心念佛的人,應當以此普勸修持。
不獨家人父子,應當勸導。即一切有緣之人,亦當如是勸導也。(淨業社開示法語)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淨業社開示法語)不獨家人父子,應當勸導。即一切有緣之人,亦當如是勸導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一句阿彌陀佛,即佛所證之無上菩提覺道。

吾人若能以此名號自熏。久而久之,即能與佛氣分相同。
況此一句,無一人不能念。
即或懶惰懈怠不肯念,聞大家念佛音聲,亦有利益。
兩兩比較,故勝於念經多多矣。

以念佛最極簡便。
即不念佛者,聞佛音聲,一歷耳根,即種善根。

由此一句佛號,灌入八識田中,將來遇緣即發。
設使怨鬼惡病逼迫,念佛便能卻之。
所以凡具信心念佛的人,應當以此普勸修持。
不獨家人父子,應當勸導。即一切有緣之人,亦當如是勸導也。(淨業社開示法語)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現生即入聖流,臨終直登上品,庶可不負此生矣。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今之世道,乃患難世道。

雖曰念佛能滅宿業,
然須生大慚愧,生大怖畏。
轉眾生之損人利己心,
行菩薩之普利眾生行。
則若宿業若現業,皆被此大菩提心中之佛號光明,為之消滅淨盡也。

若前生及昔日曾作大業。今雖止惡,未能力修眾善。
及但泛泛然念佛。則功過不相敵,固難免或罹惡報耳。
非念佛之功虛棄也。
以未發菩提心,特以惡業廣大,不能相掩耳。
倘能發大菩提心,則如杲日當空,霜露立消。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以菩提心為根本。
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之實義。
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下手最切要之工夫。
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弘誓願,常不離心。
則心與佛合,心與道合。
現生即入聖流,臨終直登上品,庶可不負此生矣。(復康寄遙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佛法廣大,雖登地菩薩,不能盡知。但能懇切至誠念佛,只此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便可出生死,證涅槃,圓成佛道。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佛法廣大,雖登地菩薩,不能盡知。

然欲得實益,只此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便可出生死,證涅槃,圓成佛道。

我等下根凡夫,非從極約之法門做,則只成種善根而已。
欲得現生就了生死,夢也夢不著。

念佛法門,如如意寶珠,能隨人意,雨一切寶。
但能懇切至誠念佛,自然消除罪,增長善根。
超度先亡,俱生西方。
何不可云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復陳蓮英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白居易詩云,普願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白居易云,
餘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
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句阿彌陀,
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
假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
日暮而途遠,吾生已磋跎,
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
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
達又作甚麼,不達又如何,
普願法界眾,同念阿彌陀。(復方耀廷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念佛一法,超凡入聖。仗 佛 力 了 生 死 法 門,即 生 可 以 做 到。今幸遇之,切勿錯過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遺傳之病,亦宿業所感。當至誠懇切念佛及觀音聖號,當可即愈,而不復遺傳矣。

所言解脫之門,唯有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
此係仗 佛 力 了 生 死 法 門,即 生 可 以 做 到。

若不專修此法,修其他種種法門者,非博地凡夫一生兩生所做得到。
吾人從無始來,至今尚在生死輪迴中者,皆因其中未遇淨土法門。
或遇而不修所致也。
今幸遇之,切勿錯過。

信願行三法,為淨土正宗。
第一要有真信。
有真信,必定有真願真行。
否則不名真信。
念佛一法,尚能超凡入聖。況遺傳病有不即愈乎?(復琳圃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復甯德晉居士書)須知南無二字,即是皈依頂禮,恭敬,度我等義。一心念佛,無事不辦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須知南無二字,即是皈依頂禮,恭敬,度我等義。
一心念佛,無事不辦。

而觀音慈悲尋聲救苦,當此極苦之時,令念觀音,校彼令念佛,尤易生信。
以 佛 之 威 神, 人 多 不 知。

經中於救苦救難之事,絕少發揮。觀音救苦救難之事,則大乘經中屢屢發揮。
如法華經,普門品,楞嚴經,
第二十五觀音耳根圓通章,華嚴經,善財參觀音章,大悲經,
則專說大悲咒,及觀音救苦之事,
悲華經,說觀音因地發願救苦之事,其他經中說者甚多。
因此因緣,世無不知觀音救苦救難者。

當此大劫,令上等人念佛則易。
下等人以經中未曾說及,或不生信,故令念觀音也。
汝何可以佛與菩薩果位神通等校量乎?

須 知 觀 音 與 我 世 界 有 大 因 緣。
乃 於 無 量 劫 前,久 已 成 佛,號 正 法 明。
但以慈 悲 心 重,不 離 寂 光,垂 形 九 界,以 行 救 濟 耳。
況示跡為阿彌陀佛法王子。
如民眾欲求皇帝恩澤,即向太子求耳。
念 觀 音 發 願 求 生 西 方,亦 可 滿 願。
以 彌 陀 觀 音 同 一 度 生 之 事,非 有 二 義 也。(復甯德晉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復甯德晉居士書)即釋迦佛在世時,亦嘗令苦難眾生念觀音,況吾輩凡夫乎?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所言念佛念觀音,均能消災免難,
平時宜多念佛,少念觀音。

遇患難,宜專念觀音。
以觀音悲心甚切,與此方眾生宿緣深故。

不可見作此說,便謂佛之慈悲,不及觀音。
須知觀音乃代佛垂慈救苦者。
即釋迦佛在世時,亦嘗令苦難眾生念觀音,況吾輩凡夫乎?(復甯德晉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復甯德晉居士書)志誠念佛及觀世音,或可轉宿業而得不罹種種天災人禍之苦厄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在家人雖可隨意自立章程,然不可有幾起幾落之紊亂無章也。
凡修持總以簡略為宜,
若所念太多,反不如專念一種為得也。

惟現在人民,無日不在水深火熱中,宜加念觀世音菩薩若干。
或另作一時,或於當課念佛後,接念觀音若干聲。然後各菩薩或三稱,或各十稱皆可。
至於教初發心人,益以簡略為妙。

須知念佛根本道理,是要人生信發願,求生西方,了脫生死。
不可只發求世間富樂,不求生西方。
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世間災難,亦可消滅。
非念佛不能消滅災難也。

觀世音菩薩,接引眾生,往生西方。
念觀世音,
亦須先求消除災難。正求往生西方。
宜與有緣者說,各各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志誠念佛及觀世音,或可轉宿業而得不罹種種天災人禍之苦厄也。(復甯德晉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復吳思謙居士書)即默念,亦須常聽。勿起壞念頭,又何有心熱如火之惡感乎?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念佛須音聲高低適中,緩急合宜。
若高聲如趕賊之猛烈,始則心火上炎,或至吐血,以成不治之病。

