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徹悟大師行略

師諱際醒。字徹悟。一字訥堂。又號夢東。

京東豐潤縣人。族姓馬。父諱萬璋。母高氏。師幼而穎異。長喜讀書。經史群籍。靡弗采覽。二十二歲。因大病。悟幻質無常。發出世志。病已。至房山縣。投三聖庵榮池老宿剃髮。越明年。詣岫雲寺恆實律師圓具。次年聞香界寺隆一法師開演圓覺。師與會焉。晨夕研詰。精求奧義。遂悟圓覺全經大恉。

復依增壽寺慧岸法師。聽講相宗。妙得其要。後歷心華寺遍空法師座下。聽法華楞嚴金剛等經。圓解頓開。于性相二宗。三觀十乘之恉。了無滯礙。乾隆三十三年冬。參廣通粹如純翁。明向上事。師資道合。乃印心焉。是為臨濟三十六世。磐石七世也。三十八年。粹翁遷萬壽寺。師繼席廣通。率眾參禪。策勵後學。津津不倦。十四年如一日。聲馳南北。宗風大振。

每憶永明延壽禪師乃禪門宗匠。尚歸心淨土。日課十萬彌陀。期生安養。況今末代。尤宜遵承。遂棲心淨土。主張蓮宗。日限尺香晤客。過此惟禮拜持念而已。五十七年。遷覺生寺。住持八年。百廢盡舉。于淨業堂外。別立三堂。曰涅槃。曰安養。曰學士。俾老病者有所依託。初學者便于誦習。師于禪淨宗旨。皆深造其奧。律己甚嚴。望人甚切。開導說法。如瓶瀉雲興。與眾精修。蓮風大扇。遐邇仰化。道俗歸心。當時法門為第一人。

嘉慶五年。退居紅螺山資福寺。以期終歲。奈因衲子依戀追隨。致難避跡。師為法為人。心終無厭。遂復留眾。俄成叢席。擔柴運水。泥壁補屋。一飲一食。與眾共之。如是者又十年。

十五年二月。詣萬壽寺掃粹祖塔。辭諸山外護。囑曰幻緣不久。人世非常。虛生可惜。宜各努力念佛。他年淨土好相見也

三月還山。命豫辦荼毘事物。十月十七日。集眾付院務。命弟子松泉領眾主持。誡曰念佛法門。三根普被。無機不收。吾數年來。與眾苦心建此道場。本為接待方來。同修淨業。凡吾所立規模。永宜遵守。不得改絃易轍。庶不負老僧與眾一片苦心也。

臨示疾半月前。覺身微病。命大眾助稱佛號。見虛空中幢幡無數。自西而來。乃告眾曰。淨土相現。吾將西歸矣

眾以住世相勸。

師曰百年如寄。終有所歸。吾得臻聖境。汝等當為師幸。何苦留耶

十二月十六日。命監院師貫一。設涅槃齋。十七日申刻。告眾曰。吾昨已見文殊觀音勢至三大士今復蒙佛親垂接引。吾今去矣。眾稱佛號愈勵。師面西端坐合掌曰。稱一聲洪名。見一聲相好。遂手結彌陀印。安詳而逝。眾聞異香浮空。供奉七日。面貌如生。慈和豐滿。髮白變黑。光潤異常。二七入龕。三七荼毘。獲舍利百餘粒。門弟子遵遺命。請靈骨葬于普同塔內。師生于乾隆六年十月十四日未時。終于嘉慶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時。世壽七十。僧臘四十九。法臘四十有三。所著有示禪教律念佛伽陀行于世。嘉慶十七年壬申九月既望。有師之弟子惺聰者。持師之行實。請敘于余。余與師相契有年。素蒙開誨。啟迪良多。師真過量人也。六根通利。解悟超常。既具辯才。兼持苦行。始終如一。余所目睹。故此錄不容一字假飾。愧余不文。特質言之。以傳信云爾。

拈花寺慕蓮杜多體寬申敬敘


敬錄 徹悟大師遺集 喚醒、了睿輯錄

http://book.bfnn.org/books/0097.htm#a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