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念佛三要 毛凌雲

念佛三要 毛凌雲

一要深信

入道要門,信為第一,佛法大海,惟信能入,
佛能度一切眾生,不能度一切不信之人。
而阿彌陀佛以持名念佛,為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故六方諸佛共勸:「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本師釋迦牟尼佛亦勸:「汝等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歷代祖師無不叮嚀勸信。
雲棲八祖云:「往生淨土,要須真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
夢東十二祖云:「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昔王仲回問楊無為:「如何念佛得無間斷?」
楊曰:「一信之後,更不再疑,即是不間斷也,」
王欣躍而去,未幾得生,還來致謝。
是持名一門,信尤為要,故普勸念佛,首要深信:

(一)信娑婆極苦:無量無邊,略如前述,苦已難堪。加以寒熱苦惱,穢相熏熾,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應深生厭離,豈容貪戀久住耶?

(二)信人命無常:生必有死,七十古稀,百年能幾,一息不來,便屬後世,古德云:「莫待老來方念佛,孤墳多是少年人。」豈容一刻虛度耶?

(三)信輪迴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道,三途易入而難出,地獄時長而苦重。雖有善業,得生天上人間,受盡福報,依舊輪迴,豈不速求出離耶?

(四)信淨土實有:如地球上實有無量國土,虛空中實有無量星球,不能以我之未到未見而不信。佛眼見無盡世界,如在目前,戒人妄語,決不以妄語誑人也。

(五)信西方極樂:其國皆七寶莊嚴,無三惡道,清淨自然,無諸雜穢,故名淨土。其人皆蓮華化生,壽命無量,衣食受用,隨念而至,景序長春,無復寒暑,遠離眾苦,長享諸樂,故又名極樂世界。豈不欣願求生耶?

(六)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悲願力:攝取十方一切念佛眾生,乘佛願力,機感相應,即得橫超三界,往生極樂,如人乘機飛行,須臾千里,依他力故!

(七)信自心念力:不可思議,如心念要去,身即隨去,猶有念欲去而身被牽繫者。若身壞時,惟存一念心性,一念到處無不到,故一念在淨土,即生淨土無疑也!況佛與菩薩又接引往生乎?

(八)信我心具佛:吾人現前一念心性,終日隨緣,終日不變,橫遍豎窮,當體無外,彌陀淨土,總在其中,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豈我心具之佛,而不應我具佛之心耶?

(九)信因必有果:確切不虛,以我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見佛往生之果,如種麻得麻,種豆得豆,因不虛棄,果無浪得,不待問佛而能自信者也。

(十)信生皆不退:此土修行,障道緣多,難進易退。但得往生,便可圓證位行念三,皆得不退。以境勝緣強,退心不起,一生成佛,如操左券也。

二要切願

信心既深,其願須切,淨土雖遙,有願即生。
故佛說阿彌陀經時,再三勸以:「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已願已生,今願今生,當願當生。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華嚴經云:「是人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
乃至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
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靈峰九祖云:「欲決定得生極樂世界,莫如以信為前導,願為後鞭,
信得決,願得切,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
信不真,願不猛,雖一心不亂,亦不得生。」

夢東十二祖云:「修習淨業,信貴深,願貴切。
以信深願切故,一切邪說,莫能搖惑,一切境緣,莫能引轉。
若赤熱鐵輪旋轉頂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願。
若輪王勝妙五欲現前,亦不以此樂退失往生之願。
此逆順至極,尚不改所願,況世間小小逆順境界,豈能引轉哉?
能如是願,可謂切矣。信深願切,而修淨業,則易純熟。
極樂淨業若熟,娑婆染緣便盡,
則臨終時,雖欲輪迴境界再現在前,彌陀淨土不現在前,皆不可得,
然此信願,要操之有素,臨時自不入於歧路。」
是故淨土門中,以願為最要,須平時常存想此願,早晚課後懇切發願,
凡有願者,終必能滿。
故普勸念佛,次要切願:

一、願厭離娑婆,生死之苦,及慾愛不淨,男女等身,猶如死囚,欲出牢獄絕無一念繫戀之心。

二、願欣求淨土,菩提之樂,及清淨無染,法性生身,猶如遠客,思歸故鄉,豈有一毫因循之念。

三、願阿彌陀佛,慈悲攝受,神遊淨土,見佛妙相,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

四、願業障消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

五、願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詳,如入禪定。

六、願佛及聖眾,放光接引,樓閣幢旛,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見聞者,發菩提心。

七、願乘金剛臺,隨從佛後,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

八、願承事諸佛,親蒙授記,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悉皆成就。

九、願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廣度眾生,咸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十、願禮佛發願,正助雙修,種種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三要力行

志願既切,其行須力,功行愈深,生品愈高,
靈峰九祖云:「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是深信力行為要耳。
信願既具。念佛方為正行,改惡修善,皆為助行。
隨功力之淺深,以分九品四土,纖毫不濫。
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心多散亂者,即是下品下生。
散亂漸少者,即是下品中生。便不散亂者,即是下品上生。
3念到事一心不亂,不起貪瞋痴者,即是中三品生。
念到事一心不亂,任運先斷見思塵沙,亦能伏斷無明者,即是上三品生。
故信願持名念佛,能歷九品,的確不謬。
又信願持名:消伏業障,帶惑往生者,即是凡聖同居淨土,
見思斷盡而往生者,即是方便有餘淨土。
豁破一分無明而往生者,即是實報莊嚴淨土。
持到究竟之處,無明斷盡而往生者,即是常寂光淨土。
故持名能淨四土,亦的確不謬。」
真是「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端賴持名之深淺。」
古今坐化立亡,撒手便行,上品往生者,皆平時修持功夫得力也。
故普勸念佛,更要力行:


恭錄 念佛三要 毛凌雲
http://book.bfnn.org/books/0488.htm#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