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計今時眾生,即當佛去世後第四五百年,正是懺悔修福,應稱佛名號時者。
若一念稱阿彌陀佛,即能除卻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一念既爾,況修常念,即是恆懺悔人也。又若去聖近,即前者修定修慧是其正學,後者是兼。如去聖已遠,則後者稱名是正,前者是兼。何意然者?實由眾生去聖遙遠,機解浮淺暗鈍故也。是以韋提大士自為,及哀愍末世五濁眾生,輪迴多劫徒受痛燒,故能假遇苦緣,諮開出路,豁然大聖加慈,勸歸極樂。
若欲於斯進趣,勝果難階。唯有淨土一門,可以情悕趣入。若欲披尋眾典,勸處彌多。遂以採集真言,助修往益。何者?欲使前生者導後,後去者仿前,連續無窮,願不休止,為盡無邊生死海故。第二、據諸部大乘,明說聽方軌者。於中有六:
第一、大集經云,於說法者作醫王想,作拔苦想,所說之法作甘露想,作醍醐想。其聽法者作增長勝解想,作癒病想。若能如是,說者聽者,皆堪紹隆佛法,常生佛前。
第二、大智度論云,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聞法踴躍心悲喜,如是之人應為說。
第三、彼論又云,有二種人得福無量無邊,何等為二?一者樂說法人,二者樂聽法人。是故阿難白佛言:「舍利弗、目連,何以所得智慧神通,於聖弟子中最為殊勝?」佛告阿難:「此之二人於因中時.為法因緣千里不難,是故今日最為殊勝。」
第四、無量壽大經云:「若人無善本,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
第五、云:「曾更見世尊,則能信此事,奉事億如來,樂聞如是教。」
第六、無量清淨覺經云:「善男子善女人,聞說淨土法門,心生悲喜,身毛為豎,如拔出者,當知此人過去宿命已作佛道也。若復有人,聞說淨土法門,都不生信者,當知此人始從三惡道來,殃咎未盡,為此無信向耳,我說此人未可得解脫也。」
是故無量壽大經云:「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敬錄 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http://book.bfnn.org/books3/2036.htm#a01
深信切願 老實念佛※歡迎翻印、轉載流通※ 本站大部分資料,下載于※般若文海繁體站※報佛恩網※http://www.bfnn.org/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index.htm ※免責聲明~望先進大德如有侵犯到著作權,不吝賜知。末學定盡快移除。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雖位至等覺如彌勒菩薩,尚于二六時中,禮十方諸佛,以期無明淨盡,圓證法身,況其下焉者乎。
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復鄧伯誠居是書二本文
復鄧伯誠居是書二本文:接手書,讀之令人心神暢悅。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孔子年將七十,尚欲天假之年,卒以學易,以祈乎無大過。聖賢之學,未有不在起心動念處究竟者。近世儒者,唯學詞章,正心誠意,置之不講。雖日讀聖賢書,了不知聖賢垂書訓世之意。而口之所言,身之所行,與聖賢所言所行,若明暗之不相和,方圓之不相入,遑問究及于隱微幾希之間哉。
佛經教人常行懺悔,以期斷盡無明,圓成佛道。
雖位至等覺如彌勒菩薩,尚于二六時中,禮十方諸佛,以期無明淨盡,圓證法身,況其下焉者乎。
而博地凡夫通身業力,不生慚愧,不修懺悔。雖一念心性,與佛平等。由煩惱惡業障蔽心源,不能顯現。譬如大圓寶鏡,經劫蒙塵,不但了無光明,即銅體亦不顯現。若知即此全體塵垢之鏡,具有照天照地之光。用力磨礱,日復一日,積功不已,銅質自露。又復加功,光明漸發。光明雖發,磨礱更切。力極功純,垢盡明復,照天照地,為世至寶。須知此光,鏡本具足,非從磨得。若非本具,從磨得者,磨磚磨石,亦應發光。又須知此光,鏡雖本具,不磨則永無發光之日。
眾生心性亦復如是,雖則與佛平等,若不改惡修善,背塵合覺,性具功德,永不能發。以本具佛性之心識,造長劫沈淪之業苦。猶如暗室觸寶,不但不得受用,反致受其損傷,可哀也已。
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為親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網,事務多端。攝心參禪及靜室誦經等,或勢不能為,或力不暇及。
唯念佛一法,最為方便。早晚于佛前,隨分隨力,禮拜持念,回向發願,除此之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一切時,一切處,皆好念。
但于潔淨處,恭敬時,或出聲,或默念皆可。若至不潔淨處(如登廁等),或不恭敬時(如睡眠洗浴等),但宜默念,不宜出聲,非此時處不可念也。睡出聲念,不但不恭敬,又且傷氣,久則成病。默念功德與常時一樣,所謂念茲在茲,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也。居士既能發露懺悔,于淨土法門,最易相應,所謂心淨則佛土淨也。然既知非,又肯發露懺悔,必須改過遷善。若不改過遷善,則所謂懺悔者,仍是空談,不得實益。至謂欲心不貪外事,專念佛。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 一 個 死 字,貼到 額 顱 上,掛到 眉 毛 上。
心常念曰,我某人從無始來,直至今生,所作惡業,無量無邊。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聞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氣不來,定向地獄鑊湯鑪炭劍樹刀山裏受苦,不知經幾多劫。縱出地獄,復墮餓鬼,腹大如海,咽細如針,長劫飢虛,喉中火然,不聞漿水之名,難得暫時之飽。從餓鬼出,復為畜生,或供人騎乘,或充人庖廚。
縱得為人,愚癡無知,以造業為德能,以修善為桎梏,不數十年,又復墮落。經塵點劫,輪迴六道,雖欲出離,末由也已。
能如是念,如上所求,當下成辦。所以張善和、張鍾馗,臨終地獄相現,念佛數聲,即親見佛來接引往生。如是利益,一代時教,百千萬億法門之所無者。吾常曰,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謂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見賢思齊,當仁不讓,豈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錯而成永錯乎哉?有血性漢子,斷斷不肯生作行肉走尸,死與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
