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佛教徒相信祈禱的功能嗎?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佛教徒相信祈禱的功能嗎?


是的,佛教深信祈禱的功能。

事實上,從靈驗的程度及靈驗的比例上考察,佛教遠比其他神教的祈禱功能,更顯著、更有力、更可靠。

祈禱的原理,是以祈禱者的心力──由強烈的信念所產生的一種超自然的精神統一的定力,去感應被祈禱者(如諸佛菩薩)的大悲願力,自己的定力與佛菩薩的願力相應相接,便會產生一種不可思議的神力,那就是祈禱所得的經驗或靈驗。

在大乘佛教的中國地區,祈禱觀音菩薩的靈驗,最為卓著。

再說,一個虔敬的三寶弟子,本來就有善神的護持,只要信念堅強,若遇到特發的變故,雖不臨時祈禱,也會逢凶化吉。因為祈禱的功能,是由堅強的信念中產生,所以,凡是信念堅強的人,也就等於時刻都在祈禱的功能之中。

不過,佛教雖然深信祈禱的功能,但也並不強調祈禱的萬能。比如佛教徒生了病,祈禱是要緊的,如果病人有自信的把握,能夠憑他虔誠的祈禱,便可感應痊愈。

所以,說法聞法也能醫病(增一阿含卷六及雜阿含卷五等);如果病人沒有自信和把握,也缺乏祈禱的經驗(是指效驗),那就應該延醫診治了,所以,雖在釋迦世尊的當時,比丘們患了病,通常也多用醫藥治療。(註四)

因此,一般相信:佛法,主要是醫眾生生死的心病;醫藥,能治血肉之軀的身病。

有了病痛,祈禱是應該的,診療也是必須的──這是正信佛教徒的見解。

註四:「佛如醫王,能治一切諸煩惱病,能救一切生死大苦。」(華嚴經入法界品三十九之十六)


敬錄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a27

§佛教相信輪迴是確實的嗎?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佛教相信輪迴是確實的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佛教相信,除了已經解脫生死(如小乘的阿羅漢)或已經自主生死(如大乘的聖位菩薩)的聖者之外,一切的眾生,都不能不受輪迴的限制。

所謂輪迴,實際上是上下浮沈的生死流轉,並不真的像輪子一般地回環。

輪迴的範圍共有六大流類,佛教稱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羅(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獄道,這都是由於五戒十善及十惡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惡,殺父、殺母、殺羅漢、破壞僧團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稱為五逆)而有的類別,五戒十善分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羅的三道,十惡五逆分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獄的三道。作善業,生於上三道,作惡業,生於下三道。在每一類別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終結,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開始,就這樣在六道之中,生來死去,死去生來,便稱為輪迴生死。

不過佛教特別相信,眾生的生死範圍雖有六道,眾生的善惡業因的造作,則以人道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業並兼受報的雙重道,其餘各道,都只是受報的單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報,無暇另造新業,下三道只有感受苦報,沒有分別善惡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樂,也能分別何善何惡。

佛教主張業力的造作薰習,在於心識的感受,如若無暇分辨或無能分辨,縱然造業,也不能成為業力的主因。

所以,佛教特別重視人生善惡的行為責任。

正因為造作業力的主因是在人間,所以上升下墮之後的眾生,都還有下墮上升的機會,不是一次上升永遠上升,一次下墮永遠下墮。

人間眾生的造作業因,是有善有惡的,是有輕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種種的業,或善或惡,或少或多,或輕或重。

因此受報的機會,也有先後的差別了。

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結束之後,朝向輪迴的目標,有著三種可能的引力,

第一是隨重:一生之中,善業比惡業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業比人業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惡業比善業重,便先生於惡道,惡道的地獄業比傍生業重,便先生於地獄道,受完重業的果報,依次再受輕業的果報。

第二是隨習: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惡,但在生平有一種特殊強烈的習氣,命終之後,便隨著習氣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處所,所以,修善學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

第三是隨念:這是在臨命終時的心念決定,臨終之時,如果心念惡劣,比如恐怖、焦慮、貪戀、鎮惱等等,那就很難不墮惡道的了,

所以佛教主張人在臨死或新死之時,家屬不可哭,應該代他佈施修福,並且使他知道,同時宣說他一生所作的善業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並且大家朗誦佛號,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及佛的淨土

若無重大的惡業,這種臨死的心念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墮,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應了諸佛菩薩的願力,往生佛國的淨土──這是佛教主張臨終助念佛號的主要原因。

民間的信仰,以為人死之後即是鬼,這在佛教的輪迴觀中是不能成立的,因為鬼道只是六道輪迴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後,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於鬼道。


敬錄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a24

§佛教相信超度亡靈的功用嗎?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佛教相信超度亡靈的功用嗎?


