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三)
附錄:戒賭十則
第一:賭博壞心術。
一旦進入賭場,就變成了利益競逐的地方;心中千方百計的打算,總歸是一片貪心;
都在想要贏對方的錢,心中就轉生了無窮的惡念;
雖然是至親對局賭博,也必定暗中設下了戈矛;
就算是好友同場賭博,也儼然如同仇敵一般;
只顧了自己贏錢,那會管他人破產,這樣心術豈不是大壞了嗎?
第二:賭博喪品行。
凡是人品行的良賤高下,各自都不相同;在賭場之中,只是問錢少錢多,那裡會去計較誰貴誰賤
呢?坐的位子,既沒有長幼秩序之分,廝役就變成了朋友;而輩分也沒有尊卑的分別,奴僕和主人
居然稱兄道弟起來;而且彼此任意的嘲笑,隨便的稱呼,這樣成何體統,自然就喪失了品行啊!
第三:
傷害性命。
贏錢的人乘興而往,不分晝夜的賭;
輸錢的人拼命再來,不顧自己的飢寒;
從此不斷的消耗,疲憊自己的精神;
長此以往,必定會損害健康,甚至喪失了性命。一旦到了賭債高築,難以償還的時候;碰到對方,
就會感到沒面子;只有含羞忍氣,於是就成了多病之身。
到最後窮途末路,只好以死來搪塞責任,了結賭債。所以枉死城的路上,實在是賭徒的歸鄉啊!這
不就是賭博傷害性命嗎?
第四:
玷污祖宗。
賭博不但把錢送給了別人,而且還被人笑自己是浪子發呆;賭博不但破了你的家產,而且還被人說
自己是白痴的兒孫在作孽啊!
不但不能夠光宗耀祖,反而是羞辱了自家的門戶。親戚鄰居們,都怪罪他的先人沒有積德,才會生
出了這個敗家子;所以他的祖父父親死了之後,必定是在九泉之下含怨莫白啊!
第五:
失去家教。
賭博這件事,最易引誘了。家庭之中,地方不大,最是容易看到聽到和學到。平常教訓自己的子
弟,都說:「你們一定要學好榜樣啊!」
當子弟在家中當場偷看到父親兄長的樣子,就說:「我願意照現在這個規矩模樣學習。」於是就變
成了父親兒子賭,哥哥弟弟賭,奴婢僕人賭,這種的戲法,成了什麼樣的家法啊!
最後弄到了白天賭、深夜賭,躲到密室中去賭,並且賭牌的風氣還會助長邪淫的風氣,家教因此而
大壞,實在令人寒心啊!
第六:
傾家蕩產。
開始賭博得時候,氣勢豪壯,這時候揮金如土,而面不改色;
到後來輸多了因而情急,就把先人留下來的財產做為賭注,爺爺父親一生辛苦,僅建立的門戶,就
在子孫片時的揮霍之下,便敗壞了家聲;甚至連衣服都當光了,只留下了身體;此時此刻,親戚朋
友誰會來疼惜自己;田地房屋賣完了,賭債還是沒償完;天涯何處可以歸,想到這裡,豈不可憐!
第七:
發生事變。
賭博經常是通宵達旦,整個晚上都在賭;門戶又沒關好,盜賊每每乘機侵入偷搶;燈燭又沒熄滅,
常常因此而發生了火災。甚至歹徒乘機而使計,壞蛋窺伺以為奸;熄滅燈火來敲門,主人客人無法
辨;男女乘機脫衣服,不守禮法而亂來;這就是所謂的禍機所伏,人為什麼不仔細的想想呢?
第八:
離間骨肉親情。
士農工商,各有各的職業,大家勤奮工作;父母妻子互相的疼惜愛護,彼此的關懷,這就是天倫之
樂;
自從進入賭場賭博之後,家庭的天倫之樂就失去了,而且變成了苦海。
把妻子的手飾拿去典當抵押,妻子無奈,只好忍氣吞聲,敢怒而不敢言;
變賣了田地房屋,父母因而憂心愁慮皺眉頭;只顧自己的豪爽,不顧家人的怨氣;捫心自問,心能
安嗎?
第九:
違反國家法令,
從前的法律禁止賭博,比起現在的法律要嚴的多了。罪輕的,也要責打一百大板,還要帶上兩個月
的枷鎖;罪重的,則得關上三年的監牢,並且還要離家背井,流放到三千里外的蠻荒之地。不論你
的身分地位,照樣都要受苦刑;所以地方上有頭有臉的士紳,若是因為賭博而被關被流放,那麼他
有何面目回來再見親戚朋友呢?若是差役或官員賭博,因為知法犯法,所以更要加倍的處分;而且
差事丟了,飯碗砸了,妻兒的衣食因此而頓失了所靠;與其事後而追悔,何不事先就戒除呢?
第十:
決定遭到天譴。
我們不妨看看,古往今來開設賭場的人,每每都會遭到橫禍;
而賭博贏錢的人,後來偏偏卻是窮的出奇;
總是因為他們喝人家的血,吃人家的肉,來填飽自己的肚子;聚斂別人的怨恨愁苦,以供自己的歡
笑痛快;所以鬼神對於這種人,特別感到憤怒;因此報復決定不肯稍稍的寬放一些!
要知道天道好還,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何必彼此同歸於盡呢?
【結語】
所以看透了真相,賭博那有什麼好處;
如同上面所說的十條,所講的道理,不但精闢,而且用意十分的懇切。
在此誠懇的盼望世人,要冷靜的思考,猛然的省悟;把賭博的壞習慣,一刀兩斷,發誓決定不再犯
了;那麼賭博如同豺狼般坑人害人的陷阱,一翻身就可以跳出來,這實在是太幸運了。
唉!賭博之害人,比起水火盜賊,還要更加的厲害;
可是人們對它,卻是特別的愛戀,而且執迷不悟,甚至賠上了性命,也是甘心情願;這實在太可
憐,太令人悲傷啊!這就是我為什麼要痛哭流涕,為大家陳述說明的原因;如果聽到了這個道理而
不肯回頭的人,那麼他也真是太愚蠢了!
恭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卷三)
http://book.bfnn.org/books2/1449.htm#a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