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忍辱吃虧

那些往生西方的人,
都是念佛專一,
而且能夠忍辱吃虧的人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6.html

參人的壞處來修正自己

參是要參壞的,不要因為被人打擊,就覺得他是壞人,
其實,他是我們的善知識,就是把我的頭砍掉,我也要度他。
要修到不生不滅,現出我們的本性、佛性。
參人的壞處來修正自己。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6.html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

我們的無明就像雲一樣,有時會將日光遮住,
凡事要從無明修,不起無明火,不生煩惱,不忌妒人,
如果忌妒別人,會墮在三惡道中,
來生不知是否能再得人身。
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uddhist.idv.tw/G036.html

廣欽老和尚

老和尚最令人震撼,最偉大的「神通」
是他的忍辱功夫,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當年他由深山回到大陸承天禪寺,鬚髮皆長,宛如山人,無人認得他,經過表明才知究竟。
而過了一段時間,寺中當家師和殿主為了考驗他的功夫,故意把功德箱的錢財藏起來,
然後對他表疑。
於是舉寺認他為賊,數月白眼惡言交加,
而他如沐春風如飲甘露,安然自在。
這是何等磊落的胸懷,何等自由的逍遙人,
這種忍辱神通比什麼「冒煙、放光」要神奇太多了,
因為燒紙也能冒煙,點燈就可放光,
但我們捫心自問,誰能被誣為賊,而仍安然如飲甘露不加辯白?
誰有這般洞破世事如幻如化的功夫便是大智慧人,

恭錄 廣欽大師
http://www.bfnn.org/kuangchin/

遺真認妄,執妄為真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眾生,遺真認妄,執妄為真。
凡夫、外道、小乘、權宗,其所修行,多依妄本而修,
雖各有定,乃成九次第定,終無實果。
何也?
以其徒慕真修,不諳真本,全用識心,錯亂修習。
如經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斯則諸凡夫天,樂修禪而未決擇者,
所修八定、寧能出此境界?

又云:「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離等,昧為冥諦。」
則知一切外道,所修之定,亦同用緣影之心。

亦云:「一切世間,諸修行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
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
是知,諸小乘人,所用之心,亦非真實心。
又如來咄破識心之後,阿難云:
「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兼此大眾,無不疑惑!」
大眾應攝權教菩薩,以始教權乘,全取第六識,作我、法二空觀,
其所修之定,有入定、住定、出定,亦非究竟堅固之性定。
如上所述,悉無究竟者。
凡、外定銷,或降德貶墮,散入諸趣;
或從無想外道天,因謗三寶,直入地獄;
小雖不墮,了無進境;
權雖略進,亦不遠到。

推其病源,皆由以生滅心,為本修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7

《楞嚴經》云:「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楞嚴經》云:「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一切眾生遺此本明,即反緣識精元明緣不到,
由緣不到,畢竟不見,非遺四遺,
故曰遺此本明,即是迷卻真本也。
雖然終日,承渠功能力用,行即用也;
眼見色,耳聞聲,乃至意知法,無非本明照用,而不自覺,
即日用不知能見能聞者是誰。
既已迷卻真本,自必全用妄本,攀緣六塵,
依之起惑造業,隨業受報。
枉入諸趣者,即捨生趣生,趣向六道,輪迴不息。
枉入者,不當入而入,
眾生本具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依之修證,成佛有分,
今反入諸趣,即是繫珠乞丐,豈不枉屈乎。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7

《楞嚴經》云: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二本者,即真、妄二本是也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而諸修行人,本期得道得果,而乃中途或滯化堿,或生天界,甚至誤入魔外,求昇反墮,
其何故也?
佛於《楞嚴經》云:「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
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二本者,即真、妄二本是也。
不知二本:

一者妄心也。本無而錯認,非心似心,此屬妄本。
即經所云:「無始生死根本。」所名之妄想,亦即所謂前塵虛妄相想是也。

二者真心也。本有而迷背,非失似失,此即真本。
即經所云:「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
亦即所指「常住真心,性淨明體。」
所謂「妙精明心」是也。
錯亂修習者,由迷真認妄,以妄為真,獨修於妄也。
猶如煮沙,欲成嘉饌,此喻錯亂修習,
依識心妄本,而不諳根性真本,識心非菩提因,
喻如煮沙,欲成嘉饌,沙非飯因,縱經塵劫,煮之,祇名熱沙,終不成飯。
錯用因心,亦復如是,縱經塵劫修之,終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也。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7