不用說,佛教是相信超度作用的。

不過,超度的功用,也有一定的限度,超度只是一種次要的力量,而不是主要的力量。所以修善的主要時間是在各人的生前,若在死後,由活人超度死人,雖以修善的功德回向給死人,地藏經中說,死人也僅得到七分之一的利益,其餘的六分,乃屬活人所得。

同時,正信的佛教,對於超度的方式,跟民間習俗的信仰,也頗有出入。所謂超度,乃是超生樂土而度脫苦趣的意思,是仗著家屬親友們為其所修善業力量的感應,並不是僧尼誦經的本身有著超度的功能,乃是藉著超度者的善業及誦經者的修持而起的感應。(註三)

因此,正信的佛教,超度工作的主體不是僧尼,而是亡者的家屬。亡者的家屬,若能在亡者臨終之際將亡者心愛的東西,供奉三寶,施捨貧窮,並且使得亡者明白代他作了如此的功德,那對亡者的死後,有著很大的幫助。

那是由於一念的善業感應,以及臨終之際的心境安慰,所以他的業識也將感生善處。這是物以類聚的原理,不能說是迷信。

若於亡者死後,兒女家屬以懇切虔敬之心,齋僧佈施,作大善業,以其殷勤的孝心,也可感應亡者的超生,但此已經不如在亡者未死之前所作的受用大了。唯其孝心至誠,如地藏救母那樣的發大悲願,願為救母而生生世世救度苦海的眾生,憑這偉大的願力,尚可感通亡者,減少乃至滅除亡者的罪業,這不是無理的迷信,而是由於大孝心及大願心的感通,使得超度者的心力願力,化入感通了被超度者的業力,乃至彼此連通一氣,所以能夠超度。

所以,在正信的佛教,死人的家屬,若要薦拔亡者,乃是供養三寶及佈施貧窮,並不一定要求僧尼誦經,僧尼接受佈施供養,僅為齋供者祝願而已;

因僧尼誦經是日常的恒課,誦經是一種修持,也是為求明白修持的方法,目的不是超度亡者,施主供僧的功德,是由於成就了僧尼的修持生活而來,不是由於計工折價的誦經而來。

佛教中雖有指示以誦經來超度亡者,那是希望各人親自誦經,萬一自己不會誦經,或以為自己誦的太少,才請出家人代誦。

其實,僧尼是為佛法的住世及化世而設,不是專為超度亡靈而設。誦經的功德,是由於信仰佛法並修持佛法而來,所以並不限於僧尼才可誦經,更不是一定要在人死之後,才來誦經。

再說,超度的期限,最好是在死了七七四十九日之前;因為佛教相信,就凡夫而言,除了福業特別大的人,死後立即上生六欲天,定業深的人,死後立即上生禪定天,罪業特別重的人,死後立即墮地獄,

至於一般的人,死了之後尚有四十九日的緩衝期間,等待業緣的成熟,再決定輪迴的去向。

在這期間,如有男女家屬以供養三寶及齋僧佈施的功德為之回向超度,亡者便會由於善業功德的感應而得到超生的幫助,促成生於善道如人間天上之因緣的成熟。過了四十九日之後,已經隨著亡者自己的業力而去投生,那時再作超度的功德,只能增加他的福力,或減少他的苦難,但已不能改變他已經投生的處所了。

不過也有例外,如果是枉死,或者死得淒慘,由於怨結不解,他們縱然已經化生鬼道,還會在人間作祟,這就是通常傳聞的「鬧鬼」。這樣的情形,需要誦經超度(向其說法使其知所去處),佛力引薦往生善道。佛教通常稱鬼道眾生為「餓生」或「餓鬼」,所以往往用密法的咒力加持,變食施食的口及蒙山,對於平安鬼類的作祟,有特別顯著的效驗,這種功能的佛事,對於其他的宗教──神教而言,他們簡直沒有辦法。

