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念佛 止 觀......念佛當生四種心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念佛當生四種心。云何為四。

一 無始以來造業至此。當生慚愧心。

二 得聞此法門。當生欣慶心。

三 無始業障。此法難遭難遇。當生悲痛心。

四 佛如是慈悲。當生感激心。

此四種心中有一。淨業即能成就。

念佛當長久。不可間斷。間斷。淨業亦不能有成。

長久當勇猛。不可疲怠。疲怠。淨業亦不能成。

長久不勇猛。即有退。勇猛不長久。即無進。

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

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

一念中止觀具足。非別有止觀

止即定因。定即止果。

觀即慧因。慧即觀果。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淨業必無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萬億人。如是修。皆如是成就。念佛者可不慎乎。

敬錄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097.htm#a01

修習一切法門。貴乎明宗得旨...一句阿彌陀佛。須恁麼信。恁麼念。方是不思議中不思議也...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修習一切法門。貴乎明宗得旨。

今人但知萬法唯心。不知心唯萬法。

但知心外無佛。不知佛外無心。

但知無量為一。不知一為無量。

但知轉山河大地歸自己。不知轉自己歸山河大地。

然既不知心唯萬法。豈真知萬法唯心哉

既不知佛外無心。豈真知心外無佛哉。

所謂一個圓球。劈作兩半。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也

是故念佛者。必以唯佛唯土為宗。若唯佛唯土之宗不明。則真唯心義不成。

果透真唯心義。則唯佛唯土之宗自成。既成此宗。一句所念之佛。所生之土。全體大用。橫遍豎窮。獨體全真。包羅無外。所念既爾。能念亦然。是謂以實相心。念實相佛。以法界心。念法界佛。念念絕待。念念圓融。

以絕待故。全超一切法門。無與等者。

以圓融故。全收一切法門。無出其外者。

此之謂法無定相。遇緣即宗。繁興大用。舉必全真。

一句阿彌陀佛。須恁麼。恁麼。方是不思議中不思議也。

敬錄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097.htm#a01

念念相續。無雜無間。是真精進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所謂執持名號者。即拳拳服膺之謂。謂牢持於心而不暫忘也。稍或一念間斷。則非執持也。稍或一念夾雜。則非執持也。

念念相續。無雜無間。是真精進。

精進不已。則漸入一心不亂。圓成淨業焉。

若到一心不亂。仍復精進不輟。將見開智慧。發辯才。得神通。成念佛三昧。以至種種靈異瑞相。皆現前矣。如蠟人向火。薄處先穿。但不可預存期效之心。唯當致力於一心不亂耳。一心不亂乃淨業之歸宿。淨土之大門。若未入此門。終非穩妥。學者可不勉哉。

敬錄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097.htm#a01

阿伽陀藥。無病不療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一句 阿彌陀佛。是阿伽陀藥。無病不療

是如意珠王。無願不滿。是生死苦海之慈航。無苦不度。

是無明長夜之慧燈。無暗不破。

但得一歷耳根。便為有緣。

但能一念信心。便可相應。

信心果真。願不期發而自發。只將此信願二法。常存在心。如忠臣之奉明君密旨。孝子之受慈父嚴命。憶念不忘。作為第一件要事。

不論所處境界。靜鬧閒忙。多念少念。總皆為往生正因。只恐把作近似間耳。【或作只恐介在 勤 怠 間耳

吾人曠大劫來。久在輪迴。豈永不發出離之心。修向道之行耶。皆廢於因循。敗於怠惰。所以常在生死。受大苦惱

今聞持名簡要法門。若仍因循故轍。安於覆敗。可謂第一等無血性漢子矣。

敬錄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097.htm#a01

佛之所以種種為我者。不過欲我念佛也。欲我往生也。欲我永脫眾苦。廣受法樂也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知小而不知大。見近而不見遠者。此眾生之常分也。

如阿彌陀佛。於諸眾生。有大恩德。眾生不知也。

佛於無量劫前。對世自在王佛。普為惡世界苦眾生。發四十八種大願。依願久經長劫。修菩薩行。捨金轉輪王位。國城妻子。頭目腦髓。不知其幾千萬億。此但萬行中內外財布施一行也。如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圓修萬行。力極功純。嚴成淨土。自致成佛。分身無量。接引眾生。方便攝化。令生彼國。

