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如何持名事持理持

成佛捷徑 毛凌雲纂述

如何持名事持理持

佛在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說:
「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
無礙智,則得現前。」
故說種種法門,皆教以永離妄想,因眾生妄想紛紜,離想很難,無念心體,惟佛獨證,有相皆虛
妄,無念即如來。
無念是無妄念,
故又教以持名念佛,以念止念,至於無念,即妄想離,而佛智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念相應
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最簡易,最直捷,最極圓頓。

淨宗八祖蓮池大師說:
「心本無念,念起即乖,而眾生無始以來,妄想慣習,未易卒遣,今教念佛,是乃以毒攻毒,用兵
止兵,念一佛名,換彼百千萬億雜念也。而妄從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體,非於念
外,別得菩提。
而念佛一法,復有多門,今此持名,是為徑路之中,徑而又徑。
因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賅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萬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
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
眾生學佛,亦有無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賅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賅百行,四諦六
度,乃至八萬四千恒沙微塵一切法門,攝無不盡。」

蕅益祖師說: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
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
聞而信,信而願,
乃肯執持,方名聞慧。
執持,則念念憶佛名號,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

一、事持
深信西方確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現在說法。
雖未了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彌陀即我心,我心即彌陀等心佛不二之理,但以信佛的緣故,決志
願求生彼國土,即萬緣放下,一心繫念,句句分明,念念相續,行住坐臥,念玆在玆,如子憶母,
無時暫忘,此是思慧,即是事持。

二、理持
深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萬德洪名,為繫心之境,一心持
念,念極而空,徹悟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能所雙亡,心佛一
體,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令不暫忘,仍不廢事,此亦思慧,即是理持。

三、持念方法
不論事持理持,方法很多:
一、明持,
是高聲朗念,或低聲細念,宜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南無是梵語,音譯為拿摩,意譯為
歸命、歸依、救我、度我等義,表示恭敬與誠心。

二、默持,
凡靜坐、或人地有礙,不宜出聲念,
若污穢不潔之處,或沐浴、便溺、睡眠之時,出聲便不恭敬,只可無聲默念,
宜念阿彌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難念。

三、金剛持,
僅略動唇舌,半明半默念。

四、記數持,
為防懈怠,常持數珠記數念。

五、攝心持,
若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攝耳諦聽,
初用口念耳聽,漸用心念心聽,神念神聽。
或用十念記數念。即六根都攝,心自清淨。
詳細方法,請參閱拙輯念佛三要。
因多雜念,故以念佛的一念,抵制萬念,,使萬念歸於一念,念到只有念佛的一念,沒有雜念,就
是一心不亂。

四、事理一心
一心也有兩種:不論事持理持,持到伏除煩惱,乃至見思惑先盡,皆事一心。
不論事持理持,持到破一品無明,藏心開顯,親見本性法身佛,皆理一心。
事一心,我執已亡,不為見思二惑所亂,
理一心,法執已亡,不為空有二邊所亂,皆是修慧。

若到事理一心不亂,還精進不輟,將見開智慧,發辯才,得神通,成念佛三昧,證念佛圓通,種種
靈異瑞相,皆得現前。但不可預存期效的心念,唯當致力於一心不亂就是。
因一心不亂,為淨業的歸宿,淨土的大門,若未入此門,終非穩妥,願與共勉!
所以臨終時,須有善友助念,或用念佛的錄音帶助念,以確保一心不亂,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恭錄 成佛捷徑 毛凌雲纂述
http://www.book.bfnn.org/books/0492.htm#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