須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聽得清楚。

即默念,亦須常聽。
以心一起念,即有聲相。
自己之耳,聽自己心中之聲,固明明了了也。

勿起壞念頭,又何有心熱如火之惡感乎?(復吳思謙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復馬宗道居士書)菩薩以度苦為心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念佛一事,固貴純一無間。所以一切時,一切處,均宜念。
誦經則不能如念佛之常不間斷。
持名若至其極,則不作觀,而淨境亦可具現。
倘工夫不純,妄欲見聖境者,或有著魔之虞。
所以古德多多皆主持名,以下手易而成功高故也。

凡念佛人,於一切時,一切處,俱宜將一句佛號,默持於心。
若衣冠整齊,地方潔淨,則聲默均可。
若未能如是,則只可心中默持。

至於女人生兒子時,則須出聲念南無觀世音菩薩,
決定可以無有產難等苦。
有謂此時裸露不淨,念則獲罪,此係不知經常達變之道。

菩薩以度苦為心。
譬如兒女墮於水火,呼父母以求救援。
斷不至父母以身體不潔淨,衣冠不整齊,而不肯垂救也。(復馬宗道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當此危險世道,宜放開心胸眼界,努力修持淨業。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當此危險世道,宜放開心胸眼界,努力修持淨業。
所有吉凶禍福,悉不計慮,隨緣應變。

縱大禍臨頭,亦當想及同罹此禍之人,不知有幾千萬億。
於無可如何中,尚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可以恃怙,有何可畏。
以念佛念觀世音,作為無畏之據。
放開心量,勿預恐嚇。則病自痊愈,身自安樂矣。
若不知此義,則是未遇危境,自己先陷於危中,雖佛菩薩亦莫能救。

所以君子素患難行乎患難,故能無入而不自得焉。(復同影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復湘陰黃頌平居士書)但以心之誠不誠為差等,非法有或靈不靈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既有宿業嬰惡疾,當吃素念佛,
為宿世怨家做超度事。

所言超度,亦不必請僧作佛事,
但 自 己 認 真 懇 切 至 誠 念 佛,及 念 觀 音 耳。

且勿謂只念一佛一菩薩,便可愈病乎?
須知念佛為佛法中最圓頓直捷之法,其利益超過一切法門,
但以心之誠不誠為差等,非法有或靈不靈也。(復湘陰黃頌平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復俞慧郁居士書)吾人靠到一句佛,越苦越認真念,決不至有失心無措之虞。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所言大禍臨頭,功行淺薄,無有把握,
或恐懼失心,打失正念者,
但須在深信佛力、法力、自性功德力、至誠持誦力,均不可思議。
勿道無禍,即有大禍,斷不致即失心耳,以有此諸力加被也。

凡人須素位而行,則不至因境遇不好,遂致失心。

凡因境遇不好失心者,皆都無深信力,而兼有顧念前境,不能放下所致。
如被難之時,只思所以逃避之法,於諸不能料理者,概不能縈懷。
以縈懷不釋,有損無益,
故曰,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吾人靠到一句佛,越苦越認真念,決不至有失心無措之虞。(復俞慧郁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念佛欲得一心,必須發真實心,為了生死,不為得世人謂我真實修行之名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念佛欲得一心,必須發真實心,為了生死,不為得世人謂我真實修行之名。
念時必須字字句句,從心而發,從口而出,從耳而入。
一句如是,
百千萬句亦如是,
能如是,則妄念無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

又須善於用心,勿致過為執著,
或致身心不安,
或致起魔事。

當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以期一心不亂為決定主宰。
於未得一心前,斷斷不萌見佛之念。
能得一心則心與道合,心與佛合,欲見即可頓見,不見亦了無所礙。
倘急欲見佛,心念紛飛,欲見佛之念,固結胸襟,便成修行大病。

但能一心,何須預計見佛與否。
一心之後,自見臧否,不見固能功夫上進,即見更加息心專修,
斷無誤會之咎,唯有勝進之益。
(復周群錚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復黃涵之居士書)為親眷保安薦亡者,皆不可不知。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保病薦亡,今人率以誦經拜懺做水陸為事。
(光)與知友言,皆令念佛。
以念佛利益,多於誦經拜懺做水陸多多矣。
何以故?
誦經則不識字者不能誦,即識字而快如流水,稍鈍之口舌亦不能誦。
懶坯雖能,亦不肯誦,則成有名無實矣。
拜懺做水陸,亦可例推。

念佛則無一人不能念者。
即懶坯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
彼不塞其耳,則一句佛號,固已歷歷明明灌於心中,
雖不念,與念亦無異也。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非特欲香,有不期然而然者。
為親眷保安薦亡者,皆不可不知。(復黃涵之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復唐大圓居士書)吾謂一人以至無量人,俱當以令生西方,何定限以十萬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今凡欲建立法化,先須張羅建築,則吃力不小。
俾彼小人效之以取利,富家畏之以遠避。

若遇一切人,但教以各盡倫常,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放生,吃素念佛;
則泯而無跡,彼此不妨職業,不耗錢財。
似乎人之受化易,而己之擔負輕,
而佛法之流行,又易普遍也。

上而清廟明堂,下而水邊林下,
得其可語之人,即以此事相勸。
文潞公發十萬人念佛求生西方之願,以結蓮社。
吾謂一人以至無量人,俱當以令生西方,何定限以十萬也?(復唐大圓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其利益較之唯求自了者,何止天地懸隔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出家專修之說,(光)絕不以為然。
以閣下才智足以宏法,率其家人同修淨業,是為兩得其益。
若依出家,家人困苦,必起謗法之心。
是未能自利,先害家人,忍為之乎?

