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印光大師文鈔記(上) 會性法師敬記
念佛雖貴心念,亦不可廢口誦;以身、口、意三,互相資助。
若心能憶念,身不禮敬,口不持誦,亦難得益。
世之舉重物者,尚須以聲相助,況欲提心以證三昧者乎?
所以大集經云:「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
古德謂:「大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大;小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小」耳。而具縛凡夫,心多昏散,若不假身口禮誦之力,則欲得一心,末由也已!
這段文是說:念佛不可單靠心念,必須身口意三業互資,才能得益。宜參閱「念佛三昧寶王論」(唐.飛錫大師著)中明「高聲念佛」義。茲節錄而略釋之如次:
「問……默念泉澄,三昧自至。何必聲喧里巷,響震山林,然後為道哉?」
問意謂:念佛,只要默念,如泉澄清,則三昧自至;何必大聲稱揚,聲喧里巷,響震山林呢?
「對曰:誠如所問。聲亦無爽;試為明之:何者?夫辟散之要,要存於聲。聲之不厲,心竊竊然,飄飄然,無定;聲之厲也,拔茅連茹,乘策其後;畢命一對,長謝百憂;其義一也。」
答曰:所問,初聽、覺得很有道理,故云「誠如所問」。——夢東禪師云:「一句彌陀,攝心默持: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聲亦無爽」以下,是說明出聲念佛,容易攝心。以高聲念佛,很容易把散亂心收攝起來;可知出聲念,大有益處,故云「聲亦無爽」。
次明出聲念之益,故云「試為明之」。其益有二:一、卻除散心之要,「要存於聲」:取其能解除昏沉、散亂二病故。二、聲之不厲,其心則「竊竊然、飄飄然,無定」;取其能成定心故。只此好處,須以五事證成:
一、若厲聲念佛,如「拔茅」草,「連」根(「茹」)拔起;「乘策其後」,即「隨之而起」;謂用猛力拔除茅草,便能連根隨之拔起。「畢命」,猶云「盡力」。盡力一聲,一切煩念,霎時頓消,故曰「長謝百憂」。
「近而取之:聲光所及,萬禍冰消;功德叢林,千山松茂;其義二也。」
二、謂念佛的聲光所到之處(「報恩論云:「佛聲所到之處,即是佛光所照之處」」,一切惡鬼皆悉遠離,故云「萬禍冰消」。可謂「功德叢林,千山松茂」——此二句,顯聲之勝益。
「遠而說之:金容熒煌以散彩,寶華浙瀝而雨空;若指諸掌,皆聲致馬;其義三也。」
三、古時有高聲念佛,見諸瑞相。「金容散彩」,佛現妙相也。「寶華雨空」,天人散華也。——如:唐.懷感大師,精修念佛,感化佛現金色光;道綽大師,一生念佛,臨終之日,眾見化佛住空,天華如雨而下。
「如牽木石,重而不前;洪音發號,飄然輕舉;其義四也。」
四、如牽木石然,一人先唱,多人後賡,轉重為輕,聲之助力也。——這就是印祖所謂「世之舉重物者,尚須以聲相助」之義。
「與魔軍相戰,旗鼓相望;用聲律於戎軒,以定破於強敵 ;其義五也。」
五、喻如戰鬥,兩陣相向,勝負未分之際,若一方面,用聲律以作戎軒,必能破彼強敵也。或眾聲吶喊,或金鼓並震,皆「律軒」意。
「具斯眾義,復何厭哉?未若喧靜兩全,止觀雙運;葉夫佛意,不亦可乎。」
此總結上文。「喧」即高聲念佛。餘可知。
末引華嚴經偈云:「寧受無量苦,得聞佛音聲;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
「夫然,則佛聲遠震,開善萌芽,猶春雷之動百草,安得輕誣哉?」
華嚴偈,重在二「聞」字;念若無聲,誰能得聞?足證聲之勝益。以念佛之聲,令人聞之,能開宿善之芽故。如春雷一震,百草齊芽。音聲之勝,豈可輕誣?——律航法師,於火車中,亦大聲念佛,所謂「令種善根」;可謂深得「佛聲三昧」者也!
敬錄 讀印光大師文鈔記(上) 會性法師敬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