當然,以上是就佛教本身的立場而說,事實上,向來請僧尼做佛事的中國人,未必就是佛教徒,甚至是不折不扣的儒者,如近人唐君毅先生,他是著名的新儒學者,但他母親去世之後,仍到香港的寺院中做佛事,並把靈位供在佛寺中,他因自歎他的哲學,在這一方面用不上力,所以仍抱著「祀如在」的儒家觀念,尋求「慎終追遠」的安慰。像這樣的例子,可謂極多,如要他們完全照著佛教的觀念來做,恐怕不易,所以這是中國佛教必須求一解決途徑的一大課題。

註三:佛祖統紀卷十五有朋法師傳:「湖人薛氏婦早喪不得脫,其家齋千僧誦金剛般若,請(朋)師演說經旨。婦憑語曰:「謝翁婆一卷經今得解脫。」翁問:「千僧同誦,何言一卷?」答曰:「朋法師所誦者,蓋師誦時不接世語,兼解義為勝也。」


敬錄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a22

§佛教相信懺悔嗎?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佛教相信懺悔嗎?


是的,佛教確切地相信懺悔的功能。

佛教相信,除了重大的如殺生、偷盜、邪淫、大妄語(妄稱自己是聖人)等的已遂罪,必須隨業受報之外,其他的未遂罪,以及過失犯戒與威儀犯戒等罪業,均可依照佛所規定的方法懺悔。

懺悔的作用,是在毫不容情地自我反省和自我檢束;是在自覺心的警惕和自尊心的洗瀝,從此之後再不復犯;

只要能有改過自新的決心,往事已過,不復追究,心地便會從罪惡感中得到解救,恢復平靜,這就是懺悔的功能。

犯罪之後,必須坦誠地發露(以情節輕重,分向眾人、向三數人、向一人、乃至自對良心,吐露所犯的罪行,懇切悔過,決志不復再犯),

否則,這一罪惡的陰影,勢將永藏心底,也就成為他日感受報應的種子;懺悔之後,這一罪惡所感的種子,也就隨即消失。

不過,懺悔的目的,是在自淨其心不復再犯,如果常常犯罪,常常懺悔,又常常再犯,那末,懺悔的行為,便會失去應有的功用了

同時,佛教的懺悔決不同於耶教的祈求上帝赦罪,佛教不相信有任何神只能夠赦人的罪。

佛教的懺悔是在洗刷染汙了的心,使之恢復清淨。


敬錄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a19

§娼妓屠宰漁獵販酒等人可以信佛嗎?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娼妓屠宰漁獵販酒等人可以信佛嗎?


可以。佛教的恩德,浩如大海,只要能有一念信心,均可進入佛門,成為三寶的弟子。

雖然,佛教的五戒之中,禁止邪淫、殺生、飲酒。同時,也將上列的這些行業稱為惡業邪業或不正業。

但是,住於海島的人民,如果除了打漁不能生活;

住於山區的土人,如果除了打獵就要挨餓;

貧困的婦女,如果除了賣淫、賣笑、伴舞等,就不能從事其他的職業來謀求最低限度的生活所需;

如果上一代經營屠業或酒業,自己也只學會了屠業或酒業的謀生技能。

如果由於這些唯一的求生存的理由,佛教並不要求他們首先放棄了原有的行業再來信佛。

不過,當他們一旦信佛之後,如果能夠設法改業的話,佛教是會積極地鼓勵他們的。

因為佛教的宗旨,是在鼓勵大家都能從事於善良而正當的職業。何況那些行業的本身就是一種罪惡,不受戒者,雖無破戒之罪,但仍有其根本性質的罪過。

萬一由於各人實際狀況的原因,無法改業的話,佛教也不以為他們是破戒。

因為,信仰佛教的初步,可以僅是皈依三寶。

受戒持戒,雖是佛教所希望的,也是有很多功德的,但不是勉強的。

如果不持戒,就不必受戒,既沒有受戒,當然無戒可破,也沒有破戒的罪過。

如要受戒,受戒的機會,隨時都在等待他們,五戒之中,能受幾戒就受幾戒,如果受了之後,不能持守,也可隨時舍戒,舍了戒再作惡業,也不算犯戒。舍了戒之後,也可以重新再受。要是不舍戒而破戒,破戒便是犯罪!