經云:「因地不真,果遭紆曲。」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諸修行者,指依識心為因,錯亂修習之人。
凡夫起惑造業輪迴生死,固是可憐,
縱令有志修行,果遭紆曲,亦為可愍。果由因感,

經云:「因地不真,果遭紆曲。」
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楞嚴經》云: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
諸天魔王,及魔眷屬。」
依識心為本修因,非但不能得成無上菩提,實亦不能得成實教菩薩,
乃至別成聲聞緣覺。
此小乘但破我執,而證我空之理,雖別成乎此,猶是出世小聖,
已斷分段生死,也有小益不至墮落也。
更有修行誤之甚者,迷自本真,游心道外,而成外道者,生無想外道天,
報盡必招墮獄之苦;
或修有漏戒善,及四無量心,世間禪定,厭染欣淨,
與厭有取空者,謂之諸天,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或耽著欲境,而惱害正修者,謂之魔羅,
此云殺者,能殺害眾生法身慧命故。
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中下皆魔眷屬,報盡必墮,三途苦趣。

敬錄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廖榮尉居士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721.htm#a07

寅三辨其魔事....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圓瑛弘悟述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圓瑛弘悟述

寅三辨其魔事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

梵語魔羅。此云殺者。能殺害行人法身慧命。初二句致魔之由。如其善根充足。一切魔事。不能發生。若善根力薄。則為魔外鬼神所惑。魔能壞定。楞嚴經中。約五陰未破。廣示五十種魔事。淺深不一。於三昧時。僉來惱亂。此中略出三相。一現可畏之身。怖之以失志。二現可愛之身。惑之以生染。三現希有等事。誘之以入邪。則定心成就之與破亂。皆由心中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主人不迷。則彼魔事。無奈汝何。故此通示對治方法。當起正念觀察。一切唯心。心外無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是則魔境即滅。終不為惱。如楞嚴云。彼如堅冰。汝如沸湯。煖氣漸鄰。不日消殞。云何敢留。擾亂禪定。

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或說陀羅尼。或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

下廣辨魔事。共有四對。此現身說法對。天像凡夫勝報。菩薩佛像。出世聖身。陀羅尼者密教。六度三解脫等顯教。此皆魔鬼伎倆。順行人願求之心。種種示現。真偽難分。邪正莫辨。行人易受其惑。若心生取著。便墮邪網。此中惟無因無果三句。以斷滅為涅槃。尚易知其魔說也。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

此發通具辯對。若行人貪求宿命知見。魔得其便。發彼神識。令知過未諸事。或得他心。能知他人。心行差別。或得四無礙辯。善說諸法。此等皆當不作聖心。免入邪悟。勿貪著世間名利恭敬。

又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準。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

此起惑造業對。數者乍也。準者定也。由性無定故。一切無定。瞋喜等出無定之相。雖有慈愛精進。亦非正行。以未具正見。依惑所起故。末四句造業。捨本修勝行。更修諸餘雜業。取著世間。五欲之境。被境所縛。

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

此得定改容對。使人得定得食。顏色變異。正欲魔誘淫之術所使。所得之定。既無慧力。罔辨邪正。而食為人生大欲。能令自然而得。且復香美。食已悅身心。除飢渴。人必易生愛著。顏色變異者。即易老還童。血氣充滿。有益壽延年之狀。亦愛著之一端。

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敢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

此對治魔事。以是定中魔境。邪正難知之故。當依古德相傳。略以三法驗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觀察。如經云。欲知真金。三法試之。謂燒打磨也。常應智慧觀察者。即第三法。依隨分所有覺慧。觀定中所發境相。推究根源。無有實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此慧照光明。能破邪魔幽暗。境當自滅。猶如燒金。若是偽金。即當焦壞。倘不觀察。被魔所惑。則墮邪網。故曰常應。曰勿令。○當勤正念下。即前二法。以定研磨。依本修治也。正念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真如三昧研磨。了知唯心。無外境相。即說法現通等心。亦不可得。但依本止門修治。不取不著。即能遠離諸障。亦如打磨金也。若非真金。便失柔軟相。光赤色。倘不研磨修治。以偽亂真。無由離障。故論主殷殷垂訓。曰當勤。曰則能。○又如智度論云。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偈云。若分別憶想。即是魔羅網。不動不分別。是即為法印。此之謂也。三辦其魔事竟。