又念佛固貴專一,然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分外營謀,妄希富樂,實所不應。至於分內所當為者,亦須勉力為之,非必屏棄一切,方為修行也。若屏棄一切,能不缺父母妻室之養則可,否則便與孝道相背,雖曰修行,實違佛教,是又不可不知也。又須以淨土法門利益勸父母,令其念佛求生西方。若能信受奉行,臨命終時,定得往生。一得往生,直下超凡入聖,了生脫死,高預海會,親炙彌陀,直至成佛而後已。世間之孝,孰能與此等者?又若能以此普告同人,令彼各各父母,皆得往生,則化功歸己,而親與自己之蓮品,更當高增位次矣。
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欲孝其親者,宜深思而力行之。
敬錄 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http://book.bfnn.org/books3/2036.htm#a005
復鄧伯誠居是書二本文
復鄧伯誠居是書二本文:接手書,讀之令人心神暢悅。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孔子年將七十,尚欲天假之年,卒以學易,以祈乎無大過。聖賢之學,未有不在起心動念處究竟者。近世儒者,唯學詞章,正心誠意,置之不講。雖日讀聖賢書,了不知聖賢垂書訓世之意。而口之所言,身之所行,與聖賢所言所行,若明暗之不相和,方圓之不相入,遑問究及于隱微幾希之間哉。
佛經教人常行懺悔,以期斷盡無明,圓成佛道。
雖位至等覺如彌勒菩薩,尚于二六時中,禮十方諸佛,以期無明淨盡,圓證法身,況其下焉者乎。
而博地凡夫通身業力,不生慚愧,不修懺悔。雖一念心性,與佛平等。由煩惱惡業障蔽心源,不能顯現。譬如大圓寶鏡,經劫蒙塵,不但了無光明,即銅體亦不顯現。若知即此全體塵垢之鏡,具有照天照地之光。用力磨礱,日復一日,積功不已,銅質自露。又復加功,光明漸發。光明雖發,磨礱更切。力極功純,垢盡明復,照天照地,為世至寶。須知此光,鏡本具足,非從磨得。若非本具,從磨得者,磨磚磨石,亦應發光。又須知此光,鏡雖本具,不磨則永無發光之日。
眾生心性亦復如是,雖則與佛平等,若不改惡修善,背塵合覺,性具功德,永不能發。以本具佛性之心識,造長劫沈淪之業苦。猶如暗室觸寶,不但不得受用,反致受其損傷,可哀也已。
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為親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網,事務多端。攝心參禪及靜室誦經等,或勢不能為,或力不暇及。
唯念佛一法,最為方便。早晚于佛前,隨分隨力,禮拜持念,回向發願,除此之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一切時,一切處,皆好念。
但于潔淨處,恭敬時,或出聲,或默念皆可。若至不潔淨處(如登廁等),或不恭敬時(如睡眠洗浴等),但宜默念,不宜出聲,非此時處不可念也。睡出聲念,不但不恭敬,又且傷氣,久則成病。默念功德與常時一樣,所謂念茲在茲,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也。居士既能發露懺悔,于淨土法門,最易相應,所謂心淨則佛土淨也。然既知非,又肯發露懺悔,必須改過遷善。若不改過遷善,則所謂懺悔者,仍是空談,不得實益。至謂欲心不貪外事,專念佛。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 一 個 死 字,貼到 額 顱 上,掛到 眉 毛 上。
心常念曰,我某人從無始來,直至今生,所作惡業,無量無邊。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聞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氣不來,定向地獄鑊湯鑪炭劍樹刀山裏受苦,不知經幾多劫。縱出地獄,復墮餓鬼,腹大如海,咽細如針,長劫飢虛,喉中火然,不聞漿水之名,難得暫時之飽。從餓鬼出,復為畜生,或供人騎乘,或充人庖廚。
縱得為人,愚癡無知,以造業為德能,以修善為桎梏,不數十年,又復墮落。經塵點劫,輪迴六道,雖欲出離,末由也已。
能如是念,如上所求,當下成辦。所以張善和、張鍾馗,臨終地獄相現,念佛數聲,即親見佛來接引往生。如是利益,一代時教,百千萬億法門之所無者。吾常曰,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謂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見賢思齊,當仁不讓,豈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錯而成永錯乎哉?有血性漢子,斷斷不肯生作行肉走尸,死與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
又念佛固貴專一,然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分外營謀,妄希富樂,實所不應。至於分內所當為者,亦須勉力為之,非必屏棄一切,方為修行也。若屏棄一切,能不缺父母妻室之養則可,否則便與孝道相背,雖曰修行,實違佛教,是又不可不知也。又須以淨土法門利益勸父母,令其念佛求生西方。若能信受奉行,臨命終時,定得往生。一得往生,直下超凡入聖,了生脫死,高預海會,親炙彌陀,直至成佛而後已。世間之孝,孰能與此等者?又若能以此普告同人,令彼各各父母,皆得往生,則化功歸己,而親與自己之蓮品,更當高增位次矣。
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欲孝其親者,宜深思而力行之。
敬錄 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http://book.bfnn.org/books3/2036.htm#a005
試思世之勝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復不少。但得不飢不寒,何羨大富大貴?_若疾病纏綿者,當痛念身為苦本,極生厭離,力修淨業,誓求往生。諸佛以苦為師,致成佛道。吾人當以病為藥,速求出離
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復鄧伯誠居是書一本文
復鄧伯誠居是書一本文:相晤已來,忽滿六年,不但星霜更,即國曆已非其舊,世相無常,誠可歎悼。接手書,知不廢淨業,洵足嘉美。而至身心不安之至,為境遇不嘉,致不安耶,抑或疾病纏綿,致不安耶?
若境遇不嘉者,當作退一步想。試思世之勝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復不少。但得不飢不寒,何羨大富大貴?樂天知命,隨遇而安,如是則尚能轉煩惱成菩提,豈不能轉憂苦作安樂耶?