佛教,非常的寬大。雖然不能受持最起碼的五戒,只要能對三寶生起一念的信心或些微的敬意,就有很大的功德,就是種下了將來必可成佛的善根,何況是皈依了三寶?

皈依三寶之後,只要求不另信奉其他的宗教,並不要求非受五戒不可。

所以,佛教是不會拒絕任何一個願意信仰的人的。


敬錄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a18

§佛教為什麼要信仰三寶?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佛教為什麼要信仰三寶?


是的,這是佛教最特殊的內容。其他的神教,或者唯信上帝(如猶太教及回教等),或者信仰聖父聖子聖靈(如基督教),或者加上聖母的崇拜(如天主教)。佛教,因為是無神論的宗教,所以不把佛陀當做神道來崇拜,也不以為佛是獨一無二的,更不以為佛陀能夠創造萬物或赦免人類的罪惡。佛教看佛陀,如同學生看老師,老師能教導學生,能使學生改變氣質、充實知能、修養身心,卻不能代為學習,也不能代替升學。

因此,佛教的信仰是純理性的,也是純倫理的。佛教對於佛陀的崇拜,相同於子女對於父母的孝敬,是出於報恩的情懷。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決不會是為了避禍致福而崇拜佛陀,佛陀的願力雖能藉著祈禱的心力感應而產生神跡,但那主要的還是祈禱者自己,如果是自己的定業現前,縱然祈禱,佛陀也是無能相助。若能依照佛所說的正法而行──如佈施、持戒、忍辱、努力、修定、習慧等的行為,便可以改變往昔的業力,或者重罪輕報,或者輕罪消除──因為業力的現行受報,也像種子的發芽生長,需靠助緣的促成,同樣一粒種子,遇到陽光、空氣、水、土、肥料、以及人工的培植,必然長得快長得大,相反地,如果缺少這些助緣,乃至沒有這些助緣,種子便會長得緩慢減弱乃至根本不能發芽了。佛教看善惡因果的造作與受報,也同這個道理一樣。所以佛陀的崇高偉大,不是由於造物與赦罪(根本無人可赦他人之罪──一神教的赦罪觀念,是由神權獨裁的混合產物),而是由於佛所親證的解脫之法,並且將此解脫之法說了出來,供給大家去如法修行,修行之後,便可解脫,乃至可跟佛陀一樣,使得大家都能成佛。

因此,佛教徒們,往往不願自稱為佛教徒,寧可自稱為三寶弟子。因為,佛教的發明者雖是佛陀,佛教所重視的,與其說是佛,倒不如說是法;佛不能代人解脫,法能夠使人自行解脫。崇拜佛陀,是為崇拜佛陀修證說法的恩德,佛陀經過三大無數劫的長期修行菩薩道的結果,親證了解脫之法,親證之後,便毫不保留地給我們奉獻了出來,所以,這一恩德的崇高偉大,要比世間一切恩德的總和更加崇高偉大到千百萬倍──何止千百萬倍?簡直是無法比喻也不可思議。

但是,佛法的流布,必須仰賴佛的幹部,那就是僧。僧有菩薩僧(如文殊、彌勒、觀音、地藏等),有聲聞僧(如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等的羅漢),有凡夫僧(如一切持戒清淨自修正法並能說法度眾的比丘及比丘尼)。由於僧能把佛陀的正覺解脫之法,傳流傳布傳授給了我們,為了法的理由,所以僧的恩德也是無量。

弘揚佛法,不限出家人,在家的佛子同樣可以。住持佛法,則非出家的佛子不可。所謂住持佛法,是指代表佛法、象徵佛法、並守持佛法而住於世間的意思。比如一般人同樣見到一個佛弟子,見到出家的,就會連想到佛教,見到在家的,就不會產生佛教的印象(除非自行表白,但也不能逢人便說自己是佛教徒的)。