佛法無一人不堪修,
亦無一人不能修。
但能念念知不修淨業生西方,則長劫輪迴莫之能出。
以茲自愍愍他,自傷傷他,大聲疾呼!
俾近而家人,遠而世人,同修此道,
其利益較之唯求自了者,何止天地懸隔也!(復駱季和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復泰順林介生居士書)戴發高僧,居家佛子矣。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因聞佛語,遂持長齋,可知宿因深厚;
廢棄前功,意欲出家,可知道眼昏蒙。

如來說法,恒順眾生,
遇父言慈,
遇子言孝,
外盡人倫,
內消情慮,
使復本有真心,是名為佛弟子,豈在兩根頭髮上論也。

竭力學道,研究淨土經論,以淨土法門諭親,以淨土法門教子,及諸親識。
正以生死事大,深宜痛恤我後。
不必另擇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場,
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親戚,盡作法眷。
自行化他,口勸身率,
使其同歸淨域,盡出苦輪,
可謂戴發高僧,居家佛子矣。(復泰順林介生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往生。
世人多多注重一心,
不注重信願,已是失其扼要。
而復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

此種想念,似乎是好想念,
實則由此而益加信願,以致一心,則是好想念。
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則成壞想念矣,不可不知。
欲得攝心歸一,
第一要為生死心切,
第二要懇切至誠,
第三要著實從心中念,勿只滑口讀過。(復朱德大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念佛法門乃是教人求生西方的法門。若求來生福報,即是破戒違法。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念佛,能按時念亦好。
否則鎮日隨便,不分行住坐臥,總以念佛為事。

然須
生信、
發願、
求生西方,
萬不可求來生福報。
若求來生福報,即是破戒違法。
以念佛法門乃是教人求生西方的法門。
念佛不求生西方,又要求來生,是不遵佛教。
此是佛教人必定要依之法,汝不肯依,故名破戒違法。(復傳德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復甯德晉居士書)非念佛不能消滅災難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初學佛只可認真念佛,洞得的也隨他去,洞不得的也隨他去,
庶不致耽擱工夫。
凡修持總以簡略為宜,若所念太多,反不如專念一種為得也。

須知念佛根本道理,
是要人生信發願,求生西方,了生脫死。
不可只發求世間富樂,不求生西方。
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世間災難,亦可消滅。
非念佛不能消滅災難也。(復甯德晉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汝以至誠心為母念佛,仗佛力故即可往生,問落處,便是作未往生想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修淨業人,以真信切願為本。
能念到一心不亂,則甚好。
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不亂,便不能生之心。
若常存此想,得則可。不得,則由常存不得生之心,便與佛不相應矣。

薦親,只期往生西方,何問落於何道,此意似好,實為障礙。
以人之神識,隨業所轉。
汝以至誠心為母念佛,仗佛力故即可往生,問落處,便是作未往生想也。(復何希淨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棄信願而不講,則便成仗自力之法門,其失大矣。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所言作事不忘念佛,此繫念心純熟之相,
何可名昏沈,歸於無記。
然亦非無念而念,但係無念而念之氣分。
若即認此為無念而念,
則有類於鑽木見煙,而謂得火,即便息鑽,火便無由可得矣。

然須專精用功,且莫學今之好高務勝,見異思遷者,則將來之益,自可有不思議處。

然此是行門中事,信願門中,尤宜致力,
庶可決定深得念佛之實益,
若效他宗,專以功夫為事,
棄信願而不講,則便成仗自力之法門,其失大矣。(復李覲丹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復恒慚法師書)如真為生死,當依凡夫通行之法。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說,其好高務勝耶?

抑真為生死耶?
如真為生死,當依凡夫通行之法。
若薄地凡夫,妄擬效過量聖人所行之法,則必至著魔退道。
且請息此念,庶可得益耳。(復恒慚法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居塵學道,若修別種法門,則誠難得益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若云念佛,但恐汝不真心,若真發了生死心,則人多也不至有妨。
以念佛只一句,縱然打差,亦打不掉。
倘汝心不討厭,則固無甚障礙。
汝心若生厭,則便一刻難過矣。不能捨家覓靜處念佛,何得請我決斷,豈非以此為戲乎!

汝果能勸老親,勸妻子同修淨業,豈不如汝獨住靜處念佛乎!

又人情應酬,汝果以修行從簡從略,人必不至見怪,
或迫不得已,略為應酬,可省則省,有何不可。

居塵學道,若修別種法門,則誠難得益。
若修念佛,則實為穩當之極。
但以汝之無事生事之妄想太多,勿道未得靜處難得益,
即得靜處亦難得益。(復李慧實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經中凡有稱佛名處,無不皆有南無。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念佛一法,唯死得下狂妄之見者,方能得益。
任憑智同聖人,當悉置之度外,將此一句佛號,當做本命元辰,誓求往生。
縱令以死見逼,令其改轍,亦不可得。
如此方才算是聰明人,方才能得實益。
否則由多知多見,不能決疑,反不如老實頭一無知識者,為易得益也。

一句佛號,包括一大藏教,罄無不盡。
修淨業者,有專修圓修種種不同。
譬如順水揚帆則更為易到。
亦如吃飯,但吃一飯,亦可充饑,兼具各蔬,亦非不可。

能專念佛,不持咒,則可。
若專念佛,破持咒,則不可。況往生咒,係淨土法門之助行乎!

念佛宜六字,四字亦可。
如初念則六字,念至半,或將止,則念四字。
若始終不念南無,便為慢易。
經中凡有稱佛名處,無不皆有南無。(復卓智立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將畢則念四字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將畢則念四字。
始終念四字頗不宜。

以南無二字,即皈依,恭敬,頂禮,度我等義。

人每圖快圖多,故多有念四字者。
常聞有人主張專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發願禮佛,皆云不必,則完全一門外漢。

只知自己作功夫,不知求佛慈悲力。
淨土法門 以 信願行三法為宗,
彼只在行上講究,
而行又去卻禮拜,
其行便難十分懇切,
久則涉於悠忽浮泛。
祈依文鈔,勿自任己見,不依淨土宗旨。

修行人最怕師心自立,常聞之資性固好,見識有偏。
專持一佛尚可,廢棄禮拜發願等,則大錯大錯!
臨終之瑞相,不必預為期冀。
但平時須念佛相應,臨終自得隨佛往生即已。(復陳飛青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縱舉世之人皆無效驗,亦不生一念疑心 。自己中心無主,專欲以效驗人言為前途導師,可不哀哉!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一句佛號,包括一大藏教,罄無不盡,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
而一無所知、一無所能之人,但止口會說話,亦可為真念佛人。
去此兩種,則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與否耳。

至於修行淨土,有決定不疑之理,何必要問他人之效驗。
縱舉世之人皆無效驗,亦不生一念疑心,
以佛祖誠言可憑故。

若問他人效驗,便是信佛言未極,而以人言為定,
便是偷心,便不濟事。

英烈漢子斷不致捨佛言而取信人言,
自己中心無主,專欲以效驗人言為前途導師,可不哀哉!(復永嘉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9

除佛號外,所有諸念,皆不令生 。 專一以往生自期,則有益無損矣。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凡修行人宜存正念。

除佛號外,所有諸念,皆不令生,是謂一心。
故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汝但一心念佛即已,何得妄欲高攀大士耳根圓通?
汝須知大士之反聞,並不聞音聲,乃聞聞性。
故曰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有聲音無聲音皆聞。

