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善同歸集卷二 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問:欲真持經。應念實相。既忘能所。誦者何人。若云心口所為。求之了不可得。究竟推檢。理出何門。
答:雖觀能念所誦皆空。空非斷空。不閡能誦所持為有。有非實有。不空不有。中理皎然。執無則墮其邪空。沒有則成其偏假。
是以一心三觀。三觀一心。即一而三相不同。即三而一體無異。非合非散。不縱不橫。存泯莫羈是非焉局。常冥三諦。總合一乘。萬行度門。咸歸實相。
又所難念誦有妨禪定者。且禪定一法。乃四辨六通之本。是革凡蹈聖之因。攝念少時故稱上善。然須明沈掉消息知時。
經云。如坐禪昏昧。須起行道念佛。或志誠洗懺。以除重障。策發身心。不可確執一門以為究竟。
故慈愍三藏云。聖教所說正禪定者。制心一處。念念相續。離於昏掉。平等持心。若睡眠覆障。即須策動念佛誦經。禮拜行道講經說法。教化眾生萬行無廢。所修行業迴向往生西方淨土。若能如是修習禪定者。是佛禪定與聖教合。是眾生眼目。諸佛印可。
一切佛法等無差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皆云。念佛是菩提因。何得妄生邪見。
故台教行四種三昧。小乘具五觀對治。亦有常行半行種種三昧。終不一向而局坐禪。
金剛三昧經云。不動不禪。離生禪想。
法句經云。若學諸三昧。是動非是禪。心隨境界生。云何名為定。
起信論云。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沈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乃至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惟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是以若能通達。定散俱得入道。若生滯閡。行坐皆即成非。
南嶽法華懺云。修習諸禪定。得諸佛三昧。六根性清淨菩薩。學法華具足二種行。一者有相行。二者無相行。無相安樂行。甚深妙禪定。觀察六情根。有相安樂行。此依勸發品。散心誦法華。不入禪三昧。坐立行一心。念法華文字。行若成就者。即見普賢身。是以智者修法華懺。誦至藥王焚身品云。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頓悟靈山如同即席。乃至密持神咒。靈貺照然。護正防邪。降魔去外。制重昏之巨障。滅積劫之深痾。現不測之神通。示難思之感應。扶其廣業殄彼餘殃。仰憑法力難思。遂致安然入道。
是以或因念佛而證三昧。或從坐禪而發慧門。或專誦經而見法身。或但行道而入聖境。但以得道為意。終不取定一門。
惟憑專志之誠。非信虛誕之說。
敬錄 萬善同歸集卷二 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