若疾病纏綿者,當痛念身為苦本,極生厭離,力修淨業,誓求往生。諸佛以苦為師,致成佛道。吾人當以病為藥,速求出離。
須知具縛凡夫,若無貧窮疾病等苦,將日奔馳于聲色名利之場,而莫之能已。誰肯于得意烜赫之時,回首作未來沈溺之想乎?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祇承天者 宜 順 受 也。然孟子所謂大任,乃世間之爵位,尚須如此憂勞,方可不負天心,
何況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覺道,下化法界有情。
倘不稍藉挫折于貧病,則凡惑日熾,淨業難成。迷昧本心,永淪惡道,盡未來際,求出無期矣。
古德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者,正此之謂也。
但當志心念佛以消舊業,斷不可起煩躁心,怨天尤人,謂因果虛幻,佛法不靈。須知吾人自無始以來,所作惡業,無量無邊。
華嚴經謂:「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豈泛泛悠悠之修持,便可消盡也?
所以釋迦、彌陀兩土教主,痛念眾生無力斷惑,特開一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之法門。其宏慈大悲,雖天地父母,不能喻其恆河沙分之一。只 宜 發 慚 愧 心,發 懺 悔 心,自可蒙佛加被,業消身安耳。
若病苦至劇,不能忍受者,當于朝暮念佛回向外,專心致志,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音現身塵剎,尋聲救苦。人當危急之際,若能持誦禮拜,無不隨感而應,即垂慈佑,令脫苦惱而獲安樂也。
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縱令得生人天,斷難高預海會。
至于佛像當作真佛看,不可作紙墨等看。對經像時,當如忠臣之奉聖主,孝子之讀遺囑。能如是,則無業障而不消,無福慧而不足矣。現今士大夫學佛者多,然率皆讀其文,解其義,取其供給口頭,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於恭敬志誠,依教修持者,誠為難得其人。
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 恭 敬 中 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
哀哉。
凡遇知交,當諄諄以此意告之,乃莫大之法施也。淨土法門若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即當仰信諸佛諸祖誠言,斷不可有 一念 疑心。疑則與佛相背,臨終定難感通矣。
古人謂:「淨土法門,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登地菩薩,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尚不全知,豈可以博地凡夫,妄生臆斷乎。
若欲研究,當看 淨土十要,此書乃蕅益大師於淨土諸書中,採其精華,妙契時機,最為第一。其開首彌陀要解,自佛說此經以來,為西天東土中,絕無而僅有之註解也。宜恪遵守,不可忽略。
今之聰明人,雖學佛法,以未親近具眼善知識,率皆專重理性,撥棄事修及與因果。既撥事修因果,并理性而失之。
所以每有才高等輩,詞驚鬼神,究其行為,與市井無知無識者無異,其病根皆由撥事修因果之所致也。俾上智者徒生憐愍,下愚者依樣妄為。所謂以身謗法,罪過無量。
法苑珠林一書,詳談因果,理事并進。事跡報應,歷歷分明。閱之令人不寒而栗。縱在暗室屋漏,常如面對佛天,不敢稍萌惡念。上中下根,皆蒙利益,斷不至錯認路頭,執理廢事,歸于偏邪狂妄之弊。夢東所謂:「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勢所必然也。夢東此語,乃千古不刊之至論,亦徒逞狂慧者之頂門針也。各流通處皆有,宜請而閱之,其利益當自知之,亦宜令一切知交閱之。令弟去秋復來山,亦曾以恭敬相勉,但未知伊以余言為是否也。
敬錄 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http://book.bfnn.org/books3/2036.htm#a003
復鄧伯誠居是書一本文
復鄧伯誠居是書一本文:相晤已來,忽滿六年,不但星霜更,即國曆已非其舊,世相無常,誠可歎悼。接手書,知不廢淨業,洵足嘉美。而至身心不安之至,為境遇不嘉,致不安耶,抑或疾病纏綿,致不安耶?
若境遇不嘉者,當作退一步想。試思世之勝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復不少。但得不飢不寒,何羨大富大貴?樂天知命,隨遇而安,如是則尚能轉煩惱成菩提,豈不能轉憂苦作安樂耶?
若疾病纏綿者,當痛念身為苦本,極生厭離,力修淨業,誓求往生。諸佛以苦為師,致成佛道。吾人當以病為藥,速求出離。
須知具縛凡夫,若無貧窮疾病等苦,將日奔馳于聲色名利之場,而莫之能已。誰肯于得意烜赫之時,回首作未來沈溺之想乎?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祇承天者 宜 順 受 也。然孟子所謂大任,乃世間之爵位,尚須如此憂勞,方可不負天心,
何況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覺道,下化法界有情。
倘不稍藉挫折于貧病,則凡惑日熾,淨業難成。迷昧本心,永淪惡道,盡未來際,求出無期矣。
古德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者,正此之謂也。
但當志心念佛以消舊業,斷不可起煩躁心,怨天尤人,謂因果虛幻,佛法不靈。須知吾人自無始以來,所作惡業,無量無邊。
華嚴經謂:「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豈泛泛悠悠之修持,便可消盡也?
