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印光大師文鈔記(上) 會性法師敬記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
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
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案照此法,發恆常心,努力用功,不達目的,決不懈退。此是祖師經驗之談,宜深信而力行之。
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儘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伕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時人往往以為念佛容易;實則、一句佛號,人人會念,容易也:若要把一句佛號念好,念到一心不亂,則不容易。所謂:「三歲孩兒也會念,八十老翁未必念得好(謂得一心)」。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
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
蕅祖曰:「大藏教中,匪夷所思事理甚多;雖不即解,亦應仰信,不可輒生誹謗也。寄語來哲,特宜慎此。」(地持菩薩戒本箋要、釋第二十七、不信深法戒。)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
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
如果要有念珠才會念佛的人,必須學習不用念珠念佛,即以十念記數法行之。因為、人至臨命終時,手不會拿念珠。
居士以年將半百,身繫樊籠,素未參尋知識;倘欲即生了脫,但當專主淨土一門。金剛、法華,且先置之度外。待淨土大通、一心已得後,再行研究,不晚也。若此刻便即從事,恐智力不給,得彼失此,一法末精,二利咸失耳。
萬事莫於生死急,生死大事,如先辦之,急務也。其餘一切不妨從緩。
敬錄 讀印光大師文鈔記(上) 會性法師敬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