若如汝說,必有音方能聞。
吾人念佛,隨聞此佛音聲,固亦反聞之氣分。

切勿以圓通自居。
專一以往生自期,則有益無損矣。
否則必有從此反令其心,分張於分別法門勝劣一派。
而無量無邊之真益,斷送於此多知多論中矣。(復何慧昭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當在往生西方上認定,宜善用心,勿以奇特而退墮前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測度。
彼愚人唯知以醫藥治病,及禱神祈鬼求愈者,
皆所謂擔麻棄金,背道而馳之流類也。

宜善用心,勿以奇特而退墮前功,
則將來當更有深益可得也。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當在往生西方上認定。

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
一心正念。
絕不妄想見佛見境界之事。
以心若歸一,見佛見境界,皆不至妄生歡喜。
遂致得少為足,便成退惰。
不見佛不見境界,亦了無所欠。
心未歸一,急欲見佛見境界。
勿道所見是魔境,即真係佛境,以心妄生歡喜,即受損不受益矣。

當以至誠念佛為事,勿存見佛見境界之心。(復陳士牧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凡做不到底事,決不肯說--行不到者常說,久則著狂魔。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汝書說得很熱鬧好聽,急宜自抑。
凡做不到底事,決不肯說。

汝把發願之話,當做平日實行之事,那一樣做得到?
發願係所期者遠,故無病而有大益。
若平日行得到者,則可說。
行不到者常說,久則著狂魔。
只顧說空話,一毫也不行,若不痛改,定規魔死。

汝之話,說了就會做到還好。
說了永世也做不到,向無知之人說,尚能令人或信或不信。
向有知識之人說,人將看汝不值半文。
汝看各書,尚無擇師訪友之識見。
而求(光)開示,是賣汝真實耶?
是顯汝狂妄耶?(復德誠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何如勸彼念佛吃素,求生西方之為愈乎?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古今聰明人多受聰明禍者,以仗己聰明,
或慢人侮聖,
或謗佛毀法,或妄生臆見,
以期現世之名利,與身後之虛譽耳。
不知既無謙德,則天地鬼神皆惡之,
而況於人乎?
故每每皆成狂妄之流,或歸於奸惡一派耳。

若持之以謙,則愈聰明愈有實益。
必能窮則獨善,達則兼善。
況能依佛法之淨土法門以自利利人乎!

南無,舉世皆念納莫,汝何得要照本音念。
念佛功德,無量無邊,不讓念經功德。
減壽以求福壽康寧,
何如勸彼念佛吃素,求生西方之為愈乎? (復甯德晉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但求不墮惡道即已,此言千萬不可萌於心,形於口與筆。若有此念,便不得往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但求不墮惡道即已,此言千萬不可萌於心,形於口與筆。
若有此念,便不得往生。

往生全仗決定信願。
存此念,即無決定求生之心,
有決定不生之心,其害非小。
淨土宗旨已失,何能得淨土真實利益?

至於一心念佛,誓生極樂,能生不生,皆不作念,
至不生亦善,即是遠離疑慮之心,
乃學宗教家之說大話。
若是法身大士,則此語方為實義。
然法身大士欲利益凡夫,亦不可說此話。

若是博地凡夫,又求生西方,說此話,則是胡說巴道,自誤誤人,害豈有極。
千萬不可依從,依之則往生無分。

凡夫往生,全仗至心切念。
彼一切付之無念,則何能感應道交?
其感應道交者,全由至誠懇切之決定念。
證無念者,則可說此話。
未證無念說此話,皆成東坡臨終之誤。可不哀哉!可不痛哉!(復周智茂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無價之摩尼寶珠,換取一根糖吃,其人之愚癡可憐,不識好歹,為最第一矣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一切凡夫,具有二病,
一則狂妄,
二則愚癡。

狂妄者,
謂我本是佛,何須念佛。心淨則土淨,何須求生淨土,
此係執理而廢事,其弊至撥無因果,壞亂佛法,疑誤眾生,此人必墮阿鼻地獄,永無出期。
以善因而招惡果,誠可憐憫!

愚癡者,
謂我係凡夫何敢妄想了生脫死,超凡入聖。
不知自己一念心性,與佛無二無別。
但以煩惱惑業障蔽,故令即心本具之佛性功德,不能顯現。
譬如大寶銅鏡,經劫蒙塵。
智者知是寶鏡,愚人認做廢物。
佛憫眾生迷昧自心,
教令念佛求生西方者,以最愛惜眾生之本有佛性,恐其永遠迷失,
故令生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庶可親證此本具佛性。

倘不求生西方,但求消災,及不失人身。
猶如以無價之摩尼寶珠,換取一根糖吃,
其人之愚癡可憐,不識好歹,為最第一矣。(復智正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往生,則超凡入聖,了脫生死。不往生,縱一生二生不迷,決難永遠不迷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淨土法門,注重在信願。

有不知者,
或求人天福報,
或求來生為僧,宏揚佛法,度脫眾生。
此種心念,要丟得乾乾淨淨,若有一絲毫,便不能往生矣。

往生,則超凡入聖,了脫生死。
不往生,縱一生二生不迷,決難永遠不迷。

迷則由有修持之福,而所造之業,為可懼耳。
惡業既造,惡報自臨,求出三途,恐無其日。(復吳慧詒羅慧澍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雖似平常無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議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若大通家,則禪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

若普通人,則亦不必令其遍研深經奧論,
但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已。
此人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雖似平常無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議。

良以愚夫愚婦顓蒙念佛,即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
較比大通家之卜度思量,終日在分別中弄識神者,為益多多也。

以故愚夫愚婦念佛易得益,大通家能通身放下,亦易得益。
若唯以義理是蔔度者,則不得益,或反得病。
及未得謂得,流入狂派者有之。(復謝誠明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狂妄心,為真修行者之一大障礙,不可不知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某居士去年去世,彼先妄發大心,要在此世間度人。
九年至山被(光)呵斥,似乎轉念。
是以欲求往生,當放下此世間,並放下過份之狂妄心。
過份之狂妄心,為 真 修 行 者 之 一 大 障 礙,不可不知。

如同菩薩在生死中度脫眾生,
此須自己是菩薩始得,

若自己尚是凡夫,便欲擔任此事,不 但 不 能 度 人,且 不 能 自 度。

世間多少善知識皆受此病,尚謂之為有大菩提心?
須知次此心先求往生則有益,以此不求往生,須是菩薩則可,
否則為害不淺。(復潘對鳧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況生死到來,人各有此日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末世眾生根機陋劣,不依淨土法門,決定無由了脫,
一班好高務勝者,多多越分自命,
覺得禪教之理性淵深,遂不以淨土為事,
從茲棄佛力而仗自力,弄到結局時,皆成種遠因而了不得其實益耳。