所以釋迦、彌陀兩土教主,痛念眾生無力斷惑,特開一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之法門。其宏慈大悲,雖天地父母,不能喻其恆河沙分之一。只 宜 發 慚 愧 心,發 懺 悔 心,自可蒙佛加被,業消身安耳。
若病苦至劇,不能忍受者,當于朝暮念佛回向外,專心致志,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音現身塵剎,尋聲救苦。人當危急之際,若能持誦禮拜,無不隨感而應,即垂慈佑,令脫苦惱而獲安樂也。
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縱令得生人天,斷難高預海會。
至于佛像當作真佛看,不可作紙墨等看。對經像時,當如忠臣之奉聖主,孝子之讀遺囑。能如是,則無業障而不消,無福慧而不足矣。現今士大夫學佛者多,然率皆讀其文,解其義,取其供給口頭,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於恭敬志誠,依教修持者,誠為難得其人。
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 恭 敬 中 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
哀哉。
凡遇知交,當諄諄以此意告之,乃莫大之法施也。淨土法門若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即當仰信諸佛諸祖誠言,斷不可有 一念 疑心。疑則與佛相背,臨終定難感通矣。
古人謂:「淨土法門,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登地菩薩,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尚不全知,豈可以博地凡夫,妄生臆斷乎。
若欲研究,當看 淨土十要,此書乃蕅益大師於淨土諸書中,採其精華,妙契時機,最為第一。其開首彌陀要解,自佛說此經以來,為西天東土中,絕無而僅有之註解也。宜恪遵守,不可忽略。
今之聰明人,雖學佛法,以未親近具眼善知識,率皆專重理性,撥棄事修及與因果。既撥事修因果,并理性而失之。
所以每有才高等輩,詞驚鬼神,究其行為,與市井無知無識者無異,其病根皆由撥事修因果之所致也。俾上智者徒生憐愍,下愚者依樣妄為。所謂以身謗法,罪過無量。
法苑珠林一書,詳談因果,理事并進。事跡報應,歷歷分明。閱之令人不寒而栗。縱在暗室屋漏,常如面對佛天,不敢稍萌惡念。上中下根,皆蒙利益,斷不至錯認路頭,執理廢事,歸于偏邪狂妄之弊。夢東所謂:「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勢所必然也。夢東此語,乃千古不刊之至論,亦徒逞狂慧者之頂門針也。各流通處皆有,宜請而閱之,其利益當自知之,亦宜令一切知交閱之。令弟去秋復來山,亦曾以恭敬相勉,但未知伊以余言為是否也。
敬錄 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http://book.bfnn.org/books3/2036.htm#a003
十二大門..念念念佛...念佛法門是第一妙法,尤其適合在家眾,因為隨時隨地都能修
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前言
凡夫
念佛法門是第一妙法,尤其適合在家眾,因為隨時隨地都能修之故。
然而雖然大家早也念,晚也念,但總得不到一心,所以印光大師在「復鄧伯誠居士書」中,
告訴我們專心念佛之法,就是要把死字貼到額頭上,掛到眉毛上才行。
唐朝的道綽禪師,原本講敷涅槃經,後來到石壁的玄中寺,讀了曇鸞碑之後,大有所感,
從此以後,不再講說涅槃經,而專門念佛,
一生中講了觀無量壽佛經二百多遍。
在這二卷「安樂集」中,他分十二大門,引用大乘經文,
來勸大家相信淨土法門,並求生淨土。
第一大門中,他引證大集經,說佛滅度二千五百年之後,眾生只有求生淨土,方能得度。
第二大門中,說明往生者要發菩提心,且不能凡夫發心,即願在穢土拔濟眾生,
因為能力不足之故。
第三大門中,說明自力在娑婆世界修行是難行道,仗佛力往生淨土修行是易行道。
第四大門中,說明諸經中的念佛三昧修法。
第五大門中,說明修念佛三昧,能早日證得菩提。
第六大門中,說明面向西方的理由。
第七大門中,說明生西方就登不退位。
第八大門中,說明釋迦牟尼佛推薦阿彌陀佛,用心良苦。
第九大門中,說明往生淨土後,能得五通,並比較娑婆世界與極樂世界的苦樂不同。
第十大門中,說明回向的道理。
第十一大門中,說明善知識的條件。
第十二大門中,說明不信大乘經者的地獄果報。
讀後希望大家能對淨土法門更有信心,更加精進,也勸別人同生極樂。
民國八十七年四月二十三日凡夫于台北三芝山海雲精舍
敬錄 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http://book.bfnn.org/books3/2036.htm#a002
前言
凡夫
念佛法門是第一妙法,尤其適合在家眾,因為隨時隨地都能修之故。
然而雖然大家早也念,晚也念,但總得不到一心,所以印光大師在「復鄧伯誠居士書」中,
告訴我們專心念佛之法,就是要把死字貼到額頭上,掛到眉毛上才行。
唐朝的道綽禪師,原本講敷涅槃經,後來到石壁的玄中寺,讀了曇鸞碑之後,大有所感,
從此以後,不再講說涅槃經,而專門念佛,
一生中講了觀無量壽佛經二百多遍。
在這二卷「安樂集」中,他分十二大門,引用大乘經文,
來勸大家相信淨土法門,並求生淨土。
第一大門中,他引證大集經,說佛滅度二千五百年之後,眾生只有求生淨土,方能得度。
第二大門中,說明往生者要發菩提心,且不能凡夫發心,即願在穢土拔濟眾生,
因為能力不足之故。
第三大門中,說明自力在娑婆世界修行是難行道,仗佛力往生淨土修行是易行道。
第四大門中,說明諸經中的念佛三昧修法。
第五大門中,說明修念佛三昧,能早日證得菩提。
第六大門中,說明面向西方的理由。
第七大門中,說明生西方就登不退位。
第八大門中,說明釋迦牟尼佛推薦阿彌陀佛,用心良苦。
第九大門中,說明往生淨土後,能得五通,並比較娑婆世界與極樂世界的苦樂不同。
第十大門中,說明回向的道理。
第十一大門中,說明善知識的條件。
第十二大門中,說明不信大乘經者的地獄果報。
讀後希望大家能對淨土法門更有信心,更加精進,也勸別人同生極樂。
民國八十七年四月二十三日凡夫于台北三芝山海雲精舍
敬錄 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http://book.bfnn.org/books3/2036.htm#a002
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緣起
凡夫
佛法浩瀚如海,博大精深,如何下手研讀,實是一大問題。然而也不是問題,因為法法頭頭,皆能入門。只要從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入手,再鑽研下去,就能找到源頭。
雖然如此,佛典經論對初機者而言,實不易懂。因此本系列叢書,以把佛典經論及古大德註釋,簡單譯成白話文為主,俾便利有心者閱讀。文採原文與白話文對照方式刊出,一來希望讀者能逐漸養成閱讀原文之習慣,以便將來自己能更深入閱讀經典,二來杜絕瞎造謠言之過,由於原文在此,不容妄以己意胡說,且如有說錯之處,明眼人立即可知。本系列叢書大致分成因果、往生、高僧、雜著、感應、戒律、禪定、智慧、淨土及經典等十大類。前五類適合一般未學佛及初學佛者閱讀,後五類特為真修實證者作指南。諸佛之母為法,不知法何以成佛,因此願所有閱此書者,均能早日自利利他,福慧圓滿,是為緣起。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元月十六日凡夫子于台灣汐止竹鷺溪精舍