所以,佛法的發明是佛陀,佛教的重心是正法,佛教的住世是僧眾。正因如此,佛教尊稱佛法僧為三寶,主要的是有離苦得樂的法寶,法寶是由佛陀所證所說,由僧能持能傳,所以也都稱之為寶。佛陀在世,佛教以佛陀為皈依的中心,佛陀滅後,佛教則以僧團為皈依的中心;皈依三寶,是為要學法寶,要學法寶,需由僧寶作良導──包括思想的傳授及行為的影響。所以佛陀滅後的佛教,供養三寶的物件,乃是偏重於僧寶。又因為佛教主張「依法不依人」的緣故,特別重視正法的流布與皈依,僧人的生活行為是他們個人的事,只要他們的見解正確,能夠開演佛法,縱然破了禁戒,仍該接受俗人的恭敬供養──這是倫理的要求,好像一般所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又像小學的老師未必受過大學的教育,大學畢業的人,總不能否認小學時代的老師。

因此,對於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來說,崇拜佛寶是由於法寶的理由,又為了法寶的信受,所以要崇拜僧寶。崇拜菩薩,也是敬僧的一種。對於聖僧大菩薩及阿羅漢,固然要恭敬供養,對於凡夫僧的持戒而能說法者,也要恭敬供養,乃至不持淨戒但有正見能說正法的出家人,也要恭敬供養(要緊的是要有正見能說正法)。事實上,在去佛世已遠的時代之中,聖僧很難遇到,敬僧的物件,當是凡夫的比丘比丘尼眾,經中也說供養凡夫僧與供養聖僧無異,同有不可思議的無量功德。

佛教的高明博大,三寶兩字即可概括無遺,所以信仰佛教,即是信仰三寶。對於僧寶的信仰,在佛陀時代,乃至迄今的泰緬錫蘭等國,根本視為當然的事。但在中國的佛教,敬僧的觀念,始終未能形成普遍的風氣;由於僧尼素質良莠不齊,一般所敬的出家人,僅是少數的高僧而已。上焉者是恭敬高僧的德學,下焉者是把高僧當做神道來盲目崇拜。正由於高僧信仰的風氣,也促成了一些劣僧的虛偽作怪,以期博得低級的神道式的崇拜。這些都是亟待修正的觀念,作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他是不會如此的。(註二)

註二:易經觀卦之疏云:「微妙無方,理不可知,目不可見,不知所以然而然,謂之神道。」

易經觀卦云:「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惑,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敬錄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a17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佛教為什麼要信仰三寶?


是的,這是佛教最特殊的內容。其他的神教,或者唯信上帝(如猶太教及回教等),或者信仰聖父聖子聖靈(如基督教),或者加上聖母的崇拜(如天主教)。佛教,因為是無神論的宗教,所以不把佛陀當做神道來崇拜,也不以為佛是獨一無二的,更不以為佛陀能夠創造萬物或赦免人類的罪惡。佛教看佛陀,如同學生看老師,老師能教導學生,能使學生改變氣質、充實知能、修養身心,卻不能代為學習,也不能代替升學。

因此,佛教的信仰是純理性的,也是純倫理的。佛教對於佛陀的崇拜,相同於子女對於父母的孝敬,是出於報恩的情懷。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決不會是為了避禍致福而崇拜佛陀,佛陀的願力雖能藉著祈禱的心力感應而產生神跡,但那主要的還是祈禱者自己,如果是自己的定業現前,縱然祈禱,佛陀也是無能相助。若能依照佛所說的正法而行──如佈施、持戒、忍辱、努力、修定、習慧等的行為,便可以改變往昔的業力,或者重罪輕報,或者輕罪消除──因為業力的現行受報,也像種子的發芽生長,需靠助緣的促成,同樣一粒種子,遇到陽光、空氣、水、土、肥料、以及人工的培植,必然長得快長得大,相反地,如果缺少這些助緣,乃至沒有這些助緣,種子便會長得緩慢減弱乃至根本不能發芽了。佛教看善惡因果的造作與受報,也同這個道理一樣。所以佛陀的崇高偉大,不是由於造物與赦罪(根本無人可赦他人之罪──一神教的赦罪觀念,是由神權獨裁的混合產物),而是由於佛所親證的解脫之法,並且將此解脫之法說了出來,供給大家去如法修行,修行之後,便可解脫,乃至可跟佛陀一樣,使得大家都能成佛。