然則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如為眾多。一人亦然。

若以眾多觀之。佛則普為一切眾生也。

若以一人觀之。佛則專為我一人也。稱性大願。為我發也。長劫大行。為我修也。四土為我嚴淨也。三身為我圓滿也。以致頭頭現身接引。處處顯示瑞應。總皆為我也。

我造業時。佛則警覺我。我受苦時。佛則拔濟我。我皈命時。佛則攝受我。我修行時。佛則加被我。佛之所以種種為我者。不過欲我念佛也。欲我往生也。欲我永脫眾苦。廣受法樂也。欲我輾轉化度一切眾生。直至一生補佛而後已也。

噫。

佛之深恩重德。非父母所可比。雖天地不足以喻其高厚矣。非聞開示。安知此意。不讀佛經。安曉此理。

今而後。已知之矣。唯有竭力精修。盡報歸誠。拼命念佛而已。復何言哉

敬錄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097.htm#a01

偈云。世間出世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唯 阿彌陀佛。但得一見。即頓脫生死。永斷苦根矣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世間眾生。當處急難痛苦之時。嗥叫父母。呼天喚地。不知父母人天王等。不能救我生死。盡我輪迴。以其同在生死輪迴故耳。

三乘聖人。雖出生死。無大悲心。無益於我。

諸菩薩等。雖有大慈悲心。以其心證各有分限。未能普利眾生。滿一切願。

十方諸佛。雖皆證窮法界。然我感之不易。縱感極而見。不過暫時離苦。終非究竟。

阿彌陀佛。但得一見。即頓脫生死。永斷苦根矣

唯此一句 阿彌陀佛。是所當盡心竭力者。

予曾有偈云。世間出世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然而念佛不難。難於堅久。果能堅持一念。如生鐵鑄成。渾剛打就。如一人與萬人敵。千聖遮攔不住。萬牛挽不回頭。如是久之。必能感通相應。

若其未能如此用心。便謂佛言無驗。佛心難感者。夫豈可哉。

但得一念感通。便頓出生死。直登不退。穩成佛果。豈易事也哉。

敬錄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097.htm#a01

一句佛號。不雜異緣。十念功成。頓超多劫..捨此別修。非狂即痴。復何言哉。復何言哉...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眾生所以輪迴者。六道也。餘趣眾生。為驚瞋苦樂所障。無暇向道。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

但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人身豈易得乎

人道眾生。從生至壯。以及老死。眼之所見。耳之所聞。無非世間塵勞生死業緣耳。

佛法豈易聞乎。得人身已難。況得男子身。六根具足尤難。

聞佛法已難。況聞彌陀名號。淨土法門尤難。何幸而得難得之人身。何幸而聞難聞之佛法。聞之而猶不肯信。不深為可惜也哉

不信姑置。即如信者。信而不願。猶不信也。願而無行。猶弗願也。

行而不猛。猶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願不切。願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

總之生真信難。信果真矣。願自能切。願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願。加以勇猛力行。決定得生淨土。決定得見彌陀。決定證三不退。決定一生補佛。

既得生淨土矣。曠大劫來生死業根。則從此永斷。既一生補佛矣。至極尊貴無上妙覺。則便得圓成。一念真信所關係者。豈淺淺哉

茍非障道緣薄。生死業輕。久種善根。宿因深厚者。何以能爾。

然吾人無量劫來。業力輕重。善根深淺。皆莫得而知。但業力由心轉變。善根在人栽培。是故宏法者。不得不善巧方便。懇切開示。而學道者。不可不竭力奮勉。勇往直前。但一言入耳。一念動心。皆可轉變業力。皆能栽培善根