今之世道,乃患難世道,
若不以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為依怙而常念之,則禍患之來,
或所不測及其卒遇,徒喚奈何,
倘能預先持念,必有冥為轉移。

況生死到來,人各有此日,
故宜常做臨終想,
則一切非分之妄想,與不能資之以了生死之諸法門,
自不致力馳騖,
而令此決定仗之可了生死之法,荒疏不修也。(復袁聞純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復智牧、智聲二居士書)尚不以為憂,而專志於不急之務,可不哀哉!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當此大劫,殆朝不保夕。
如居積薪之上,下已然火。
何可泛泛然覽諸經典著述,而不專心致志於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
及念觀世音菩薩,以祈逢凶化吉乎!
無論何等資格,皆當以此奉勸。俾知此大火宅外,尚有最極安樂之清淨世界。

倘從此生正信心,專志西方,
其功德比深入經藏,徹悟自心,而未斷三界內之惑者,大百千萬億倍。
而一班人士尚不以為憂,而專志於不急之務,可不哀哉!(復智牧、智聲二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其心與佛相反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汝既皈依佛法念佛,當依佛教而行。

佛教你求生西方,你偏不肯求生西方,偏要求來生。
你活了幾十年,若未遇佛法,不知出離之方,則莫有法子,只好任其死後輪迴。

今既遇佛法,且復皈依為佛弟子,偏偏不信佛的話,
任自己的愚見,胡思亂想,想來生還做人。
若求來生,即無大道心,
縱修行的功夫好,其功德有限。
以係凡夫,人我心做出來,故莫有大功德。

佛言世間有二罪人,
一是破戒,
二是破見。
破戒之罪尚輕,
破見之罪甚重。

何 謂 破 見,即 汝 所 說,求 來 生 不 求 往 生,
乃是邪執謬見,
乃是破壞佛法之邪見,
及引一切人起邪執謬見,其罪極大極重,
以其心與佛相反,復能誤一切人故也。(復智正居士之母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雖種善根,倘以坯器未火,或被再生之雨為之消滅,則可惜耳!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今之弘法者,每欲引人入佛法,自己先從人行事,則大體以失,何以令人重法?

閣下年未三十,已現衰相,
固當捨博守約,專修淨業。

淨業大成,再宏餘法,庶得自利利他之實,

否則雖能利人,亦非究竟現生獲出生死之道。

而自己本分事,既不能斷盡煩惑,以了生死。
又以素未專志淨業,或致因通途教義,疑特別法門,
則又無從仗佛慈力帶業往生。

雖 種 善 根,倘 以 坯 器 未 火,或 被 再 生 之 雨 為 之 消 滅,則 可 惜 耳!(復李圓淨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若悠悠泛泛,心中尚在做來生福報之夢,何能得生,此病根也,不可不知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今之大通家,多多要高大門庭,所說之法多非合機之法。
或只談玄說妙,而專恃自力;
或則真俗兩歧,而為世之所誚。

汝所說往生者少,實由信願不真切之所致。
信願若真切,即臨終始念,亦有得生之理。

若悠悠泛泛,心中尚在做來生福報之夢,何能得生,此病根也,不可不知。(復李少垣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信 佛 信 法 乎!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今人每見一法有效,則不加揀擇,完全襲行,
遂於蓮 宗 諸 祖 通 常 教 人 之 法,生 諸 疑 念,
是 尚 可 謂 信 佛 信 法 乎!

可見汝與諸友同皆在重今輕古之流派中。
似此見解,必致見異思遷,以求所謂奇特玄妙者。
異日有提倡高超玄妙之餘法惑人,
於少時間便成佛道之誑言,
定當隨之而捨此修彼,如浮萍無根,隨風蕩漾。

通道不篤,焉能為有無,致有未得實益,先受大損者。
譬如食瓜果宜去其皮核,非可完全食,亦非可完全去,
是在學道之人善用其心耳。

修淨土人,注重信願行三法。
至 於 定 境 中 之 八 觸 及 與 六 妙,不 應 注 意。
倘或功夫發現,亦當視為平常,不加欣幸。
否則或恐以為勝妙,致將正修淨業,反視等閒。(復慧昭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直心直行,方與佛合。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今之學者,每每專說假話,不修實行,
意擬沽名釣譽以求體面,
並非真實自省寡過而作是言也,
此名自暴自棄,名大妄語,名不知慚愧。

若非此等,則為聖賢之徒。
若帶此氣,則是下流坯,乃法之罪人,佛之逆子,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直心直行,方與佛合。(復高邵麟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是以常人總不見自己有過,聖人總不見自己有德 。不見有過,故其過山積;不見有德,故其德天高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世人每每於自己所作功德作矜誇氣,於自己罪過作寬恕氣。

人孰無罪,且勿說過去,
即以現世論,殺種種眾生以悅口腹,
一生不知吃了多少生靈,可說大話,說我無罪過,妄受天罰乎?

是以常人總不見自己有過,聖人總不見自己有德。
不見有過,故其過山積;不見有德,故其德天高。(復德暢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虹橋淨土堂序)華嚴一生成佛之成始成終第一法門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須知淨土法門正攝上上根人,是以善財已證等覺,普賢猶令以十大願王,
回向往生,以期圓滿佛果,
且以此普勸華藏海眾。
是知回向往生淨土一法,乃圓滿佛果之末後一著也。

世有狂人,不審教理,以愚夫愚婦皆能修習,遂謂之為小乘而藐視之,
不知其為華 嚴 一 生 成 佛 之 成 始 成 終 第 一 法 門 也。
亦有愚人,知見狹劣,謂己功夫淺薄,業力深厚,何能即生?

不知眾生心性與佛無二,
五逆十惡將墮地獄,遇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滿十聲,或止數聲,隨即命終,尚得往生。

觀經所說,何可不信?
彼尚往生,況吾人雖有罪業,雖少功夫,較彼五逆十惡,十聲數聲,當復高超多多矣。
何可自暴自棄,以致失此無上利益也。

如來稱此淨土法門為難信之法者,
以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其圓頓直捷廣大簡易,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
非宿有善根,決難信受奉行也。(虹橋淨土堂序)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故佛令人念佛,以佛威德神力之智慧火,烹煉凡夫夾雜煩惱惑業之佛心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自心作佛,是佛心度自心,我即佛,佛即心,心即佛。
此種說話,上等人則得益,下等人則受病,
不可注重於此。
若注重於此,或致生大慢,謂我即是佛,何用念佛?