因此,佛教徒們,往往不願自稱為佛教徒,寧可自稱為三寶弟子。因為,佛教的發明者雖是佛陀,佛教所重視的,與其說是佛,倒不如說是法;佛不能代人解脫,法能夠使人自行解脫。崇拜佛陀,是為崇拜佛陀修證說法的恩德,佛陀經過三大無數劫的長期修行菩薩道的結果,親證了解脫之法,親證之後,便毫不保留地給我們奉獻了出來,所以,這一恩德的崇高偉大,要比世間一切恩德的總和更加崇高偉大到千百萬倍──何止千百萬倍?簡直是無法比喻也不可思議。

但是,佛法的流布,必須仰賴佛的幹部,那就是僧。僧有菩薩僧(如文殊、彌勒、觀音、地藏等),有聲聞僧(如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等的羅漢),有凡夫僧(如一切持戒清淨自修正法並能說法度眾的比丘及比丘尼)。由於僧能把佛陀的正覺解脫之法,傳流傳布傳授給了我們,為了法的理由,所以僧的恩德也是無量。

弘揚佛法,不限出家人,在家的佛子同樣可以。住持佛法,則非出家的佛子不可。所謂住持佛法,是指代表佛法、象徵佛法、並守持佛法而住於世間的意思。比如一般人同樣見到一個佛弟子,見到出家的,就會連想到佛教,見到在家的,就不會產生佛教的印象(除非自行表白,但也不能逢人便說自己是佛教徒的)。

所以,佛法的發明是佛陀,佛教的重心是正法,佛教的住世是僧眾。正因如此,佛教尊稱佛法僧為三寶,主要的是有離苦得樂的法寶,法寶是由佛陀所證所說,由僧能持能傳,所以也都稱之為寶。佛陀在世,佛教以佛陀為皈依的中心,佛陀滅後,佛教則以僧團為皈依的中心;皈依三寶,是為要學法寶,要學法寶,需由僧寶作良導──包括思想的傳授及行為的影響。所以佛陀滅後的佛教,供養三寶的物件,乃是偏重於僧寶。又因為佛教主張「依法不依人」的緣故,特別重視正法的流布與皈依,僧人的生活行為是他們個人的事,只要他們的見解正確,能夠開演佛法,縱然破了禁戒,仍該接受俗人的恭敬供養──這是倫理的要求,好像一般所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又像小學的老師未必受過大學的教育,大學畢業的人,總不能否認小學時代的老師。

因此,對於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來說,崇拜佛寶是由於法寶的理由,又為了法寶的信受,所以要崇拜僧寶。崇拜菩薩,也是敬僧的一種。對於聖僧大菩薩及阿羅漢,固然要恭敬供養,對於凡夫僧的持戒而能說法者,也要恭敬供養,乃至不持淨戒但有正見能說正法的出家人,也要恭敬供養(要緊的是要有正見能說正法)。事實上,在去佛世已遠的時代之中,聖僧很難遇到,敬僧的物件,當是凡夫的比丘比丘尼眾,經中也說供養凡夫僧與供養聖僧無異,同有不可思議的無量功德。

佛教的高明博大,三寶兩字即可概括無遺,所以信仰佛教,即是信仰三寶。對於僧寶的信仰,在佛陀時代,乃至迄今的泰緬錫蘭等國,根本視為當然的事。但在中國的佛教,敬僧的觀念,始終未能形成普遍的風氣;由於僧尼素質良莠不齊,一般所敬的出家人,僅是少數的高僧而已。上焉者是恭敬高僧的德學,下焉者是把高僧當做神道來盲目崇拜。正由於高僧信仰的風氣,也促成了一些劣僧的虛偽作怪,以期博得低級的神道式的崇拜。這些都是亟待修正的觀念,作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他是不會如此的。(註二)

註二:易經觀卦之疏云:「微妙無方,理不可知,目不可見,不知所以然而然,謂之神道。」

易經觀卦云:「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惑,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敬錄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a17

§信仰佛教必須出家嗎?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信仰佛教必須出家嗎?


