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極樂是君家 宣化上人講述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
◎摘自《楞嚴經》
當初阿彌陀佛為轉輪聖王的時候,
觀世音菩薩就是他的長子,
大勢至菩薩是他的次子。
這兩位大菩薩,現在在極樂世界,居於阿彌陀佛的左右,輔助阿彌陀佛,候補佛位。等阿彌陀佛涅槃之後,正法住世有無量劫;到正法於上半夜滅盡,下半夜時,觀世音菩薩就成佛,名「普光功德山如來」。佛壽與正法也是有無量劫;等到正法於上半夜滅,大勢至菩薩將於下半夜成佛,名「善住功德寶王如來」。
大勢至菩薩是以「都攝六根」的念佛法門而證道。
從念佛到成道有五十二個階段,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所以同大勢至菩薩一起來的五十二位菩薩,也就是代表五十二個階段。
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
大勢至菩薩說:我回想在無量劫以前,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又有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燄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在一劫內,總共有十二位佛相繼出世;最後這位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法門,我遂得入正定,所以叫做念佛三昧。
這念佛法門就比方有兩個人,一人專憶念,一人專忘記,這二個人就是遇著了,也等於遇不著一樣;有時見著了,也等於見不著一樣。
這裏的「一人專念」是指佛,「一人專忘」是指眾生。
佛時刻念眾生,眾生則時時把佛忘記;
偶然想起佛法是太好太好,但妙在什麼地方他不知道,又不肯靜心地來學。
佛為什麼要念眾生呢?
因為佛知道眾生是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和諸佛原來是一體的,
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這是佛教偉大的地方,也是佛教教義的最高處。
佛教提倡五戒,戒殺、盜、婬、妄、酒,就是為了愛護眾生,教化眾生,要眾生反迷歸正,早日回家。可是我們眾生跑到這個世界來,便捨本逐末,背覺合塵,認假作真,把自己的老家、慈悲的父母──諸佛菩薩──都忘了。
關於念佛法門有四種:(一)持名念佛、(二)觀像念佛、(三)觀想念佛、(四)實相念佛。
不過,人若沒有德行、沒有道心,只一味念佛,有時也會著魔。好像在香港大嶼山,有一出家人來慈興寺,要修「般舟三昧」,也就是常行三昧──關在房裏九十天,不坐不臥,只是常行常立,一心念佛。有一天我聽他越念越大聲,越跑越快,覺得有點奇怪,就走進關房中看。原來這位比丘前生是隻牛,為寺廟耕種有功,就投生人身,出家修道。可是牛性不改,脾氣很大,倔強難伏,他以為修般舟三昧可以除惡習,可是道德不足,定力不堅,反著了魔。他看見阿彌陀佛在他面前跑,他就跟著佛跑,其實佛怎會在他面前跑?只是一隻水牛精變作阿彌陀佛來引誘他,後來我為他揭破了,才恢復平靜。
如果兩人互相憶念,大家憶念深切,不相捨離,就會生生世世如影隨形,不會乖違離異;
眾生如能不忘念佛,則不但今生可以見佛,乃至往生之後亦得常隨佛學,不再相離。十方如來憐憫護念眾生,有如母親憶念兒子一樣。如果子女不聽教,逃走不回家,做母親的雖日夜憶念,也是無用的;如果子女能憶念母親,好像母親憶念子女一樣懇切,那麼大家就會生生世世不相違背遠離。
如果眾生的心能做到時時念佛、時時憶佛,縱然現在不能見佛,將來必定會見到佛,因為離開佛已經不太遠了。這個念佛法門不用假借其他方便方法,或者什麼祕訣,只要一心專念,就會得到心佛相應,心眼開明。
如薰染香氣的人,身上就有香氣,念佛的人就會染著佛之香氣,以佛的法身和智慧,來莊嚴自己的本覺心佛,這叫「香光莊嚴」。
大勢至菩薩說,我的本修因地心,是以念佛之心,心心相繼,沒有間斷,而得入無生法忍。現在我還在這個世界專門攝受念佛的人,往生極樂淨土。現在佛問圓通法門,我不必選擇其他的根,只攝一精明使它不再托根緣塵向外馳;一精既攝,則其他六根都不起作用。
淨念就是沒有妄念,只一心念佛,沒有他念。
念念相繼,無有間斷,念佛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念念不離淨念,心心與佛相應,就「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心佛一如,而得正定。所以我認為「念佛法門」最為第一。
敬錄 西方極樂是君家 宣化上人講述
http://book.bfnn.org/books2/1851.htm#a1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