雖聞種種緊要開示。都無一言所入。雖遭種種逆順境界。曾無一念奮發。是為真業力深重。真善根輕尟。則亦莫可如何也矣。

現前一念心性。本與佛同體。佛已久悟。而我猶迷。佛雖已悟。亦無所增。我雖猶迷。亦無所減。佛雖無增。以順性故。受大法樂。我雖無減。以背性故。遭極重苦。

佛於同體心性之中。雖受法樂。以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念念憶念於我。念念攝化於我。我於同體心性之中。雖遭眾苦。不知仰求於佛。不知憶念於佛。但唯逐境生心。循情造業。曠大劫來。五逆十惡。種種重業。何所不造。三途八難。種種大苦。何所不受。言之可慚。思之可怖

設今更不念佛。依舊埋頭造種種業。依舊從頭受種種苦。可不愧乎。可不懼乎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於念念中憶念攝化於我。則我今者深感佛恩。故應念佛一向長劫枉受眾苦。欲求脫苦。故應念佛。已造之業。無可如何。未來之業。可更造乎。生慚愧心。故應念佛。同體心性。既曰本有。既今豈無。祇欠悟證耳。求悟心性。故應念佛。

以求悟心念佛。念佛必切。以慚愧心念佛。念佛必切。已畏苦心念佛。念佛必切。以感恩心念佛。念佛必切。我不念佛。佛尚念我。我今懇切念佛。佛必轉更念我矣。

大勢至菩薩云。十方諸佛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逃逝。雖憶何為。若子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此大士親證實到境界。吐心吐膽相告語也。我今念佛。必得見佛。一得見佛。便脫眾苦。即開悟有期。果得開悟。便可一痛洗已往之慚愧矣。

佛尚可不念乎。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真心本有。妄性元空。一切善法。性本自具。但以久隨迷染之緣。未斷元空之妄。未證本有之真。善本具而未修。佛本是而未成。今欲斷元空之妄。證本有之真。修本具之善。成本是之佛。而隨悟淨之緣者。求其直捷痛快。至頓至圓者。無如持名念佛之一行矣

以能念之心。本是全真成妄。全妄即真。所念之佛。亦本全德立名。全名即德。能念心外。無別所念之佛。所念佛外。無別能念之心。能所兩忘。心佛一如。於 念 念 中。圓伏圓斷五住煩惱。圓轉圓滅三雜染障。圓破五陰。圓超五濁。圓淨四土。圓念三身。圓修萬行。圓証本真。而圓成無上妙覺也。一念如是。念念皆然

但能念念相續。其伏斷修證。有不可得而思議者矣。以是全佛之心。念全心之佛。實有自心果佛全分威德神力。冥熏加被耳。一句佛號。不雜異緣。十念功成。頓超多劫。於此不信。真同木石。捨此別修。非狂即痴。復何言哉。復何言哉。


敬錄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097.htm#a01

修淨業..不可不知.此八事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一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

二 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

三 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

四 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五 以堅持四重戒法。唯入道根本。

六 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

七 以一心不亂。唯淨心歸宿。

八 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

此八種事。各宜痛講。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


敬錄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097.htm#a01

殺生一事。過患至為深重...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殺生一事。過患至為深重。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生可殺乎。造重業。縱殺心。結深怨。感苦果。皆由一殺所致。

是以殺心漸猛。殺業漸深。漸以殺人。以及殺其六親。甚而積為刀兵大劫。可悲也矣

蓋皆由不知戒殺之所致。茍知戒殺。牲且不忍殺。況殺人乎。況殺六親乎。牲不忍殺。刀兵大劫。何所從來。

殺人之父者。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者。人亦殺其兄。知人之父兄不可殺。亦戒殺之漸。但不知殺父兄者。由於不戒殺始也

人之所以不戒殺者。由於不達因果之理

因果者。感應也

我以惡心感之。人亦以惡心應。我以善心感之。人亦以善心應

人但知感應見於現生。而不知感應通於三世也。

人但知感應見於人道。而不知感應通於六道也。

果知感應通於三世六道。六道中皆多生之父兄。殺可不戒乎。

縱知感應通於六道。亦不知感應通於世出世間也。以無我心感。則聲聞緣覺之果應之。以菩提心六度萬行感。則菩薩法界果應之。以平等大慈。同體大悲感。則佛法界果應之。

噫。感應之道。可盡言哉。

敬錄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097.htm#a01

一句所念之佛。全德立名。德外無名。..以名召德。名外無德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真法無性。染淨從緣。