須知由其心即是佛,故佛教人念佛。
若心與佛不相符合,如冰不可入爐烹煉。
唯其心之本體,與佛無二,
故佛令人念佛,以佛威德神力之智慧火,烹煉凡夫夾雜煩惱惑業之佛心。
俾彼煩惱惑業,悉皆四散消落,唯留清淨純真之心,方可謂心即佛,
佛即心。
未到此地位說,不過示其體性而已。
若論相與用,則完全不是矣。

佛之心,如出礦之金。
吾人之心,如在礦之金,雖有金之體性,了無金之功能。
是以自心是佛,更須要認真念佛,求生西方。
愚人不知此義,不是高推聖境,自處凡愚,便是執理廢事,妄謂證道。(復周陳慧淨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復唐大圓居士書)若唯求明瞭,不欲實行,豈非優人作戲,尚得謂之為學生乎?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汝學到一肚皮佛法,但知說藥,自己也未實行。
使汝實行,斷不至懷疑,而以昔某某為文殊普賢之儔。
此皆由不能鑒別真偽,遂致茫無所從,或至以偽為真。
譬如太醫院御醫,凡醫書、病源、脈訣,讀得熟如明鏡映現,及至臨證,
則茫無所從,不知該用何藥?
汝之所問與此醫生見識,毫無有異。

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
非只當一種高超玄妙話說說。
彼下劣知見之當哲學研究佛法者來,
必須先對彼說佛說法之所以然,是要人對治習氣,洗心滌慮,
敦倫盡分,慈悲仁讓,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斷惑證真,了生脫死,
自利利他,共證真常,
漸次修習,至成佛道耳。
所有經教,皆為發明如上所說諸事理故。

若唯求明瞭,不欲實行,
豈非優人作戲,尚得謂之為學生乎?(復唐大圓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普賢行願品疏鈔擷序)不 知 坯 器 未 燒,經 雨 即 化,煩 惑 未 斷,轉 生 即 迷 ,以 致 一 誤 永 誤 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夫 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雖隨機設教,種種不一,求其若聖若凡,上中下根,乃至逆惡之流,同於現生了生脫死,
俯謝三界,高登九品者,唯淨土一門為然也。

噫!如來大慈,普渡眾生,唯此一法,堪暢本懷。
眾生修行,冀出生死,唯此一法,決遂所願。
法門廣大,利益宏深,固宜一切佛子悉皆奉行。

何近見愚夫愚婦率多竭誠歸命,而通宗通教之士,反漠然置之,
若不聞知者然。其故何在?
以研教者按常途教理以論斷證,不信有帶業往生之事;
矜常處生死以度眾生,不願為速出生死之人。

不 知 坯 器 未 燒,經 雨 即 化,
煩 惑 未 斷,轉 生 即 迷,
自利尚難,焉能利他?
此 皆 不 諒 己 德,以 博 地 凡 夫 稍 具 慧 性,便 以 法 身 大 士 之 作 略 自 擬,
以致一誤永誤也。(普賢行願品疏鈔擷序)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8

(復黃智海居士書)凡夫須按凡夫能行者行之,則可矣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須知未得法忍之凡夫,心中當慕菩薩之道,
其行事當依凡夫常理。
否則便於住持法道,或有妨礙。

若未證無生法忍,即不住持法道,亦不宜學菩薩之捨頭目髓腦等。
以自力不足,不堪忍受,若自若他,俱無所益。
凡夫須按凡夫能行者行之,則可矣。(復黃智海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求升反墜,弄巧成拙,許多癡人,均以此為高超玄妙,可哀孰甚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念佛求生西方,以真信切願為前導。
以至誠持念為正修。

切不可求開悟,明心見性,看念佛的是誰,此是參禪人的工夫。

即真明心見性,若見思惑未斷,尚無了生死之分。況未到明心見性地位乎?
此係仗自力了生死者。
念佛乃仗佛力了生死法門。

若看念佛的是誰的人,決定無有真信切願。
未斷惑,則不能仗自力了生死。
無真切信願,則不能仗佛力了生死。
求升反墜,弄巧成拙,許多癡人,均以此為高超玄妙,可哀孰甚。(復孫藝民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復習懷辛居士書)禪宗、密宗,要常有善知識教導,否則或恐入於魔道,則佛也難救矣。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淨土法門乃極難極易之法門。
說其難,則大徹大悟,深入經藏者,尚不信。
說其易,則愚夫愚婦至誠懇切念,即能臨終現諸瑞相,往生西方。

彼大徹大悟,深通經論者,猶不能望其肩背。
良以一則棄佛力,以專主自力;
一則專仗佛力,而由佛力以引發自力。
以佛力、法力、自心本具之力,三法契合,
故得超凡入聖,了脫生死也。

此法最要在信願,有信願,則決定肯認真修持。
肯修持,則即可得往生之益。

非如禪宗、密宗,要常有善知識教導,
否則或恐入於魔道,則佛也難救矣。(復習懷辛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橫超蓮社緣起序)天淵懸殊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如來一代所說法門,無量無邊。
求其最直捷者,莫過於參禪。

儻係上根,一聞千悟得大總持,
然次此尚是悟,不是證。
能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者,末世實不多見。
其他多多皆是錯認消息,其所云悟,多是錯誤,少有真悟。

即是真悟,去了生死,尚大遠在。
以雖得開悟,而歷劫以來之煩惱習氣,需以種種方便對治,令其淨盡無餘,
則可了生脫死,超凡入聖。
儻煩惱已斷若干,
猶有絲毫未盡,
則生死依舊莫出。

若只當做識得自心,就是道,此外便無所修持,則其誤非小。
若識得,而煩惱未斷,何能了脫生死耶?

良以參禪一法,乃仗自力法門,
故比念佛法門之利益,奚啻天淵懸殊。(橫超蓮社緣起序)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以宿世之不信惡業所障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佛與淨土之所以然,己未親見,縱佛祖誠言,皆不信者,此何故也?

一則以性命相關,雖不知不敢不如是行;
一則以高明自詡,必徹見方肯修持其法。

古今來幾多出格豪傑,由此知見,
畢生不沾佛法實益,

彼謂為愚夫愚婦者,初亦不知,而能依前人成規,顓蒙念佛,
因茲潛通佛智,暗合道妙,遂得帶業往生,
及斷惑往生者,將見悉證佛果,況徒知之而已乎!