寅四簡偽異真二 卯一約邪正簡 二對理事簡

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

此文承上得定而來。雖有所得。畢竟非真。故示以應知。而外道之定。為邪定。以常與貪癡見慢。四惑相應。內著邪定。外貪名利。是謂錯亂修習。都成魔業。○真如三昧者。正定也。湛然寂照。一切無著。不住能見之心相。不住所得之境相。能所雙忘。心境不立。即出定亦不貪名利。故無懈。不著我見。故無慢。所有煩惱。皆由貪著。而得增長。既無貪著。不期自遣矣。正由此定。非強制識心之定。動靜一如。無出無入。若強制之定。入之則有。出之則無。在定縱經多劫。必以靜而礙動。出定稍涉須臾。必以動而礙靜。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邪見密興。種智消滅。則邪正不可不辨也。一約邪正簡竟。

卯二對理事簡

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先明理定。此三昧。即稱真如理性。所修一行三昧也。大乘菩薩。依此法門。方登初住。不退位中。入於如來種性。上二界天人。不習此定。必不能入。故云無有是處。○下明事定。因彼天人。所修四禪四空八定。皆屬世間。增上有為果報。未離六識。多味著走境。未離我見。故不出三界。與外道共者。若得善知識。護助之力。或可得入佛法。以免報盡還來。否則起外道邪見。天報既盡。五衰相現。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入惡趣。則理事二定。辨之不可不慎也。庶免蒸沙作飯。塵劫無成。四簡偽異真竟。

敬錄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圓瑛弘悟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516.htm#a02

遠公生平三見聖相。不語一人。此為要訣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復次初學菩薩。住此娑婆世界。
或值寒熱。風雨不時。饑饉等苦。
或見不善可畏眾生。三毒所纏。
邪見顛倒棄背善道。習行惡法。
菩薩在中心生怯弱。恐不可值遇諸佛菩薩。
恐不能成就清淨信心。生疑欲退者。
應作是念。十方所有諸佛菩薩。皆得大神通。無有障礙。
能以種種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險厄眾生。
作是念已。發大誓願。一心專念佛及菩薩。以生如是決定心故。
於此命終。必得往生餘佛剎中。
見佛菩薩。信心成就。永離惡趣。

初學菩薩。已解一心真如生滅二門而修信行。但止觀力微。境緣粗惡。
未入正定聚中。不能保其無退。
故更示此勝異方便。令仗自心中之他佛。度脫佛心中之自身也。

須知前止觀門。名念自佛三昧。
今示念佛菩薩。即念他佛三昧。以念佛及菩薩。不生妄想分別。即是止行。
了知諸佛菩薩。有大神通巧便。能救拔我及諸眾生。即是觀行。

所以修止觀時。設見佛菩薩形。知是魔事。不生取著。

今念佛菩薩時。設更別商止觀。大似騎牛覓牛矣。
然正念佛菩薩時。或得見佛菩薩。即應了知唯心所現。萬勿取著。
勿生喜動。勿向人說。
如遠公生平三見聖相。不語一人。此為要訣。

唯至臨終見佛菩薩。方是感應道交。定非魔事。不必致疑。
以佛菩薩得大神通。決定護念有緣念佛眾生。不失時故。
言發大誓願者。為度眾生求生淨土。
非為自身獨出生死。有此菩提弘願。方是往生正因。

不然。縱令念佛菩薩。與佛菩薩氣分不相契合。不能生淨土也。

敬錄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8.htm#a06

癸、三勸修二。初正勸。二明益。子、今初...餘三昧者。指依氣息形色等諸三昧也...然必已發無漏。方不與外道共...乃至九次第定。前八亦並與外道共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癸、三勸修二。初正勸。二明益。子、今初