敬錄 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http://book.bfnn.org/books3/2036.htm#a001
緣起
凡夫
佛法浩瀚如海,博大精深,如何下手研讀,實是一大問題。然而也不是問題,因為法法頭頭,皆能入門。只要從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入手,再鑽研下去,就能找到源頭。
雖然如此,佛典經論對初機者而言,實不易懂。因此本系列叢書,以把佛典經論及古大德註釋,簡單譯成白話文為主,俾便利有心者閱讀。文採原文與白話文對照方式刊出,一來希望讀者能逐漸養成閱讀原文之習慣,以便將來自己能更深入閱讀經典,二來杜絕瞎造謠言之過,由於原文在此,不容妄以己意胡說,且如有說錯之處,明眼人立即可知。本系列叢書大致分成因果、往生、高僧、雜著、感應、戒律、禪定、智慧、淨土及經典等十大類。前五類適合一般未學佛及初學佛者閱讀,後五類特為真修實證者作指南。諸佛之母為法,不知法何以成佛,因此願所有閱此書者,均能早日自利利他,福慧圓滿,是為緣起。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元月十六日凡夫子于台灣汐止竹鷺溪精舍
敬錄 安樂集白話 唐.道綽禪師撰 凡夫居士譯
http://book.bfnn.org/books3/2036.htm#a001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 諦閑法師 述輯要疏緣起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 諦閑法師
述輯要疏緣起
閑於前清光緒八年冬,首聽妙法蓮華經,至法師品時,心竊慕之;本擬立願,終身奉持全經,定為日課,頻慮經文廣多,未能每日諷誦,心頗躊躕。時同學贈以古吳石刻梵莢本普賢行願品;初展讀,至「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有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心竊喜之,遂決意持此品為日課,終身奉為淨土指南。此本至今,寶之若璧;光陰迅速,忽忽已四十餘年矣!今年秋,杭州功德林經理,鍾君康侯,邀集諸同仁,組織講經會於城中菩提寺,祈請講觀音經;閑恐被機不溥,乃以病卻之,堅不肯行。後易講是經,遂欣然允可。復慮精神不敷,挈法子炳瑞副之。開經日,聽者若雲擁,竟無插足餘地。日常萬指圍繞,似覺津津有味,如飲醍,人皆讚歎歡喜,獲未曾有,豈非教被乘時也歟!自信持誦,不唐捐也。講畢旅甬,一經月餘,每日持誦,覺得當時所講詞句,儼然猶在唇吻之間。至臘月初,乃取清涼疏、圭山鈔,首尾詳閱一過,始知當日所講者,若華嶽之一塵耳。竊惟疏太約,鈔過豐,至今又歷千餘年矣,時愈遠,而根愈鈍,人非昔比,所以久置高閣,閱者幾希。閑為求豐約適宜,遂於十五日拈毫起草,採摭疏中精要言詞,按科疏釋,經前添以當日所講之釋題玄義。為便初學,非敢謂以被時機也;乃命名為輯要疏。如不以人廢言,未始非供養海中之一滴也夫。時維
民國十六年,歲在丁卯,臘月二十三日擱筆。
釋諦閑述於四明觀宗寺之密藏居
敬錄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 諦閑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832.htm#a01
述輯要疏緣起
閑於前清光緒八年冬,首聽妙法蓮華經,至法師品時,心竊慕之;本擬立願,終身奉持全經,定為日課,頻慮經文廣多,未能每日諷誦,心頗躊躕。時同學贈以古吳石刻梵莢本普賢行願品;初展讀,至「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有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心竊喜之,遂決意持此品為日課,終身奉為淨土指南。此本至今,寶之若璧;光陰迅速,忽忽已四十餘年矣!今年秋,杭州功德林經理,鍾君康侯,邀集諸同仁,組織講經會於城中菩提寺,祈請講觀音經;閑恐被機不溥,乃以病卻之,堅不肯行。後易講是經,遂欣然允可。復慮精神不敷,挈法子炳瑞副之。開經日,聽者若雲擁,竟無插足餘地。日常萬指圍繞,似覺津津有味,如飲醍,人皆讚歎歡喜,獲未曾有,豈非教被乘時也歟!自信持誦,不唐捐也。講畢旅甬,一經月餘,每日持誦,覺得當時所講詞句,儼然猶在唇吻之間。至臘月初,乃取清涼疏、圭山鈔,首尾詳閱一過,始知當日所講者,若華嶽之一塵耳。竊惟疏太約,鈔過豐,至今又歷千餘年矣,時愈遠,而根愈鈍,人非昔比,所以久置高閣,閱者幾希。閑為求豐約適宜,遂於十五日拈毫起草,採摭疏中精要言詞,按科疏釋,經前添以當日所講之釋題玄義。為便初學,非敢謂以被時機也;乃命名為輯要疏。如不以人廢言,未始非供養海中之一滴也夫。時維
民國十六年,歲在丁卯,臘月二十三日擱筆。
釋諦閑述於四明觀宗寺之密藏居
敬錄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 諦閑法師
http://book.bfnn.org/books/0832.htm#a01
徑中徑又徑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持名者,持名念佛也。
念佛法門,古稱徑中徑,而持名念佛又稱徑中徑又徑也。
較以其他法門,如古德之譬喻,群馬凡禽,譬其他法門;
驥驟鶴沖,譬餘門念佛;
龍飛鵬舉,譬持名念佛。
惟此持名念佛法門,但持六字洪名,信願具足,便得往生淨土,
圓證三不退,其功簡,其效速皆不可思議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7
持名者,持名念佛也。
念佛法門,古稱徑中徑,而持名念佛又稱徑中徑又徑也。
較以其他法門,如古德之譬喻,群馬凡禽,譬其他法門;
驥驟鶴沖,譬餘門念佛;
龍飛鵬舉,譬持名念佛。
惟此持名念佛法門,但持六字洪名,信願具足,便得往生淨土,
圓證三不退,其功簡,其效速皆不可思議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7
觀音耳根圓通之法...圓通本根,至妙之法門...耳根聞性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如來在世,聞教得益者多,即末世亦從開示,而得悟入者眾;
意言常途但以音聲為教體,是隨相假體。
而此方真實教體,清淨本然,同遍法界者,惟在聽音之聞性而已。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者:
良以教詮藏性,而聞性最切近藏性者也。
然領悟雖以雙託音聞,而修定但宜單取聞性,
故凡欲取證三摩提,即楞嚴大定,實在要以耳根聞性得入。
如觀音自敘: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於是依教,初於聞中,做入流照性工夫,
解六結而越三空,破五陰而獲二勝,
是則從說選根以來,直至此處,
方以決定指出耳根,為圓通本根,至妙之法門矣。
夫耳根圓通之法,因為以觀音之人殊勝故,
其法必堪珍重,法以人勝也。
約以略讚自利言,
文殊偈云:「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良有二義:
一、誠實義,如云:離苦得解脫,誠哉觀世音之人耳。