不。佛教的宗旨雖在解脫生死,出家雖是解脫生死的最佳途徑,

但是,出了家的如不實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夠解脫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不能解脫生死。

小乘佛教是以解脫道為依歸的,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三果雖未出三界,但也不再受生死,死後上生色界淨居天,再證四果阿羅漢,就入解脫之境了。所以在家人證到三果,也就相近於解脫了。

若照大乘佛教的觀點來說,為了化度眾生,菩薩隨類應現,到處化身,經常是化現在家人的身分,

所以在有名的大菩薩中,除了地藏彌勒之外,多數是現的在家相。

印度的維摩居士及勝蔓夫人,都能代佛說法,但他們是在家人。

所以,真正行菩薩道的佛教信徒,那是不一定要出家的。

出家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崇高,乃是由於住持佛教教團而使佛教存在及弘揚的理由,也是由於教內倫理制度的理由。

說得明白些:出家的佛徒是佛教的骨架,在家的佛徒是佛教的皮肉。

在本體上說,出家的重要;從作用上說,在家的重要。

因此,信了佛的,可以出家,但卻不是必須出家。


敬錄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a14

§佛陀是甚麼?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佛陀是甚麼?


佛陀,這是古代印度梵文的音譯。

佛陀,含有自己覺悟、覺悟他人、覺悟一切而無所不知無時不覺的意思,所以,又被稱為一切智人或正偏知覺。

佛陀,簡譯為佛是在我們這個世界,距今約二千五百八十九年(西元前六二三年),生於印度迦毘羅衛城的釋迦太子,成道之後,稱為釋迦牟尼。釋迦是族姓,意為能仁,牟尼是印度古代對於聖者通用的尊稱,意為寂默。這就是佛教的教主。

但是,從釋迦牟尼的言教中,使我們明白,在現有歷史的記載中,雖然只有釋迦一人是佛,可是過去久遠以前,這個世界曾經有佛出生,未來的久遠以後,這個世界仍將有佛出生,現在的十方世界,也有很多佛的存在。所以,佛教不以佛陀是獨一無二的,佛教承認過去、現在、未來,有著無量無數的佛陀,乃至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眾生(動物)不論信佛與否,將來都有其成為佛陀的可能,因為佛教相信:佛陀是以覺悟的眾生,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陀。在境界上,凡聖雖有不同,在本質上,佛性一律平等,所以,佛教不將佛陀當唯一的甚來崇拜,也不承認另一個宇宙的創造神的存在。所以,佛教徒是無神論者。


敬錄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a05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自序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顯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無不信奉神的創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卻是徹底的無神論者;唯物思想是無神論的,佛教卻又堅決反對唯物論的謬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類哲學而又非哲學,通科學而又非科學。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

然而,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雖已有了一千九百年的歷史,中國的整個文化,也都接受了佛教文化的薰陶,佛教的根本精神,卻因了民間固有的習俗加上神道怪誕的傳說而湮沒。故到晚近以來,許多略具新知的人們,竟把佛教看作充滿了牛鬼蛇神的低級迷信,也以為佛教的存在,不過是舊社會給我們留下了一截尚未蛻化掉的尾巴而已。

因此,促使我根據個人的研究所得,配合時代思想的要求,並參考了太虛大師及印順法師的一部分見解,想到了七十個看來淺顯而實際重要的問題,期能幫助讀者,略窺佛教的真貌。

本書的主要物件,雖是尚未信佛的知識份子,但它也是今日一般佛弟子們應當明白的佛教常識,故自菩提樹雜誌連載以後,頗得好評,且有讀者希望早日單印流通,因此予以重行增訂。今承星雲法師的佛教文化服務處熱心出版,謹此志謝。

佛滅紀元二五○九年元旦序於朝元寺瓔珞關房


敬錄 正信的佛教 聖嚴法師著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a01

自他兼利。頓漸俱收...妙用無行而行 真智無作而作


萬善同歸集卷第六 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問:此集所陳。有何名目。


答:若問假名。數乃恒沙。今略而言之。總名萬善同歸。別開十義。一名理事無閡。二名權實雙行。三名二諦並陳。四名性相融即。五名體用自在。六名空有相成。七名正助兼修。八名同異一際。九名修性不二。十名因果無差。

