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二)
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解釋】
布施給他人的恩惠,絕對不求回報;贈送給他人的財物,也絕對不後悔。
【分析】
施給他人恩惠,若是還希求他報答,這就是自己的貪愛之心,還沒有忘記啊!
送給他人財物之後,又覺得後悔,這就是自己的吝嗇之心,還沒有化掉啊!
要知道貪心而且吝嗇,這是君子所不為。
金剛經說:「菩薩對於各種的人事物,是不會有任何的執著而行布施的。」
又說:「若是菩薩能夠不著相布施,那麼他的福德就不可思量了!」
由此可知,人若是能夠以財物救濟幫助別人,能夠做到內不見有能布施的我,外不見有受布施的
人,中不見有所布施的財物,
這就叫做三輪體空,
也叫做一心清淨。
如果能夠這樣的布施,縱使布施不過一斗米,也可以種下無邊無涯的福了;即使是布施了一文錢,
也可以消除一千劫所造的罪了。
如果稍微有一點希求回報的心;雖然用了二十萬兩的黃金去救濟別人,還是不能夠得到圓滿的福
啊!至於追悔這兩個字,尤其是人生的聖凡關鍵所在;所做的惡事,若是感到後悔,那麼將來心中
的惡念,也就漸漸的停止了;所做的善事,若是感到後悔,那麼將來心中的善念,也就不再生了
啊!人若是在布施之後,還會後悔,那麼還不如不去布施,不去贈與,來得較為妥當啊!
布施可分為三種,有法施、有財施、有心施;
以種種的方便,來勸化教導別人,就叫做法施,法施的功德最大;
財施,就是用錢財來布施救濟他人;
心施,就是沒有錢財布施去濟助窮困,但是心中卻是同情對方的苦痛,
想要幫助卻沒有能力幫助,這也可以叫做布施了。
故事一:
隋朝人李士謙,從小父親就過世了,李士謙事奉母親非常的孝順。他十二歲的時候,就被魏廣平王
重用,擔任開府參軍的職位。家庭也逐漸的富有,他就拿出幾千石的粟米,借給鄉人;若是碰到荒
年欠收的時候,他就召集了欠他糧米的鄉人,當場就把借據燒掉,並且對他們說:「你們欠我的已
經還完了,沒欠了啊!」第二年的春天,他又拿出種子,分給貧窮的農人去耕種,因此而救活了許
多人;若是死了的人,他就會出錢幫助埋葬死者。有人就歌頌李士謙在積陰德,
李士謙說:「陰德就像耳鳴一樣,只有自己能夠聽到能夠知道,別人是無法聽到知道的啊!
現在你已經知道了,那還叫什麼陰德呢?」有一天李士謙夢到一位穿著紫色衣服的天神告訴他說:
「上帝嘉許你積了許多的陰德,要使你後代的子孫昌盛無比啊!」
故事二:
宋朝的宰相范仲淹,有一次派他的兒子堯夫回到家鄉蘇州,去取回五百斛的麥子,
堯夫在路上遇到了老朋友石曼卿,石曼卿向堯夫說:「我沒有錢辦喪事啊!」
堯夫聽了之後,就立刻把五百斛的麥子,連同運麥的船,全都送給了石曼卿。
回到家中還沒來得及說,范仲淹就問堯夫:「你這次返鄉有沒有遇到老朋友啊?」堯夫回答說:
「我遇到了石曼卿,他窮得沒錢辦喪事啊!」范仲淹說:「你為什麼不把麥子和運麥的船送給他
呢?」堯夫說:「爹,我已經把麥子和船全都送給石曼卿了!」
【再析】
由此可知,范仲淹父子同心,是如此的好善布施;
那裡像現在的人,只會對富貴的人表現恭敬的樣子,盡做些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肯周濟貧苦,做
些雪中送炭的善事。即使是有些人肯略略的布施些財物,但是有沒有布施不求回報,布施以後也不
後悔的人呢?
故事三:
于鐵樵先生說:「禽獸尚且知道報恩報德,那有生為人而卻不懂得感恩圖報的道理呢?還有令人最
感到難堪的就是「德色」了,也就是幫助別人,臉上卻露出一付要求他人回報的樣子。如果「德
色」一露出來,
那麼受我幫助受我恩惠的人,心中就會覺得慚愧不安;
等到他心中的慚愧不安化掉了,接著就會生起了怨恨之心啊!
從前有位官吏曾經救過一個人的命;後來這個被救的人漸漸的富裕,而這位官吏卻逐漸的變窮了。
這位官吏偶然經過了被救人的家,這家人就全家出來拜謝,並且留他在家裡吃飯喝酒殷勤的招待,
態度十分的恭敬。
這位官吏酒酣耳熱之後,就說了大話,他說:『你若不是我從前出力迎救你,你早就死了啊!你今
天怎麼可能會有妻子兒女婢女僕人和房屋財產呢?今天你有錢而我反而變窮了,這是什麼道理
啊!』說完了,當天晚上就睡在他的家裡。這個人就暗自的算計說道:『此人希望我回報他的心也
太過分了啊!我就是報答他,也不能夠滿他的意;若是不報答他,那麼我就快要有災禍了啊!不如
趁著他睡著了,把他殺了。』於是就用繩子把他勒死。」
【再析】
唉!救人弄到最後反而被自己所救的人給殺了,這裡面固然是有很深很深的因果;
然而這個被救的人,將來會遭到什麼樣凶惡的報應,和這位官吏命中應當凶死的道理,在此姑且擱
置不論;
所以要舉這個例子的目的,就是要警惕那些布施恩惠,而卻要希求回報的人啊!
恭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二)
http://book.bfnn.org/books2/1448.htm#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