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老實念佛之信堅願切而行專也

高僧大德開示錄 林慈超居士輯錄

民國了相大師

了相大師,西蜀吳氏子 高曾祖皆官於院,遂家焉。祖業商致富,父善乘法師,母善果比丘尼,均篤信佛,奉觀音大士尤虔。生子女各二,師最長,五歲即能背誦心經,每從父入寺,便能對佛禮拜。父友永成法師偶來訪,師一見,即深敬慕,願從出家,父母不許。時方讀書私墊,放學後,輒入普濟寺聽僧誦經,非暮不返。年十八,將為授室,又固辭而請出家,強之始婚。妻楊氏,法名了智,亦素信佛,得師化導而愈篤,相伴念佛。
一日,語楊曰,予年十三,即具出家之志,被親堅阻,他日能有機緣,與卿同作佛子何如。
楊曰,善,若果作比丘,請執刀為我削此八千煩惱絲,而現身為比丘尼也。師大喜,即對佛共誓遂持長齋。
清光緒四年,父被誣控,繫獄五月,始獲昭雪。所有店號,均失利閉歇,刺激過深,遽圖自殺未遂,而發心出家。恐眷屬障阻,不告而行,乞廣福寺證公和尚剃度。既具足戒。方函告家屬,以修行學佛之種種功德相勸勉。母方病,命師偕弟了非往省,師詢楊曰,予欲從父出家,汝意云何。楊曰,此君大事,自當早決,百年一剎那,豈可因循坐誤耶。惟望毋忘夙誓,亟來為余剃髮,成余素志,則感甚矣,師抵寺見父,即求度脫。
問何以置汝婦,師曰,媳與兒約彼即為尼,可無慮也。了非亦願從兄依父出家。即稟鎮公,於光緒五年九月十九日,為師兄弟同時剃度,母見二子久不返,率媳及二女往訪。
楊見夫已現僧相,欣然賀曰,有志竟成,可喜可賀,請即踐夙約,為余削髮。母及二女,亦發心出家。即擇彌陀聖誕,分別剃度,既同受具成了。了智隨姑等住蓮華庵,專心念佛。師赴高旻,參學三年,金山天寧,各住兩年,回廣福閉關。逮父母先後示寂,偕弟朝禮南北名山,參訪耆宿,凡七載,重回廣福閉關。
廿七年,再朝普陀天台等名山,訪善知識請益。是年冬,三度入關,益加行修持,加求精進。

初習禪,兼及諸經論,而最得力於觀經。五十後,始一心淨土,專持名號。
嘗曰,即此已足,何必貪多務博。
世人念佛者多,往生者寡,因念佛而不作觀,致妄念叢興。
必須信堅願切而行專,念念西方,勿雜他念,自能一心不亂,定得往生。吾人出家,在求佛法,了生死,必須有恆心定力與獃氣,乃能專進不退,若有絲毫畏難偷懶與疑慮,決無成就。志在淨土者,尤當特別注意。
遂先後結茅於黃山及廬山深處,六時念佛不絕。年六十六,始以其徒再三迎請,而回廣福,日處斗室,行往坐臥,持誦不息。每逢朔望,必集附近善信,結會念佛。
嘗謂學佛在求自度,尤當度人,若祇求自利,而不知利他,便是自私為我,失佛慈悲方便之旨矣。
民國十三年,了智尼師示寂時,師往助念,微笑禮師而言曰,此生幸得成尼,善根不滅,今得往生深感師賜,十年後,當再與師會於淨土。
荼毗時,師為舉火。廿三年甲戌十月十二日,為父百齡誕日,特親自主七。小患頭暈症,祝髮後疾竟若失,至佛七第四日,忽又微覺頭暈,雖片刻即癒。而自知時至。
翌日,即沐浴剃髮,更衣端坐,默念佛號。弟子輩留候室中,悉揮之出,謂去時尚早,汝等可安心打七。
迨圓滿之後,始對眾一一道別,囑努力念佛,精進勿怠。言訖。一再向西作禮,至亥末,念笑結印而逝,年七十九,僧臘五十六。荼毗後,以灰為丸,散於江海(佛學半月刊第一00期)。
評曰,與妻相伴念佛,相約出家,而妻仍專心念佛,師竟遍參知識,三度閉關,始知即此已足,一心淨土,
兩山結茅,猶輸妻淨業先成,約於十年後淨土再會。
果遲十年往生,此不及其妻老實念佛之信堅願切而行專也。

敬錄 高僧大德開示錄 林慈超居士輯錄
http://www.bfnn.org/book/books3/2130.htm#a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