問:此集所申。當何等機得何等利。

答:自他兼利。頓漸俱收。

自利者。助道之圓門。修行之玄鏡。

利他者。滯真之皎日。二見之良醫。

頓行者。不違性起之門能成法界之行。

漸進者。免廢方便之教。終歸究竟之乘。

若信之者。則稟佛言。

若毀之者。則謗佛意。信毀交報。因果歷然。

略述教海之一塵。普施法界之含識。願弘正道。用報佛恩。頌曰。

菩提無發而發  佛道無求故求

妙用無行而行  真智無作而作

興悲悟其同體  行慈深入無緣

無所捨而行檀  無所持而具戒

修進了無所起  習忍達無所傷

般若悟境無生  禪定知心無住

鑒無身而具相  證無說而談詮

建立水月道場  莊嚴性空世界

羅列幻化供具  供養影響如來

懺悔罪性本空  勸請法身常住

迴向了無所得  隨喜福等真如

讚歎彼我虛玄  發願能所平等

禮拜影現法會  行道足躡虛空

焚香妙達無生  誦經深通實相

散華顯諸無著  彈指以表去塵

施為谷響度門  修習空華萬行

深入緣生性海  常遊如幻法門

誓斷無染塵勞  願生惟心淨土

履踐實際理地  出入無得觀門

降伏鏡像魔軍  大作夢中佛事

廣度如化含識  同證寂滅菩提


敬錄 萬善同歸集卷第六 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70.htm#a06

塵與識


萬善同歸集卷第六 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問:前云心外無法。云何稱有見即隨塵。


答:一切色境。皆是第八識親相分現量所得。實無外法。眼見色時未生分別。剎那轉入明了意識分別形像作外量解。遂執成塵境。

問:此境何識所現。

答:塵以識所現。內識變起似塵而現。如鏡中見自面像非他影現。

唯識論云。內識轉似外境。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自我法。此我法相雖在內識。而由分別似外境現。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緣此執為實我實法。如幻夢者幻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內識所變似我似法。雖有而非實。

經云。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惟心。此由約事而論。說為識變。若深達真如。一切諸法本來不動。即心自性亦非待變。

問:此塵與識從何而立。

答:謂由名言熏習種子。而得建立。實無其體。而似有義。相貌顯現。如幻物等。因名立法因法建名。名中無法法中無名。無體互成有相俱寂。

問:此識既不立。何識為宗。

答:諸識亦無畢竟所歸。約極權論。惟一真性。此亂識為遣境故立。境消識謝能所俱亡。惟一真識。即是實性。

三無性論云。先以亂識遣於外境。次阿摩羅識遣於亂識。究竟惟一淨識。


敬錄 萬善同歸集卷第六 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70.htm#a06

問:所修萬善。以何為根本乎


萬善同歸集卷第六 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問:所修萬善。以何為根本乎。


答:一切理事。以心為本。

約理者。經云。觀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此以真如觀真實心為本。

約事者。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此以心識觀緣慮心為本。真實心為體。緣慮心為用。用即心生滅門。體即心真如門。約體用分二。惟是一心。即體之用。用不離體。即用之體。體不離用。開合雖殊真性不動。

心能作佛。心作眾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獄。

心異則千差競起。心平則法界坦然。

心凡則三毒縈纏。心聖則六道自在。

心空則一道清淨。心有則萬境縱橫。

如谷應聲語高而響大。似鏡鑒像形曲而影邪。

以萬行由心一切在我。內虛外終不實。內細外終不麤。善因終值善緣。惡行難逃惡境。

踏雲霞而飲甘露。非他所授。

臥煙焰而噉膿血。皆自所為。非天之所生。非地之所出。

秖在最初一念。致此昇沈。

欲外安和。但內寧靜。心虛境寂。念起法生。水濁波昏。潭清月朗。修行之要靡出於斯。可謂眾妙之門。群靈之府。昇降之本。禍福之源。

但正自心何疑別境。經云。為善福隨。履惡禍追。響之應聲。善惡如音。非天龍鬼神所授。非先禰後裔所為。造之者惟心。成之者身口矣。

佛說偈曰。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礫于轍。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形。

華嚴經云。

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云。何得無過失身口意業。乃至為上為無上。為等為無等等。

文殊師利答言。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密嚴經云。如地無分別。庶物依以生。藏識亦如是。眾境之依處。

如人以己手。還自摩挃身。

亦如象以鼻。取水自沾沐。

復似諸嬰兒。以口含其指。

如是自心內。現境還自緣。是心之境界。普遍於三有。

久修觀行者。而能善通達。內外諸世間。一切惟心現。

以此之言。豈止萬善之本。乃至有情無情凡聖境界虛空萬像。悉為其本。亦云。無住為本。本立道生。斯之謂矣。


敬錄 萬善同歸集卷第六 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70.htm#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