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蓮池大師 老實念佛 ,無論莊嚴形跡,只貴真實修行

思歸集 釋如岑敬輯 印光法師鑒定





蓮池大師

(蓮宗八祖也,諱袾宏,沈姓,仁和人,弱冠後,依性天和尚披剃,尋受具,遍參知識,禮五台,

感文殊放光,見雲棲幽寂,有終止志,山民苦虎患,師誦經施食,患即除,歲旱,循田念佛,雨隨

足至,於是化道大盛,師以念佛法門,普攝三根,著雲棲法匯廿餘種,提倡淨土,臨終前遍辭緇

素,至期念佛坐化,眾請留囑,

曰,老實念佛,年八十一。)



師云,

念佛者,有默持,有高聲持,有金剛持。

然高聲覺費力。默念亦昏沉。

只是綿綿密密,聲在於唇齒之間,乃謂金剛持。

又不可執定。或覺費力,則不妨默持。復覺昏沉,則不妨高聲。



久亂之心,一時難定。念佛心不清,不必憂,只要功夫深爾,字字句句當心念。



雜念是病,念佛是藥,

念佛正治雜念,而不能治者,

因念佛不親切也。

雜念起時,即用心加工念。字字句句,精一不二,雜念自息矣。



萬念紛飛之際,正是做工夫時節。

旋收旋散,旋散旋收。

久後工夫純熟,自然妄念不起。

且汝之能覺妄念重者,虧這一句佛爾。

如不念佛之時,瀾翻潮湧,剎那不停者,自己豈能覺乎?



夫學佛者,無論莊嚴形跡,只貴真實修行。

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緇衣道巾,帶發之人,自可常服念佛。不必定要敲魚擊聲,

好靜之人,自可寂然念佛。不必定要成群做會,

怕事之人,自可閉門念佛。不必定要入寺聽經,

識字之人,自可依教念佛。

千里燒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

供奉邪師,不如孝順父母念佛。

廣交魔友,不如獨身清淨念佛。

寄庫來生,不如現在作福念佛。

許願保禳,不如悔過自新念佛。

習學外道文書,不如一字不識念佛。

無知妄談禪理,不如老實持戒念佛。

希求妖鬼靈通,不如正信因果念佛。



以要言之,端心滅惡,如是念佛,號曰善人。

攝心除散,如是念佛,號曰賢人。

悟心斷惑,如是念佛,號曰聖人。



一勸極閒人念佛,婚嫁都畢,子孫克家,安閒無事,正好盡心盡力念佛,

每日念幾千聲,乃至幾萬。

一勸半忙半閒人念佛,半了不了,或忙或閒,雖不極閒,亦可忙時治事,閒時念佛,

每日念幾百聲,乃至幾千。

一勸極忙人念佛,勤勞公務,奔波家業,雖無閒時,也須忙裏偷閒念佛,

每日晨朝十念,乃至日間或念幾百。



我出家後,到處參訪。時辯融大師,門庭大振。

予自京師叩之,膝行再請。



師曰,你可守本分,不要去貪名求利,不要去攀緣。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

予受教而退,時同行者大笑。

謂這幾句話,那個說不出,千里遠來,只道有甚高妙處,原來不值半文錢。

予曰,這個正見他好處,我們渴仰企慕,遠來到此,他卻不說玄說妙,陵駕我們,

只老老實實,把自家體認過,切近精實的工夫,叮嚀開示,

故此是他好處。

我至今猶著實遵守,不會放失。



敬錄 思歸集 釋如岑敬輯 印光法師鑒定



http://book.bfnn.org/books3/2050.htm#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