一真既舉體成十界。則十界全體即一真。

是故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勢所必然也。

吾人現前一念能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隨緣。終日不變。

一句所念之佛。全德立名德外無名以名召德名外無德。能念心外。無別所念之佛。所念佛外。無別能念之心。能所不二。生佛宛然。本離四句。本絕百非。本遍一切。本含一切。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蓮宗行者。當從者裏入。

敬錄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097.htm#a01

臨終 一 念。慎乎 !!!...夫一念慈嗔。天畜遂分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吾人現前一念。緣生無性。無性緣生。不生佛界。便生九界。若約緣生無性。則生佛平等一空。若約無性緣生。則十界勝劣懸殊。

阿祈達王臨終。為趕蠅人以拂拂面。一念嗔心。遂墮為毒蛇。

一婦人渡河失手。其子墮水。因撈子故。與之俱沒。以慈心故。得生天上。

夫一念慈嗔。天畜遂分。則此臨終之緣生一念。可不慎乎

苟以此心緣念彌陀。求生淨土。得不見佛往生乎。

但此一念。不可僥倖而致

必須存之以誠。操之有素

是故吾輩於此一句彌陀。千念萬念。以至終日終年念者。無非為熟此一念而已。

果得一念純熟。則臨命終時。唯此一念。更無異念。

智者大師云。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心。然惟此一念。更無異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見彌陀。更見何人。不生淨土。更生何處。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

敬錄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097.htm#a01

稟受世尊念佛法門;發願一息尚存;決不更張。縱或釋迦如來與達磨大師;忽爾現身聯手相來;尚不改所願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吾人生死關頭。惟二種力。

者心緒多端。重處偏墜。此心力也。

二者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此業力也。

業力最大。心力尤大。以業無自性。全依於心。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故心力唯重。業力唯強。乃能牽生。若以重心而修淨業。淨業則強。心重業強。惟西方是趨。則他日報終命盡。定往西方。不生餘處矣

如大樹大墻。尋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決不向餘處也。

何為重心。我輩修習淨業。信貴於深。願貴於切。以信深願切故。一切邪說莫能搖惑。一切境緣莫能引轉。

若正修淨業時。倘達磨大師。忽現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禪。汝但捨置念佛。吾即以此禪授汝。但當向祖師作禮。謂我先已受釋迦如來念佛法門。發願受持。終身不易。祖師雖有深妙禪道。吾則不敢自違本誓也。

縱或釋迦如來。忽爾現身。謂曰。吾先說念佛法門。特一時方便耳。今更有殊勝法門。超于彼者。汝當且置念佛。吾即為說勝法。亦秪可向佛稽首陳曰。我先稟受世尊淨業法門。發願一息尚存。決不更張。如來雖有勝法。吾則不敢自違本願也。雖佛祖現身。尚不改其所信。況魔王外道。虛妄邪說。豈足以搖惑之耶。

能如是信。其信可謂深矣

赤熱鐵輪。旋轉頂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願。

輪王勝妙五欲現前。亦不以此樂。退失往生之願。此逆順至極。尚不改所願。況世間小小逆順境界。豈能引轉哉。

能如是願。其願可謂切矣。信深願切。是謂重心。

而修淨業。淨業必強。心重故則易純。業強故則易熟。極樂淨業若熟。娑婆染緣便盡。

果得染緣已盡。則臨終時。雖欲輪迴境界再現在前。亦不可得。

果得淨業已熟。則臨終時。雖欲彌陀淨土不現在前。亦不可得。

然此信願。要在操之有素。臨時自不入于歧路。

如古德臨欲命終。六欲天童次第接引。皆不去。唯專心待佛。後佛現。乃曰佛來也。遂合掌而逝。

夫臨欲命終。四大分張。此何時也

六欲天童。次第接引。此何境也。

苟素常 信願不到十分堅固。當此時。對此境。而能強作主宰乎。如古德真可謂千古修淨業者之標榜矣。

敬錄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097.htm#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