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放下」的真諦--- 誤 以 為「放棄」 就是放下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放下」的真諦

很多人嘴裏說放下,但卻不知要放下什麼?

也不知道要如何放下?

假若沒有真正瞭解人生宇宙的真相之前,

要說放下談何容易!



除了徹底體證真理的人夠格說放下以外,其他的大多誤以為「放棄」就是放下。



例如:出了家即斷絕親情,不跟親人往來,這種即是放棄而非放下。

因此出家以後,是不能斷親情的,同時,還更加要認識親情才是正確的。

或許有人不是這種說法,他說:「唉呀!你已經學佛了,怎麼又落在社會的世俗事上去了。」

我認為這種說法是忘恩負義的,也不合乎慈悲的原則。

現在有的每一樣東西,都要在現有的生活空間裏發展而來,離開這個現有的生活空間另外去找一個

不屬於此空間的東西,這樣我覺得比較不如實。

聰明的人會活在現有的當中,這樣比較如實。

在如實的生活當中建立了身心的安和,那麼這是我們修行的方式與目標,

若不是的話,就變成跟社會跟人群脫離,那就錯了,

所以別認為出家以後就必須要斷情,

包括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不論什麼情都斷離了,才算是出了家,

這是無情無義的作為,而且完全錯了。

你不妨想想看:要不是有父母生你,怎麼會有你呢?

何況父母又養育你!若你不感念父母的親情,那麼你就像朽木、頑石了。



我曾經講過,佛陀當時雖然離開王宮去修行,但是當他證悟了佛法之後,

他還是回國度化所有的百姓,度化他的父王,

他不只度化他父王而已,包括他父王生病時,

他還親自照顧,死後還親自抬棺……等等的孝行,

以及說法度眾當中,均以孝道為基礎,逐漸導入涅槃。



由此可知佛教不是像一般人所想像的:出家以後,每項事物都不能管。

真正並不是這樣的,而是叫你每項事物別沾粘罷了。



出家是叫你離開煩惱、執著的家,並不是離開所有世間一切的事情,

如果這樣,那麼一些智慧上有障礙的或是植物人,豈不是變成大修行人了?

其實他們只是「無記」罷了!

修學要學智慧學解脫,並不是學無記,

無記不能解脫。

所以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人必須修持的德目。





恭錄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大願法師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031.htm#a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