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大願法師講述
戒律乃為道德之本
「戒」、「律」兩字的意義,應該是各有所指,
簡單說,也就是各有各的說法,
戒有戒的範圍,律有律的範圍。
「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惡,若作惡便是犯戒(諸惡莫作)。除禁止不得作惡之外,佛弟子也禁
止當作善不可不作,
所以在三十七道品佛陀就說:
「已生惡令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
不論在家、或是出家,首先必須由此下手,
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應該的行為,不可妄造惡業。
除此之外,
佛陀又規定:
應該去做的善、應該去做的事,必須去做,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眾善奉行)。
所以「戒律」用二句話來說,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一般人對於佛法及戒律認識不夠,不完全瞭解,因而錯認佛教只是消極的防非止惡,
卻不瞭解積極一面的眾善奉行。
也就是說,該持的就持、該去做的就去做、
該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
所以在戒律中有二句話:「止」和「持」,
止就是「諸惡莫作」,
持就是「眾善奉行」。
若是不瞭解,就會認為佛教是消極面,就無法瞭解佛教積極面的眾善奉行。
簡單說,「戒」是不能如此!「律」是應當要如此!
戒與律以文字來說應該是這樣,
所以「戒」是比較屬於個人的持守,
「律」是較屬於團體的活動,
不過有時也可以將「戒」、「律」合起來通用,則是「止」「持」——停止和應該要持守的,也就
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其實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責任的規則,做人的根本立場,
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門。
無論是出家或在家的佛教徒,對於戒律都同樣需要去實踐,
因為佛法都是建築在戒律之上的,
所以我們要學佛,必先要瞭解二項:一是戒律,一是法。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0.htm#a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