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飯粗衣未足羞 心田失種卻堪愁 趁早在生修淨土 莫教臨死怨閻羅

手把楊枝臨水坐 靜思往事似前身 鏡花水月皆幻相 知君有日悟歸程

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民國印光聖量大師文鈔正續三編節要

念佛法要(卷一)  淨業弟子惕園毛凌雲敬輯

    
民國印光聖量大師文鈔正續三編節要

念佛必須至誠,或有時心中悲痛起來,此善根發現之相,切不可令常如是,否則必著悲魔。
凡有適意事,不可過於歡喜,否則必著歡喜魔。
念佛時眼皮須垂下,不可提神過甚,致心火上炎,或有頭頂發癢發痛等毛病。必須調停適中,大聲念不可過於致力,以防受病。
掐珠念能防懈怠,靜坐時切不可掐,掐則指動而心不能定,久必受病。
臥時只宜默念四字,以免多字難念,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念佛頭上若有物摩撫及牽制等,此係念佛時心朝上想,致心火上炎之相。若眼皮垂簾,心向下想,則心便沉潛不浮動,火不上炎,此病即消滅矣。切不可認此為工夫,又不可怕此為魔境。但至誠攝心而念,並想自身在蓮華上坐或立,一心想於所坐之蓮華,自可頓愈矣。若不敢作蓮華上坐立想,恐致或有魔事,但向腳底下想,此種心火頭火,均可不生矣。

近來修行者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勝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是勝境,一生貪著歡喜等心,便受損不受益矣況其境未必的是勝境乎
倘其人有涵養,無躁妄心,見諸境界,直同未見,不生歡喜貪著,恐怖驚疑,勿道勝境現有益,即魔境現亦有益;何以故,不為魔轉,即能上進故

黑影非佛菩薩之影,亦非怨家對頭所現之影,以佛菩薩既現,必明了能見其面目等,怨家當現其可畏之相,此影殆宿生有緣之孤魂,冀仗念佛誦經之力,得以超生善道耳。當於課誦回向後,專為回向,令其消除惡業,增長善根,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則於彼有益,庶不負現影一番苦衷。

人之宿生,何業不造,幸聞佛法,當認真修持,庶可消除宿業,超度怨家。
若難解結者,倘肯發菩提心,並誠心超度,無不即解結矣。
念佛氣悶,非體弱故,業障所使,但懇切至誠念,如念不來,則心常憶想,能念仍須用口念,不能念,但心轉心憶,久久此業即消。
以後凡居心行事,必須向厚道一邊做,厚則載福,薄則無福可得,若再加以刻險奸巧,便如山峰峻峙,任何雨澤皆不受,任何草木皆不生矣。

【按】大師係蓮宗十三代祖師,明示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攝心之法,唯反聞最為第一,一字一句,勿令空過,久久不退,自得一心,願深信切願而力行之。


敬錄  念佛法要(卷一)  淨業弟子惕園毛凌雲敬輯
http://book.bfnn.org/books2/1142.htm#a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