二、讚善義,如云:離苦得解脫,善哉觀世音之法耳。
約以廣顯利他言,
文殊偈云:
「於恆沙劫中,入微塵佛國,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
第一句,明豎窮三際;於恆沙劫,顯化導時長也。
第二句,明橫遍十方;入微塵國,顯現身處廣也。
第三句,顯三十二應,有無作妙力,自在成就之語。
又云:「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溫陵曰:
以說法不滯為妙音,尋聲救苦為觀音,
音性無著為梵音,應不失時為海潮音。
破貪感求,正救此病,令悉安寧。
有求大涅槃,得大涅槃,證出世無上覺道,而得不生不滅,無去無來,常住快樂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7
如來在世,聞教得益者多,即末世亦從開示,而得悟入者眾;
意言常途但以音聲為教體,是隨相假體。
而此方真實教體,清淨本然,同遍法界者,惟在聽音之聞性而已。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者:
良以教詮藏性,而聞性最切近藏性者也。
然領悟雖以雙託音聞,而修定但宜單取聞性,
故凡欲取證三摩提,即楞嚴大定,實在要以耳根聞性得入。
如觀音自敘: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於是依教,初於聞中,做入流照性工夫,
解六結而越三空,破五陰而獲二勝,
是則從說選根以來,直至此處,
方以決定指出耳根,為圓通本根,至妙之法門矣。
夫耳根圓通之法,因為以觀音之人殊勝故,
其法必堪珍重,法以人勝也。
約以略讚自利言,
文殊偈云:「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良有二義:
一、誠實義,如云:離苦得解脫,誠哉觀世音之人耳。
二、讚善義,如云:離苦得解脫,善哉觀世音之法耳。
約以廣顯利他言,
文殊偈云:
「於恆沙劫中,入微塵佛國,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
第一句,明豎窮三際;於恆沙劫,顯化導時長也。
第二句,明橫遍十方;入微塵國,顯現身處廣也。
第三句,顯三十二應,有無作妙力,自在成就之語。
又云:「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溫陵曰:
以說法不滯為妙音,尋聲救苦為觀音,
音性無著為梵音,應不失時為海潮音。
破貪感求,正救此病,令悉安寧。
有求大涅槃,得大涅槃,證出世無上覺道,而得不生不滅,無去無來,常住快樂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7
四種念佛,唯持名最為契機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者。
散亂心稱佛名號,已納佛種於八識田中,時節既至,善根成熟,亦有成佛希望。
念佛為成佛之遠因也。
執持者,即一心執持佛號,念念相續,臨命終時,
蒙佛接引,往生極樂,登不退地,即三不退也。
故曰執持登不退也。
印光大師云:「持名一法,乃即事即理,即淺即深,
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門也。」
又云:「切不謂,持名一法淺近,捨之而修觀像、觀想、實相等法。
夫四種念佛,唯持名最為契機。
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
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
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
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
若修觀想、實相,惑至著魔。弄巧成拙,求昇反墮。
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7
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者。
散亂心稱佛名號,已納佛種於八識田中,時節既至,善根成熟,亦有成佛希望。
念佛為成佛之遠因也。
執持者,即一心執持佛號,念念相續,臨命終時,
蒙佛接引,往生極樂,登不退地,即三不退也。
故曰執持登不退也。
印光大師云:「持名一法,乃即事即理,即淺即深,
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門也。」
又云:「切不謂,持名一法淺近,捨之而修觀像、觀想、實相等法。
夫四種念佛,唯持名最為契機。
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
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
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
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
若修觀想、實相,惑至著魔。弄巧成拙,求昇反墮。
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7
持名是修法,成片一心是功成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夫執持名號者,
《彌陀要解》云:
「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
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
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
執持名號,即是求生淨土之妙行。
行人若持至煩惱伏住,而得功夫成片,則帶業往生。
行深則得一心不亂,而證念佛三昧。
持名是修法,成片一心是功成。
名謂假名,德乃實德,名以召德者,用佛之假名,呼召佛之實德。
如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無量光無量壽也。
光壽即佛之實德,佛之實德無量,略舉光壽二者,佛德不可思議故。
佛名亦不可思議,名依德立。
如世間真金貴重故,金器亦貴重,器依金成也。
彌陀要解又云:「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
橫豎交徹,皆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
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
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
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
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由此可見,彌陀名號即法界體,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又名號即眾生之本覺理性,
起心念佛,是為始覺。
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覺。.