若不修此三昧行者。無有得入如來種性。以餘三昧皆是有相。與外道共。
不得值遇佛菩薩故。是故菩薩於此三昧。當勤修習。令成就究竟。

餘三昧者。指依氣息形色等諸三昧也。
雖六妙門。十六特勝。九想。十想。背捨勝處。一切處等。
種種三昧。皆能發無漏慧。證三乘果。

然必已發無漏。方不與外道共。
若未發無漏。或亦隨禪受生。則與外道相去無幾。

乃至九次第定。前 八 亦 並 與 外 道 共。
滅受想定。雖云不共。仍依有頂遊觀無漏而入。未是全不共也。又雖得滅盡定。

若未斷盡上地思惑。仍生五不還天。
仍與外道同在捨念清淨地中。不得值遇諸佛菩薩。

是故唯此真如三昧。乃能得入如來種性也。
若得此三昧。則所生一切根本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有覺有觀等三三昧。
乃至觀鍊熏修一切三昧。一一皆名不共三昧。
以達其不可得故。皆是摩訶衍也。

如客比丘。宿佛房中。佛入初禪乃至四禪。客皆隨入。
佛乃更以異相而入初禪。客便茫然不知佛入何定。
當知佛前所入。是用共禪。故客能知能入。
佛後所入。是不共禪。故客不復知也。

又法華三變淨土。佛亦仍用背捨勝處及一切處三種三昧。
而其神用遠非二乘所能測識。皆由不共三昧。融彼共相。
令共三昧皆成不共。

故云真如三昧。能生無量三昧也。


敬錄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8.htm#a06

寅、二歸正...遠離諸相。入真三昧。心相既離。真相亦盡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寅、二歸正

遠離諸相。入真三昧。心相既離。真相亦盡。

遠離諸相者。以三對治滅魔事也。入真三昧者。
依於尋思名義自性差別。發如實智也。心相既離者。得無分別智也。
真相亦盡者。觸無所得也。具如唯識加行通達二位廣明。須者尋之。

從於定起。見諸煩惱皆不現行。
以三昧力壞其種故。殊勝善品。
隨順相續。一切障難。悉皆遠離。起大精進。恒無斷絕。

此明善修止者。不唯遠離魔事。即能登發心住。入淨心地。
圓具奢摩他毘缽舍那也。二明證相竟。


敬錄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8.htm#a06

宜應審諦觀察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丑、二示對治法二。初治邪。二歸正。寅、今初

是故宜應審諦觀察。當作是念。
此皆以我善根微薄。業障厚重。為魔鬼等之所迷惑。如是知已。
念彼一切皆唯是心。如是思惟。剎那即滅。

對治有三。二是方便。一是正修。
二方便者。
一是審諦觀察。覺知皆是魔事。不生一念迷亂心也。
二是自念善根微薄。業障深重。反躬責已。悔過遷善也。
一正修者。念彼一切皆唯是心。心外無法。不離一相三昧也。


敬錄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8.htm#a06

若為諸見煩惱所亂。即便退失往昔善根矣。可不哀哉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寅、三明魔亂之失

若為諸見煩惱所亂。即便退失往昔善根。

兩種似善根相。則為諸見所亂。必起煩惱兩種不定雜染。
則為煩惱所亂。亦起諸見。並彼往昔微少善根。亦退失矣。可不哀哉。初示魔事相竟。

敬錄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8.htm#a06

邪定。非出世定也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見魔形聞魔聲。所起一切過失相也

或令證得外道諸定。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好飲食。身心適悅。不饑不渴。

此亦似善根相。實是邪定。非出世定也。

敬錄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8.htm#a06

此明雜染不定諸魔相也。或改其所習。令以為奇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此下皆明見魔形聞魔聲。所起一切過失相也。
或數瞋數喜。或多悲多愛。或恒樂昏寐。或久不睡眠。或身嬰疹疾。
或性不勤策。或卒起精進。即便休廢。或情多疑惑。
不生信受。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愛著世事。溺情從好。

此明雜染不定諸魔相也。或改其所習。令以為奇。
或順其所習。令不能捨。廣如佛頂受想二陰中說。

敬錄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8.htm#a06

或復令知過去未來。及他心事。辯才演說。無滯無斷。使其貪著名譽利養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卯、二辨起過

或復令知過去未來。及他心事。辯才演說。無滯無斷。使其貪著名譽利養。

此下皆明見魔形聞魔聲。所起一切過失相也。

今先明似善根相。然此修行止者。
唯為息滅無始無明。證無漏智。不應希求五通四辯。
今未得無漏。先獲宿命他心及辯才等。則必墮在名利坑中。
如提婆達修得五通。遂造三逆。可為殷鑒矣。