而此種自命出格者,因疑生謗,
將從劫至劫,長墮惡道,
被彼念佛往生者之所憐憫,欲垂救援亦不可得。
何也?
以宿世之不信惡業所障也!(復顧顯微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復永嘉居士書)仗自力了脫則難,仗佛力了脫則易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如來說法,原為被機,故有為實施權,開權顯實,五時施化之事。
又以仗自力了脫則難,仗佛力了脫則易。

兼以末世眾生,根機陋劣,故特開淨土法門,俾上中下三根,等蒙利益,同登不退。

世有好高務勝者,不觀時機,每以多分不能契悟者,令人修習,其益雖亦甚善,
然約教而遺機,則其用力也多,而得益者少矣。

眾生習氣,固有所偏,
愚者偏於庸劣,
智者偏於高上。
若愚者安愚,不用雜心,專修淨業,即生定獲往生,所謂愚不可及也。
若智者不以其智自恃,猶然從事於仗佛慈力,求生淨土一門,是之謂大智。

倘恃己見解,藐視淨土,
將見從劫至劫,沈淪惡道,欲再追隨此日之愚夫,而了不可得。
彼深通性相宗教者,吾誠愛之慕之,而不敢依從!
何也?
以短綆不能汲深,小楮不能包大,故也。

非曰一切人皆須效我所為,
若與我同卑劣,又欲學大通家之行為,
直欲妙悟自心,掀翻教海,
吾恐大通家不能成,
反為愚夫愚婦老實念佛往生西方者所憐憫,
豈非弄巧翻成大拙,騰空反墜深淵乎哉!
一言以蔽之,曰自審其機而已矣。(復永嘉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而以幻為真,以迷為悟,著魔發狂者,實繁有徒矣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縱觀二十年間決擇問學,備歷艱險。
竟能從儒入佛,即俗修真,簡去自力,專宗淨土。
可謂三生有幸,一道同歸者也,幸甚慰甚!

夫人宿世果種善根,且無論為學求道,可為出世大事之前茅;
即貪瞋癡等煩惱惑業,疾病顛連連種種惡報,皆可作出生死入佛法之因緣,
顧其人之能自反與否耳。

不能自反,且無論碌碌庸人為世教之所拘,雖學問操持見地,悉皆奇特卓犖,
然亦究竟不能徹悟自心,了脫生死。
其學問操持見地,雖可與無上妙道作基,
由不能自反,竟為入道之障,
可知入道之難,真難於登天矣。

末世人根陋劣,知識希少,
若不仗佛慈力,專修淨業,
但承自力,參叩禪宗,不第明心見性,斷惑證真者,罕有其人。

而以幻為真,以迷為悟,著魔發狂者,實繁有徒矣。(復永嘉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淨土法會課儀跋)棄佛力以仗自力,忽佛智而矜己智,其自誤誤人也,大矣!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
信願為前導,念佛為正修。

有以專求一心,不講信願,及注重開悟,不求往生者,皆不知念佛之宗旨者。
棄佛力以仗自力,
忽佛智而矜己智,其自誤誤人也,大矣!

念佛之心,必須懇切至誠,
如子憶母,縱有他境當前,終不能令此憶母之心,或有忘失。
當念佛時,或聲或默,均須攝耳諦聽,
不令一字一句,滑口念過。
大勢至菩薩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者,即此隨念隨聽之一法也。
果依此說,決定往生,
若或討巧,完成大拙,自誤誤人,害豈有極!(淨土法會課儀跋)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若非宿具慧根,實難深生正信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淨土法門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門。

若非宿具慧根,實難深生正信。
勿道儒者不易生信,
即通宗通教之知識,多以志大言大,
每每以宗教之義論判之,不肯仗佛慈力,以仗己道力為志事。

致於此令博地凡夫,未斷煩惑,
即於現生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之不思議法,不但不肯自修,而且不肯教人修。
以不知此法,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
彼以宗教之義為準,故致有此過咎也。(致銘光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復周群錚居士書)不仗佛力,則非愚即狂也,哀哉!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聽經如為修持淨業,發明自力他力之所以然,則其利大矣。

若止求通達教義,不以淨土為事,則斷惑證真,恐無此力帶業往生。
又不以生信願,雖有佛力,莫由依仗,則成有因無果之業識茫茫人耳。

須知一代所說,皆屬自力法門,乃通途教理。

淨土乃特別法門,全仗佛力,
若能現生斷惑證真,不仗佛力,亦不為過。
不能現在斷惑證真,而又不仗佛力,則非愚即狂也。
今之大通家,類皆如是,哀哉!(復周群錚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龍樹菩薩稱為易行道,馬鳴菩薩稱為最勝方便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須知念佛一法,乃佛一代所說一切諸法中之特別法門。
其道理超出一切禪教律密之上。
一切法門欲了生死,必須斷盡煩惑,方有了生死分。
若煩惱惑業未斷,任憑你見地高,工夫深,智慧大,皆不濟事。
此各法門,皆仗自力故難。淨土法門,全仗佛力故易。

若有真信切願志誠念佛者,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既生西方,則煩惱不期斷而自斷。
以西方所有境界,皆令人增長功德智慧,了無令人起貪瞋癡者,
故龍樹菩薩稱為易行道,馬鳴菩薩稱為最勝方便。
然此不但普度凡夫,實則普度一切凡聖。(復王雨夕、王雪夕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現今無論何等根性,皆須以淨土法門為主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現今無論何等根性,皆須以淨土法門為主。
蓋淨土法門為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成始成終法門。
語其淺近,則三歲孩子皆能修。
語其深遠,唯佛與佛方能究盡。

淨土,為凡夫依之現生了生死者;
置之不究,縱將一切法門通究得十分通徹,誰能現生將煩惱斷得淨盡無餘,
而到自力了生死地位乎?
仗自力者,既不能得;仗佛力者,又以不知而不注意;
則所學之佛法,皆為現在撐場面,未來種善根而已,
欲得真實了生死利益,則難之難矣。(復福州佛學社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信願誠懇憶念之力,故得感應道交,即生了辦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佛以大慈悲,預知後世眾生,
無仗自力現生能了生死者,
特開一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之特別法門。

無論老幼男女、貴賤智愚、士農工商、政軍學界、
在家出家、上聖下凡,皆令現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薄地凡夫帶業往生,既生西方,惑業苦三,悉皆消滅,
喻如片雪當於洪爐,未至而化。

如來一代所說一切大小乘法皆仗自力,故難。

唯此一法,全仗阿彌陀佛慈悲誓願攝受之力,
即 與 行 人 信 願 誠 懇 憶 念 之 力,
故 得 感 應 道 交,即 生 了 辦 也。(福州佛學圖書館緣起)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再一來生,又不知作何行狀乎?