故云持名即是始覺合本。
是故念念相應,而念念即佛。是顯持名功德不可思議也。
又據密典,六字洪名中一個阿字,功德已是無量。
日興教大師曰:「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
阿字功德如是,故佛號之功德可知矣。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6
夫執持名號者,
《彌陀要解》云:
「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
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
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
執持名號,即是求生淨土之妙行。
行人若持至煩惱伏住,而得功夫成片,則帶業往生。
行深則得一心不亂,而證念佛三昧。
持名是修法,成片一心是功成。
名謂假名,德乃實德,名以召德者,用佛之假名,呼召佛之實德。
如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無量光無量壽也。
光壽即佛之實德,佛之實德無量,略舉光壽二者,佛德不可思議故。
佛名亦不可思議,名依德立。
如世間真金貴重故,金器亦貴重,器依金成也。
彌陀要解又云:「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
橫豎交徹,皆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
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
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
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
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由此可見,彌陀名號即法界體,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又名號即眾生之本覺理性,
起心念佛,是為始覺。
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覺。.
故云持名即是始覺合本。
是故念念相應,而念念即佛。是顯持名功德不可思議也。
又據密典,六字洪名中一個阿字,功德已是無量。
日興教大師曰:「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
阿字功德如是,故佛號之功德可知矣。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6
《彌陀疏鈔》云:「餘門學道,萬里迢遙。念佛往生,古稱徑路也。」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初 持名念佛
夫念佛者,修行之徑路也。
《彌陀疏鈔》云:「餘門學道,萬里迢遙。念佛往生,古稱徑路也。」
又云:「徑路者,路小而捷名徑,小喻念佛為力簡易,
捷喻念佛成功之迅速。
善導大師偈云:「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是也。
故云,餘門學道,名豎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橫出三界。
如蟲在竹,豎則歷節難通,橫則一時透脫。
餘門之比念佛,則念佛為速矣。」
豎出三界者,先斷欲界九品思惑,方出欲界。
次斷色界三十六品思惑,方離色界。
再次斷四空三十六品思惑,方超無色界。
又先修根本四禪,方出欲界。
次修四空定,方離色界。
再次修滅盡定,方超無色界。
橫出者,即不斷惑不修禪,但得稱名一心,便帶惑往生而出三界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6
初 持名念佛
夫念佛者,修行之徑路也。
《彌陀疏鈔》云:「餘門學道,萬里迢遙。念佛往生,古稱徑路也。」
又云:「徑路者,路小而捷名徑,小喻念佛為力簡易,
捷喻念佛成功之迅速。
善導大師偈云:「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是也。
故云,餘門學道,名豎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橫出三界。
如蟲在竹,豎則歷節難通,橫則一時透脫。
餘門之比念佛,則念佛為速矣。」
豎出三界者,先斷欲界九品思惑,方出欲界。
次斷色界三十六品思惑,方離色界。
再次斷四空三十六品思惑,方超無色界。
又先修根本四禪,方出欲界。
次修四空定,方離色界。
再次修滅盡定,方超無色界。
橫出者,即不斷惑不修禪,但得稱名一心,便帶惑往生而出三界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6
《彌陀疏鈔》云:「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生,總是念佛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淨土方便法門,指方立相,攝心專注。
即此妄心,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
念得純熟,乃忘能所。
心無所住,佛號分明。
暗合道妙,便契《金剛般若經》無住生心之妙諦。
念佛法門,教眾生持名念佛,
令眾生即念離念,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念,
即凡成聖。
故《彌陀疏鈔》云:「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不可思議!
此淨業之「巧入無生」蓋易行道也。
此以明證一切法門之修行,欲證無生法忍之徑路,
其本因地之因心,實以念佛心,最為獨巧玄妙。是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6
淨土方便法門,指方立相,攝心專注。
即此妄心,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
念得純熟,乃忘能所。
心無所住,佛號分明。
暗合道妙,便契《金剛般若經》無住生心之妙諦。
念佛法門,教眾生持名念佛,
令眾生即念離念,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念,
即凡成聖。
故《彌陀疏鈔》云:「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不可思議!
此淨業之「巧入無生」蓋易行道也。
此以明證一切法門之修行,欲證無生法忍之徑路,
其本因地之因心,實以念佛心,最為獨巧玄妙。是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6
「識冰是水,猶賴湯氣以銷鎔。悟妄即真,尚依佛慧而熏煉也。」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初心菩薩,若悟心者。《彌陀疏鈔》云:
「汝若悟心,則淨土往生,萬牛不能挽矣。
然則初心菩薩,雖曰了明,去佛尚遠,正爾求生不可後也。」
初發心菩薩之修行,不論宗門教下,
縱修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或大開圓解,尚是凡夫,非聖人也。
何以故。
以理可頓悟,事須漸修也。
古德云:「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風停波尚涌,理現念猶侵。」
又云:「識冰是水,猶賴湯氣以銷鎔。悟妄即真,尚依佛慧而熏煉也。」
故悟心之初心菩薩,去佛尚遠,
乃須念佛求生淨土,親近彌陀世尊,方能早證聖果。是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6
初心菩薩,若悟心者。《彌陀疏鈔》云:
「汝若悟心,則淨土往生,萬牛不能挽矣。
然則初心菩薩,雖曰了明,去佛尚遠,正爾求生不可後也。」
初發心菩薩之修行,不論宗門教下,
縱修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或大開圓解,尚是凡夫,非聖人也。
何以故。
以理可頓悟,事須漸修也。
古德云:「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風停波尚涌,理現念猶侵。」
又云:「識冰是水,猶賴湯氣以銷鎔。悟妄即真,尚依佛慧而熏煉也。」
故悟心之初心菩薩,去佛尚遠,
乃須念佛求生淨土,親近彌陀世尊,方能早證聖果。是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6
持名念佛,念念不離本尊,聲聲喚醒自己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念佛一法,乃以彌陀萬德聖號為緣,
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覺,作我等眾生之本因地心,
即本修因也。
以果為因,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因果同時也。
持名念佛之彌陀名號,乃眾生本覺理性法身理體也,