敬錄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8.htm#a06

無怨無親。無因無果。一切諸法。畢竟空寂。本性涅槃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或說總持。或說諸度。或復演說諸解脫門。
無怨無親。無因無果。一切諸法。畢竟空寂。本性涅槃。

此隨辨假佛菩薩等所說魔聲也。
正修三昧之人。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乃至亦遣除想。
當知亦并不依總持。不依諸度。不依諸解脫門。
乃至不依本性涅槃。才依本性涅槃。
必將撥棄因果。妄計空劫已前。威音那畔。一段烏有先生境界。
喚作真如三昧。豈所謂若知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於真如者耶。初辨形聲竟。

敬錄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8.htm#a06

或現惡形以怖其心。或示美色以迷其意。或現天形。或菩薩形。乃至佛形。相好莊嚴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寅、二明魔事之相二。初辨形聲。二辨起過。卯、今初

或現惡形以怖其心。或示美色以迷其意。或現天形。或菩薩形。乃至佛形。相好莊嚴。

此先辨魔所現形也。
若行人恐怖習重。多現惡形以怖之。
若行人貪愛習重。多現美色以迷之。
若行人智慧力弱。多現諸天菩薩佛形以誑之。
皆所謂主人若迷。客得其便也。

問。修三昧人。得見佛菩薩形。
安知不是善根開發。感應道交。乃概名之為魔事耶。
答。圓覺經云。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良以行人修三昧時。所見境界。若與三昧相應。乃名善相。
只此善相。仍不可作聖解。
苟不與三昧相應。定屬魔事。
今修根本真如三昧。
既非念佛禮懺求感應時。更不可作感應道交妄解。坐受其惑也。

敬錄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8.htm#a06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
是我見有二種。云何為二。
一者 人 我 見。
二者 法 我 見。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云何為五。

一者聞脩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
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虛空是如來性。
云何對治。明虛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
是可見相。令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
若無外色者,則無虛空之相。
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
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
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

二者聞脩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
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從本已來自空,離一切相。
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聞脩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註十四)。
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
云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

四者聞脩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
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
云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已來,唯有過恆沙等諸淨功德,
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
以過恆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
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
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則無是處故。

五者聞脩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
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
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
云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
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
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

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
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
云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

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
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
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
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敬錄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8.htm#a02

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若於坐中現形恐怖。
或現端正男女等相。
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

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
或說陀羅尼。或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
畢竟空寂。是真涅槃。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
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
又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準。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
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
生於不信,多疑多慮。
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
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

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
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
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
以是義故。

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
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
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

敬錄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 馬鳴菩薩造 蕅益大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8.htm#a02

117.戒律的定義...佛言:「佛滅度後,以戒為師」

茅蓬札記第二輯 圓因法師著

117.戒律的定義
戒律的定義,是制心守身的規範,
沒有嚴持戒律的佛教行人,如談到高深定力與大智大慧,那便是一片謊言。
佛言:「佛滅度後,以戒為師」是千古不移的真理。

《弘天師傳空門(一)213頁》
敬錄 茅蓬札記第二輯 圓因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637.htm#a117

茅蓬札記第二輯 圓因法師著....6. 如何辨別認識真偽善知識

茅蓬札記第二輯 圓因法師著
6. 如何辨別認識真偽善知識~

一.凡自立宗派,自稱為活佛,吸引信徒者,非善知識。
二.凡謂即刻開悟,即生解脫為號召者,非善知識。
三.凡以神通,通靈為號召,以誑惑世人者,非善知識。
四.凡以巫術、降神、催眠為號召,以誑惑世人者,非善知識。
五.以符咒、財星誑稱能使人立即致富者,非善知識。
六.凡以奇術異能,神靈顯跡為號召,吸引好奇眾生者,非善知識。
七.凡說肉身不死,身體可以飛騰,長生不死,誑惑世人者,非善知識。
八.凡以種種奇異苦行,自我傷殘,妄稱代眾生受苦者,非善知識。
九.凡以奇裝異服,神秘傳法為號召,以誑惑信眾者,非善知識。
十.凡以占相凶吉,高聲現威,附會佛法,非善知識。

