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獅子身中蟲」..

讀印光大師文鈔記(中) 會性法師敬記


與泰順林枝芬居士書二

讀這一篇,可知「獅子身中蟲」的嚴重性!

佛法至今,衰殘實甚!茫茫眾生,如盲無導;縱有一二知識為之開示,以業深障重故,正智不開,雖聞正法,不生信向;縱生信向,亦屬浮泛,如醉、如夢,了無定見,一遇邪魔外道,則如蠅逐臭,如蛾赴火,蟻聚、烏合,動盈千萬。

蕅益大師云:「末法衰敗,良以邪正不分」。誠哉!是言。

故光緒初年,關東有一混元門,每年皈依者有十餘萬人:至十一二年,以劣跡已彰,人多見惡,一年之內,尚有數萬。

「混元門」,無從查考。至於諸旁門左道,可參閱「回頭是岸」、「暗路明燈」、「中國邪教禍源考」、等書。

近有出家魔子,擬欲大得名利,於三十年前,即抄龔古人語錄中成言,改頭換面,謂是自己語錄。

而此魔子,一不通宗,二不通教,三無學問;恐人或謂己無學問,何能說此?特意用許多白字以實之,令人謂為真是大徹大梧,隨口所說,詞理超妙。其有不大恰當者,蓋因不曾讀書、不通字義之故。

這「魔子」的大名,無從查考。他的「語錄」,不曾看過,內容不詳。

舉凡「萬法歸心錄」、「六祖壇經」、「寒山詩」中詩偈,整個錄來,換三五字而已。所有言句,盡皆如是。

萬法歸心錄:三卷,清初、康熙年間,祖源禪師著。上卷:警省俗迷,儒釋論理,釋道辨偽。中卷:頓悟修證,教乘差別,惟心淨土。下卷:禪分五宗,十魔亂正,經語引證。

六祖壇經、寒山詩,可知。

隨即遠近流布,然亦無大招徠。近又得一「妙法」,致令善男信女,相率歸依。且道得何妙法,便能如是?

以此魔子,初則妄充悟道,人未歸附;近則妄充得道,故得遠近爭赴。且自謂:我所說法,令人易於得道。故一境若狂,咸相崇奉。妄充得道,須有事實,人方肯信,故肆無忌憚,隨口亂說,常為人言:我能入定,超度亡魂,令其生天,或生淨土;能知一切亡人,或生天上,或生人間及三惡道;又知:某人生西方上品,某人生中品,某人生下品。由是之故,不但愚夫愚婦,靡然從風,即不明佛理之士大夫,亦以為實屬得道,而歸依信奉者,日見其多。縱有智者斥其狂妄,由彼邪說入人深故,了不見信。

「妄充得道」,這是未得謂得,未證言證,犯大妄語。成愛見魔(楞嚴經語)。所以稱他為「魔子」。

何謂「愛見魔」?

溫陵曰:「貪其供養,求己尊勝,名愛魔。妄起邪見,謂己齊聖,名見魔。」(楞嚴要解)

自古高僧,或古佛再來,或菩薩示現,然皆常以凡夫自居,斷無說「我是佛、是菩薩」者。

楞嚴經云:「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

所引楞嚴經文,見卷六、四種清淨明誨,大妄語段。

妙心疏云:「佛敕菩薩、羅漢,應生世間,作種種形,渾跡一切世間,用心不在謀利,而在稱讚佛乘,熏習善種,令彼身心入三摩地,無須自說是菩薩、是羅漢也。是故菩薩住世,終不自言是菩薩,洩漏佛之密因也。事形未張前,曰密因。預先言之,曰洩漏。」

「輕言未學」之「未」,或作「末」。此須連上句讀之,其義列明,茲錄諸疏注釋,以資參考:

(一)、泄佛密因,輕言未學」:

纂註云:「佛密因者,即菩薩羅漢所行密行也。若以密行輕告「未」學,即泄佛密因」。

寶鏡云:「終不自言我是菩薩、羅漢,漏泄佛旨祕密之因,輕自妄言於『未』學也」。

(二)、「泄佛密因,輕言末學」:

指掌云:「若自言真是菩薩、真阿羅漢者,必當泄露佛所密敕因由,以輕言與『末』世學者」。

圓瑛法師講義云:「輕言末學者:輕易泄言於晚學之人也」

海仁法師講記云:「始終不肯自言:我是真菩薩,或真阿羅漢,以泄漏佛之祕密;反而輕言自己屬於晚輩末學」。

楞嚴註疏,七十餘種,怎能一一?且引此五,可見一斑。筆者認為:「反而輕言自己屬於晚輩末學」之說最優。

「唯除命終,陰有遺付」:

講記云:「(此)二句,顯諸聖應世,住則不泄,泄則不住。故除臨終捨報,暗中遺言付囑外,絕不自認菩薩再來,或佛應世」。

妙心云:「陰有遺付者:此亦為道之計,為無知之人,不識聖賢之言行可貴,以臨終暗暗表示,令人感覺,其人雖逝,追想其所言所行,必生尊重,為世之軌範。菩薩住世,雖至臨終,祇略露其鋒,猶不明言」。

如下文所引智者大師,是謂「略露其鋒」。

智者大師,實是釋迦化身,至臨終時,有問所證位次者,答曰:「我不領眾,必淨六根;損己利人,但登五品」,是仍以凡夫自居也。

智者大師別傳:『……智朗請云:「伏願慈留,賜釋餘疑,不審何位?.沒此何生?誰可宗仰?」

報曰:「汝等懶種善根,問他功德,如盲問乳,蹶者訪路,告實何益?……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為他損己,只是五品位耳。」……』(卍續一三四)

五品者,即圓教觀行位。所悟與佛同儔,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尚未能斷。

天台宗:化法四教:藏、通、別、圓。圓教六即: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觀行即…教觀綱宗云:「觀行即佛者,五品外凡位也」,是謂「圓教觀行位」。五品者:一、隨喜,二、讀誦,三、講說,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

五住:即三惑,一、見一切住地(見惑);思或分三:二、欲愛住地,三、色愛住地,四、無色愛住地…即三界思惑;塵沙、無明合為一,即:五、無明住地。

六根清淨,是相似即佛,圓教十信、內凡位也。詳見教觀綱宗。

智者臨終尚不顯本,意欲後學勵志精修,不致得少為足及以凡濫聖耳。

顯本:法華經明本跡二門,壽量品云:「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是謂顯本。此番成佛度生,是從本垂述。智者大師示居五品,未顯其本,故云「尚不顯本」。

今此魔徒,妄充得道者,乃壞亂佛法,疑誤眾生之大妄語人。

此大妄語之罪,甚於五逆十惡百千萬倍,其師、其徒,當永墮阿鼻地獄,經佛剎微塵數劫,常受極苦,末由出離,

何苦為一時之虛名浮利,膺長劫之慘罰酷刑?

名利惑人,一至於此!

蕅益大師曰:「倘名關未破,利鎖未開,藉言弘法利生,止是眼前活計。一點偷心,萬劫纏繞。……」(寒笳集)

敬錄 讀印光大師文鈔記(中) 會性法師敬記

http://book.bfnn.org/books2/1816.htm#a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