此介爾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是心是佛」也。
此心持名念佛,念念不離本尊,聲 聲 喚 醒 自 己 ,「是心作佛」是也。
本來是佛,現又作佛,故當下即佛。
心作心是,圓滿直捷,奇特殊勝,不可思議也。
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起心念佛,是為始覺;
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覺。
故持名念佛,即是始覺合本覺,始本不二,生佛不二。
故 一 念 相 應 一 念 佛, 念 念 相 應 念 念 佛 也 。
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持名功德亦不可思議是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6
念佛一法,乃以彌陀萬德聖號為緣,
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覺,作我等眾生之本因地心,
即本修因也。
以果為因,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因果同時也。
持名念佛之彌陀名號,乃眾生本覺理性法身理體也,
此介爾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是心是佛」也。
此心持名念佛,念念不離本尊,聲 聲 喚 醒 自 己 ,「是心作佛」是也。
本來是佛,現又作佛,故當下即佛。
心作心是,圓滿直捷,奇特殊勝,不可思議也。
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起心念佛,是為始覺;
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覺。
故持名念佛,即是始覺合本覺,始本不二,生佛不二。
故 一 念 相 應 一 念 佛, 念 念 相 應 念 念 佛 也 。
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持名功德亦不可思議是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6
出苦之玄門,成佛之捷徑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初、總論
印光大師云:
「如來聖教,法門無量。隨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皆可以了生死,成佛道。
然於修而未證之前,大有難易疾遲之別。
求其至圓至頓,最簡最易,契理契機,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為律教禪密諸宗之歸宿,
作人天凡聖證真之捷徑者,無如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也。
良以一切法門,皆仗自力。念佛法門,兼仗佛力。
仗自力,非煩惑斷盡,不能超出三界。
仗佛力,若信願真切,即可高登九蓮。
當今之人,欲於現生了生死大事者,捨此一法,則絕無希望矣。
須知淨土法門,法法圓通。如皓月麗天,川川俱現。水銀墮地,顆顆皆圓。」
又云:
「華嚴一經,乃如來初成正覺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稱性直談一乘妙法。末後善財遍參知識,於證齊
諸佛之後,普賢菩薩為說十大願王。普令善財及與華藏海眾,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
果。
而觀經下品下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地獄相現,
有善知識,教以念佛,彼即受教稱念佛名,未滿十聲,即見化佛授手,接引往生。
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是知念佛一法,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以其專仗佛力,故其利益殊勝,超越常途教道。
昔人謂餘門學道,似蟻子上於高山。
念佛往生,如風帆揚於順水。可謂最善形容者矣。」
亦云:
「每有愚人,卑劣自居,不敢承當。亦有學者,大乘自命,不屑修習。
須知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地獄相現,善友教以念佛,未滿十聲,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以卑劣自居者,可以興起矣。
華嚴一經,王於三藏。末後歸宗,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回向往生西方,
普勸善財,及華藏海眾,一致進行,求生西方,以期圓滿佛果。
此之法門,何敢視作小乘。
況善財已證等覺,海會悉證法身。
彼尚求生。我何人斯,不屑修習。豈但高豎慢幢,直是毀謗華嚴。」
如是可知往生極樂,乃出苦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也。
淨土法門,始則為凡夫入道之方便,實則是諸宗究竟之歸宿。
如來不開此法,則末法眾生無一能了生死者。
總言之:淨土法門,乃十方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法門也。
正所云:「捨西歸捷徑九界有情,上何以圓成覺道;
離淨土法門十方諸佛,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也。
此證淨土念佛法門之獨特圓妙明矣。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6
初、總論
印光大師云:
「如來聖教,法門無量。隨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皆可以了生死,成佛道。
然於修而未證之前,大有難易疾遲之別。
求其至圓至頓,最簡最易,契理契機,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為律教禪密諸宗之歸宿,
作人天凡聖證真之捷徑者,無如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也。
良以一切法門,皆仗自力。念佛法門,兼仗佛力。
仗自力,非煩惑斷盡,不能超出三界。
仗佛力,若信願真切,即可高登九蓮。
當今之人,欲於現生了生死大事者,捨此一法,則絕無希望矣。
須知淨土法門,法法圓通。如皓月麗天,川川俱現。水銀墮地,顆顆皆圓。」
又云:
「華嚴一經,乃如來初成正覺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稱性直談一乘妙法。末後善財遍參知識,於證齊
諸佛之後,普賢菩薩為說十大願王。普令善財及與華藏海眾,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
果。
而觀經下品下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地獄相現,
有善知識,教以念佛,彼即受教稱念佛名,未滿十聲,即見化佛授手,接引往生。
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是知念佛一法,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以其專仗佛力,故其利益殊勝,超越常途教道。
昔人謂餘門學道,似蟻子上於高山。
念佛往生,如風帆揚於順水。可謂最善形容者矣。」
亦云:
「每有愚人,卑劣自居,不敢承當。亦有學者,大乘自命,不屑修習。
須知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地獄相現,善友教以念佛,未滿十聲,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以卑劣自居者,可以興起矣。
華嚴一經,王於三藏。末後歸宗,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回向往生西方,
普勸善財,及華藏海眾,一致進行,求生西方,以期圓滿佛果。
此之法門,何敢視作小乘。
況善財已證等覺,海會悉證法身。
彼尚求生。我何人斯,不屑修習。豈但高豎慢幢,直是毀謗華嚴。」
如是可知往生極樂,乃出苦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也。
淨土法門,始則為凡夫入道之方便,實則是諸宗究竟之歸宿。
如來不開此法,則末法眾生無一能了生死者。
總言之:淨土法門,乃十方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法門也。
正所云:「捨西歸捷徑九界有情,上何以圓成覺道;
離淨土法門十方諸佛,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也。
此證淨土念佛法門之獨特圓妙明矣。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6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