敬錄 茅蓬札記第二輯 圓因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2/1637.htm#a06

念佛往生須破三疑闖四關 律航法師著述

念佛往生須破三疑闖四關 律航法師著述

破三疑
一、疑自己業障太重,恐不能往生:
經云:「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只要深信切願一心念佛,一切罪業,悉皆消除,決定往生,不必疑惑。

二、疑自己愚魯太拙,恐不能往生:
世智辯聰,為八難之一,
障礙信心,不如顓蒙念佛,減少妄想,暗合道妙,決定往生,不必疑惑。

三、疑自己妄想太多,臨命終時,恐佛一身不能遍來接引:
佛的法身,遍一切處,如明月高升,江河海渠,同時皆有一月,
何患佛身不能遍接。
至於妄想,為意地問題,三果聖人尚不斷盡,
只要信願念佛,決定帶業往生,不必疑惑。


敬錄 念佛往生須破三疑闖四關 律航法師著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581.htm

我們應該信什麼教

歧路指歸 印光大師 鑑定 李德明 參定 戰德克 編述

【問】教還有不好的嗎?
不管那個教門,都是教人行善,沒有教人作惡的。
願意信教,隨便信一種就好了,何必要說短論長呢?

【答】那可不行。有許多教門,完全是騙人的,
大家一時聽了他們的花言巧語,信了他們的教,到後來纔知道上了大當。
與其後悔莫及,不如事先小心一點較好。

【問】信教怎麼會上大當,這未免說的有些過分吧?

【答】其中的利害,想來各位未必完全知道,讓我大略說明一下。
原來那些不正經的教門,都是嘴裡說得好聽,其實有些是想發財的。
比方說:有人沒兒子,它就說捐上多少錢可以生兒子。
人家的親人死了,他就說死者正在陰司裡受罪,捐上多少錢就可以免罪﹔再多捐些,還可以買個土
地公城隍爺做做。
有病的給他錢,病就快好。年老的給他錢,可以延壽。
貧窮的祇要捐上幾塊錢,就可以保他到陰間地府作個大財主。
諸如此類,說不勝說。像這樣任意胡說,稍微明理的人,不可能會去相信他的。
不過一般沒知識的人,卻認為是個便宜事,爭著去信奉他﹔
等到後來明白他是騙人的這般傳道窮光棍,早已變成大富翁。
你想,把省喫儉用的錢,拿出來送給這些騙子,他騙了你的錢,反而說你是個傻瓜,你說這算不算
是上當呢?

像上面所說的,對有錢人來講,花幾個冤枉錢,也還算是喫虧不大。
還有些教門,他們不僅是圖錢,併且還想成大事。起先也是拿行善度人作幌子,等到信他的人多
了,勢力大了,就要找個機會造反,弄個皇帝噹噹,這樣的把戲,歷來不知玩過多少次,但總沒見
到一個成功的。
例如說:東漢末年的黃巾賊張角,就是這麼一回事。後來皇帝沒作成,弄到天下大亂,信奉他的
人,不知枉死了多少。
再說年代近的,民國十七年,山東周村鎮,有一位馬士偉,自稱是彌勒佛降世。什麼三期普度,三
會收元,亂說一通。信他的人,各省都有。那年日本佔了濟南,他以為機會到了,便稱起皇帝來﹔
直至第二年日本退兵,革命軍接收山東,纔把這位皇帝取消了。那時因為皇帝沒有什麼武力,所以
政府也沒為難他,祇把他的文武群臣解散了,就算了事。信他人,幸而沒送屌掉性命,然而卻已經
很多人傾家蕩產了。你想可怕不可怕?

還有許多教門,他們不圖財,也不貪勢,祇是不明事理。如遇到廟就燒香,逢到神就磕頭﹔
今天講燒鉛練汞,明日說駕乩扶鸞。
可說是亂絲無頭,混來一起﹔雖然沒有很大的危險,但是究竟於身心性命上毫無成就,不也算是上
了當嗎?

