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志誠懇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盡心力以行之

讀印光大師文鈔記(下) 會性法師敬記


如欲作觀,必須熟讀觀經,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淨佛現,境非外來,唯心所現,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則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則觀想之益,殊非小小。

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人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又云:「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故云:「觀想之益,殊非小小」。

如觀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現,此則全體是妄,與佛與心皆不相應,即伏魔胎,因茲妄欲見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現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業所現?遂大生歡喜,情不自安,則魔即附體,喪心病狂,縱令活佛現身救度,亦未如之何矣!

經云:「……忽然自有無限喜生:心中歡悅,不能自止。此名輕安,無慧自禁。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笑:於衡路傍,自歌自舞。自謂已得無礙解脫:失於正受,當從淪墜。」(大佛頂首楞嚴經九)

須自量根性,勿唯圖高勝,以致求益反損也

若「魔附體」而「喪心病狂」,其損大矣!可不慎乎?

善導和尚云:「未法眾生,神識飛颺,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誠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詳審。

問: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號?

答: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颺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

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

順佛語故。

若捨專念,修雜業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心不相續念報佛恩故: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願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臥,必須厲心克己,晝夜莫廢:前念命終,後念即生,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豈不快哉!(念佛法要卷一—善導大師淨業專雜二修說)

又志誠懇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盡心力以行之,則幸甚。

誠懇非但能除魔境,且能滅罪增福,讀文鈔中「與徐福賢女士書」可知(見四五六頁—誠敬義見四六一頁)。


敬錄 讀印光大師文鈔記(下) 會性法師敬記

http://book.bfnn.org/books2/1817.htm#a6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