有正念者,歸於宗門。

參禪一事,非小根行人所做得到。
即做到大徹大悟地位,而煩惱未能斷盡,生死仍舊莫出。
現在人且莫論,即如宋之五祖戒乃非常之人,門庭高峻,若龍門然,學者每每望崖而退。
在當時之聲望,何等赫然!
而只一見惑,尚未曾斷,說什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乎哉?
仍是具縛凡夫,連須陀洹之初果,尚未曾得。

參禪人以宗自雄,不肯仗佛力以了生死者,
一念此結果,能不自反曰,
仗自力與仗佛力相差懸遠,曷若專修淨業,
以祈現生了脫之為愈乎!
宋朝大名鼎鼎之宗匠,來生尚退步於前生,
再一來生,又不知作何行狀乎?(復廣慧和尚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須知仗自力,則惡業有一絲毫,便不能出生死,況多乎哉!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平生絕無信願者,臨終決定難仗佛力。
既云善惡頓時頓現,且無論阿彌陀佛四字不現者,不得往生。
即現,亦不得往生。
何以故,
以不願生故,以不求佛,因不得蒙佛接引故。
今善惡皆現,由無信願,便不能奈惡業何矣。

須知仗自力,則惡業有一絲毫,便不能出生死,況多乎哉!

又無信願,念至一心,無量無邊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絕不可以此為訓,
以斷天下後世一切人往生淨土之善根。

何以故?
以能仗自力,念至業盡情空,證無生忍者,舉世少有一二,
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願而不從事,
則云云眾生永居苦海,無由出離,皆此一言為之作俑也。(復濮大凡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淵之別,願同人係體此義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須知法身菩薩,未成佛前,皆須仗佛威力。

何況業力凡夫,侈談自力,不仗佛力。

其語雖高超,其行實卑劣。

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淵之別,願同人係體此義。(一函遍復)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得 生 與 否,全 由 信 願 之 有 無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淨土耳。
今既不發願,亦豈有信?
信願全無,但念佛名,仍屬自力,
以無信願,故不能與彌陀宏誓感應道交。
若見思惑盡,或可往生。
若全未斷,及斷未淨盡,則業根尚在,何能即出輪迴?

須知去卻信願念佛,與宗家之參究無異。
若得往生,則因果不相符契矣。

蕅益云,
得 生 與 否,全 由 信 願 之 有 無,
品 位 高 下 全 由 持 名 之 深 淺,
乃鐵案也。

經云一心不亂,遠承前文依功德,即是教令生信,
近承上文眾生聞者,應當發願,
願生彼國,即是教令發願,
又況下文勸信勸願,不一而足。

又無信願之一心,
與有信願之一心,敵體同觀,故有刀砍不入,豈非純一,
何以無願不得往生之疑。
又念佛之外,第二念,夾雜,難以枚舉。
舉其正者,如求大徹大悟,得大總持等。非指發願為第二念,為夾雜也。

須知淨土一法,以信願行三法為宗。
行如車牛,
願如御者,
信如前導。導與御者,正成就其車牛之進趣耳。
是以朝暮必須向佛發願。
又不念佛時,亦不可泥。縱令一念萬念,不妨日有起止。
若謂有不念時,有發願時,便成間斷夾雜,便難成辦。

試問此一心念者,亦曾見色聞聲,著衣吃飯,舉手動足,與否。
若有,彼既不間斷夾雜,此何獨間斷夾雜。
若無,除非法身大士。
然法身大士,端居一處,而現身塵剎。
其間斷夾雜,將不勝其多矣。(復濮大凡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具一分虔誠,得一分受用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普通教理修心,全仗自力。
淨土是仗佛力,是特別的教理,非是普通的教理。
以普通的眼光來觀特別的教理,自然不得其當矣。

普通教理仗自力如同功名上進,逐步高升。
淨土仗佛力的特別教理,
譬如生在王家,出胎便為國儲。其難易曲直,不待智者而知之矣。

淨土,道雖高貴,法無奇特。
只要切心求佛,自蒙加被。
當知佛的護念眾生,過於父母愛子,所以有感必應的。
念佛的人,只要至誠懇切,
心佛之心,
行佛之行,
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
具一分虔誠,得一分受用。(世界佛教居士林開示法語)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既到寶山,切莫空手而回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仗自力參禪悟道,了生死,未證到家,總是不易了。
大家要曉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
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
仗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力,自然一生成辦。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既到寶山,切莫空手而回也。

又復當知念佛法門,
不是專被下根,是三根普被的。
無論利根鈍根,上智下愚,
直至等覺菩薩,
都是向這個法門,
然後能成佛。
淨土法門真是最高尚最圓滿的法門。
若誣為愚夫愚婦之行者,直是謗佛謗法地獄種子!
不信淨土者,其愚狂墮落,是至可憐愍者也。(世界佛教居士林開示法音)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佛法的最要問題,就是了生死。全仗自力,談何容易!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佛法的最要問題,就是了生死。
若論了生死這樁大事,很難!很難!
我們凡夫根機劣,知識淺,而且五濁惡世邪師外道甚多。
要了脫生死,究竟如何了脫呢?
唯有念佛法門,真信切願,精進念佛,求生淨土。

佛法之中,方便多門,參宗學教,都可以了脫生死,何必一定要念佛呢?
因為參宗研教,都要務到極處,如實修證,才有希望。這是全仗自力,談何容易!

念佛是攸賴佛的願力加被,自然確有把握了。
譬如渡海,仗自力如飛渡;
仗佛力如駕慈航。
飛渡難免墮落之虞,
駕慈航決定有到彼岸的日子。
其中難易安危,想大家都能辨別底了。(世界佛教居士林開示法音)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淨土一法,普利群機,實為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
其利益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
古德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可謂最善形容,妙無以加者矣。

可不仰遵聖意,專主念佛,
尚欲仗自力而棄佛力,
只 圖 撐 大 門 庭,
不計得益與否,
慕 虛 名 而 輕 實 益,
其喪心病狂,何至如此乎?(復廣慧和尚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

修 持 功 課,愈 簡 愈 妙。所 不 可 稍 有 更 張 者,信 願 行 三之宗旨也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修持功課,隨機而立,愈簡愈妙。

無論朝暮,均可以念彌陀經、往生咒,即念佛矣。
朝暮如是,日間如是亦可。
須知所有功課,均以念佛為主,經咒為賓。
所 不 可 稍 有 更 張 者,信 願 行 三之宗旨也。

若用禪家參念佛的是誰,則 是 參 悟 求 悟,殊 失 淨 土 宗 旨,此 極 大 極 要 之 關 係。

人每欲冒禪淨雙修之名,而力主參究,
則所得之利益有限,所失之利益無窮矣。

以不注重信願求生,不能與佛感應道交。
縱令親見念佛的是誰,
亦 難 蒙 佛 接 引 往 生 西 方,
以 無 信 願 求 生 之 心 故 也。
又未斷煩惑,不能仗自力了生脫死。
好說大話者,均由不知此義。

淨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在仗佛力;
其餘諸法門,皆仗自力。
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乎?
此修淨土法門之最要一關也。(復陳慧新居士書)

敬錄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http://book.bfnn.org/books/0543.htm#a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