敬錄 歧路指歸 印光大師 鑑定 李德明 參定 戰德克 編述
http://book.bfnn.org/books/0337.htm#a03

戌時萬事且休論。要把無常念念存。剪紙難招死後魂。預辦資糧早歸去。莫教前路悔無門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X62n1179_p0255a03(00)║戌時萬事且休論。要把無常念念存。
X62n1179_p0255a04(06)║大限忽來真黑夜。幽關不曉是黃昏。持珠易念生前佛。
X62n1179_p0255a05(05)║剪紙難招死後魂。預辦資糧早歸去。莫教前路悔無門。

敬錄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2/1179_002.htm

多生煩惱真痾瘵。一句彌陀是藥王。苦海深沈但求出。莫愁佛不駕慈航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X62n1179_p0254b23(00)║死時莫漫自驚惶。繫念殷勤向彼方。
X62n1179_p0254b24(04)║膿血漸拋皮袋子。腥臊將脫垢衣裳。
X62n1179_p0254c01(04)║多生煩惱真痾瘵。一句彌陀是藥王。
X62n1179_p0254c02(03)║苦海深沈但求出。莫愁佛不駕慈航。
。(念佛人第一切忌怕死。怕死則不得往生。多有一生念佛。
臨終唯務服藥求醫。都不說著往生之事。此怕死之過也)
敬錄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2/1179_002.htm

莫道人間樂事稠。由來樂極轉生憂....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X62n1179_p0254b05(00)║莫道人間樂事稠。由來樂極轉生憂。
X62n1179_p0254b06(06)║滿城華柳攜佳客。徹夜笙歌醉畫樓。但覺酒來人面上。
X62n1179_p0254b07(05)║那知死在腳跟頭。西方淨土真為樂。但念彌陀便往遊。

敬錄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2/1179_002.htm

祇道現生無後世。可知今日有明晨。新移宅舍猶述向。纔換衣裳不識人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X62n1179_p0254a18(00)║愚夫造罪恣貪嗔。肯信從來果與因。
X62n1179_p0254a19(06)║祇道現生無後世。可知今日有明晨。
X62n1179_p0254a21(05)║新移宅舍猶述向。纔換衣裳不識人。
X62n1179_p0254a22(06)║生死關頭真痛切。勸君念佛莫辭頻。

敬錄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2/1179_002.htm

勸君念佛歸西去。利比娑婆萬倍贏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X62n1179_p0253b20(00)║商客經年道路行。舟車迅速每兼程。
X62n1179_p0253b21(06)║利深不覺風濤險。物重翻將性命輕。長恨貨多難長價。
X62n1179_p0253b22(05)║焉知身死不重生。勸君念佛歸西去。利比娑婆萬倍贏。

敬錄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2/1179_002.htm

通身是佛誰為念。遍界生蓮不用栽。何待臨終生極樂。即今端坐玉樓臺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X62n1179_p0252c12(00)║念佛休嫌妄想多。試觀妄想起於何。
X62n1179_p0252c13(06)║無心收攝固成病。著意遣除亦是魔。救火抱薪添烈焰。
X62n1179_p0252c14(05)║開隄引水作長河。直須字字分明念。念極情忘有甚麼。
X62n1179_p0252c15(00)║佛聲易可除昏散。出口還收入耳來。
X62n1179_p0252c16(06)║驀地亂茅隨火盡。蔽天濃霧逐風開。通身是佛誰為念。
X62n1179_p0252c17(05)║遍界生蓮不用栽。何待臨終生極樂。即今端坐玉樓臺。

敬錄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2/1179_002.htm

一門入後門門入。初步迷時步步迷。直就下凡階上聖。不離煩惱證菩提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X62n1179_p0250c19(06)║一門入後門門入。初步迷時步步迷。直就下凡階上聖。
X62n1179_p0250c20(05)║不離煩惱證菩提。蓮華勝友應相待。何日歸來手共攜。
X62n1179_p0250c21(00)║如來本願非虛誑。稱我名皆到此中。(大彌陀經云。設我得佛。
X62n1179_p0250c22(03)║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敬錄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2/1179_002.htm

一塵遍入諸塵裏。萬法全收一法中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X62n1179_p0250b23(00)║一塵遍入諸塵裏。萬法全收一法中。
X62n1179_p0250b24(06)║華映玉池人倒影。身遊佛國地俱空。
X62n1179_p0250c01(05)║色心依正原無礙。但得情忘境自融。
X62n1179_p0250c02(00)║瓊枝瑤草色長新。別有乾坤世外春。

敬錄 省菴法師語錄 卷2 Xuzangjing Vol. 62, No. 1179 淨業學人 彭際清 重訂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2/1179_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